慧真師太忍不住道:“她又回心轉意了麽?”
甄意融方才接道:“不是,談念昔上了青城山,直接砸了七劍門的門匾,說,七劍門乃是兩人所立,如今既然分家,談師祖也不能再叫七劍門。談師祖說也說不過,打也打不過,隻好改宗門叫青城派。”
慧英師太冷笑道:“青城派的祖師果然一樣的英明神武。”峨眉幾人也都是麵露笑容。
褚博懷心道如此丟人的事他也直言不諱,想必事情也是不假。
甄意融絲毫不以為杵,道:“如此一來,青城峨眉兩家算是徹底結下了梁子,兩派弟子也愈加不合。隻是兩派畢竟一脈相承,門庭可以劃開,這功夫卻還是一路。貴派的‘天秀劍法’與我派的‘青出’劍法到如今也還有幾分相似。”
慧英師太道:“那又如何,你們師祖也不成器,傳下來的東西我看也好不到哪裏去。”
慧然師太道:“算了,談空齋畢竟也是師祖兄長,這話也莫要說了。”
甄意融道:“還是慧然掌門明事理。正如掌門所說,過了幾十年,談師祖和談念昔也都老了,畢竟是骨肉相連,一家之人,慢慢都有些後悔。臨終兩人又見了一麵,聊了些什麽不得而知,但隨後便傳下一張券書。”語速忽然一慢,一字一句道:“言明,後世若是兩派都有意願,青城、峨眉還可複歸一家。慧然掌門,我說的這些,可有錯麽?”
眾人都是一驚,齊齊去看慧然師太。
慧然師太仍是神色淡然,道:“不錯,前代掌門也是如此對我說。確有券書一事,並且後代掌門皆有留名。但兩百多年前,此書已經遺失,究竟寫了些什麽,已無從得知。你說的複派什麽,我可是從未聽聞。”
甄意融笑道:“丟了的東西,自然能找回來。”
這下慧然師太也是神色微變,道:“甄掌門手中有券書?”
甄意融伸手入懷,掏出個玉盒,卻先遞給褚博懷,道:“便請兩位掌門讀一讀。”
褚博懷微微一怔,看向慧然師太,
慧然師太道:“兩位掌門請自便。”
褚博懷點點頭,接過盒子,入手竟是一沉,打開來,是一綢緞包裹的長條,打開綢緞包裹,現出一卷鐵券,乃是鐵片相連成簡,鐵片上刻的有字。
褚博懷展開鐵券,與唐無意同看,隻見上書:
字諭峨眉、青城弟子同鑒:
峨眉、青城同出一脈,共尊七劍。持此鐵券者,可相邀並派。若兩派齊心,可複歸一家。若有異議,持七劍多者可執牛耳。
落款乃是談念昔和談空齋兩人。看兩人名字似是以劍尖在鐵片上刻畫而成,筆鋒蒼勁,談念昔的名字更是一氣嗬成,如同在紙上書寫無異,功力顯是比談空齋高出一籌。
此後俱是兩派掌門的署名,自第一代的談念昔、談空齋兄妹,一直到青城第二十五代掌門、峨眉第十八代掌門。峨眉派人數更少,顯是派中穩固,掌門時任皆較長之故。
褚博懷和唐無意兩人看完,褚博懷大聲讀了兩遍,峨眉派眾人臉色都是一變,慧然師太道:“拿來我看。”
甄意融道:“煩請褚掌門轉交。”
褚博懷知他是存了心眼,擔心峨眉派損壞或者不還鐵券,讓他們倆中間既做保人又作見證,微微一笑,當下將鐵券放回玉盒,雙手捧給慧然師太。
慧然師太接過看了,隨即又傳給門中諸人。待眾人看完,慧然師太又還與褚博懷,道:“甄掌門帶這鐵券來,不知有何見教?”
甄意融接過玉盒,笑道:“想我兩派一分已是四百年,這皇朝江山都已數代更迭。若在你我手上,能複歸一家,豈不也是武林一段佳話!”
慧然師太道:“那可要叫甄掌門失望了,我派並無此打算。”頓了頓,道:“不但此際無有,往後也決然不會有。”
甄意融似知她會有此言,微微一笑,對褚博懷、唐無意兩人抱拳道:“兩位掌門適才看了鐵券,這鐵券可真麽?”
褚博懷略一猶豫,道:“大約是不假。”
唐無意也道:“看似真的不假。”
甄意融也不介意兩人說話模棱兩可,又道:“不知兩位意下如何?”
褚博懷沉默片刻,方道:“若是兩派祖師有諭,自當以祖訓為據。”江湖之上,最是講究師門傳承,一派祖師的話那是萬萬不能違背,否則定你個欺師滅祖的罪名,人人可以誅之。
唐無意嗬嗬笑了兩聲,心道,好在這次一起來了,原來這青城派竟是打的如此算盤!川中本是我三家三足鼎立,若真叫這甄意融得逞,讓青城並了峨眉去,我唐門可是大大不妙,今日不管怎樣也得想個法子,叫他這事難成。臉上卻是不動聲色,道:“老祖宗既然有話,那自然是不能不聽。”
甄意融拱手道:“兩位掌門尊師重道,實乃我輩楷模。”
慧然師太道:“鐵券上寫的明明白白,‘若兩派齊心,可複歸一家。’我峨眉與你青城勢同水火,談不上‘齊心’二字。”這些年兩派時有衝突,關係自不算好,隻是如今這些門下弟子全都不知兩派還有如此淵源。
甄意融道:“我也知慧然掌門會有此言,故此這次還帶了四把劍來。”解下腰間佩劍,放在麵前。跟著廣玄子、廣元子、廣雲子各取一劍,並排而放,看四劍形製長短都是一般無二,葉素心的“搖光劍”赫然也在其中。
慧然師太隻知鐵券之事,連鐵券上寫些什麽也不知道。
這數百年來,兩派都是逐漸壯大,今非昔比,此事也逐漸煙消雲散,無人提及。傳到她這一輩,隻有兩派分家之事還算知道清楚。至於鐵券所書,並派的規矩和七劍的關節一無所知。否則豈能讓葉素心一個低輩弟子,整天拿著劍亂跑。
見甄意融拿了“搖光劍”出來,勃然變色,怒道:“原來就是為此搶了我派寶劍去麽?這‘搖光劍’是我派之物,豈能與你?”大袖一拂,就朝“搖光劍”罩去。
甄意融微微一笑,也是大袖拂出,兩人袍袖相交,都如鼓滿了風一般,袖下雙掌已經換了一招。
隨即兩人縮回手來,慧然師太臉上微微血氣上湧,冷哼了一聲。甄意融卻似若無其事,將麵前長劍取回,放在身側。廣玄子三人一般也是取回寶劍,防峨眉派再要搶奪。
慧然師太冷笑一聲,道:“說了半天,還是要用強麽?今日峨眉派上上下下,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甄意融道:“慧然掌門這是為何,你我兩派本是一根雙生,同歸一門有何不好?慧然掌門若是要做掌門,並派之後,這掌門之位便還是你來坐。”
慧英師太道:“若是並成一派,叫什麽?還叫七劍門麽?”
甄意融道:“七劍門時日已遠,自不合適,既要有新氣象,我看不妨就叫青眉派。”
慧然師太道:“名字都想好了!可惜你算盤打的再響,我峨眉也不會答應。”
甄意融道:“這鐵券上寫的明白,‘若有異議,持七劍多者可執牛耳。’如今我派有四劍在手,貴派縱有少許想不通,也不能違了祖師之命。”
突然一人大聲道:“這把‘搖光劍’是葉家師妹的,分明是你們搶了去,如何能算!”
眾人都是一愣,聽說話的是個年輕人,實不想眾多高手長輩在座,竟有小輩敢出聲責備。一起看去,卻是褚博懷身後的蕭平安大聲說話。
甄意融看看褚博懷,隻當蕭平安是他門下弟子,敢出此言,定是奉了師傅之命,眉頭微皺。
他身旁廣玄子車平野道:“褚掌門,貴派這弟子可要好生管教,我等說話,小輩豈可隨便插嘴。”
褚博懷笑道:“這位是衡山派高足,可不是老道士的徒弟。平安,你是代你師傅說話麽?”他不說“代衡山派”,乃是不想拖衡山派下水,但蕭平安師傅蕭登樓輩分也是不低,他若在這裏說話,自然無人質疑。
可蕭平安卻是不夠聰明,也未聽出褚博懷言下之意,自顧道:“我就是自己覺得不對,說句公道話。這把劍本來就是葉家師妹的,你們都是武林前輩,豈能搶小輩的東西。若是搶去便是你的,那跟山賊強盜有什麽區別。”
他本不擅言辭,想到什麽就說什麽。眾人聽他把青城派比作山賊強盜,神情各異。峨眉派眾人都覺大是暢快,青城派幾人臉色難看,褚博懷略顯尷尬,唐無意裝作沒有聽見,身後林子瞻、宋源寶、水靈波三人卻是喜形於色。
慧真師太道:“不錯,我看衡山派這位小朋友說的甚好,諸位如此做派,也不怕丟了宗門臉麵。”
車平野臉色鐵青,“搖光劍”便是他下手拿來,難免心中有鬼,越想越覺得蕭平安這話如同指著他鼻子罵街。突然躍起,一手抓住蕭平安手臂,就要將他扔出殿外,口中罵道:“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給我滾了出去。”
眾人誰也想不到他竟會突然對小輩出手,就連甄意融也吃了一驚,不願無謂與衡山派結仇,忙道:“手下留情,莫傷了他。”
甄意融方才接道:“不是,談念昔上了青城山,直接砸了七劍門的門匾,說,七劍門乃是兩人所立,如今既然分家,談師祖也不能再叫七劍門。談師祖說也說不過,打也打不過,隻好改宗門叫青城派。”
慧英師太冷笑道:“青城派的祖師果然一樣的英明神武。”峨眉幾人也都是麵露笑容。
褚博懷心道如此丟人的事他也直言不諱,想必事情也是不假。
甄意融絲毫不以為杵,道:“如此一來,青城峨眉兩家算是徹底結下了梁子,兩派弟子也愈加不合。隻是兩派畢竟一脈相承,門庭可以劃開,這功夫卻還是一路。貴派的‘天秀劍法’與我派的‘青出’劍法到如今也還有幾分相似。”
慧英師太道:“那又如何,你們師祖也不成器,傳下來的東西我看也好不到哪裏去。”
慧然師太道:“算了,談空齋畢竟也是師祖兄長,這話也莫要說了。”
甄意融道:“還是慧然掌門明事理。正如掌門所說,過了幾十年,談師祖和談念昔也都老了,畢竟是骨肉相連,一家之人,慢慢都有些後悔。臨終兩人又見了一麵,聊了些什麽不得而知,但隨後便傳下一張券書。”語速忽然一慢,一字一句道:“言明,後世若是兩派都有意願,青城、峨眉還可複歸一家。慧然掌門,我說的這些,可有錯麽?”
眾人都是一驚,齊齊去看慧然師太。
慧然師太仍是神色淡然,道:“不錯,前代掌門也是如此對我說。確有券書一事,並且後代掌門皆有留名。但兩百多年前,此書已經遺失,究竟寫了些什麽,已無從得知。你說的複派什麽,我可是從未聽聞。”
甄意融笑道:“丟了的東西,自然能找回來。”
這下慧然師太也是神色微變,道:“甄掌門手中有券書?”
甄意融伸手入懷,掏出個玉盒,卻先遞給褚博懷,道:“便請兩位掌門讀一讀。”
褚博懷微微一怔,看向慧然師太,
慧然師太道:“兩位掌門請自便。”
褚博懷點點頭,接過盒子,入手竟是一沉,打開來,是一綢緞包裹的長條,打開綢緞包裹,現出一卷鐵券,乃是鐵片相連成簡,鐵片上刻的有字。
褚博懷展開鐵券,與唐無意同看,隻見上書:
字諭峨眉、青城弟子同鑒:
峨眉、青城同出一脈,共尊七劍。持此鐵券者,可相邀並派。若兩派齊心,可複歸一家。若有異議,持七劍多者可執牛耳。
落款乃是談念昔和談空齋兩人。看兩人名字似是以劍尖在鐵片上刻畫而成,筆鋒蒼勁,談念昔的名字更是一氣嗬成,如同在紙上書寫無異,功力顯是比談空齋高出一籌。
此後俱是兩派掌門的署名,自第一代的談念昔、談空齋兄妹,一直到青城第二十五代掌門、峨眉第十八代掌門。峨眉派人數更少,顯是派中穩固,掌門時任皆較長之故。
褚博懷和唐無意兩人看完,褚博懷大聲讀了兩遍,峨眉派眾人臉色都是一變,慧然師太道:“拿來我看。”
甄意融道:“煩請褚掌門轉交。”
褚博懷知他是存了心眼,擔心峨眉派損壞或者不還鐵券,讓他們倆中間既做保人又作見證,微微一笑,當下將鐵券放回玉盒,雙手捧給慧然師太。
慧然師太接過看了,隨即又傳給門中諸人。待眾人看完,慧然師太又還與褚博懷,道:“甄掌門帶這鐵券來,不知有何見教?”
甄意融接過玉盒,笑道:“想我兩派一分已是四百年,這皇朝江山都已數代更迭。若在你我手上,能複歸一家,豈不也是武林一段佳話!”
慧然師太道:“那可要叫甄掌門失望了,我派並無此打算。”頓了頓,道:“不但此際無有,往後也決然不會有。”
甄意融似知她會有此言,微微一笑,對褚博懷、唐無意兩人抱拳道:“兩位掌門適才看了鐵券,這鐵券可真麽?”
褚博懷略一猶豫,道:“大約是不假。”
唐無意也道:“看似真的不假。”
甄意融也不介意兩人說話模棱兩可,又道:“不知兩位意下如何?”
褚博懷沉默片刻,方道:“若是兩派祖師有諭,自當以祖訓為據。”江湖之上,最是講究師門傳承,一派祖師的話那是萬萬不能違背,否則定你個欺師滅祖的罪名,人人可以誅之。
唐無意嗬嗬笑了兩聲,心道,好在這次一起來了,原來這青城派竟是打的如此算盤!川中本是我三家三足鼎立,若真叫這甄意融得逞,讓青城並了峨眉去,我唐門可是大大不妙,今日不管怎樣也得想個法子,叫他這事難成。臉上卻是不動聲色,道:“老祖宗既然有話,那自然是不能不聽。”
甄意融拱手道:“兩位掌門尊師重道,實乃我輩楷模。”
慧然師太道:“鐵券上寫的明明白白,‘若兩派齊心,可複歸一家。’我峨眉與你青城勢同水火,談不上‘齊心’二字。”這些年兩派時有衝突,關係自不算好,隻是如今這些門下弟子全都不知兩派還有如此淵源。
甄意融道:“我也知慧然掌門會有此言,故此這次還帶了四把劍來。”解下腰間佩劍,放在麵前。跟著廣玄子、廣元子、廣雲子各取一劍,並排而放,看四劍形製長短都是一般無二,葉素心的“搖光劍”赫然也在其中。
慧然師太隻知鐵券之事,連鐵券上寫些什麽也不知道。
這數百年來,兩派都是逐漸壯大,今非昔比,此事也逐漸煙消雲散,無人提及。傳到她這一輩,隻有兩派分家之事還算知道清楚。至於鐵券所書,並派的規矩和七劍的關節一無所知。否則豈能讓葉素心一個低輩弟子,整天拿著劍亂跑。
見甄意融拿了“搖光劍”出來,勃然變色,怒道:“原來就是為此搶了我派寶劍去麽?這‘搖光劍’是我派之物,豈能與你?”大袖一拂,就朝“搖光劍”罩去。
甄意融微微一笑,也是大袖拂出,兩人袍袖相交,都如鼓滿了風一般,袖下雙掌已經換了一招。
隨即兩人縮回手來,慧然師太臉上微微血氣上湧,冷哼了一聲。甄意融卻似若無其事,將麵前長劍取回,放在身側。廣玄子三人一般也是取回寶劍,防峨眉派再要搶奪。
慧然師太冷笑一聲,道:“說了半天,還是要用強麽?今日峨眉派上上下下,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甄意融道:“慧然掌門這是為何,你我兩派本是一根雙生,同歸一門有何不好?慧然掌門若是要做掌門,並派之後,這掌門之位便還是你來坐。”
慧英師太道:“若是並成一派,叫什麽?還叫七劍門麽?”
甄意融道:“七劍門時日已遠,自不合適,既要有新氣象,我看不妨就叫青眉派。”
慧然師太道:“名字都想好了!可惜你算盤打的再響,我峨眉也不會答應。”
甄意融道:“這鐵券上寫的明白,‘若有異議,持七劍多者可執牛耳。’如今我派有四劍在手,貴派縱有少許想不通,也不能違了祖師之命。”
突然一人大聲道:“這把‘搖光劍’是葉家師妹的,分明是你們搶了去,如何能算!”
眾人都是一愣,聽說話的是個年輕人,實不想眾多高手長輩在座,竟有小輩敢出聲責備。一起看去,卻是褚博懷身後的蕭平安大聲說話。
甄意融看看褚博懷,隻當蕭平安是他門下弟子,敢出此言,定是奉了師傅之命,眉頭微皺。
他身旁廣玄子車平野道:“褚掌門,貴派這弟子可要好生管教,我等說話,小輩豈可隨便插嘴。”
褚博懷笑道:“這位是衡山派高足,可不是老道士的徒弟。平安,你是代你師傅說話麽?”他不說“代衡山派”,乃是不想拖衡山派下水,但蕭平安師傅蕭登樓輩分也是不低,他若在這裏說話,自然無人質疑。
可蕭平安卻是不夠聰明,也未聽出褚博懷言下之意,自顧道:“我就是自己覺得不對,說句公道話。這把劍本來就是葉家師妹的,你們都是武林前輩,豈能搶小輩的東西。若是搶去便是你的,那跟山賊強盜有什麽區別。”
他本不擅言辭,想到什麽就說什麽。眾人聽他把青城派比作山賊強盜,神情各異。峨眉派眾人都覺大是暢快,青城派幾人臉色難看,褚博懷略顯尷尬,唐無意裝作沒有聽見,身後林子瞻、宋源寶、水靈波三人卻是喜形於色。
慧真師太道:“不錯,我看衡山派這位小朋友說的甚好,諸位如此做派,也不怕丟了宗門臉麵。”
車平野臉色鐵青,“搖光劍”便是他下手拿來,難免心中有鬼,越想越覺得蕭平安這話如同指著他鼻子罵街。突然躍起,一手抓住蕭平安手臂,就要將他扔出殿外,口中罵道:“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給我滾了出去。”
眾人誰也想不到他竟會突然對小輩出手,就連甄意融也吃了一驚,不願無謂與衡山派結仇,忙道:“手下留情,莫傷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