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抽時間把前麵的章節全部調整一下,關於大家說的分段問題,盡量分的細小一點。我自己都是用電腦,手機上看書確實不一樣。


    開封、臨安的燈會,都是在禦街之上拉上兩排欄杆,隻有表演者,和巡遊的燈隊才能從中間行走,百姓都是聚集在兩旁觀看。


    成都這邊,也是一般,隻是兩旁路都略窄,遊人擠在一處,略顯雜亂。


    蕭平安三人跟著人流朝前走,一路看兩旁花燈,商戶花燈紮成各種形狀,有神仙,聖賢,珍禽異獸,無不做工精巧,美輪美奐。


    路旁還有商家掛出燈謎,猜中便有彩頭,謂之“謎贈”。看了片刻,人群突然鼓噪起來,眾人都站在原地,望向街心。蕭平安奇道:“怎麽了?”


    雲錦書笑道:“這是遊行開始了,好戲開場,你看就是。”


    果然過不多時,一陣鑼鼓聲響,中間道上,舞來一條巨龍花燈,數十名壯漢,手持龍節彩燈,上下飛舞,龍頭還不時口吐烈焰,嚇的道邊眾人連忙閃避。


    巨龍過後,乃是一輛彩車,車上也是張燈結彩,居中幾個藝人扮作神仙,對兩旁百姓拋扔銅錢。


    此後各式彩車彩燈絡繹不絕,更有大批人和沐雲煙一樣,頭頂花燈出場。隻是他們頭頂的燈要大的多,有的作蓮花牡丹之形,有的以鐵枝串起。


    雲錦書道:“你看前麵這些,大龍、財神,這都是官府花錢請的,後麵跟著這些彩車花燈,都是本地富人置辦。你看那些頭頂燈的,多半都是家丁,這蓮花牡丹叫做燈碗,裏麵燒的乃是燈油,行走須得小心謹慎。這個鐵枝串起來的叫‘火楊梅’,呂原明《歲時雜記》雲,此物乃是將幹棗磨粉、搗炭為屑,將棗粉、炭屑拌在一起,澆上油蠟,團成圓球,點燃後,一一串到鐵樹之上。雖是好看,但油蠟滴下,燙著也是生疼,若是不小心掉在頭發衣上,也能燒著。”


    蕭平安連連點頭,道:“雲兄真是博學強記。”


    雲錦書心中得意,這“火楊梅”製法,乃是他今日專門找人問的,否則《歲時雜記》這樣的書他怎麽會看,更不會記的牢靠。又道:“這每年燈會,總有地方要走水。你看大燈之旁,多有雲梯,巨桶,桶中都是清水。那穿著黑衣的,便是鋪兵,乃是專司滅火的。隻是這成都城畢竟不比臨安,這鋪兵、雲梯也是不多。我聽說臨安如今有‘潛火軍兵’,建製稱‘隅’或‘火隅’,也有稱‘隊’,訓練有素。如今臨安鬧燈五日,各地和川中隻得三日,也是為此,實是人力不足,擔心走水出事。”


    正說著話,街心一人突然一歪,頭頂燈油潑灑出來,登時將他頭發燒著。身旁有人搶過,一盆水潑將過去,旁觀的百姓哄堂大笑。


    雲錦書道:“左右也是這樣,咱們到前麵去,我已經問過,前麵十字路口,最是寬闊,‘棘盆燈’便在那裏,最是好看。”


    蕭平安和沐雲煙兩人自是以他為首,當下過去。走了兩個街口,便見一處開闊場地,約幾十丈,期間擺了無數大燈,用棘刺圍繞,不教百姓闖入,謂之“棘盆”。


    內設兩根長竿,皆高數十丈,以繒彩結束,紙糊百戲人物,懸於竿上,隨風舞動,宛若飛仙。


    內設樂棚,差衙前樂人作樂雜戲。各式彩燈之間,有成都府的各路名妓,吹拉彈唱。更有諸多藝人,抖數精神,頂缸、走索、攀竿、舞劍、唱戲、變戲法,各顯手段,精彩紛呈。


    場外到處有人燃放煙花爆竹,空中火樹銀花,當真是: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街兩旁盡是樓閣,一戶戶人家呼朋喚友,舉杯相樂,皆是成都府的頭麵人物。


    此處最為熱鬧,卻也最為擁擠,人人擠作一團,水泄不通。


    沐雲煙起初還很高興,等到有人接連撞到她身上,頓時心情不好,想尋個樓上去坐坐,卻是早都已被人包下,問了兩處,都是如此,心中愈是火大。


    雲錦書突然笑道:“師妹你看。”


    沐雲煙看去,隻見一個酒樓之前,掛著一串小花燈,每盞燈下都有一張小紙,旁邊一塊牌子上寫道:“猜出三題,可得蜜柑二斤,猜出六題,可得香囊一個,猜出八題,可得錢三百文,猜出十題,可上樓一座。滿福樓敬啟。”


    沐雲煙喜道:“這個不錯,咱們快來猜。”


    宋朝,元宵節已有了“益智節”的含義,特色之一就是打“燈謎”。


    燈謎又稱“庾辭”、“隱語”,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諧讔》稱:“自魏代以來,頗非俳優,而君子嘲隱,化為謎語。其時讀書的人畢竟不多,這燈謎既不好想,更不好猜。


    吳自牧《夢粱錄》載,南宋時製謎猜謎與說書、下棋一樣,都可作謀生手段。


    雲錦書和沐雲煙兩個都是心思靈巧,在那堆燈籠之中翻看,不多時已經尋了十個出來。


    蕭平安看了幾個,卻是一頭霧水。


    雲錦書找管事之人說了,那管事的見他連中十個,也是驚訝,半晌方道:“這位客官,這第十題卻不是掛在外麵的,幾位還得再答一題才行。”


    此人分明便是耍賴,雲錦書眉頭一皺,就要發作。


    沐雲煙卻道:“隨你,隨你,還有什麽謎語,盡管拿過來猜。”


    那管事轉身入內,不多時果然拿了張紙出來,隻見上麵寫的是:“無邊落木蕭蕭下”打一字。


    沐雲煙笑道:“我還道什麽難題,不就是個‘日’字麽。”


    那管事大吃一驚,他酒樓掛出謎來,本也沒想有人能連中十題,須知此殊為不易,若是真有人答出,必是飽學之士,請上樓坐坐倒也不妨。


    隻是沒想到,今日包了樓上的客人來的朋友太多,如今樓中已是人滿為患。有心推辭,找了個由頭,拿了最難的一題出來。誰知人家想也不想,便已猜出。


    此人也不知這題是何機巧,心道,莫不是蒙的,道:“這謎如何解的,可也得說個明白。”


    沐雲煙道:“這乃是杜甫的《登高》詩,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南朝宋、齊、梁、陳,齊、梁的兩個皇帝都姓蕭,蕭蕭下便是個陳字,無邊落木,去掉個耳朵,再去掉個木頭,豈不就是個‘日’字。”


    那管事目瞪口呆,雲錦書冷冷看他一眼,道:“夠了麽?”


    那管事嚇了一跳,忙道:“請,請。”


    蕭平安見沐雲煙口齒伶俐,說的那管家心悅誠服,大是佩服,讚道:“沐姑娘,你好聰明……”


    沐雲煙知他掃興的本事天下無雙,隻聽了半句,當機立斷,急忙出口打斷,道:“好,行了,剛剛好,莫要往下說了。”自己搶先一步,進樓去了。


    直上二樓,未等走完樓梯,便有兩名大漢攔住,道:“你們是什麽人,誰叫你們上來的?”


    雲錦書皺眉道:“自然是店家,快快讓開。”


    一名大漢道:“今個這酒樓,我家魯大爺包下了,早跟店家說的明白,快滾,快滾。”


    雲錦書臉色一變。


    那大漢仍不知趣,怪笑道:“呦,小白臉,還生起氣了。”揮揮拳頭,道:“識相點,莫要找打。”


    雲錦書一伸手,已抓住那大漢拳頭,隨手將他從樓梯上扔了下去。他隔著衣袖出手,顯是連碰也不願碰那人。


    另一個大漢,見同伴騰雲駕霧般的飛了出去,還不知道怎麽回事,還道是同伴炫耀武功。


    隨後就聽“乒乒乓乓”的一陣巨響,伴著慘嚎之聲,那大漢將一張桌子壓的四分五裂。


    注1:1949年,新中國掃盲之前,文盲率為80%。學者認為,南宋的文盲率應該在85%左右,依據科舉官員等人數推導而來。


    注2:杭州嶽王廟嶽飛像背後有“還我河山”四字,這四字並非嶽飛手書,而是清末秀才周承忠集嶽飛書法而成。


    注3:江湖騙術,有說蜂(風)麻(馬)燕雀四門,也有說蜂麻燕雀,金瓶彩掛八門,還有加瓷皮兩門,湊做十門的。蜂亦作風,乃是多人夥同詐騙;麻作馬,多指單槍匹馬騙人;燕便是以美色騙人;雀又稱缺,最是規模宏大,假冒官員騙人。這四門都是徹頭徹尾的騙子。其餘六門,則多是行當裏的手藝人。金便是算命先生;瓷是碰瓷;皮是走江湖賣假藥。這三類人嘴裏沒有真話,自被列入騙子一類。另外三樣,瓶就是評,乃是說書的先生;彩多指走江湖變戲法;掛是跑江湖賣藝;這三者自身並不刻意騙人,但多與騙子賊人來往,為其打掩護。比如說書場子裏和賣藝的人堆裏,都會混著小偷,這些人甚至會與小偷合夥,助其偷竊,一起分贓。天長日久,也被歸入騙子一夥。


    這十門騙術要到清朝才被漸漸歸納成型,但蜂麻燕雀是早就有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雙群俠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朔望月78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朔望月78並收藏無雙群俠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