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沈放早已顧慮此事,將那本書先行藏起,此際不過丟了幾件衣服,還有幾個藥瓶。“複血易筋丸”也是可惜,但終究不是自己之物,丟了也就丟了。在沈放看來,還不如安兒那半顆糖重要。
秋白羽先行出去,給三人尋了衣服進來。沈放也不多言,幾人各自返回,速不台和宋源寶兀自罵罵咧咧,餘怒未消。
沈放本想就此回去,卻被宋源寶拉去喝酒吃飯,美其名曰為他壓驚。
幾人尋了個小飯店,開懷暢飲。那術赤和速不台酒量驚人,兩人喝不慣此間的黃酒,對果酒卻是喜歡。旁人喝酒用杯子用碗,這兩人卻是一人一個酒壇子,拎起來就往嘴裏倒,隻恨自己嘴巴還不夠大。簡直想搬了腦袋,直接往脖子裏裝。
鬧到半夜才散,沈放許久未曾這般。宋源寶刁鑽古怪,偏偏又善解人意,諛詞如潮,一通馬屁拍的他險些也找不著北。
最後又騙秋白羽結了酒錢,眾人才盡興而散。
術赤和速不台兩個喝了數十斤酒,卻是毫無醉意,大呼小叫,說漢人的酒不行,和糖水沒什麽兩樣。
沈放回醉仙樓取了歸元劍,然後徑自回去土地廟。剛推開門,便見神像前背身站著一人,正看著土地公公出神。頭頂月光自破洞落下,正照在此人身上。
聽到門聲響動,此人也未轉身,道:“沈公子可知這土地婆婆是哪一個?”聲音清朗,竟是劍大師封萬裏。
沈放道:“我隻知土地公公乃是源自社神,各地土地據說都是當地名人死後封神,這究竟是何人就不得而知。”
封萬裏道:“這土地婆婆是這些年才有,我年輕的時候,各處的土地廟裏都是隻有土地公公。”
沈放道:“哦,這是為何。”
封萬裏道:“原先老百姓都不喜歡土地婆婆,這麽多年過去,想是又都覺得,土地公公一個人太寂寞了,該把老伴還給他。”
沈放道:“這是怎說?”
封萬裏道:“傳說玉皇大帝派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下凡,問他們有何願望,土地公道,願世上個個有錢,人人過得快活。土地婆卻說:世間有富有貧,才是正理。土地公道,那窮人豈不可憐。土地婆說:若人人有錢,以後我們女兒出嫁,誰來幫忙抬轎子呢?玉皇大帝哈哈大笑,人間便有了貧富。這老太婆如此心狠,怎會招人喜歡。”
沈放看看案上泥像,嗬嗬一笑,道:“我倒覺得這土地婆婆說的都是實話。”
封萬裏道:“不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你若再往南去,土地廟常見有副對聯,寫的便是,公做事公平,婆苦口婆心。”
沈放道:“說的倒也貼切。”
封萬裏這才回過身來,道:“小隱隱陵藪,大隱隱朝市。公子年紀輕輕,何以就躲起來不願見人?”
沈放笑道:“我哪裏是不願見人,實是囊中羞澀,隻得借此處安身。”
封萬裏道:“你若想要錢豈不容易,不過年輕時多吃些苦倒也不算什麽。”
沈放這才問道:“大師怎麽來了?”
封萬裏道:“我剛剛聽說你在天水閣被人偷了,心想我若是不來,隻怕公子賬上,第一個疑心的便要是我。”
沈放忙道:“不敢不敢。”心中卻道,這倒也不必疑心。
封萬裏淡然道:“你那本《器經》我是求之若渴,你有此念也是人之常情。”
沈放見他如此淡定,反是有些琢磨不透,暗道,難道真的不是他麽?略一猶豫,道:“大師可還得了別的什麽消息?”
封萬裏道:“自然是有一些,否則老夫自己刷不幹淨,豈好意思前來相見。前日傍晚,柯雲麓和解辟寒兩人又回來了臨安城。”
沈放麵色一變,先前這兩人被他嚇走,隨即便是杳無音信,原來竟然已經離了臨安城,可為什麽如今又回來了。是了,想必是剛剛才明白遇到了假的大荒落,這兩人可比自己所想還要蠢了一些。
封萬裏腳下挪了半步,站到那道月光之外,看看沈放,道:“公子身上難道還有什麽東西,竟叫這兩人也如此覬覦?莫不是這兩人看上的也是那本《器經》不成?”
沈放道:“是,我與此二人有血海深仇,隻是這兩人既然來了,為何不直接來找我?”
封萬裏也不追問,而是答道:“你如今有丐幫人撐腰,又跟泰山派掌門搭上了關係,這兩人對你倒也有些忌憚。當然,主要還是你那幾個師兄。我猜這兩人隻敢圖謀你身上東西,如今倒未必敢害你性命。”
沈放略微吃了一驚,心道,想不到此人消息如此靈通。隨即心念一動,突道,不對,彭惟簡與大荒落有聯係,封萬裏又與彭惟簡一路,此人與柯雲麓、解辟寒兩人難保也是相識,莫不是勾結了騙我?
隨即一想,卻又不對,如果真是如此,這三人定是包圍過來,將自己生擒活捉,甚至不妨廢了再說。這封萬裏究竟打的是什麽算盤?
封萬裏見他猶豫,也不著急,耐心讓他自己思索。
沈放沉吟片刻,方才道:“大師為何辛辛苦苦趕來告訴我這些?”
封萬裏微微一笑,看定沈放,一字一句道:“《器經》給我,我幫你殺這兩人。”
封萬裏已去,沈放一個人坐在院中,眉頭緊鎖。封萬裏突然現身,著實出乎他意料,本來沈放幾乎已經斷定就是封萬裏雇人行竊,但眼下看來,卻叫他又狐疑起來。
柯雲麓和解辟寒回來臨安的消息定是真的,兩人目標也定是自己的劍法。
但封萬裏提出的條件卻讓他有些吃驚,彭惟簡還有這封萬裏,與玄天宗究竟是何關係,想來也不是鐵板一塊?
他倒是不擔心封萬裏說謊騙他,兩人都是七竅玲瓏,若沈放真有心交易,也是要見了兩人人頭才會交書。
隻是他卻無與封萬裏合作的心思,此人愈來愈讓他看不透,也絕非可以輕信之人。更何況如何報仇,他自有打算。
沈放起身試了幾手劍法,褚博懷那日說了幾句話,他這幾日愈發領悟,自己之前確是想的有些片麵,認為古法就是越簡單越好,越直接越好,如今看來,倒也未必如此。
敵人不同,交手的目的不同,自然劍法也是不同,是繁是簡,是曲是直,還要隨機應變,不能墨守成規,這才是古法從心所欲的真諦。
他自覺眼下劍法大進,隻要右手能恢複如初,就算仍不是柯雲麓、彭惟簡兩人對手。但對付一個解辟寒,他卻是信心大增。
想到柯雲麓和解辟寒兩人,又想到自己幾位師兄,不知何故,竟是杳無音信,更不要說燕長安的消息。但諸位師兄武功高強,又是聚在一處,就算大荒落也是不怕,想來是另有他事耽擱了。
他心念駁雜,劍也練不下去,喝了些酒,精神正旺,也睡不著覺,索性盤膝坐下,結個禪定印。
坐了片刻,心緒稍定,酒意上湧,迷迷糊糊正要睡著,忽聽腳步聲響。沈放立即醒覺,隻聽一人自破廟中直穿後院,腳步聲重,來者顯是未想遮掩。
隻見一人自破廟中走出,劍眉星目,竟是昆侖弟子欒星來,對沈放嘿嘿一笑,道:“沈公子這居所,倒也雅致。”
沈放仍是盤膝而坐,看他一眼,隨即閉目,仍是雙手結印,也不理他。
欒星來卻是不拿自己當外人,東瞅瞅西望望,在院中晃了一圈,終於走到沈放身前,看他一陣,開口道:“原來你也懂密宗的手印。”隨即搖頭道:“可惜這禪定印要配合密宗的心法才有效果,你連內功也未曾修煉,空擺個架子有什麽用處?”
沈放這才睜開眼來,欒星來仍是一如既往的討厭,三句話中必有一句陰陽怪氣。隻是此人顯是打探過一番,連自己不會內功也知道了。
如今知道自己不會內功的人越來越多,倒也叫人頭痛。不願與他鬥嘴,順口說道:“原來昆侖也懂密宗手印?”道濟所授這禪定印此番對他助力不小,對佛教密宗倒也有了幾分興趣。
欒星來失笑道:“密宗典籍在我昆侖,比比皆是,你居然問我懂不懂。”
沈放卻是奇道:“貴派不是道家麽?”傳聞西王母住瑤池,而元始天尊的道場玉虛宮也在昆侖之上,故而昆侖又有別名“玉京山”。
欒星來盤膝在沈放麵前坐下,搖頭道:“這都是無知之人以訛傳訛,我昆侖並非道家,若論淵源,倒與天竺佛教有些瓜葛。”
沈放也是來了興趣,問道:“我聽聞昆侖乃是在黃河之源頭於闐(今xj和田)?乃是如今西遼所在,何以貴派卻說自己來自吐蕃,又與天竺有關?”
昆侖山最早見諸於《山海經》,言昆侖山在九州西北,高一萬多裏,乃是黃帝在人間的行宮,西王母的瑤池所在。
傳說昆侖山是黃河之源,盛產玉石,山上還有不死樹和各種奇珍異獸。張騫出使西域,回來對漢武帝說,黃河源頭就在於闐,但於闐左近並無高山,張騫以為昆侖山還要在西。
但漢武帝說“河源出於闐,其山多玉石”,豈不正與古書相合,就定於闐南山就是昆侖山。雖司馬遷、班固等人都不認同此論,但漢代以後,言及昆侖,說的都是於闐南山,沈放也是如此認為。
秋白羽先行出去,給三人尋了衣服進來。沈放也不多言,幾人各自返回,速不台和宋源寶兀自罵罵咧咧,餘怒未消。
沈放本想就此回去,卻被宋源寶拉去喝酒吃飯,美其名曰為他壓驚。
幾人尋了個小飯店,開懷暢飲。那術赤和速不台酒量驚人,兩人喝不慣此間的黃酒,對果酒卻是喜歡。旁人喝酒用杯子用碗,這兩人卻是一人一個酒壇子,拎起來就往嘴裏倒,隻恨自己嘴巴還不夠大。簡直想搬了腦袋,直接往脖子裏裝。
鬧到半夜才散,沈放許久未曾這般。宋源寶刁鑽古怪,偏偏又善解人意,諛詞如潮,一通馬屁拍的他險些也找不著北。
最後又騙秋白羽結了酒錢,眾人才盡興而散。
術赤和速不台兩個喝了數十斤酒,卻是毫無醉意,大呼小叫,說漢人的酒不行,和糖水沒什麽兩樣。
沈放回醉仙樓取了歸元劍,然後徑自回去土地廟。剛推開門,便見神像前背身站著一人,正看著土地公公出神。頭頂月光自破洞落下,正照在此人身上。
聽到門聲響動,此人也未轉身,道:“沈公子可知這土地婆婆是哪一個?”聲音清朗,竟是劍大師封萬裏。
沈放道:“我隻知土地公公乃是源自社神,各地土地據說都是當地名人死後封神,這究竟是何人就不得而知。”
封萬裏道:“這土地婆婆是這些年才有,我年輕的時候,各處的土地廟裏都是隻有土地公公。”
沈放道:“哦,這是為何。”
封萬裏道:“原先老百姓都不喜歡土地婆婆,這麽多年過去,想是又都覺得,土地公公一個人太寂寞了,該把老伴還給他。”
沈放道:“這是怎說?”
封萬裏道:“傳說玉皇大帝派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下凡,問他們有何願望,土地公道,願世上個個有錢,人人過得快活。土地婆卻說:世間有富有貧,才是正理。土地公道,那窮人豈不可憐。土地婆說:若人人有錢,以後我們女兒出嫁,誰來幫忙抬轎子呢?玉皇大帝哈哈大笑,人間便有了貧富。這老太婆如此心狠,怎會招人喜歡。”
沈放看看案上泥像,嗬嗬一笑,道:“我倒覺得這土地婆婆說的都是實話。”
封萬裏道:“不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你若再往南去,土地廟常見有副對聯,寫的便是,公做事公平,婆苦口婆心。”
沈放道:“說的倒也貼切。”
封萬裏這才回過身來,道:“小隱隱陵藪,大隱隱朝市。公子年紀輕輕,何以就躲起來不願見人?”
沈放笑道:“我哪裏是不願見人,實是囊中羞澀,隻得借此處安身。”
封萬裏道:“你若想要錢豈不容易,不過年輕時多吃些苦倒也不算什麽。”
沈放這才問道:“大師怎麽來了?”
封萬裏道:“我剛剛聽說你在天水閣被人偷了,心想我若是不來,隻怕公子賬上,第一個疑心的便要是我。”
沈放忙道:“不敢不敢。”心中卻道,這倒也不必疑心。
封萬裏淡然道:“你那本《器經》我是求之若渴,你有此念也是人之常情。”
沈放見他如此淡定,反是有些琢磨不透,暗道,難道真的不是他麽?略一猶豫,道:“大師可還得了別的什麽消息?”
封萬裏道:“自然是有一些,否則老夫自己刷不幹淨,豈好意思前來相見。前日傍晚,柯雲麓和解辟寒兩人又回來了臨安城。”
沈放麵色一變,先前這兩人被他嚇走,隨即便是杳無音信,原來竟然已經離了臨安城,可為什麽如今又回來了。是了,想必是剛剛才明白遇到了假的大荒落,這兩人可比自己所想還要蠢了一些。
封萬裏腳下挪了半步,站到那道月光之外,看看沈放,道:“公子身上難道還有什麽東西,竟叫這兩人也如此覬覦?莫不是這兩人看上的也是那本《器經》不成?”
沈放道:“是,我與此二人有血海深仇,隻是這兩人既然來了,為何不直接來找我?”
封萬裏也不追問,而是答道:“你如今有丐幫人撐腰,又跟泰山派掌門搭上了關係,這兩人對你倒也有些忌憚。當然,主要還是你那幾個師兄。我猜這兩人隻敢圖謀你身上東西,如今倒未必敢害你性命。”
沈放略微吃了一驚,心道,想不到此人消息如此靈通。隨即心念一動,突道,不對,彭惟簡與大荒落有聯係,封萬裏又與彭惟簡一路,此人與柯雲麓、解辟寒兩人難保也是相識,莫不是勾結了騙我?
隨即一想,卻又不對,如果真是如此,這三人定是包圍過來,將自己生擒活捉,甚至不妨廢了再說。這封萬裏究竟打的是什麽算盤?
封萬裏見他猶豫,也不著急,耐心讓他自己思索。
沈放沉吟片刻,方才道:“大師為何辛辛苦苦趕來告訴我這些?”
封萬裏微微一笑,看定沈放,一字一句道:“《器經》給我,我幫你殺這兩人。”
封萬裏已去,沈放一個人坐在院中,眉頭緊鎖。封萬裏突然現身,著實出乎他意料,本來沈放幾乎已經斷定就是封萬裏雇人行竊,但眼下看來,卻叫他又狐疑起來。
柯雲麓和解辟寒回來臨安的消息定是真的,兩人目標也定是自己的劍法。
但封萬裏提出的條件卻讓他有些吃驚,彭惟簡還有這封萬裏,與玄天宗究竟是何關係,想來也不是鐵板一塊?
他倒是不擔心封萬裏說謊騙他,兩人都是七竅玲瓏,若沈放真有心交易,也是要見了兩人人頭才會交書。
隻是他卻無與封萬裏合作的心思,此人愈來愈讓他看不透,也絕非可以輕信之人。更何況如何報仇,他自有打算。
沈放起身試了幾手劍法,褚博懷那日說了幾句話,他這幾日愈發領悟,自己之前確是想的有些片麵,認為古法就是越簡單越好,越直接越好,如今看來,倒也未必如此。
敵人不同,交手的目的不同,自然劍法也是不同,是繁是簡,是曲是直,還要隨機應變,不能墨守成規,這才是古法從心所欲的真諦。
他自覺眼下劍法大進,隻要右手能恢複如初,就算仍不是柯雲麓、彭惟簡兩人對手。但對付一個解辟寒,他卻是信心大增。
想到柯雲麓和解辟寒兩人,又想到自己幾位師兄,不知何故,竟是杳無音信,更不要說燕長安的消息。但諸位師兄武功高強,又是聚在一處,就算大荒落也是不怕,想來是另有他事耽擱了。
他心念駁雜,劍也練不下去,喝了些酒,精神正旺,也睡不著覺,索性盤膝坐下,結個禪定印。
坐了片刻,心緒稍定,酒意上湧,迷迷糊糊正要睡著,忽聽腳步聲響。沈放立即醒覺,隻聽一人自破廟中直穿後院,腳步聲重,來者顯是未想遮掩。
隻見一人自破廟中走出,劍眉星目,竟是昆侖弟子欒星來,對沈放嘿嘿一笑,道:“沈公子這居所,倒也雅致。”
沈放仍是盤膝而坐,看他一眼,隨即閉目,仍是雙手結印,也不理他。
欒星來卻是不拿自己當外人,東瞅瞅西望望,在院中晃了一圈,終於走到沈放身前,看他一陣,開口道:“原來你也懂密宗的手印。”隨即搖頭道:“可惜這禪定印要配合密宗的心法才有效果,你連內功也未曾修煉,空擺個架子有什麽用處?”
沈放這才睜開眼來,欒星來仍是一如既往的討厭,三句話中必有一句陰陽怪氣。隻是此人顯是打探過一番,連自己不會內功也知道了。
如今知道自己不會內功的人越來越多,倒也叫人頭痛。不願與他鬥嘴,順口說道:“原來昆侖也懂密宗手印?”道濟所授這禪定印此番對他助力不小,對佛教密宗倒也有了幾分興趣。
欒星來失笑道:“密宗典籍在我昆侖,比比皆是,你居然問我懂不懂。”
沈放卻是奇道:“貴派不是道家麽?”傳聞西王母住瑤池,而元始天尊的道場玉虛宮也在昆侖之上,故而昆侖又有別名“玉京山”。
欒星來盤膝在沈放麵前坐下,搖頭道:“這都是無知之人以訛傳訛,我昆侖並非道家,若論淵源,倒與天竺佛教有些瓜葛。”
沈放也是來了興趣,問道:“我聽聞昆侖乃是在黃河之源頭於闐(今xj和田)?乃是如今西遼所在,何以貴派卻說自己來自吐蕃,又與天竺有關?”
昆侖山最早見諸於《山海經》,言昆侖山在九州西北,高一萬多裏,乃是黃帝在人間的行宮,西王母的瑤池所在。
傳說昆侖山是黃河之源,盛產玉石,山上還有不死樹和各種奇珍異獸。張騫出使西域,回來對漢武帝說,黃河源頭就在於闐,但於闐左近並無高山,張騫以為昆侖山還要在西。
但漢武帝說“河源出於闐,其山多玉石”,豈不正與古書相合,就定於闐南山就是昆侖山。雖司馬遷、班固等人都不認同此論,但漢代以後,言及昆侖,說的都是於闐南山,沈放也是如此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