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店家送走兩位客人,見沈放兩人始終站在一旁。小鎮不大,自然人人認得,這兩人顯是生麵孔,看兩人服飾雖不華貴,但花輕語天仙般人,與小鎮之人自是不可同日而語。
那店家二十多歲年紀,粗手大腳,幾乎看不見脖子,一臉憨厚,不敢怠慢,更不敢隨意招呼,點頭哈腰,客氣道:“兩位客官,可要點什麽?”
沈放回過神來,也是帶笑道:“勞煩店家,給我們兩碗羊雜湯,三個烙餅。”
店家道:“好咧,好咧,兩位裏麵請。”
那店鋪甚小,門裏門外擺了四五張桌子。沈放道:“這裏就好。”在門外隨意尋了張桌子坐了。
那店家急忙過來收拾,眼下店裏店外並無客人,桌上空空蕩蕩,並無他物。這店家也是勤快,桌麵都是擦過,此際卻是心下忐忑,看著漆黑的桌麵,又偷偷看看花輕語,心中忽起念頭,這幾張破桌,早該換了才是。
伸手捉過一塊抹布,卻是觸手油膩,偷偷背到身後,伸袖子在桌上用力擦了兩下。
花輕語全都看在眼裏,嫣然一笑,已在一張凳上坐下,笑道:“店家別客氣啦,我可餓壞啦。”
店家見她不嫌棄,說話也是客氣,心中大慰,忙道:“這就來,這就來。”
不多時,兩碗熱氣騰騰的羊湯端上。他這店外賣鹵肉,羊雜湯卻是在後廚,湯色奶白,撒了些蔥末,裏麵的羊肺羊肚幾乎冒出碗來。
沈放、花輕語知店家客氣,加倍多給了肉食。花輕語輕聲笑道:“店家這麽做生意,怕是要虧本。”她與沈放打趣,聲音不大,那店家也是聽到,臉上更是一紅,好在他麵色本黑,倒瞧不出。
那羊雜湯樣子粗陋,卻甚是美味,肉湯鮮香,香而不膩,羊雜酥爛,爛而不黏,更不見一絲膻味。
花輕語嚐了幾口,也是點頭稱讚。那烙餅外脆內軟,咬一口,滋味卻是尋常。
沈放微微一笑,將烙餅掰開,泡在湯中。花輕語跟著一試,味道果然不同。笑道:“原來是這麽個吃法。”
沈放道:“這叫羊肉泡,古稱羊羹,源自關中,乃是為進貢國君所創的美食。”
花輕語難得見他心情愉悅,笑道:“如此大來頭麽。”
沈放道:“戰國中山國國君宴客,席上大夫司馬子期未能吃到羊羹,心中不忿,跑到楚國,說動楚王,領來大軍,中山國就此滅國。”
花輕語也知此典故,卻不知書上所謂羊羹便是麵前這不起眼的一碗湯,笑道:“這司馬子期脾氣也是不好。”
沈放又道:“中山國君亡國,眾叛親離,隻有兩名士兵舍命保衛。中山國君也是感動,問兩人何以如此忠誠。兩人答道,我二人乃是兄弟,昔年饑荒,家父將亡,乃是陛下賜一壺纋得活,家父臨終有言,中山若有難,我等必舍命相報。中山國君歎道,吾以一杯羊羹亡國,以一壺纋得士二人。”
纋並非食物,乃是簪子中央用以固定發髻的東西。
那店家一旁聽的清楚,忍不住道:“這位客官當真是有學問,咱家祖上正是從關中遷來。原本這羊羹用的是羊肉,咱家改了法子,專用羊雜碎,樣子雖不好看,味道更是鮮美。”
沈放猶豫一下,仍是道:“九叔還在麽?”
那店家神色一黯,道:“家父已經過世七八年了。”隨即道:“這位客官,從前莫不也是此地人?”
沈放搖頭道:“不是,隻是聽人說起。”又問:“那太公廟可還在麽?”
店家連連點頭,道:“在,在,就在街尾,再過一條巷子便是,隻是無人照看,早荒廢了,前些年有孩子搗蛋,連神像也打碎了。”
沈放眉梢一動,道:“那廟祝呢?”
店家道:“早沒有廟祝了,我生下來那便是個廢棄的。家父在時,說曾經是有一個廟祝,那時還有些香火,後來那廟祝不知怎麽死了,廟也沒人問了。”
沈放點點頭,不再追問。兩人吃完,結了飯錢,回到街上,花輕語忍不住道:“這裏真不是你祖籍麽?”她先前還當是沈放故鄉,誰知那店家問了,卻是不是。
沈放道:“我祖居洛陽,離此地還遠。”隨即搖頭道:“說來好笑,洛陽我也未曾去過,我爹娶了我娘,就離了洛陽,再沒回去。”
花輕語聽他提起父母,怕觸動他傷心事,也不追問。兩人順著街道,穿過一條窄巷,果然見前麵一個小廟,半邊廟已坍塌。
那廟匾額還在,被煙熏的漆黑,更是落滿灰塵蛛網,依稀可見“武成王”三字。廟門早被拆去,廟中一地狼藉,中間三座神像薑子牙、張良、孫武三人,隻餘中間薑子牙一個底座。倒塌的磚石泥胎也無人收拾,根本無處落足。
沈放默立片刻,隨後繞到廟後,此處原本應是個園子,也已衰敗,荒草遍地。廟後數丈,靠西邊可見兩個連在一起的土屋,屋頂全無,隻餘幾道短牆。
這廟供奉的乃是薑太公,又稱武廟。唐開元十九年,唐玄宗表彰祭祀曆代名將建廟宇,以薑子牙為主祭,漢留侯張良為配享,並以曆代名將十人從之。
宋時因飽受遼金異族侵略之苦,朝廷對武神愈加重視。宋真宗時,追封薑太公為昭烈武成王,宋神宗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下令軍事將領必讀《太公兵法》,各地多建武廟,配侍的武將也增為七十二人。
天色漸黑,沈放去到土屋之前,兩間土屋都是空無一物,不知道廢棄了多久。沈放神情變的凝重,慢慢走到更小的土屋左側,在一側牆角低頭找尋。
忽然一陣光亮,卻是花輕語找了根木棍,點著了照亮。
沈放似是找到了什麽,麵露喜色,慢慢俯身下去,口中喃喃道:“小黑,小黑。”
花輕語湊到近前,見地上雜草之中,有一圈石塊,中間多有散亂,但明顯是有人擺了個圓圈,中間黃土微微拱起。
花輕語背心忽然一涼,四下望望,四周已是漆黑一片,更覺有些毛骨悚然,低聲道:“小黑?這下麵埋了個死人?”
沈放搖頭道:“不是。”就在原地坐下,道:“我給你講個故事吧。”
花輕語道:“好啊,好啊。”隨即又是擔心,瞪大眼睛,道:“你可不許講鬼故事嚇我。”
沈放道:“好多年以前,這鎮上有個孩子。他本是這鎮子下麵一個莊子裏農家的孩子,三歲時候,父母染病先後去了。爹爹這邊已經沒了人,外公家倒是人還不少,養了他兩年,舅舅做主,把他賣到這鎮上來,給一戶財主人家做了下人。”
花輕語道:“這家人如此狠心,想來不喜歡這孩子,平日也沒少虐待。”
沈放聽她忽然插話,微微發了會呆,道:“這個故事裏倒不曾說。”又道:“那財主倒也不壞,但大戶人家,規矩總是不少。這孩子自小在村子裏長大,性子野的很,什麽也不怕,又什麽都不懂,雖不至每天挨打,但三日一小打,五日一大打總是跑不了的。那家人想的也是簡單,這麽小的孩子,打上幾頓,怕了總會老實。可硬生生打了一年,這孩子不但不改,反是變本加厲,有機會就要搗亂,看見老爺夫人少爺小姐來了,總是惡目相向。有一天晚上,夏天天熱,老爺半夜睡不著,起來喝水,窗子未關,就看到院子牆角下蹲著一人,黑夜裏一雙眼睛像狼一樣盯著自己。那老爺幾乎嚇死,喊來家丁,卻見是那孩子蹲在牆角。那老爺又驚又怕,當日就把那孩子趕了出去。
“於是這鎮上就多了個小乞丐。說是乞丐,他卻從不開口乞討,旁人給他,他也不稱謝,旁人不給,他搶了就跑。漸漸肆無忌憚,每日沿街硬索,哪家不給,他就堵住門搗亂。他一個六七歲的孩子,如此囂張,自然惹人惱怒。開始眾人見他年幼,還不想與他計較,可罵上幾句,對這孩子完全不痛不癢,反是變本加厲。於是自然有人忍不住要出手教訓。可這孩子年紀雖小,卻著實壯實,有人打他,他便還手。
“他年紀太小,自然打不過大人,可是不管被打的多狠,絕不後退。就是對麵是人高馬大的壯漢,就算被打到滿臉是血,也要還手。他打架的時候一聲不吭,身邊有什麽就抄起什麽,沒有東西就拿牙咬,出手全沒有輕重,如同瘋狗一般。大人也怕打死了他,打幾下就想收手,可這孩子不肯,誰打他,他就要打回來。追著不放,有刀搶刀,有石頭拿石頭,打的大人也怕。隻能使勁揍他,總要被人打倒在地,不能動彈方罷。”
沈放似是換了個人,說話的語氣方式全不似他自己,好似在學旁人說話,花輕語聽的出神,也是默然不語。
沈放道:“這孩子打架的時候就和那財主所說,眼睛真的像狼一樣。不管誰家打了他,他必要報複,而且沒完沒了。這家若也有孩子,那可就倒了大黴,被他堵住,定是一頓好打。這孩子日子過的苦,卻是壯實有力,凶悍無比,出手狠辣,十多歲的孩子也不是他的對手。就算家裏的婦人出門,他遇到也打,二話不說,衝上去就動手,有時候還拿著棍子,非要打到人家頭破血流。
那店家二十多歲年紀,粗手大腳,幾乎看不見脖子,一臉憨厚,不敢怠慢,更不敢隨意招呼,點頭哈腰,客氣道:“兩位客官,可要點什麽?”
沈放回過神來,也是帶笑道:“勞煩店家,給我們兩碗羊雜湯,三個烙餅。”
店家道:“好咧,好咧,兩位裏麵請。”
那店鋪甚小,門裏門外擺了四五張桌子。沈放道:“這裏就好。”在門外隨意尋了張桌子坐了。
那店家急忙過來收拾,眼下店裏店外並無客人,桌上空空蕩蕩,並無他物。這店家也是勤快,桌麵都是擦過,此際卻是心下忐忑,看著漆黑的桌麵,又偷偷看看花輕語,心中忽起念頭,這幾張破桌,早該換了才是。
伸手捉過一塊抹布,卻是觸手油膩,偷偷背到身後,伸袖子在桌上用力擦了兩下。
花輕語全都看在眼裏,嫣然一笑,已在一張凳上坐下,笑道:“店家別客氣啦,我可餓壞啦。”
店家見她不嫌棄,說話也是客氣,心中大慰,忙道:“這就來,這就來。”
不多時,兩碗熱氣騰騰的羊湯端上。他這店外賣鹵肉,羊雜湯卻是在後廚,湯色奶白,撒了些蔥末,裏麵的羊肺羊肚幾乎冒出碗來。
沈放、花輕語知店家客氣,加倍多給了肉食。花輕語輕聲笑道:“店家這麽做生意,怕是要虧本。”她與沈放打趣,聲音不大,那店家也是聽到,臉上更是一紅,好在他麵色本黑,倒瞧不出。
那羊雜湯樣子粗陋,卻甚是美味,肉湯鮮香,香而不膩,羊雜酥爛,爛而不黏,更不見一絲膻味。
花輕語嚐了幾口,也是點頭稱讚。那烙餅外脆內軟,咬一口,滋味卻是尋常。
沈放微微一笑,將烙餅掰開,泡在湯中。花輕語跟著一試,味道果然不同。笑道:“原來是這麽個吃法。”
沈放道:“這叫羊肉泡,古稱羊羹,源自關中,乃是為進貢國君所創的美食。”
花輕語難得見他心情愉悅,笑道:“如此大來頭麽。”
沈放道:“戰國中山國國君宴客,席上大夫司馬子期未能吃到羊羹,心中不忿,跑到楚國,說動楚王,領來大軍,中山國就此滅國。”
花輕語也知此典故,卻不知書上所謂羊羹便是麵前這不起眼的一碗湯,笑道:“這司馬子期脾氣也是不好。”
沈放又道:“中山國君亡國,眾叛親離,隻有兩名士兵舍命保衛。中山國君也是感動,問兩人何以如此忠誠。兩人答道,我二人乃是兄弟,昔年饑荒,家父將亡,乃是陛下賜一壺纋得活,家父臨終有言,中山若有難,我等必舍命相報。中山國君歎道,吾以一杯羊羹亡國,以一壺纋得士二人。”
纋並非食物,乃是簪子中央用以固定發髻的東西。
那店家一旁聽的清楚,忍不住道:“這位客官當真是有學問,咱家祖上正是從關中遷來。原本這羊羹用的是羊肉,咱家改了法子,專用羊雜碎,樣子雖不好看,味道更是鮮美。”
沈放猶豫一下,仍是道:“九叔還在麽?”
那店家神色一黯,道:“家父已經過世七八年了。”隨即道:“這位客官,從前莫不也是此地人?”
沈放搖頭道:“不是,隻是聽人說起。”又問:“那太公廟可還在麽?”
店家連連點頭,道:“在,在,就在街尾,再過一條巷子便是,隻是無人照看,早荒廢了,前些年有孩子搗蛋,連神像也打碎了。”
沈放眉梢一動,道:“那廟祝呢?”
店家道:“早沒有廟祝了,我生下來那便是個廢棄的。家父在時,說曾經是有一個廟祝,那時還有些香火,後來那廟祝不知怎麽死了,廟也沒人問了。”
沈放點點頭,不再追問。兩人吃完,結了飯錢,回到街上,花輕語忍不住道:“這裏真不是你祖籍麽?”她先前還當是沈放故鄉,誰知那店家問了,卻是不是。
沈放道:“我祖居洛陽,離此地還遠。”隨即搖頭道:“說來好笑,洛陽我也未曾去過,我爹娶了我娘,就離了洛陽,再沒回去。”
花輕語聽他提起父母,怕觸動他傷心事,也不追問。兩人順著街道,穿過一條窄巷,果然見前麵一個小廟,半邊廟已坍塌。
那廟匾額還在,被煙熏的漆黑,更是落滿灰塵蛛網,依稀可見“武成王”三字。廟門早被拆去,廟中一地狼藉,中間三座神像薑子牙、張良、孫武三人,隻餘中間薑子牙一個底座。倒塌的磚石泥胎也無人收拾,根本無處落足。
沈放默立片刻,隨後繞到廟後,此處原本應是個園子,也已衰敗,荒草遍地。廟後數丈,靠西邊可見兩個連在一起的土屋,屋頂全無,隻餘幾道短牆。
這廟供奉的乃是薑太公,又稱武廟。唐開元十九年,唐玄宗表彰祭祀曆代名將建廟宇,以薑子牙為主祭,漢留侯張良為配享,並以曆代名將十人從之。
宋時因飽受遼金異族侵略之苦,朝廷對武神愈加重視。宋真宗時,追封薑太公為昭烈武成王,宋神宗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下令軍事將領必讀《太公兵法》,各地多建武廟,配侍的武將也增為七十二人。
天色漸黑,沈放去到土屋之前,兩間土屋都是空無一物,不知道廢棄了多久。沈放神情變的凝重,慢慢走到更小的土屋左側,在一側牆角低頭找尋。
忽然一陣光亮,卻是花輕語找了根木棍,點著了照亮。
沈放似是找到了什麽,麵露喜色,慢慢俯身下去,口中喃喃道:“小黑,小黑。”
花輕語湊到近前,見地上雜草之中,有一圈石塊,中間多有散亂,但明顯是有人擺了個圓圈,中間黃土微微拱起。
花輕語背心忽然一涼,四下望望,四周已是漆黑一片,更覺有些毛骨悚然,低聲道:“小黑?這下麵埋了個死人?”
沈放搖頭道:“不是。”就在原地坐下,道:“我給你講個故事吧。”
花輕語道:“好啊,好啊。”隨即又是擔心,瞪大眼睛,道:“你可不許講鬼故事嚇我。”
沈放道:“好多年以前,這鎮上有個孩子。他本是這鎮子下麵一個莊子裏農家的孩子,三歲時候,父母染病先後去了。爹爹這邊已經沒了人,外公家倒是人還不少,養了他兩年,舅舅做主,把他賣到這鎮上來,給一戶財主人家做了下人。”
花輕語道:“這家人如此狠心,想來不喜歡這孩子,平日也沒少虐待。”
沈放聽她忽然插話,微微發了會呆,道:“這個故事裏倒不曾說。”又道:“那財主倒也不壞,但大戶人家,規矩總是不少。這孩子自小在村子裏長大,性子野的很,什麽也不怕,又什麽都不懂,雖不至每天挨打,但三日一小打,五日一大打總是跑不了的。那家人想的也是簡單,這麽小的孩子,打上幾頓,怕了總會老實。可硬生生打了一年,這孩子不但不改,反是變本加厲,有機會就要搗亂,看見老爺夫人少爺小姐來了,總是惡目相向。有一天晚上,夏天天熱,老爺半夜睡不著,起來喝水,窗子未關,就看到院子牆角下蹲著一人,黑夜裏一雙眼睛像狼一樣盯著自己。那老爺幾乎嚇死,喊來家丁,卻見是那孩子蹲在牆角。那老爺又驚又怕,當日就把那孩子趕了出去。
“於是這鎮上就多了個小乞丐。說是乞丐,他卻從不開口乞討,旁人給他,他也不稱謝,旁人不給,他搶了就跑。漸漸肆無忌憚,每日沿街硬索,哪家不給,他就堵住門搗亂。他一個六七歲的孩子,如此囂張,自然惹人惱怒。開始眾人見他年幼,還不想與他計較,可罵上幾句,對這孩子完全不痛不癢,反是變本加厲。於是自然有人忍不住要出手教訓。可這孩子年紀雖小,卻著實壯實,有人打他,他便還手。
“他年紀太小,自然打不過大人,可是不管被打的多狠,絕不後退。就是對麵是人高馬大的壯漢,就算被打到滿臉是血,也要還手。他打架的時候一聲不吭,身邊有什麽就抄起什麽,沒有東西就拿牙咬,出手全沒有輕重,如同瘋狗一般。大人也怕打死了他,打幾下就想收手,可這孩子不肯,誰打他,他就要打回來。追著不放,有刀搶刀,有石頭拿石頭,打的大人也怕。隻能使勁揍他,總要被人打倒在地,不能動彈方罷。”
沈放似是換了個人,說話的語氣方式全不似他自己,好似在學旁人說話,花輕語聽的出神,也是默然不語。
沈放道:“這孩子打架的時候就和那財主所說,眼睛真的像狼一樣。不管誰家打了他,他必要報複,而且沒完沒了。這家若也有孩子,那可就倒了大黴,被他堵住,定是一頓好打。這孩子日子過的苦,卻是壯實有力,凶悍無比,出手狠辣,十多歲的孩子也不是他的對手。就算家裏的婦人出門,他遇到也打,二話不說,衝上去就動手,有時候還拿著棍子,非要打到人家頭破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