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際距離大戰開啟也不過數十息時間,但丐幫場上局麵已是急轉直下。


    遠方山林之上,數百隻渡鴉合成一群,羽翼扇動,如同一塊不斷翻滾變幻的黑布,在空中忽上忽下,一直向天邊圓月飛去。


    場上不斷有丐幫弟子倒下,腳下山崗已被鮮血染紅。


    東側戰團,玄天宗眾人眼看已將丐幫衝散。人群之中,三名丐幫弟子偷偷摸到一處戰團左近,目光閃動。


    臥南陽事先收攏的這幫人早有準備,數人成群,分散在群丐之中,忽然偷襲,防不勝防。殺傷丐幫弟子之餘,更是叫其餘人心下著慌,不敢跟陌生人結成陣勢。眼見丐幫已經潰不成軍,大勢已去。


    三人見兩名八代長老,正帶著十餘人與一組玄天宗幫眾廝殺。三人裝模作樣,與玄天宗中人還過了幾招,眼看到了兩名八代長老身前。


    兩名八代長老正合擊玄天宗南京路堂主狄文衍,兩人聯手,也隻勉強打個平手。


    那三人敲沒聲息的靠近,見一名長老背心對著自己,正待出手,忽然背心一涼,一截雪亮的刀劍自胸前透出。


    駭然回首,一個從未見過的陌生乞丐對他笑道:“可惜,這招不靈了!”


    大荒落三人聯手,臥南陽在孫弘毅刺激之下,含憤出手,一番疾風驟雨般狂攻之下,史嘲風登時不敵。


    眼前三人,每個都有與自己一戰之力,“打狗棒法”雖是精妙,尤其擅於防禦,但麵對這三人,仍是支撐不住。


    孫弘毅鹿角鉤斜掛,已經鉤住史嘲風長杖。


    史嘲風反手一壓,要叫他鹿角鉤脫手。


    一壓之下,軟綿綿竟是毫不受力,孫弘毅身形一矮,手中鹿角鉤竟是牢牢粘在他杖上,更是一股澎湃內勁直透過來。


    史嘲風暗道不妙,孫弘毅以真氣透過兵刃,使得卻也是“粘”字訣。自己若不能震散對手真氣,這兵刃就難以甩脫。


    這真氣粘纏之法甚是凶險,內勁糾纏,一旦失手,便是內傷。但眼下對手以三打一,這一招看似行險,實則卻是穩如泰山。


    史嘲風冷笑一聲,氣府真氣鼓蕩,內勁陡然發出,排山倒海一般自杖上湧出,登時將鹿角鉤上內勁壓回。


    孫弘毅心中大駭,心道,這人瘋了麽,真氣全力一擊,要置我於死地,你就不怕他們兩人趁機要你性命?


    他心中思緒百轉,終究還是自己的性命重要。身子急撤,脫手棄了鹿角鉤。但鉤方離手,立刻後悔,史嘲風內勁衝來,前浪凶猛,卻是根本沒有後勁。


    史嘲風哪裏是孤注一擲,分明是假意全力以赴,嚇了自己一嚇。


    臥南陽見孫弘毅鹿角鉤搭上史嘲風長杖,毫不猶豫,鐵尺長驅直入,連點史嘲風胸前“天突”“俞府”“璿璣”等十餘處大穴。


    鐵尺又名“筆架叉”,也叫“點穴尺”,其形如一根鐵條,厚重無鋒,兩側有旁枝如叉,長約一尺五寸,通常成雙成對。起源唐宋,衙役捕快最是愛用。臥南陽手中這鐵尺,卻是隻有一柄,長約二尺,加倍的厚重,尖端更有一截尖刺,長約五寸,鋒利無比。


    臥南陽這一招“文曲狂書”乃是得意之作,鐵尺尖刺就算不中穴道,點上也是一個窟窿。


    眼見史嘲風掌中長杖被製,前胸門戶大開,若要躲過這一招“文曲狂書”隻有棄杖後撤。


    可須臾之間,巨變陡生,竟是孫弘毅棄鉤而退。史嘲風回過杖來,杖頭如毒蛇吐信,直撲臥南陽麵門。


    杖長尺短,史嘲風這一招又是半步拖杖,一手握杖中,一手握杖尾,如同長槍突刺,方寸之間,一道直線殺至,當真是快若閃電。


    就在此時,史嘲風手中長杖忽然一頓,隨即杖頭高高揚起,竟似不受控製一般。


    幾人都是神色一變,史嘲風回頭一瞥,隻見大荒落一根手指正點在杖尾之上。


    孫弘毅驚呼出聲,道:“‘靈犀一指,一線定乾坤’!”


    臥南陽卻是麵露獰笑,手中鐵尺全力刺出。


    史嘲風臉色終於大變。


    史嘲風身陷絕境,同一時間,蔣緒中、穆清泉、何安在三人情勢也是急轉直下。


    蔣緒中離史嘲風戰團最近,本就記掛幫主情形。隻是楊熏炫和胡一風兩人合圍,他本就是少了一隻手,對兩隻胳膊尚且吃虧,更何況如今對的是四條。耳聽“靈犀一指”四字,他也是一驚,雖自己已經處境不佳,還是忍不住偷偷瞥了一眼。


    他未看到臥南陽一擊,但史嘲風形勢顯然不妙。他分神旁觀,出手登時一澀。


    楊熏炫與胡一風都是人老成精,如此機會怎能錯過,齊齊發力,楊熏炫帶開蔣緒中掌力,胡一風趁機一掌劈落。


    “呼”地一聲,一道火光飛至。卻是一旁穆清泉見勢不妙,百忙之中,仍是飛足踢起一根火把,打向胡一風。


    但他在範思章和馬海平夾擊之下,本也是苦苦支撐,這一下勉力為之,踢過來的火把有些準頭,卻軟綿綿沒什麽力氣。


    胡一風側身避過,手上卻反是更快了三分。


    穆清泉救人不成,反是也被範思章抓住空子,左臂結結實實挨了一掌。這一掌打的好不厲害,隻聽“嘭”的一聲大響。


    另一邊何安在已是連連後退,半天功夫,隻是竭力躲閃,連一招也遞不出去。轉瞬之間,丐幫幫主和三位長老,齊齊身陷絕境。


    臥南陽和玄天宗、魔教眾人眼見大局已定,有些人已經忍不住露出笑容。


    唯獨大荒落心中卻忽起不祥之感,自己與史嘲風交手已經數招,為何後麵的玄天宗弟子還未跟上?她此次抽調了大名府路與南京路的兩位堂主,兩路分堂精英盡出,不下一百五十人。丐幫分明已亂成一團,潰不成軍,這些人怎會被擋在身後?就連兩位堂主也不見過來!


    “當”的一聲響,空中一道劍光傾瀉而下,雖隻是一聲,卻是接連十一劍刺在鐵尺之上。隻是劍法太快,聲音竟是隻有一響,劍光也隻見一道。


    臥南陽鐵尺已經觸到史嘲風身前,竟硬生生被打落。


    空中一個濃眉大眼的少年長劍揮舞,如飛將軍從天而降!


    蕭平安千鈞一發之際,一招“衡陽雁斷”當空刺下,解了史嘲風之圍。


    這衡山派鎮派絕學“風雨雁回劍”的最後一劍,就是劍道奇才風危樓見時也是動容。今日蕭平安再使此招,已無生澀之感,劍招渾然天成,得心應手。


    他身形落地,劍勢未竭,長劍霍霍,竟又將臥南陽逼退一步。


    他這一招竭盡全力,氣府中勉強積蓄起來的一點真氣揮霍殆盡,人方落地,一張臉已經煞白,雙腳一軟,險險跌倒。


    眾人瞠目結舌。


    史嘲風滿臉驚訝,他自然認得蕭平安,此子柳家堡一戰成名,他當時就在身旁。但他做夢也想不到,一年之後,此子竟是一劍逼退臥南陽,救下自己一命。


    大荒落也被蕭平安劍法嚇了一跳,腦中瞬間掠過另一條身影,她麵孔藏在麵具之下,瞧不見神色,但眼神也是充滿驚異。


    孫弘毅震驚莫名,他不識蕭平安,但實在想不通,一個毛頭小子怎能有如此武功,竟將傾盡全力出手,誌在必得,八奇之一的臥南陽一劍逼退。


    最感匪夷所思,難以置信的卻是臥南陽自己。眼前這個蕭平安,不就是數月之前,讓自己揍的豬頭一般那個?


    注:丐幫祖師爺,傳說中曾被丐幫弟子尊為祖師爺的有範丹、朱元璋、武鬆、秦瓊、伍子胥等人。其中範丹流傳最廣,也是最早。相傳孔聖人周遊列國,在魯國遇到連日大雨,囊中米盡。隻好去尋當地的叫花頭子範丹借糧。公冶長等弟子都被範丹難住,隻有孔子親自前去借糧,範丹隻借了一筒米。可這筒米卻怎麽也倒不完,一直到孔子等人脫難方止。第二年孔子親自登門還米,可帶了很多糧食,也是裝不滿那筒。孔子隻好道,看來我是還不完這米,隻能日後叫弟子慢慢償還。範丹笑道,那我也叫弟子去取,可如何認得哪些人是你弟子呢?孔子道,門上貼春聯,都是我教弟子。後來家家戶戶都貼春聯,便成了天下人都欠討飯的舊債。因此有人說,乞丐不管去誰家要飯,沒有人說:“我不欠你賬。”即使不想給,也隻能說個“沒有”罷了。


    這個故事想是乞丐自己編的,實際範丹原型叫做範冉,乃是東漢人,以清廉著稱,得罪皇帝被貶,但他誌向高潔,不受嗟來之食。恰恰因為這一品行,反被乞丐奉為鼻祖。另外“春聯”一詞,乃是明代初年才有。春聯來源於桃符,《後漢書·禮儀誌》說,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神荼”、“鬱壘”二神。五代時,才有人在桃符上提寫聯語。唐人也有此習俗,到宋朝開始盛行。王安石《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因此關於範丹傳說的真正成型,應該也是宋朝之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雙群俠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朔望月78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朔望月78並收藏無雙群俠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