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平安幾人聽說這群百姓竟要火燒孩童以避蝗災,皆是憤慨。宋源寶更是急道:“咱們上啊,還留著他們過年嗎!”
哥舒天道:“急什麽,還有個女巫,除惡務盡。”
跟著百姓先是回頭向東,隨即又拐向南,走出兩裏多地,就見一條大河,河邊一個不大的廟宇,門前也圍了一大堆人。
蕭平安見那廟宇不大,但也保存完好,想來還有些香火。
秋白羽皺眉道:“什麽淫祠野廟。”
宋源寶白他一眼,道:“不懂少張嘴知道不,這是八蠟廟。夏稱‘嘉平’,殷稱‘清祀’,周稱‘大蠟’,正經八百的神仙好不好。”
秋白羽狠狠瞪了他一眼。宋源寶怎麽說也是道門弟子,泰山派中落,沒少跟著褚博懷出去做生意,坑蒙拐騙幾兩銀子,這些鄉間寺廟習俗,都是如數家珍。
八蠟廟,古即有之。舊時於每年建亥之月(十二月),農事完畢後,祭祀諸神,以祈禱來年豐收。所稱八蠟即為:一為先嗇,即神農;二為司嗇,即後稷,相傳其為母所棄之不養,故名棄,後為舜的農官,封於邰,號後稷;三為農,即古之田畯;四為郵表畷,郵為田間廬舍,表為田間道路,畷是田土疆界相連綴;五為貓虎;六為坊,即堤防;七為水庸,即水溝;八為昆蟲,即蝗螟之屬。
若有蝗蟲起時,世人就要祭拜,不但民間自發,朝廷還要帶頭。《宋會要》記載:“慶曆四年六月,天下螟蝗頗為民物之害,乞京師內外並修祭酺。”
一行人到了廟門前,此間果然還有一個女巫。大喇喇坐在廟前地上,披頭散發,身著件七拚八湊的古怪袍子,有幾分像是道袍,卻又似是而非。臉上麵具乃是樹皮所製,更是猙獰。頭上的銅冠比那男子的更顯華麗,也插滿鮮麗的鳥羽。胸前掛了幾串獸骨獸牙,還有不知名目的一堆珠子。
見那男覡到了,將那兩個孩童抬到中央,女巫這才起身,圍著那兩個孩童一陣狂舞,口中念念有詞,開始吟唱。
那兩個孩童一路嚎哭,嗓子早哭的啞了,此際越發害怕。那女孩兒小小身子,縮成一團,如同受驚的小兔,瞧著愈發可憐。那男孩雖也是渾身篩糠,卻還是鼓起勇氣,將那女孩掩在身下。
蕭平安皺眉道:“那女子唱的什麽?”那女人唱的渾不著調,聲音又是尖厲刺耳,聽著難受之極,而且話語古怪,與漢話大異,他是一句也沒聽懂。
哥舒天笑道:“她唱的是波斯話,可惜學的不正宗,怕是波斯人聽了也要糊塗,你如何聽的懂。”
路上宋源寶得知哥舒天竟是魔教教主,也是駭了一跳,但見他似也不如何凶惡,插口道:“那大哥你聽的懂麽?”
哥舒天橫他一眼,道:“臭小鬼,誰是你大哥,簡直沒大沒小!”
宋源寶理直氣壯道:“你是蕭大哥大哥,豈不就是我大哥。”
哥舒天皺眉道:“那小子單論,你得叫我前輩。”嘿嘿一笑,道:“叫爺爺也成。”
宋源寶倒是好說話,滿口答應,道:“好好,前輩大哥,她唱的什麽?”
哥舒天也算領教了他的憊懶手段,懶得與他糾纏,道:“沒說什麽,就說此地百姓做了壞事,蟲神不高興,要降禍下來。她來做法,祈求蟲神息怒,叫蝗蟲避開此地。哼,裝神弄鬼!”
宋源寶奇道:“你不信的麽?你們魔教不都拜神佛的麽。”
哥舒天冷笑一聲,道:“那不過是騙騙蠢人,什麽鬼神,不過是庸碌之輩一點寄托,沒本事人的活不下去,隻能靠虛假的一點希望存活。”抬頭望天,道:“我自己便是神佛,左手神恩如海,右手神威如獄!”
宋源寶歎為觀止,讚道:“前輩大哥好霸氣!”眼珠一轉,腳下跟著移了幾步。
哥舒天忽然轉過身來,望著宋源寶道:“你要作甚?”
宋源寶嚇了一跳,卻是嬉皮笑臉道:“沒事啊,我就突然想站你左邊。”
哥舒天哼了一聲,道:“莫道我言之不預,你若敢踩到我影子上,別怪我手下無情。”
宋源寶本隻想開個玩笑,不想哥舒天如此認真,心道,這是什麽毛病,咕噥一句,道:“怕什麽,又踩不壞。”
沈放心念一動,留神去看,果然哥舒天與站在眾人上首,略微錯開,不叫影子落在旁人足下。
哥舒天隻道宋源寶該是怕了,誰知不過片刻,宋源寶又湊上前來,道:“前輩大哥,我問你哈。”
哥舒天皺眉道:“你說。”
誰知宋源寶說的還是此事,而且說起來沒完,道:“若是人家背後踩到你影子怎麽辦,你能感覺到麽?若是旁人的影子碰到你的影子算不算?”
哥舒天斜眼看他,實不知這小子腦子怎麽長的,居然還敢喋喋不休。
宋源寶意猶未盡,也不管哥舒天臉色難看,接著道:“還有還有,人家踩到你影子哪裏最叫你受不了?是不是頭?”
哥舒天終於忍無可忍,道:“閉嘴!”
宋源寶哼了一聲,道:“你這麽多規矩,動輒要打要殺,我不問清楚一點怎行。”
幾人說話之間,那女巫吟唱已畢。那男覡大聲喝令,說的卻是漢話,叫眾人將兩個孩童裝入豬籠。
豬籠乃是竹子編成的簍子,甚是結實,填入石塊,沉入水中,溺殺罪人,乃是鄉間常見的私刑手段。
秋白羽皺眉道:“就算要平息蟲神之怒,為何要祭河神?”
哥舒天道:“傳說蝗蟲乃是魚蝦所化,自然歸河神管。”
沈放點頭道:“不錯,《列子》說‘魚卵之為蟲’。任昉《述異記》說‘江中魚化為蝗而食五穀’。《類書集成》中有‘魚螺變為蟲蝗,故以屬魚孽’。”
哥舒天斜他一眼,道:“臭小子,讀的書不少麽。《東觀漢記》載‘蝗蟲飛入海,化為魚蝦’。晁補之《跋遮曲》說‘前年大旱河草黃,草中魚子化飛蝗’。但還有一說,蝗蟲乃是戾氣所化。班固《漢書·五行誌說蝗災起於戰亂,‘幹戈之後,必有螟蝗’。”
蕭平安啞然失笑,他跟哥舒天被囚在天台山,沒少聊天。知道自己這個霸道大哥不但學富五車,更是不服輸的性子,凡事都要壓人一頭。在山上被關三十年,讀了一肚子的書,不拿出來顯擺顯擺,如何過意的去。
宋源寶搖頭道:“那兩個孩子要被人家投河啦,你們還有心情掉書袋!”
哥舒天一拍蕭平安,道:“行了,戲已經看完了,上去救人吧。那一對巫覡莫要宰了,給我抓活的。”
蕭平安微微一楞,道:“不跟他們講講道理麽?”
哥舒天將他一把推出,罵道:“講個屁道理,我怎會有你這般蠢的弟弟!”
蕭平安也是哭笑不得,但救人當是第一,借著他一推之力,人高高躍起,自眾人頭頂飛過,正落在場中,喝到:“給我停下,朗朗乾坤,豈容你等行這殘暴之事!”
他如大鳥一般飛下,眾人都是大吃一驚,那男覡甕聲甕氣道:“你是什麽人,敢來搗亂,不怕民憤麽!”
蕭平安道:“幼兒何辜,你竟要害他們性命,你不怕民憤麽!”
那男覡道:“你問問他們願不願意。”
人群中七嘴八舌,果然有人幫腔,都是向著那男覡,道是百姓自願,叫蕭平安莫要多管閑事。
地上那大些的男童頗有些聰明,知道來了救命稻草,哭叫道:“是他們逼爹娘賣我……”
一語未畢,卻是被身旁一漢子堵住了嘴,抓住手腳就往豬籠裏塞。
哥舒天氣道:“說了揍他!你還囉囉嗦嗦講個屁啊!”
蕭平安此際也明白跟這些人根本說不了道理,上前一步,將那漢子後領子揪住,抬手摔出四五丈遠。
那男覡道:“有兩下子麽!”忽然欺身到了蕭平安身後,一掌拍落。
蕭平安邁前一步,間不容發讓過一掌。雙手一抓,提起兩個孩童,高高擲出,這才回過身來,與那男覡相對。
他這一步躲的似是勉強,卻是拿捏的分毫不差,兩個孩童騰雲駕霧一般飛出,正落在沈放和秋白羽麵前。兩人都是一笑,伸手輕輕巧巧接下。
那男覡這才吃了一驚,退後一步,道:“你究竟何人?”
蕭平安此番總算聽了哥舒天之言,冷哼一聲,道:“打了再說!”迎麵一拳打出。
宋源寶拍手笑道:“蕭大哥總算開竅了,你拳頭大,還跟他講什麽道理。”
沈放一旁含笑不語。
哥舒天見他發笑,心中不喜,他對沈放似是一直有些成見,道:“怎麽,你有異議?”
沈放搖頭道:“此等惑民妖邪,跟他們講道理無異緣木求魚,自是隻能來硬的。”
哥舒天道:“那你笑什麽?”
沈放道:“我忽然想起平丘之盟,魯侵莒邾兩國,晉昭公召諸國會與平丘。魯國不服,昭公道,寡君有甲車四千乘在此,即使不講理蠻幹,有誰能抵擋?牛雖然瘦,撲在小豬身上,還怕小豬不死?魯國這才就範。哥舒先生說話也類昭公,果然是有王霸之氣。”說到“王霸之氣”四字,有意加重了語氣。
哥舒天道:“急什麽,還有個女巫,除惡務盡。”
跟著百姓先是回頭向東,隨即又拐向南,走出兩裏多地,就見一條大河,河邊一個不大的廟宇,門前也圍了一大堆人。
蕭平安見那廟宇不大,但也保存完好,想來還有些香火。
秋白羽皺眉道:“什麽淫祠野廟。”
宋源寶白他一眼,道:“不懂少張嘴知道不,這是八蠟廟。夏稱‘嘉平’,殷稱‘清祀’,周稱‘大蠟’,正經八百的神仙好不好。”
秋白羽狠狠瞪了他一眼。宋源寶怎麽說也是道門弟子,泰山派中落,沒少跟著褚博懷出去做生意,坑蒙拐騙幾兩銀子,這些鄉間寺廟習俗,都是如數家珍。
八蠟廟,古即有之。舊時於每年建亥之月(十二月),農事完畢後,祭祀諸神,以祈禱來年豐收。所稱八蠟即為:一為先嗇,即神農;二為司嗇,即後稷,相傳其為母所棄之不養,故名棄,後為舜的農官,封於邰,號後稷;三為農,即古之田畯;四為郵表畷,郵為田間廬舍,表為田間道路,畷是田土疆界相連綴;五為貓虎;六為坊,即堤防;七為水庸,即水溝;八為昆蟲,即蝗螟之屬。
若有蝗蟲起時,世人就要祭拜,不但民間自發,朝廷還要帶頭。《宋會要》記載:“慶曆四年六月,天下螟蝗頗為民物之害,乞京師內外並修祭酺。”
一行人到了廟門前,此間果然還有一個女巫。大喇喇坐在廟前地上,披頭散發,身著件七拚八湊的古怪袍子,有幾分像是道袍,卻又似是而非。臉上麵具乃是樹皮所製,更是猙獰。頭上的銅冠比那男子的更顯華麗,也插滿鮮麗的鳥羽。胸前掛了幾串獸骨獸牙,還有不知名目的一堆珠子。
見那男覡到了,將那兩個孩童抬到中央,女巫這才起身,圍著那兩個孩童一陣狂舞,口中念念有詞,開始吟唱。
那兩個孩童一路嚎哭,嗓子早哭的啞了,此際越發害怕。那女孩兒小小身子,縮成一團,如同受驚的小兔,瞧著愈發可憐。那男孩雖也是渾身篩糠,卻還是鼓起勇氣,將那女孩掩在身下。
蕭平安皺眉道:“那女子唱的什麽?”那女人唱的渾不著調,聲音又是尖厲刺耳,聽著難受之極,而且話語古怪,與漢話大異,他是一句也沒聽懂。
哥舒天笑道:“她唱的是波斯話,可惜學的不正宗,怕是波斯人聽了也要糊塗,你如何聽的懂。”
路上宋源寶得知哥舒天竟是魔教教主,也是駭了一跳,但見他似也不如何凶惡,插口道:“那大哥你聽的懂麽?”
哥舒天橫他一眼,道:“臭小鬼,誰是你大哥,簡直沒大沒小!”
宋源寶理直氣壯道:“你是蕭大哥大哥,豈不就是我大哥。”
哥舒天皺眉道:“那小子單論,你得叫我前輩。”嘿嘿一笑,道:“叫爺爺也成。”
宋源寶倒是好說話,滿口答應,道:“好好,前輩大哥,她唱的什麽?”
哥舒天也算領教了他的憊懶手段,懶得與他糾纏,道:“沒說什麽,就說此地百姓做了壞事,蟲神不高興,要降禍下來。她來做法,祈求蟲神息怒,叫蝗蟲避開此地。哼,裝神弄鬼!”
宋源寶奇道:“你不信的麽?你們魔教不都拜神佛的麽。”
哥舒天冷笑一聲,道:“那不過是騙騙蠢人,什麽鬼神,不過是庸碌之輩一點寄托,沒本事人的活不下去,隻能靠虛假的一點希望存活。”抬頭望天,道:“我自己便是神佛,左手神恩如海,右手神威如獄!”
宋源寶歎為觀止,讚道:“前輩大哥好霸氣!”眼珠一轉,腳下跟著移了幾步。
哥舒天忽然轉過身來,望著宋源寶道:“你要作甚?”
宋源寶嚇了一跳,卻是嬉皮笑臉道:“沒事啊,我就突然想站你左邊。”
哥舒天哼了一聲,道:“莫道我言之不預,你若敢踩到我影子上,別怪我手下無情。”
宋源寶本隻想開個玩笑,不想哥舒天如此認真,心道,這是什麽毛病,咕噥一句,道:“怕什麽,又踩不壞。”
沈放心念一動,留神去看,果然哥舒天與站在眾人上首,略微錯開,不叫影子落在旁人足下。
哥舒天隻道宋源寶該是怕了,誰知不過片刻,宋源寶又湊上前來,道:“前輩大哥,我問你哈。”
哥舒天皺眉道:“你說。”
誰知宋源寶說的還是此事,而且說起來沒完,道:“若是人家背後踩到你影子怎麽辦,你能感覺到麽?若是旁人的影子碰到你的影子算不算?”
哥舒天斜眼看他,實不知這小子腦子怎麽長的,居然還敢喋喋不休。
宋源寶意猶未盡,也不管哥舒天臉色難看,接著道:“還有還有,人家踩到你影子哪裏最叫你受不了?是不是頭?”
哥舒天終於忍無可忍,道:“閉嘴!”
宋源寶哼了一聲,道:“你這麽多規矩,動輒要打要殺,我不問清楚一點怎行。”
幾人說話之間,那女巫吟唱已畢。那男覡大聲喝令,說的卻是漢話,叫眾人將兩個孩童裝入豬籠。
豬籠乃是竹子編成的簍子,甚是結實,填入石塊,沉入水中,溺殺罪人,乃是鄉間常見的私刑手段。
秋白羽皺眉道:“就算要平息蟲神之怒,為何要祭河神?”
哥舒天道:“傳說蝗蟲乃是魚蝦所化,自然歸河神管。”
沈放點頭道:“不錯,《列子》說‘魚卵之為蟲’。任昉《述異記》說‘江中魚化為蝗而食五穀’。《類書集成》中有‘魚螺變為蟲蝗,故以屬魚孽’。”
哥舒天斜他一眼,道:“臭小子,讀的書不少麽。《東觀漢記》載‘蝗蟲飛入海,化為魚蝦’。晁補之《跋遮曲》說‘前年大旱河草黃,草中魚子化飛蝗’。但還有一說,蝗蟲乃是戾氣所化。班固《漢書·五行誌說蝗災起於戰亂,‘幹戈之後,必有螟蝗’。”
蕭平安啞然失笑,他跟哥舒天被囚在天台山,沒少聊天。知道自己這個霸道大哥不但學富五車,更是不服輸的性子,凡事都要壓人一頭。在山上被關三十年,讀了一肚子的書,不拿出來顯擺顯擺,如何過意的去。
宋源寶搖頭道:“那兩個孩子要被人家投河啦,你們還有心情掉書袋!”
哥舒天一拍蕭平安,道:“行了,戲已經看完了,上去救人吧。那一對巫覡莫要宰了,給我抓活的。”
蕭平安微微一楞,道:“不跟他們講講道理麽?”
哥舒天將他一把推出,罵道:“講個屁道理,我怎會有你這般蠢的弟弟!”
蕭平安也是哭笑不得,但救人當是第一,借著他一推之力,人高高躍起,自眾人頭頂飛過,正落在場中,喝到:“給我停下,朗朗乾坤,豈容你等行這殘暴之事!”
他如大鳥一般飛下,眾人都是大吃一驚,那男覡甕聲甕氣道:“你是什麽人,敢來搗亂,不怕民憤麽!”
蕭平安道:“幼兒何辜,你竟要害他們性命,你不怕民憤麽!”
那男覡道:“你問問他們願不願意。”
人群中七嘴八舌,果然有人幫腔,都是向著那男覡,道是百姓自願,叫蕭平安莫要多管閑事。
地上那大些的男童頗有些聰明,知道來了救命稻草,哭叫道:“是他們逼爹娘賣我……”
一語未畢,卻是被身旁一漢子堵住了嘴,抓住手腳就往豬籠裏塞。
哥舒天氣道:“說了揍他!你還囉囉嗦嗦講個屁啊!”
蕭平安此際也明白跟這些人根本說不了道理,上前一步,將那漢子後領子揪住,抬手摔出四五丈遠。
那男覡道:“有兩下子麽!”忽然欺身到了蕭平安身後,一掌拍落。
蕭平安邁前一步,間不容發讓過一掌。雙手一抓,提起兩個孩童,高高擲出,這才回過身來,與那男覡相對。
他這一步躲的似是勉強,卻是拿捏的分毫不差,兩個孩童騰雲駕霧一般飛出,正落在沈放和秋白羽麵前。兩人都是一笑,伸手輕輕巧巧接下。
那男覡這才吃了一驚,退後一步,道:“你究竟何人?”
蕭平安此番總算聽了哥舒天之言,冷哼一聲,道:“打了再說!”迎麵一拳打出。
宋源寶拍手笑道:“蕭大哥總算開竅了,你拳頭大,還跟他講什麽道理。”
沈放一旁含笑不語。
哥舒天見他發笑,心中不喜,他對沈放似是一直有些成見,道:“怎麽,你有異議?”
沈放搖頭道:“此等惑民妖邪,跟他們講道理無異緣木求魚,自是隻能來硬的。”
哥舒天道:“那你笑什麽?”
沈放道:“我忽然想起平丘之盟,魯侵莒邾兩國,晉昭公召諸國會與平丘。魯國不服,昭公道,寡君有甲車四千乘在此,即使不講理蠻幹,有誰能抵擋?牛雖然瘦,撲在小豬身上,還怕小豬不死?魯國這才就範。哥舒先生說話也類昭公,果然是有王霸之氣。”說到“王霸之氣”四字,有意加重了語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