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即郭汾陽又帶來一個壞消息,金兵正在淮河北岸集結,看架勢正要開始反攻大宋。


    當晚,雲錦書在後花園擺下茶酒,請眾人一起過去閑話,也算給各自慶功。畢竟是在李家府上,也請了李元昊作陪。


    眾人散座一圈,焚香煮茶,氣氛倒也融洽。沈放白日在花輕語處碰了釘子,心下賭氣,也不去找她說話。心道叫你眾人麵前讓我下不來台,我也不稀罕理你,瞧你生不生氣。


    誰知忍不住偷看幾眼,花輕語一直跟梁輔臣說話,對他這邊看也不看。


    想起宋源寶所說,不由也是起了心思。花輕語邊上還湊著個張易之,不過張易之和李雲政兩人都已婚配,花輕語怎麽也不會瞧上。唯獨這梁輔臣年紀也輕,不過二十四歲,相貌英俊,家境也好,關鍵也還未婚娶。


    留心觀察,那梁輔臣正自侃侃而談,不時逗的花輕語發笑。沈放左看右看,瞧此人越是不順眼。


    李雲政倒未注意,他與沈放許久未見,今日得閑,正有許多話說。沈放心神不屬,每每前言不搭後語,終究叫李雲政看出端倪。不過看破不說破,他也未拿這個去開沈放玩笑,隻是笑道:“你放心,花姑娘自己武功高強,可瞧不上我們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


    沈放還是嚇了一跳,急忙掩飾,道:“我才沒有,不是,她喜歡什麽樣的人與我何關。”


    李雲政嗬嗬一笑,心中暗笑,原來聰明機巧如你,也有不開竅的時候。


    一旁蕭平安被宋源寶纏著,要他一起尋欒星回的樂子。蕭平安對欒星回也無什麽過節,豈會跟他胡鬧,但被他一纏,也尋不到機會跟葉素心說話。


    他懷中還揣著那根釵子,心中哀歎,小元寶話要是沒這麽多,人要是沒這麽愛惹事,可就好了。


    沈放偷瞧花輕語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卻不想花輕語早瞧在眼裏。但不知為何,就不去理沈放,反對身邊梁輔臣笑道:“你那日彈的琴真好聽,今日何不再奏上一曲?”


    梁輔臣雅擅音律,雖不似全瑾瑜那般天下聞名,也是出手不凡。除蕭平安沈放幾人外,此間人都見識過。花輕語一提,頓時有人響應。


    梁輔臣興致也高,叫人取了件樂器來,卻是一枝琵琶。眾人遂靜,梁輔臣平心靜氣,懷抱琵琶,手指輕挑,奏出一曲《淮陰平楚》。


    《淮陰平楚》其實便是如今聞名遐邇的《十麵埋伏》,此曲甚長,分作多個章節,描述的是垓下之戰。從韓信圍項羽,到霸王兵敗自刎烏江,漢軍凱旋。


    梁輔臣有感大戰一觸即發,所奏正是其中“點將”一章。慷慨激昂,當真是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淮陰平楚》一曲源遠流長,但古曲流傳不易,已難辨初始。古時沒有簡譜,樂譜都以文字所載,現存最早的古琴樂譜是梁代琴家丘明的《碣石調·幽蘭》,通篇以文字記錄指法,甚是難懂。


    但有人認為《淮陰平楚》最早也在唐代之後,理由是唐代之前,所見的曲項琵琶乃是四弦四柱。音柱少、音域窄,難以表現如此宏大複雜的組曲。


    其實一首樂曲,也是不斷變化,如《碣石調·幽蘭》,本是“楚調”,叫《隴西行》,後來用它唱曹操的《觀滄海·東臨碣石》,就改叫《碣石調》,再後又用《幽蘭》詩來填配它,如此轉折,又怎能沒有變化。


    以樂器強斷有無,未免也是不妥。若唐朝的琵琶表現力如此有限,白居易又如何寫出《琵琶行》?


    一炷香功夫,梁輔臣緩緩收聲,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眾人齊聲喝彩,蕭平安也是叫好,他對音律一竅不通,說他便是對牛彈琴的那頭牛也不為過。聽梁輔臣彈的熱鬧,鏗鏘有力,慷慨激烈,隻覺比全瑾瑜彈的還好。


    沐雲煙就愛拿他取樂,笑道:“大木頭,你也叫好,敢問好在哪裏?”


    蕭平安摸摸腦袋,想了一想,道:“聲音真大!”


    梁輔臣手上一抖,琵琶差點扔了出去。


    眾人見他一本正經,都忍不住發笑。


    沐雲煙笑的直打跌,笑道:“服了,服了,如此說來,梁兄小勝拿撥浪鼓的貨郎,卻還比不過打鐵補鍋的鐵匠。”


    眾人更是忍不住發笑,蕭平安也知自己說的太過直白,叫旁人笑話,麵上也是一紅。


    沈放見梁輔臣大出風頭,身旁花輕語星眸閃閃,似是佩服的五體投地。心裏酸溜溜好不是滋味,又聽眾人笑話蕭平安,更是生氣,正待出言,替大哥說上兩句。


    一旁葉素心卻是眉頭微皺,已忍不住先道:“我倒覺得蕭大哥說的挺好,力拔山兮氣蓋世,劉項原來不讀書。霸王若在,得聞此曲,也要說一聲,大丈夫當如此曲,轟轟烈烈。轟轟烈烈豈不就是聲音真大,我瞧蕭大哥才是聽出了此中真意。”


    李雲政和張易之齊聲喝彩,道:“妙!妙!妙!此解當真天衣無縫!”


    沐雲煙笑道:“你又替他說話,胳膊肘朝外拐。這大木頭哪裏好,叫咱們葉姐姐姐妹之情也不要。”


    她口無遮攔,葉素心和蕭平安兩人都是被說的臉紅。蕭平安臉紅歸紅,心裏卻是高興,心道:“葉師妹想是不恨我了,不但替我說話,還說的這般好。”


    宋源寶卻瞧梁輔臣不順眼,隻覺他是討好花輕語,故意賣弄,此際搖頭晃腦道:“好,彈的是好,可惜就是有些脂粉氣。”《淮陰平楚》曲子剛勁,他此言自是嘲笑梁輔臣一個大男子,卻去彈琵琶。


    琵琶二字,原為“批把”。秦時,開始流傳一種圓形帶有長柄的樂器。因為彈奏時主要用兩種方法:向前彈出去叫“批”,向後挑起來叫“把”,所以人們就叫它“批把”。


    後來,為了與當時的琴、瑟等樂器在書寫上統一起來,便改稱琵琶。南北朝時,受西域波斯一地樂器的影響,琵琶才逐漸有了今日之形。


    其實古來出名的樂師,幾乎都是男性。唐代乃是琵琶發展的高峰,曹保、曹善才、曹綱祖孫三代、裴興奴、裴神符、康昆侖、段善,又有同期的劉希夷,都是名噪一時的琵琶高手。


    隻是宋時,奢靡淫樂之風日漸,歌肆樂坊之中,盡是懷抱琵琶的美嬌娘。男人抱個琵琶,就算長的再好,也沒有女子好看。就算彈的再好,也被男人哄下台去。


    漸漸人們習以為常,不知不覺就將兩者混為一談,覺得女子才彈琵琶。


    梁輔臣不以為杵,也不去解釋,反是笑道:“宋小友此言不妥,君不知持國天王多羅吒乎。”


    眾人想到寺廟中橫眉立目,卻懷抱琵琶的護法天王,都是忍俊不禁,又是笑成一團。


    忽聽一人笑道:“說什麽呢,這麽開心?”聲音綿軟,聽在耳裏好不舒服。


    眾人轉身一看,院中又進來一人,竟是慕小倩。花輕語幾人都是高興,連忙招呼她過來。


    席間又多了一位美貌女子,更比花輕語四人成熟,氣氛登時更為熱鬧。李雲政、張易之幾人跟著起哄,挨個向慕小倩敬酒。


    慕小倩來者不拒,酒量難測深淺,倒把幾人喝的怕了。這女子也是百變,時而嬌弱,又時而豪放,但不管哪一樣,都是言笑自然,光芒萬丈。


    花輕語拉她坐下,笑道:“你怎麽來了?他們這些壞男人想灌醉你,你可莫要喝了。”


    慕小倩道;“我是跟姑父而來,他尋柴先生有話要說。”


    一旁宋源寶奇道:“你還真是知府家的親戚?”


    沐雲煙對他嫌棄,道:“真是狗嘴裏吐不出象牙,會不會說話,慕家姐姐,什麽事啊?”


    慕小倩故作神秘,輕聲道:“你們可莫要亂傳,方才得的消息。此處兵馬指揮,京西北路招撫副使羅朝聞羅大人忽然暴斃。眼下宋軍群龍無首,金人又隔岸虎視眈眈,這次麻煩可是大了。”


    宋金三線伐金,中路為首的乃是京西北路招撫使趙淳。而原先的副使皇甫斌因攻蔡州不果,已被革職。這羅朝聞乃是新任,實際到任還不足兩個月。


    趙淳坐鎮襄陽一帶,這信陽區域的軍務大權,都在羅朝聞手中。他忽然暴斃,又是戰事一觸即發之際,這消息端地非同小可。


    李元昊目瞪口呆,隻覺難以置信,奇道:“羅大人不過四十餘歲,又是多年行伍,正是年富力強。他上任之初,我還見過,身材魁梧,滿麵紅光。走起路來昂首闊步,虎虎生風,壯的如同虎豹熊牛。怎會突然暴斃。”


    慕小倩搖頭道:“是啊,聽說羅大人早間還在巡營,中飯鬥米,晚間還批閱文書。半夜才睡下,誰知就此一睡不起。也不知是何等隱疾,發作起來,竟這般厲害。”微微一頓,又道:“更詭異的是,據說羅大人麵上還帶著笑容,好似是做著美夢死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雙群俠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朔望月78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朔望月78並收藏無雙群俠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