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延方心下狐疑,道:“什麽書?”


    沈放道:“《山海經》啊!”


    歐陽延方不屑一顧,道:“《山海經》怪力亂神,不足為憑。”


    沈放道:“《淮南子》曰,大禹令大章度東極到西極,共二億三萬三千五百裏七十五步。又讓豎亥度北極到南極,也是二億三萬三千五百裏七十五步。”


    歐陽延方連連搖頭,道:“你這小子,胡說八道,東西南北一般長,你道這大地是圓的麽!《淮南子》也不是什麽正經書!再說,你這數跟上麵那個根本也對不上!還有,我先問的天高,你淨扯地幹什麽。”


    沈放笑道:“前輩高見,前輩莫急。這大章和豎亥都是靠走的丈量,下麵這個卻是靠算的。《周髀算經》曰,天高八萬裏。”


    歐陽延方道:“八萬裏?怎麽算的?”


    沈放道:“夏至日,立八尺高標杆測日影。天日中時,太陽正頂,日影為一尺六寸。向南一千裏,日影一尺五寸。向北一千裏。日影一尺七寸。由此可得,正南正北,距離每差一千裏,日影長度就相差一寸,是謂‘千裏一寸’。日影六尺時,以八尺表為股,六尺影為勾,以一根長八尺、直徑一寸的竹管觀察太陽。太陽太小,剛好完全遮掩竹管。是以太陽與地距離,乃是八十個一千裏,恰好八萬裏。”


    歐陽延方聽的一頭霧水,兩眼懵懂,我不過閑時看幾本銀字兒,誰知道出門還要遇到數理算術呢,江湖這麽凶險了嗎。


    沈放又道:“以此法,《洛書·甄耀度》和《春秋·考異郵》都算出天長一百零七萬點一萬裏,直徑三十五點七萬裏。”


    歐陽延方遲疑道:“這數對嗎?”


    沈放擊掌道:“不愧是前輩,一眼看出破綻。唐朝官府遣人測日影,發現南北距離相差五百裏,日影的長度就相差約兩寸。‘千裏一寸’之說,根本就是子虛烏有。至此人們方知,這天之大,地之廣,也如前輩一般,深不可測也。”


    歐陽延方一臉大寫的“囧”字,這小子太壞了,一點一點往外蹦,還他娘的跟我一般深不可測,這都什麽鬼話。可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我還能這麽辦?說他說的不對?那臭小子定是要問,那請問先生,你說正確答案該是多少呢?先生你臉怎麽綠了?莫非先生也不知道?那先生問這題,又是幾個意思呢。


    本想刁難,怎知硬生生一頭撞在人家刀口上。看沈放麵帶笑容,居然還朝著四下空氣作了個羅圈揖,更是氣不打一處來,道:“罷了,罷了,算你撞個大運。我歐陽家這七十萬兩認了,但柳家堡還有七十五萬兩,這該怎麽算?”


    沈放心道,壞了,先前太過得意,這老前輩又想翻賬,忽然一笑,自懷裏掏出一個木盒,雙手奉上,道:“錢我卻是沒有,不知拿此物抵債可否。”


    歐陽延方也不去接,隻是奇道:“什麽東西?”


    沈放將盒子打開,裏麵卻是七隻白白胖胖的大蟲子,正是那日與蕭平安玩笑的幾個蠐螬。他帶在身上未扔,給秦廣治傷之時,用光了一個盒子裏的藥物,隨手將幾個蟲兒裝了進去。


    此際拿出來,卻是又想騙人。時隔七日,又沒喂什麽東西,七隻蟲兒雖還未死,卻也懶洋洋,一動不動。


    果然歐陽延方不識,道:“這是什麽,似蠶又不太像。”他倒未一下便看輕此物,畢竟誰身上帶幾個蟲子,還鄭重的放在盒子之中,必定有他的道理。


    聽他如此說,沈放心中大定,嘻嘻一笑,道:“前輩不知,此乃聶拉木雪山噬金蠶。”


    歐陽延方奇道:“什麽木?”


    沈放道:“聶拉木乃是吐蕃最西南的一個地方,緊靠喜馬拉雅大雪山。此蟲生於二千丈以上的高山,尋常難得一見,中原根本聞所未聞。”


    歐陽延方道:“《仙劍奇譚》裏邊李逍遙的金蠶王麽,吃一個武功就能升級,你當我三歲孩童不成!”此人閑書倒是看的不少,什麽都知道。


    沈放道:“自然沒有那種神怪的東西,這東西也無什麽特別,隻是會吐絲。”


    歐陽延方道:“吐絲又算什麽。”


    沈放道:“此蟲生長於高山之上,常年臥在冰雪之中,哪裏有桑葉給它吃。它渴了便引雪水,餓了就捕食山上甲蟲。前輩見多識廣,可見過吃肉的蠶麽?”


    歐陽延方搖頭道:“那還真未曾見過。”


    沈放道:“尋常蠶四五十日便從幼蟲蛻變為蛾,四十日左右便能吐絲。而這噬金蠶要長七年,方才會吐絲。”


    蕭平安一旁聽沈放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忍不住隻是想笑,硬生生憋的難受。


    歐陽延方卻已經來了興趣,揮手趕開蕭平安,道:“吐絲晚又有什麽說法?”


    沈放道:“噬金蠶之絲,遠比尋常蠶的絲堅韌,甚至比蛛絲還強。”古人常見蜘蛛布網捕食,蜘蛛網甚至能網住胡蜂這樣的大蟲,世人都知蛛絲堅韌。


    說著沈放自懷中掏出一小截黃乎乎的細線,卻是他自己心血來潮,自製的一根羊腸線。但或許是硝製時出了問題,比尋常線要堅韌的多。遞給歐陽延方道:“前輩請看。”


    歐陽延方伸手接過,手指一摸,隨即指甲一掐,然後分開兩端,又拉了一拉,這截絲線之堅韌顯是大出他意料,點了點頭。


    沈放道:“這裏麵隻有十分之一的噬金蠶絲。”


    歐陽延方神色一變,本已伸手要還給沈放的半截絲線,又拿了回來,看了幾眼,道:“為何隻有十分之一?”


    沈放做無可奈何狀,道:“因為沒有絲啊,此物七年方才吐絲,莫看它個頭比蠶大,絲卻少的可憐。就這摻進去的十分之一,還是師傅千辛萬苦求來。”


    歐陽延方道:“這半截絲線是顧敬亭擰成的?”


    沈放點頭道:“正是,師傅本想培育此蟲。但奈何數量實在太少,此蟲又是挑剔,隻在月光下進食,非堅甲蟲不食。飼喂不易,須得請人照看,所耗巨費。七年成蟲,吐絲結繭,化蝶產卵,再孵化成蟲,如此反複,不知多少年才能攢夠一批絲,做件衣裳,這顏色還不好看。我瞧著有趣,要來了玩。如今天下,除了聶拉木高山之上,怕就這麽七隻。”


    歐陽延方已經意動,你們那幾個人能成什麽事,此物若是到了我們歐陽家,等上幾十年必有所成。什麽做件衣服不好看,你當我不知麽,此物織就貼身內甲,不但輕若無物,防禦之強,更勝鐵甲。如此好的東西,豈不正是傳說中的天蠶寶衣,若能有這麽十幾件!


    哼,不厭山莊,小家子氣,如此好的東西,貴一點又如何?便是真喂金子也不打緊。麵上裝作無所謂,點頭道:“確實太過麻煩,雞肋之物,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沈放道:“是啊,每日還要抓蟲子喂它,它還挑嘴,甲殼不夠硬的蟲子,它還不吃。尋常水它也不喝,不說冰雪水,最差也得是深井裏的冰涼水。”


    歐陽延方連連點頭,道:“是,是,倒是真難伺候。”將沈放一言一語都牢牢記下。裝作隨意道:“算了,算了,老夫一把年紀,豈能真的難為你們兩個娃兒。”


    沈放道:“是啊,我就說前輩大人大量,不會與我等一般見識。這幾個蟲兒又難伺候,委實送不出手,來日我若是發了財……”


    歐陽延方一把將那盒子搶過,收入懷中,心道,你個吊兒郎當的臭小子,發什麽財,想瞎你一雙好眼。口中道:“無妨,無妨,我孫兒最愛這些稀奇物事,拿回去給他玩耍也是不錯。”


    沈放裝作不舍模樣,愁眉苦臉,似是心痛的很,道:“對了,前輩,此處正在打仗,你怎還往這邊跑。”


    歐陽延方道:“嘿嘿,我聽說這邊裂星門也要投靠玄天宗,特意過來瞧瞧。”


    沈放和蕭平安都是一驚。武林之中,除了耳熟能詳的那些名門正派,也還有許多小幫小派,多在一城一路之地活動,多的也能有三五百人。這裂星門正是京西南路一帶,頗有根基的一個中型門派,派中也有幾個叫的上字號的好手。京西南路一帶,素來是天台劍派的天下。裂星門投靠玄天宗,放在江湖上,也算一件大事。


    蕭平安搖頭道:“他如今實力已這般強橫,還嫌不夠麽。”


    歐陽延方哼了一聲,道:“人心不足。玄天宗自燕京城挫了丐幫銳氣,如今聲勢越來越大,最近不斷吞並各地幫會門派,已逐漸不給當地豪強麵子。我倒要瞧瞧他們想幹什麽。”擺一擺手,道:“兩個娃兒,好自為之。”翻出書來,又開始看,似是走的不快,但轉眼已在數十丈之外。


    但又有聲音自他口中傳來,道:“西邊兩三裏外,適才見昆侖派姓欒的兩個小子鬼鬼祟祟,不知幹什麽勾當。你們若是無事,不妨過去瞧瞧。”


    蕭平安心頭一喜,揚聲道:“謝前輩。”轉頭對沈放道:“咱們快去看看,說不定雲大哥他們都在。”


    沈放強忍笑意,道:“什麽?葉姑娘他們都在?”


    蕭平安麵上一紅,連忙轉移話題,道:“你怎麽這麽會騙人,我若是不知那幾個雞婆蟲,也要給你騙了。”


    沈放道:“首先你要給他起個怪名字,叫他一聽就來興趣。然後你謊話裏麵,真話一定要多。最後你自己也要信,當他真的一樣。”


    蕭平安忽然擔心,道:“他若是發覺不對回來尋你,那怎麽辦?”


    沈放笑道:“你覺得那蟲兒七日不吃不喝,還能活多久?他自己養死了,如何卻來怪我?”


    注:南宋寧宗趙擴開禧元年(1205)乙醜科武舉,該科共錄取了四十六名武進士。此榜狀元,存在著兩種說法,一種說法認為是福州人鄭公侃,另一種說法則認為是仙居人胡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雙群俠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朔望月78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朔望月78並收藏無雙群俠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