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平安腳下竟是紋絲未動,雙臂一張,左右格擋。


    衡山派陣中洛思琴大驚失色,急道:“莫要托大。”邱步雲看在衡山派麵子上,未必會下重手。但兩人武功相差如此之大,豈能硬接,一個閃失,便要前途盡毀。


    陸秉軒也是忍不住開口,道:“快躲!”他瞧的清楚,邱步雲這一招勁力勃發,最少也是五成功力。


    兩人四臂一交,蕭平安身子一晃,竟是接了下來。


    邱步雲也是驚訝,蕭平安竟是硬接他一招,毫發無傷,一步未退。不及多想,“八方夜戰”“秋風落葉”“四麵楚歌”連遞三招,雙臂如風,無孔不入。


    蕭平安身子微沉,仍是不躲不閃,見招拆招。邱步雲接連二十餘掌,被他一一接下,無一疏漏。


    沈放自身後看的清楚,也是咋舌。邱步雲動了真怒,下手如雷霆暴雨,自己就便能看清來路,想招招迎上,針鋒相對,那是萬萬不能。更何況兩人功力懸殊,就算擋住一招,人也要被震飛,如何還能抵擋接下來的招式?


    邱步雲出手更快,雙臂雙拳如銅牆鐵壁一般,將蕭平安牢牢罩住。


    蕭平安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沉著應戰,手、肘、臂如風車一般,守的密不透風。隻聽“啪啪啪啪啪啪”聲音,如同爆竹一般。兩人拳影紛飛,將身形都是遮掩。


    邱步雲出手越來越猛,自己竟有些收不住力。實在是眼前這個貌不驚人的小子武功實在高強,他五成功力,竟然還是拾掇不下。


    須知武林高手與人交手,通常也就七八成功力,手上留有餘地,以免招數用老。但若是五成出手,又難免收力過巨,功夫又打折扣。


    打發了性,一招狠似一招,竟已是七成功力。他力道陡強,蕭平安壓力大增,立刻招架不住。隻覺對手拳腳,山一般壓下。勉強接了幾招,內腑已是震動。


    台下薑子君忽然輕咳一聲。


    邱步雲一驚,陡然明白過來。今日乃昆侖派大喜之日,自己門中前輩,與後輩動手,本以勝之不武,再以全力重創這兩個小子。與衡山派結仇不說,更要被天下英雄笑話,勁力跟著一收。


    蕭平安感覺壓力陡減,長出口氣,調勻氣血,仍是穩守不攻。


    邱步雲收力,出手卻是更快。漫天掌影,蕩開飛雪,將蕭平安牢牢裹住。


    場上再次鴉雀無聲,人人都是驚訝,一個初入鬥力境中段的小子,怎能跟一個鬥力境接近巔峰的高手,打的有來有去。若說先前沈放叫眾人驚訝,眼下蕭平安卻是要叫眾人驚掉下巴。


    他不過初入鬥力境中段,邱步雲卻已逼近鬥力境巔峰。這其實是相差了兩個小境界,簡直如同一個二十歲的壯漢打個七八歲的孩子。


    丐幫新任右護法長老閔文傑大奇,道:“這小子什麽功力,怎能跟邱步雲直麵相抗!”


    左護法貝海潮也道:“昆侖長老,幾近鬥力境巔峰的高手,這力道何等之大,打在臂上,輕易便能打斷骨頭,他怎會毫發無傷?”


    北路巡檢長老昝開道:“邱步雲自是留了力,他豈能真與小輩認真,砸了自己招牌。”


    掌棒長老穆清泉道:“那也有古怪,這小子出手,不出自己身前二尺,迎、接、卸、轉、刁、圓、黏、滑,盡是卸力的功夫。”


    閔文傑道:“不錯,我也瞧著不對,這小子上身如荷葉,搖擺劇烈,下身卻是穩紮兩儀陰陽步,紋絲不動。”


    南路巡檢長老席允祿道:“腳如石,腰如竹,手如絲,此乃一等一的守禦功夫,可卻不是衡山派拳法。”


    執法長老何安在道:“不是手如絲,而是剛柔並濟。你們看,他接招時柔,先卸力,雙臂手掌接招,然後退三寸,一寸不多,一寸不少。三寸後,不管力道多少,立刻發力擋回。吃不消的力道想是自雙臂轉入腰腹,借身子扭轉再行卸力,最後轉入地下。”


    掌砵長老範思章道:“你說的簡單,這接、化、抗、消、發五字說的容易,做起來何等之難。既要有眼力識破敵拳虛實,又要有本事接的下。接招要虛,能一觸即收;受力之處要巧,旁敲側擊,不能正麵相撞;抗擊消力,需真氣配合,一絲一毫也不能偏差。而且那邱步雲也不是傻子,出手豈能沒有變化。”


    昝開笑道:“接化發麽?有沒有閃電五連鞭?”


    眾人都是發笑,貝海潮道:“旁敲側擊這話說的好。一頭牛直撞過來,數千斤之力,若想要它停下來,從側麵發力,最是事半功倍。”


    何安在道:“這小子接招,詭異百出。方才那記,他先以第二指節頂對手手腕,借機打穴,引對手掌力偏轉,立刻以手背上挑。對手十成力道,他接下來的,還不足四成。”


    傳功長老程三更道:“不錯,這小子的武功有點邪門。老夫走南闖北,還未見過守禦如此高明的拳法。”


    閔文傑道:“傳聞中的‘移花接木’?”


    程三更搖頭道:“不是,更為詭異。而且我瞧不隻是一路功夫。”


    程三更武功高強,在眼下八位長老之中,數一數二,眼力也是極強。蕭平安眼下,正是“大陰陽周天賦”中的兩門絕學同使,一為“地藏”,一為“磐守”。


    “地藏”。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大地之堅忍,堅不可摧。立根於大地,將敵人的攻擊盡數導入地下,身不離地,則堅如磐石,不動如山。


    “磐守”在“大陰陽周天賦”十三絕技中,更是號稱守禦第一,是專司以弱對強,以寡敵眾,隻守不攻的武學。


    拳諺有雲:“手是兩扇門,全靠腳打人。”“磐守”便是將全身的功力都集中在兩隻手,化作銅牆鐵壁,固守門戶。“磐守”不破,金身無礙。


    蕭平安眼下武功突飛猛進,而且手中有兩大絕學。一是殺伐無雙,能提升一倍威力的“大正離天拳”,另一個便是“大陰陽周天賦”。他這一路行來,也是勤練不輟。但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實在時間有限。左思右想,還是先將“大陰陽周天賦”習練起來。


    一來“大陰陽周天賦”中大部分武功,依托的是“明神訣”。他“明神訣”修煉有成,再練“大陰陽周天賦”,不說水到渠成,也是事半功倍。而且這“大陰陽周天賦”確實驚天地,泣鬼神,樣樣都是妙用無窮。


    他初次以“磐守”對敵,自己也是驚訝。他曾與臥南陽相鬥,知道這差距是何等之大,人家一拳一腳,都有龍象之力。也正因此,自己才苦練“磐守”這路絕學。


    敵人攻到,先迎後縮,避其鋒芒,旁敲側擊,從側麵接觸卸力。再以雙手化盾,真氣灌注,調集全身力道用來防禦。實在消化不了的,以“地藏”功法導入地下。


    如此對敵,如同雙手舉了兩隻盾牌,防禦之力自是高強。


    他這功夫,若是少林寺高手遇到,隻怕更要大吃一驚。這“磐守”分明就是少林絕學“金剛不壞禪功”的路數。


    他眼明手快,邱步雲攻的急,他守的也是風雨不透。除了雙臂格擋,力道不能化盡,免不了瘀傷疼痛,筋骨卻是絲毫無損,越打越有信心。


    邱步雲更驚訝,自己出招,全打在蕭平安雙臂雙掌之上。這小子如同渾身抹了油,滑不留手。自己連施殺招,卻就是攻不破這小子的防禦。這感覺像極了布滿青苔的石頭,踩上去一滑,裏麵卻是堅不可摧。


    但毫無疑問,蕭平安這是實打實的功夫,絕無半分討巧之處。他如今出手隻有五分力,力道未曾使足,速度卻是更快。而且手上所使,已不是尋常的大路拳法,而是昆侖派的“歸墟拳法”,招數變幻莫測,辛辣淩厲。出招虛實相接,奇妙無窮。


    蕭平安額頭已經見汗,目光卻是堅定如炬。他得“明神訣”洗髓之功,眼清目明,視力遠超常人。一招一式,看的分明。也不貪功,對敵人故意露出的破綻是看也不看,一心守禦。雙臂如門,就是不叫對手打進中宮。他雙臂除去骨骼關節,最是受力,但身子若被打中,可就大大不同。


    邱步雲忽然停手,蕭平安卻是渾然未覺,左右手連出四招,方才停手。


    眾人看著台上蕭平安對著空氣手忙腳亂,都是好笑。昆侖派、天台劍派和點蒼派陣中,更是陣陣刻意的哄笑。


    邱步雲卻是麵色嚴峻,他忽然停手,卻是有心驗證心中所想。見蕭平安果然不出所料,連擋四記虛招。旁人看不出,他卻是明明白白。蕭平安四下,對的正是自己隱而不發的拳路。難怪這小子守的密不透風,原來是對本門拳法有所領悟。


    眼光不由朝蕭平安身後一瞥。沈放借此功夫,正調勻呼吸,氣力漸複,慢慢直起身來。心中難免懷疑,難道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何濟升,連本門“歸墟拳法”也泄露了。


    沈放卻也是不解,蕭平安以“磐守”守禦,拆招之快,叫他也是目不暇接。心中佩服,我這大哥當真是大智若愚,武功一道,悟性之高,造詣之深,我是瞠乎其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雙群俠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朔望月78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朔望月78並收藏無雙群俠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