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明見是四張白紙,紙上點點畫畫,都是筆畫,更是斷斷續續,不成字體。紙上已有折過的痕跡,密密麻麻,一張紙到處都是折痕。但顛顛倒倒看了幾遍,隻是一頭霧水。搖頭道:“燕大俠,這其中有何玄機?”


    顧敬亭接過紙來,道:“諸位且看。”右手手背朝上,左手將第一頁紙壓在右手三道縫隙之中,並指夾住,隨即右手攥拳。紙已經成扇麵張開,左手扭住兩角,往中間翻轉。就見紙上一堆殘缺不齊的筆畫慢慢聚攏,現出一個“曦”字。


    眾人都是驚訝,這折紙隱藏文字的手段,當真是匪夷所思。


    一字拆完,顧敬亭再度展開此紙,沿斜角對折,隨後不斷翻轉折疊,紙張越疊越小,待到疊成寸餘見方的一個正方形,就見當中工工整整一個“言”字。


    虛明大師道:“當真是神乎其技,如此手段竟也能識破,顧兄當真是經天緯地之才。”


    顧敬亭笑道:“卻不是我的功勞,乃是小徒解出。”


    史嘲風也覺奇怪,道:“你這徒弟倒也如你一般,什麽都會。”見顧敬亭一邊說話,一邊手上不停,看著都是眼花繚亂,道:“如此複雜,就便消息傳到,又如何解的出?”


    顧敬亭道:“這個看著複雜,其實不難。折紙的手段,主要便是這麽幾種。軍中的陰符我也見過一二,用的最多的,便是‘山卷中蓋層收印,丙午子癸乾辰酉’。”


    眾人都是一頭霧水,越聽越是糊塗。陰符乃是密碼,陰書便是以密碼寫就的密文。後一句“丙午子癸乾辰酉”,在座也是人人都懂,乃是二十四山之方位。


    二十四山又稱二十四山法,由來已久,漢代司南上已見使用。常言四麵八方,八卦分四維、四隅。乾坤巽艮為四維,兌離震坎為四隅。四維分指西北、西南、東南、東北,四隅分指正西、正南、正東、正北。在此基礎上,再作細分,成二十四方位。


    唐楊筠鬆撰《青囊奧語》其弟子曾文迪作序。《青囊·序》曰:“先天羅經十二文,再用幹與維。”八幹四維加十二支,共二十四數,就是羅經二十四山。八幹:甲、乙、丙、丁、庚、辛、壬、癸。四維:乾、坤、艮、巽。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堪輿風水的羅盤之上,都是按此方位。


    如此將周天分為二十四個方位,清晰明了。學武之人,教授方位,也都用此法。是以眾人一聽就懂,但前一句卻是渾不可解。


    顧敬亭道:“前麵說的乃是折紙之法。向內折,紙張內凹,為‘穀’,向外折,紙張凸起,為‘山’。一麵反複為‘卷’,交替穀折、山折為‘層’,此外又有‘中’‘蓋’‘反’‘轉’‘張’‘收’‘印’等等。‘山卷中蓋層收印,丙午子癸乾辰酉’。前句首字乃是折法,後句對應角度方位。


    折完,寫上此字,再將折紙打開,文字便散作筆畫。如此反複,直到內容寫完。另取一紙,照筆畫描摹,消去折痕。若有多張紙,先後順序也有暗記,注明對應的解法口訣。”


    眾人都是點頭,這法子聽著就是複雜無比,居然還有人能直接破解出來,這一師一徒當真都非常人。


    顧敬亭下手如飛,不多時,四張紙湊出一十五字,一一與眾人看過。


    林離方也是驚訝,道:“曦言,乞封蜀王,詔書、金印,獻階、成、和、鳳。這吳曦要自立為王,對金國稱臣,討要封號,還要將階、成、和、鳳四州獻上!”


    階州(今gs省武都東)、成州(今gs省成縣)、和州、鳳州(今sx省鳳縣東)乃是川陝屏障,這四地拱手相讓,乃是開門揖盜,引狼入室之舉。


    盛雲英眉頭緊鎖,道:“這密書可靠麽?”


    顧敬亭道:“書信雜在一堆軍士家書之中,故意走的尋常驛送,想來不會有假。”


    史嘲風搖頭道:“我早說那吳曦有反骨,相信不得!”


    林離方麵露憂色,道:“韓大人當真是完全信錯了此人。川中若叛,無異雪上加霜。金人豈那麽好交道,必會令他出川,威脅京西、荊湖。被他肋上重重插上一刀,大宋岌岌可危。”


    顧敬亭道:“如今韓大人對三線已完全喪失統禦之能,不僅西線吳曦。初,韓大人擬用廣帥薛叔似統帥淮西軍兵,薛叔似不肯赴任。又命知樞密院事許及之守金陵,許及之也不出守。調任丘崈為江淮宣撫使,丘崈也辭不受命。皆因眾人對其作為毫無信心。六月,七月,局勢急轉直下,宋軍屢遭敗績,韓大人不思己過,而以出兵無功之名,罷免蘇師旦和鄧友龍,強啟丘崈為兩淮宣撫使。此舉不但遭敵對者嘲諷,就連原本親近他的一批人,也跟著心寒。”


    虛明大師道:“那依顧兄,扭轉時局,又有何高見?”


    顧敬亭看看燕長安,燕長安沉聲道:“眼下之計,當誅殺韓侂胄。”


    眾人都是大驚失色,江忘亭驚的站起身來,道:“燕大俠,這玩笑可開不得。”


    燕長安搖頭道:“不然。眼下韓大人把持朝政,任用奸佞,排除異己,不辨時局,指揮失當,眾叛親離,已成北伐最大阻力。若放之任之,必是傾覆之局。”


    顧敬亭道:“殺韓侂胄,其利有三。其一,我朝曆來不殺士大夫,臣子死於任上,便是忠良死節之臣,其遺誌將為萬民所仰。隻要說韓大人死於金人之手,立能激昂百姓之誌,堵塞群臣之嘴,堅定聖上北伐之念。北伐抗金之議便再不容顛覆,君臣百姓,上下一心,矢誌不渝。


    “其二,韓大人長袖善舞,廟堂之上,經營有方,但對軍事多是紙上談兵之見,偏又好固執己見。除掉韓大人,替換知兵善戰之人,才能扭轉乾坤。


    “其三,眼下廟堂之上,主戰派不親,辛棄疾等宿老皆推辭不入朝輔佐,主和派更是視韓大人為眼中釘,處處針鋒相對,廟堂之上,亂成一團。韓大人可說眾叛親離,積重難返。便是對韓大人自己,此番殺身成仁,日後定是千古忠良名臣。但若放之任之,以致北伐失利,難免聲名狼藉,甚至遺臭萬年。”


    陳觀泰不住搖頭,好容易忍住未曾打斷,耐心聽完,急衝衝道:“荒謬,荒謬,危難之際,正該戮力同心,豈有自毀長城之理。”


    林離方也道:“是人皆會犯錯,韓大人光複之心,為北伐大業嘔心瀝血。若無其經營,何來今日北伐之舉。縱有不明不察之過錯,也應想法曉以利害,撥亂反正。眼下同仇敵愾之際,不去殺敵弱寇,反是倒行逆施,自斷臂膀,豈不是叫親者痛,仇者快。”


    史嘲風與褚博懷對視一眼,史嘲風道:“顧兄之議驚世駭俗,我等須得好好想想。”


    江忘亭皺眉道:“此議荒謬之極,聽著都是罪過。我等萬不可病急亂投醫,好心辦了壞事。”


    顧敬亭道:“韓大人雖諸多弊端,但終有一顆恢複之心。若不是眼下大廈將傾,我等也不會有此下策。”


    歎息一聲,又道:“北伐大業,不容有失。若是適得其反,恢複不成,反斷送大宋江山,山河破碎,亡國喪家,生靈塗炭,豈不遺恨千古。眼下為全大局,解萬民之倒懸,說不得,隻能借韓大人頭顱一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雙群俠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朔望月78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朔望月78並收藏無雙群俠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