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獨鶴道:“多大了?叫我想想啊,我是紹聖三年生的,那今年開禧二年,該整整一百一十歲了吧。”
沈放嚇了一跳,他先前大著膽子,也就猜這老者說不定已有九旬之齡,這一百一十說出來,當真教他瞠目結舌。古言高壽七十,中壽五十,低壽三十。人生七十古來稀,這世上,七十已可稱高壽。古書之中,長壽之人自然多了去了,什麽伏羲五百歲,軒轅二百九十七歲,彭祖八百歲。可惜皆是傳說而已。便是本朝,號稱已是神仙的陳摶老祖,也不過隻說活到一百一十八歲。
王獨鶴道:“小子,你敢不信?”
沈放忙道:“我信我信。”心道,我要有一百一十歲,做夢也不能忘了。你還裝模作樣,算給我聽。這老人家,性子倒真也有趣。先前還有些猜疑,這人是否別有用心。但自己何德何能,哪個百十歲的老人,沒事來跟你玩笑。
王獨鶴得意,哼了一聲,道:“我這身子骨,說七十有人信,說八十有人信,說九十也有人信。唯獨說年歲過百,人人都要懷疑。你小子還算有點眼光。”
老人百歲,已是人瑞,又稱期頤。漢戴聖所輯《禮記·曲禮篇》雲:“百年曰期,頤。”說的其實是人生以百年為“期”。又都以為百歲老人飲食起居不能自理,一切需別人供養,故而又曰“頤”。但眼前這老者卻是精神矍鑠,沈放道:“是啊,而且老丈你眼不花,耳不聾,說話還利索……”
還沒說完,後腦“啪”的挨了一下,想是那半截斷手戳的,就聽王獨鶴氣道:“小小年紀,信口雌黃。我一隻眼瞎了,你瞧不見?竟敢譏刺於我!”
沈放笑道:“口滑口滑。”
王獨鶴道:“這左邊的耳朵麽,這兩年也不大好使。哎,老嘍,老嘍。”
沈放道:“老丈老當益壯。”
王獨鶴道:“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莫非你想打聽我養生之道?”
沈放想起一年之前,同門師兄,確還在費盡心思,為自己尋養生之法,笑道:“閑著沒事,說來聽聽也成。”
王獨鶴道:“老夫活了一百一十歲,還從未見過你這般厚顏無恥的後生。”
沈放笑道:“我就說老丈這麽大年紀,怎還要算,果然時時掛在嘴邊。”隻覺與這老人說話,甚是有趣相得。這可是一百一十歲的老人,卻全是一顆赤子頑童之心。
王獨鶴道:“看你還算懂事,說給你聽也不妨。這秘訣有二,其一,少一條胳膊,能多活五十年。其二,最好一個老婆也不要娶。”
沈放哈哈大笑,道:“我師傅卻不是這麽說的。”
王獨鶴道:“你師傅如何說。”
沈放道:“我師傅說,老婆最好多娶幾個。而且最好又醜又凶又不講理。”
王獨鶴道:“這是何故?”
沈放道:“如此一來,一年當得十年過。”
王獨鶴嗬嗬一笑。
沈放又道:“此地兵亂,老丈怎地眼下才想起來南下投親。”
王獨鶴歎氣道:“我等住在荒山僻靜之處,哪能想到那金兵也會過來。”忽然急道:“停下,停下。”
沈放嚇了一跳,隻道老人家身子骨太軟,自己走太快,莫不是顛斷了骨頭。
小心翼翼放下,卻見王獨鶴走到路邊。
沈放道:“老丈就是尿急麽?”
王獨鶴道:“廢話,你還愣著幹什麽。”
沈放一愣,還沒回過神來。
王獨鶴氣道:“給我解褲子啊!”
沈放啞然,這忙倒是不幫也得幫。但給一個陌生男人解褲子,還是好生別扭。王獨鶴身上衣衫雖幹淨,但老人身上味道自是難免,先前背著已覺味道隻朝心肺裏鑽。此刻為他解褲帶,手未靠近,便是一股騷臭之味,險險叫他背過氣去。給他解開褲帶,兩隻手簡直想剁了去。
果不其然,又叫王獨鶴責難幾句。說他色難,不是真心敬老孝道。
王獨鶴尿不多少,淅淅瀝瀝,抖了幾抖,提上褲子,道:“你嫌棄老夫小題大做!好,下次老夫尿你一身!”
沈放笑笑,這老翁分明是滿腹詩書,卻偏還愛說些粗俗不雅話。背起他又行。誰知這王獨鶴說話雖是有趣,卻又極難伺候。想是作威作福慣了,挑三揀四。先說沈放跑的太快,顛的自己心發慌,又說他背上太硬,硌的自己難受。
沈放自然心急將他送出手,甚至想半路隨便遇到個什麽人,給些銀錢,交托了這包袱去。可大道之上,半個人影不見。心中再是焦急,也不敢真的顛壞了這個百歲老人。隻得耐下性子,不緊不慢而行。
剛剛行了兩裏多,王獨鶴竟又要下地拉屎。叫沈放扶著蹲了半刻鍾,屁也沒憋出一個。
顫巍巍站起身來,道:“你莫要笑,你到我這個年齡,能想拉就拉,想尿就尿,你就謝天謝地吧。”
沈放點頭,心道說的倒也不假。
如此折騰到天色將黑,也不過走了二十餘裏。不過也總算到了長江一處渡口,喚做浦口。
隻是江麵不見渡船,王獨鶴道:“慘也,慘也,如今渡河的人少,這船家也不見了。”
沈放心下煩躁,急著卸了這個包袱,如何肯在江邊再過一夜。四下尋找,忽見江岸不遠,蘆葦前麵江中,橫著一葉小舟,舟上一人,皮帽蓑衣,正自垂釣。
沈放大喜,揚聲道:“釣魚的,勞煩擺兩個人過江如何。”
連叫數遍,那漁翁不勝其煩,道:“嚷嚷什麽,這是漁船,不渡人!”
江麵風大,聲音細小,沈放勉強聽見,這才揚聲笑道:“一兩銀子!”
那漁翁手持釣竿,似還在猶豫。
沈放道:“九錢銀子。”
那漁翁轉頭道:“好個後生,怎還低了。”
沈放道:“那就還是一兩。”
漁翁收起魚竿,橫放船上,道:“罷了,罷了,今日做件好事。”起身搖船,朝著河岸邊而來。看模樣,乃是個六旬上下的老翁,身材不高,一張臉黑裏透紅,盡是風霜之色。將到岸邊,忽然停船不前,朝沈放背上望去,忽然叫道:“老棺材瓤子,原來是你!”
王獨鶴眼神更差,眯著一隻眼看,跟著也罵道:“貟老三,你個殺千刀的,怎還沒喂了魚蝦。”
沈放好生驚訝,道:“你們認識?”
王獨鶴低聲道:“這不是個好廝鳥,你搶了他的船,給他沉水底裏去喂魚!”
沈放嚇了一跳,扭頭看他一眼,道:“不須這麽狠吧。”
就聽貟老三道:“你們鬼鬼祟祟,又打什麽喪天良的主意。”
沈放道:“這位老丈叫我搶了你的船,把你沉到水裏喂魚。”
貟老三氣的跳腳,戳指兩人,罵道:“好啊,好啊,好個老棺材瓤子,沒了爪的老王八。當真一肚子壞水啊!你頭上長瘡,腳底流膿,你是壞到天壞到地了!”
王獨鶴豈肯吃虧,道:“死鹹魚,臭老鱉。天寒地凍的,跑江上釣魂呐。你拿根竹竿,人模狗樣,還當自己薑子牙,不知天高地厚的蛤蟆憋口氣楞充大叫驢。”
貟老三道:“你才是老不死殺千刀,油鍋裏滾三滾的老王八。我昨個夢見閻王爺,問咋還不帶你走呢。你猜人家怎麽說。閻王爺歎了口氣,說你是個真王八啊!”
王獨鶴大怒,一身排骨在沈放背上掙了幾掙,道:“反了,反了!老夫今日舍了這七十斤肉,豁出去會一會他。你背我過去,我一口一口咬淨了這條老狗。”
貟老三道:“來啊,來啊,這江下的龍宮,正缺一個丞相。”
王獨鶴道:“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老不死的瞧瞧你這模樣,一身稻草,毛裏乖張,與禽獸何異。怎麽,一身獸毛給人拔了,薅兩根草替著?”
兩人隔河對罵,怕是沒有幾百年的仇說不出這麽狠的話。王獨鶴精神健旺,噴的沈放一脖子唾沫星子。貟老三也不示弱,一股魚腥味潮水般一浪一浪直朝沈放這邊湧。沈放聽的耳暈目眩,他自問出道以來,也見過些罵人的高手。但跟這兩位一比,簡直是連提鞋也不配。
中華文字,博大精深。連帶著罵人的花樣,自也是花樣百出。但宋元以前的古人罵人基本上沒有髒話,即便是謾罵對方的祖宗,用詞也是相當克製文雅。
《左傳》,秦穆公欲伐鄭,蹇叔哭諫不可。秦穆公很生氣,罵他:“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你知道個屁,你個老不死的要是早死幾年,如今墳上的樹都一抱多粗了。劉邦也是書上有名的愛罵人皇帝,張嘴便是“乃公”。此外也不過,無後、不沒(不得好死)、禽獸、豎子、野哉、傖夫幾樣。
三國狂士禰衡以擊鼓罵曹名垂青史,乃是出了名的會罵人。身在曹營,說荀文長的好看可以去吊喪;趙稚長是個胖子可以去管膳;荀攸哭喪臉最適合看墳守墓;程昱可使關門閉戶;郭嘉可使白詞念賦;張遼可使擊鼓鳴金;許褚可使牧牛放馬;樂進可使取狀讀招;李典可使傳書送檄;呂虔可使磨刀鑄劍;滿寵可使飲酒食糟;於禁可使負版築牆;徐晃可使屠豬殺狗;夏侯惇稱為完體將軍;曹子孝呼為要錢太守。這些還算好的,其餘皆是衣架、飯囊、酒桶、肉袋耳!
可人家禰衡話裏沒一個髒字。那些動輒把動物、生殖器官掛在嘴邊的髒話,都是在宋元時期才出現。《水滸傳》之中,撮鳥、醃臢畜生、老賊蟲、含鳥猢猻、馬泊六,做牽頭的老狗、沒你娘鳥興、窮酸餓醋、賊驢殺才,乃是層出不窮。
沈放嚇了一跳,他先前大著膽子,也就猜這老者說不定已有九旬之齡,這一百一十說出來,當真教他瞠目結舌。古言高壽七十,中壽五十,低壽三十。人生七十古來稀,這世上,七十已可稱高壽。古書之中,長壽之人自然多了去了,什麽伏羲五百歲,軒轅二百九十七歲,彭祖八百歲。可惜皆是傳說而已。便是本朝,號稱已是神仙的陳摶老祖,也不過隻說活到一百一十八歲。
王獨鶴道:“小子,你敢不信?”
沈放忙道:“我信我信。”心道,我要有一百一十歲,做夢也不能忘了。你還裝模作樣,算給我聽。這老人家,性子倒真也有趣。先前還有些猜疑,這人是否別有用心。但自己何德何能,哪個百十歲的老人,沒事來跟你玩笑。
王獨鶴得意,哼了一聲,道:“我這身子骨,說七十有人信,說八十有人信,說九十也有人信。唯獨說年歲過百,人人都要懷疑。你小子還算有點眼光。”
老人百歲,已是人瑞,又稱期頤。漢戴聖所輯《禮記·曲禮篇》雲:“百年曰期,頤。”說的其實是人生以百年為“期”。又都以為百歲老人飲食起居不能自理,一切需別人供養,故而又曰“頤”。但眼前這老者卻是精神矍鑠,沈放道:“是啊,而且老丈你眼不花,耳不聾,說話還利索……”
還沒說完,後腦“啪”的挨了一下,想是那半截斷手戳的,就聽王獨鶴氣道:“小小年紀,信口雌黃。我一隻眼瞎了,你瞧不見?竟敢譏刺於我!”
沈放笑道:“口滑口滑。”
王獨鶴道:“這左邊的耳朵麽,這兩年也不大好使。哎,老嘍,老嘍。”
沈放道:“老丈老當益壯。”
王獨鶴道:“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莫非你想打聽我養生之道?”
沈放想起一年之前,同門師兄,確還在費盡心思,為自己尋養生之法,笑道:“閑著沒事,說來聽聽也成。”
王獨鶴道:“老夫活了一百一十歲,還從未見過你這般厚顏無恥的後生。”
沈放笑道:“我就說老丈這麽大年紀,怎還要算,果然時時掛在嘴邊。”隻覺與這老人說話,甚是有趣相得。這可是一百一十歲的老人,卻全是一顆赤子頑童之心。
王獨鶴道:“看你還算懂事,說給你聽也不妨。這秘訣有二,其一,少一條胳膊,能多活五十年。其二,最好一個老婆也不要娶。”
沈放哈哈大笑,道:“我師傅卻不是這麽說的。”
王獨鶴道:“你師傅如何說。”
沈放道:“我師傅說,老婆最好多娶幾個。而且最好又醜又凶又不講理。”
王獨鶴道:“這是何故?”
沈放道:“如此一來,一年當得十年過。”
王獨鶴嗬嗬一笑。
沈放又道:“此地兵亂,老丈怎地眼下才想起來南下投親。”
王獨鶴歎氣道:“我等住在荒山僻靜之處,哪能想到那金兵也會過來。”忽然急道:“停下,停下。”
沈放嚇了一跳,隻道老人家身子骨太軟,自己走太快,莫不是顛斷了骨頭。
小心翼翼放下,卻見王獨鶴走到路邊。
沈放道:“老丈就是尿急麽?”
王獨鶴道:“廢話,你還愣著幹什麽。”
沈放一愣,還沒回過神來。
王獨鶴氣道:“給我解褲子啊!”
沈放啞然,這忙倒是不幫也得幫。但給一個陌生男人解褲子,還是好生別扭。王獨鶴身上衣衫雖幹淨,但老人身上味道自是難免,先前背著已覺味道隻朝心肺裏鑽。此刻為他解褲帶,手未靠近,便是一股騷臭之味,險險叫他背過氣去。給他解開褲帶,兩隻手簡直想剁了去。
果不其然,又叫王獨鶴責難幾句。說他色難,不是真心敬老孝道。
王獨鶴尿不多少,淅淅瀝瀝,抖了幾抖,提上褲子,道:“你嫌棄老夫小題大做!好,下次老夫尿你一身!”
沈放笑笑,這老翁分明是滿腹詩書,卻偏還愛說些粗俗不雅話。背起他又行。誰知這王獨鶴說話雖是有趣,卻又極難伺候。想是作威作福慣了,挑三揀四。先說沈放跑的太快,顛的自己心發慌,又說他背上太硬,硌的自己難受。
沈放自然心急將他送出手,甚至想半路隨便遇到個什麽人,給些銀錢,交托了這包袱去。可大道之上,半個人影不見。心中再是焦急,也不敢真的顛壞了這個百歲老人。隻得耐下性子,不緊不慢而行。
剛剛行了兩裏多,王獨鶴竟又要下地拉屎。叫沈放扶著蹲了半刻鍾,屁也沒憋出一個。
顫巍巍站起身來,道:“你莫要笑,你到我這個年齡,能想拉就拉,想尿就尿,你就謝天謝地吧。”
沈放點頭,心道說的倒也不假。
如此折騰到天色將黑,也不過走了二十餘裏。不過也總算到了長江一處渡口,喚做浦口。
隻是江麵不見渡船,王獨鶴道:“慘也,慘也,如今渡河的人少,這船家也不見了。”
沈放心下煩躁,急著卸了這個包袱,如何肯在江邊再過一夜。四下尋找,忽見江岸不遠,蘆葦前麵江中,橫著一葉小舟,舟上一人,皮帽蓑衣,正自垂釣。
沈放大喜,揚聲道:“釣魚的,勞煩擺兩個人過江如何。”
連叫數遍,那漁翁不勝其煩,道:“嚷嚷什麽,這是漁船,不渡人!”
江麵風大,聲音細小,沈放勉強聽見,這才揚聲笑道:“一兩銀子!”
那漁翁手持釣竿,似還在猶豫。
沈放道:“九錢銀子。”
那漁翁轉頭道:“好個後生,怎還低了。”
沈放道:“那就還是一兩。”
漁翁收起魚竿,橫放船上,道:“罷了,罷了,今日做件好事。”起身搖船,朝著河岸邊而來。看模樣,乃是個六旬上下的老翁,身材不高,一張臉黑裏透紅,盡是風霜之色。將到岸邊,忽然停船不前,朝沈放背上望去,忽然叫道:“老棺材瓤子,原來是你!”
王獨鶴眼神更差,眯著一隻眼看,跟著也罵道:“貟老三,你個殺千刀的,怎還沒喂了魚蝦。”
沈放好生驚訝,道:“你們認識?”
王獨鶴低聲道:“這不是個好廝鳥,你搶了他的船,給他沉水底裏去喂魚!”
沈放嚇了一跳,扭頭看他一眼,道:“不須這麽狠吧。”
就聽貟老三道:“你們鬼鬼祟祟,又打什麽喪天良的主意。”
沈放道:“這位老丈叫我搶了你的船,把你沉到水裏喂魚。”
貟老三氣的跳腳,戳指兩人,罵道:“好啊,好啊,好個老棺材瓤子,沒了爪的老王八。當真一肚子壞水啊!你頭上長瘡,腳底流膿,你是壞到天壞到地了!”
王獨鶴豈肯吃虧,道:“死鹹魚,臭老鱉。天寒地凍的,跑江上釣魂呐。你拿根竹竿,人模狗樣,還當自己薑子牙,不知天高地厚的蛤蟆憋口氣楞充大叫驢。”
貟老三道:“你才是老不死殺千刀,油鍋裏滾三滾的老王八。我昨個夢見閻王爺,問咋還不帶你走呢。你猜人家怎麽說。閻王爺歎了口氣,說你是個真王八啊!”
王獨鶴大怒,一身排骨在沈放背上掙了幾掙,道:“反了,反了!老夫今日舍了這七十斤肉,豁出去會一會他。你背我過去,我一口一口咬淨了這條老狗。”
貟老三道:“來啊,來啊,這江下的龍宮,正缺一個丞相。”
王獨鶴道:“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老不死的瞧瞧你這模樣,一身稻草,毛裏乖張,與禽獸何異。怎麽,一身獸毛給人拔了,薅兩根草替著?”
兩人隔河對罵,怕是沒有幾百年的仇說不出這麽狠的話。王獨鶴精神健旺,噴的沈放一脖子唾沫星子。貟老三也不示弱,一股魚腥味潮水般一浪一浪直朝沈放這邊湧。沈放聽的耳暈目眩,他自問出道以來,也見過些罵人的高手。但跟這兩位一比,簡直是連提鞋也不配。
中華文字,博大精深。連帶著罵人的花樣,自也是花樣百出。但宋元以前的古人罵人基本上沒有髒話,即便是謾罵對方的祖宗,用詞也是相當克製文雅。
《左傳》,秦穆公欲伐鄭,蹇叔哭諫不可。秦穆公很生氣,罵他:“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你知道個屁,你個老不死的要是早死幾年,如今墳上的樹都一抱多粗了。劉邦也是書上有名的愛罵人皇帝,張嘴便是“乃公”。此外也不過,無後、不沒(不得好死)、禽獸、豎子、野哉、傖夫幾樣。
三國狂士禰衡以擊鼓罵曹名垂青史,乃是出了名的會罵人。身在曹營,說荀文長的好看可以去吊喪;趙稚長是個胖子可以去管膳;荀攸哭喪臉最適合看墳守墓;程昱可使關門閉戶;郭嘉可使白詞念賦;張遼可使擊鼓鳴金;許褚可使牧牛放馬;樂進可使取狀讀招;李典可使傳書送檄;呂虔可使磨刀鑄劍;滿寵可使飲酒食糟;於禁可使負版築牆;徐晃可使屠豬殺狗;夏侯惇稱為完體將軍;曹子孝呼為要錢太守。這些還算好的,其餘皆是衣架、飯囊、酒桶、肉袋耳!
可人家禰衡話裏沒一個髒字。那些動輒把動物、生殖器官掛在嘴邊的髒話,都是在宋元時期才出現。《水滸傳》之中,撮鳥、醃臢畜生、老賊蟲、含鳥猢猻、馬泊六,做牽頭的老狗、沒你娘鳥興、窮酸餓醋、賊驢殺才,乃是層出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