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放大驚,他這一劍出手,可說還未嚐敗績。便是邱步雲這般的角色,也要暫避其鋒芒。晏蒼然端坐凳上不動,竟以指夾住他長劍,難道他是個灌頂高手!


    雖驚不亂,縮手抽劍,又是一招“漁舟唱晚”。


    晏蒼然仍是端坐不動,連手中酒杯也未放下。身下方凳忽然滑出,頃刻之間,閃到四尺之外。堪堪避過劍鋒。


    沈放劍招使完,晏蒼然已經滑回原位。“鏘”一聲響,又將歸元劍吞入劍鞘。


    晏蒼然這才放下酒杯,道:“這一招我也見過。”


    沈放看的清楚,晏蒼然並非直接化解掉他劍勢,而是待他長劍勢竭,方才回轉,先以劍鞘貼上劍身,自己被他內力壓製,長劍一時收不回來,方才被他劍鞘套上。但即便如此,此人武功也是驚世駭俗。


    沈放自創意劍,還未敗的如此徹底,自己也有些不敢相信。麵上卻是不改笑容,道:“晏老前輩果然武功高強。”


    晏蒼然道:“你心下不服,以為我第一招先發製人,第二招趁虛而入。”


    沈放心中這兩個念頭剛起,禁不住嗬嗬兩聲。


    晏蒼然道:“不服輸是好事,不自量力就是愚蠢了。”微微一笑,道:“沒人勸你,意境功夫,眼下你還不是時候?”


    沈放道:“正想請教。”


    晏蒼然道:“你也算有些見識,你見過高手對決,有幾個人用過意境功夫?”


    沈放微微一怔,他親眼所見,以意境武功交鋒,僅僅林府一次,大荒落與謝疏桐對陣。自己幾位師兄,甚至師傅和大叔,對他幾招都是讚不絕口。但眾人心中有話未說,他也看的出來。拱手道:“確是不曾見過幾次。”


    晏蒼然忽然哈哈笑道:“意境感悟,乃是壓箱底的東西。不到萬不得已,或是有意切磋,你當然看不到。你能踏足意境,而且非是化形之道,乃是百萬人中也未必有的天才。”


    沈放道:“不敢當此言。”


    晏蒼然道:“百萬人中無一,倒不算誇張。你小小年紀,有此境界,隻能歸結為天生之材。但自古天才,命運多舛。你走上意境這條路,是你幸事,可也是不幸。”


    沈放道:“如何講?”


    柴霏雪等人也是屏息凝神,聽晏蒼然說話。


    晏蒼然道:“技、意、道,凝技煉意,由意入道。此乃武林中人追求的大道。武功練到一定境界,資質高絕之人,自能舉一反三,將生平所學,諸般感悟,融會貫通。但真正能由‘技’入‘道’的,卻是鳳毛麟角,萬裏挑一。你們可知為何?”


    霍遠雙眉緊鎖,道:“因為武功異大於同,變化太多?”


    晏蒼然看他一眼,點了點頭,道:“你這見識倒是看漲。不錯,‘意’者從‘心’從‘音’,乃心之聲。武學的意境,便是心之境界。修的乃是,以無勝有,以少勝多,以簡勝繁。”


    霍遠道:“道理如此,但其實難。”


    晏蒼然道:“自然。武林之大,高深武學,不知泛泛。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一套武學,往往下一招便是拆解應對上一招。為何武功如此設計,正應有來有去一言。你與人過招,也如同下棋。自然是見招拆招,子力相當才下的下去。武功高低,恰在變化。繁勝簡,多勝少。恒山派‘回風舞柳劍法’,圖冊搬出來,足足半人多高。一路‘太祖盤龍棍’,不過三五十頁。你叫‘太祖盤龍棍’打贏‘回風舞柳劍法’。同等修為之下,絕無可能。”


    沈放默然不語,細想他之言語。


    晏蒼然接道:“但脫形化意,無招勝有招。‘意’卻要刪繁就簡,一招破萬法。或者兩個卒子,就要打對手車馬炮,象士全。此等難度,可想而知。”


    沈放道:“我輩習武,難道不該知難而上?”


    晏蒼然道:“唐朝禪宗有一位俱胝禪師,自天龍和尚處,得一指禪。凡人問法,皆豎一指。見者莫測高深,亦有開悟者。他有一弟子,見了幾回。也學著師傅對人豎指,凡有所問,皆豎一指答之。俱胝禪師聽聞,召弟子來,問他如何傳道。弟子即豎一指。俱胝禪師揮刀將這弟子手指砍斷。”嗬嗬一笑,道:“據說這弟子,就此真正開悟。”


    柴霏雪皺眉道:“晏前輩這故事何意?”


    晏蒼然道:“所謂‘意境’,自是一人一個想法。這個故事便隻是個故事,至於如何想。”嗬嗬一笑,道:“我想諸位,皆有自己看法。”


    柴霏雪道:“但他是實打實創出幾招了不起的劍法,已經能夠以弱勝強。這又何解?”


    晏蒼然道:“自是好事。但誰知道下一次他豎起手指,會不會被人斬斷呢?”


    柴霏雪道:“人人豎手指,都可能被人斬斷。”


    晏蒼然道:“你也是名家傳授,你師傅可有說,你何日可踏意境?”


    柴霏雪皺眉道:“之前是有閑聊,說道最好是修煉至鬥力境上段之後。”


    霍遠哈哈笑道:“小子,之前我就告訴你。欲速不達,人須得腳踏實地。武學之道,久練自化,熟極自神。‘技’,你隻要勤學苦練,就能不斷水漲船高。‘意’卻不然,你一朝開悟,可能一日千裏。但世間的好事豈能都給你,叫你日日一日千裏?你走‘意’這個路子,眼下強人一籌。但此時強,未必將來強。一‘意’之上,還有多少‘意’能讓你提升?你不勤奮讀書,一意靠小聰明,豈能金榜題名。你日後武功難以寸進,甚至退化,都不稀奇。”


    韓複嗤了一聲,道:“為甚麽你師傅大叔不對你說,隻是怕捅破了這層窗戶紙,你患得患失,就此一蹶不振。你看似聰明,撿了大便宜。可其實,嗬嗬,嗬嗬。”


    晏蒼然笑道:“小子你也莫愁,這武功怎麽練,自然還是在你。你隻要老老實實,活的夠長,說不準也能成高手。”站起身來,對畢再遇一拱手,道:“今日一會將軍,也是幸事。你們兩個給他一個痛快吧。”


    霍遠和韓複慢慢站起身來。


    沈放和柴霏雪麵色一變,柴霏雪手伸到桌下,冷冷道:“我出門在外,也頗有些保命安身的手段。”


    晏蒼然道:“不管你什麽手段,你還是莫使的好,免傷和氣。”麵色忽變,轉頭朝院中望去。


    霍遠與韓複兩個跟著朝外看去,麵色瞬間煞白。


    一人自院中大踏步而來,麵帶微笑,道:“不傷和氣,自是最好。”他人不如何高大,但夕陽在他身後,長長的影子穿過院子,又躍上圍牆,頂天立地。


    沈放和柴霏雪喜動顏色。


    正是大俠燕長安到了!


    注:《宋史》誌103輿服2:傘。人臣通用,以青絹為之。宋初,京城內獨親王得用。太宗太平興國中,宰相、樞密使始用之。其後,近臣及內命婦出入皆用。真宗大中祥符五年,詔除宗室外,其餘悉禁。明年,複許中書、樞密院用焉。京城外,則庶官通用。神宗熙寧之製,非品官禁用青蓋,京城惟執政官及宗室許用。青蓋為宰相殊榮,此後應都循此例。樞密院不在此列。宋之中樞機構,真正握有最高行政權者稱作宰執。所謂“宰執”,即宰相與執政之統稱。宋代的宰相稱中書門下平章事,副職稱參知政事。中書門下的長官編製不固定,大致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和參知政事同時不超過五人。或三相一參,或三相而無一參。太宗以後,以三相二參或二相二參居多。這些人,都有使用青蓋的特權。


    注:吃人的畢將軍。傳畢再遇曾請賓客群宴,當場掏取金軍俘虜肝、胃烹煮,以佐酒食用。又用火尺在被俘者首領的背上烙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雙群俠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朔望月78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朔望月78並收藏無雙群俠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