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我,我不該給李將軍送那封信,怪我啊!”說書先生突然想起了什麽,他痛悔得道。
“怎麽能怪你呢?兵不厭詐,雙方一旦交戰,真真假假,虛虛實實,都無可避免,這不是你的錯,李將軍也絕對不會責怪你的!”宗掌櫃在一旁安慰著。
但是,說書人依然自責得低下了頭,好一會兒,靜石提醒道,“先生今天說書累了吧,我看你一直沒吃晚飯,不如先吃點,不要太傷心了!”說著,他出去給說書先生端來了一碗飯。
…………
直到第二天黎明,尚若心帶著影衛八傑其他六位,風塵仆仆地趕回客棧,這才知道肇慶兵敗的事,他也想到了說書人傳遞出去的信,便道,
“不知那位遲大人是何許人也?如果是故意誘李將軍上當的,那可就糟糕了!”
孫不羈有些不理解,“李將軍不予理睬便是,有什麽糟糕的?肇慶兵敗,李將軍肯定不會再信任這個遲大人了!”
“不,不止這麽簡單!”尚若心想了想,“我懷疑有人想陷害李將軍。”說完,他陷入了沉思,戰局複雜,人心難測,李定國,他還好嗎?
…………
肇慶戰敗一事,其實還有一個人特別關注,誰呢?就是那位人稱“一堵牆”的孫望!
得知李定國肇慶戰敗,心腹便趕緊提醒著,“孫將軍,李定國在肇慶的失敗,我們或許可以好好利用一下。”
孫望的嘴角現出一絲冷笑,“哼,他一向以常勝將軍自居,殊不知,那廣東是清廷兵力集中的地方,哪有那麽好收複?非要急於求成,這次丟了那麽多人馬,就足以證明他在戰略上還是不行。我要在永曆帝麵前強調這一點。必須讓他看到,隻有我孫望,才能領導抗清的戰鬥。”
見心腹連連點頭,他接著又道,“你們即刻就去朝廷散布消息,強調李定國的失敗和我的穩固。然後,我要向永曆帝提出一個全麵的軍事計劃,以顯示出我們的能力。”心腹應聲道,“放心吧,我們知道該怎麽做!我們會確保其他官員和將領,看到您的領導能力和對南明的忠誠。”孫望便點點頭,笑而不語。
回到朝堂上,他又對永曆帝道,
“陛下,李定國將軍在肇慶之戰中遭遇重大挫敗。臣深感痛心,但更擔憂的是,此事對南明的抗清大業影響深遠。”
永曆帝低頭不語,一直在歎氣,孫望接著又道,
“陛下,臣認為,我們必須從這次失敗中吸取教訓。李定國將軍雖勇猛,但在戰略上或許過於冒進。願陛下賦予臣更多的指揮權,以便更好地協調各軍,確保不再有類似的失敗。”
下了朝堂,他又喚來心腹,道,“把我給遲大人的信,想辦法傳遞出去,要快!”
遲大人,名叫遲春來,是尚可喜手下的一名指揮官,也是跟隨尚可喜一起投降大清的明朝官員,孫望幾次聯絡他,那是因為,他們彼此之間曾經有過交集。
話說孫望出身於陝西一個農民家庭,小時候因為經常吃不飽飯,還被人看不起,他便早早地離開家鄉,到外麵找出路去了——有時幫人家挑東西,修屋頂,有時跟隨大街上的一些壯漢打架討生活,但他的心裏總感覺不是滋味,因為這都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他的心中一直孕育著不為人知的壯誌與夢想。他的眼神,雖然時常被塵埃與汗水模糊,但目光中,卻始終閃爍著對未知世界的渴望,對命運的不甘,對未來的執著。當農民起義大軍經過他身邊的時候,他熱血沸騰,感覺改變自己命運的契機就在眼前!甚至,他還想到了明太祖朱元璋……孫望從小就很喜歡思考,做任何事都很用心,即使是與他人爭一根馬鞭,他也會拚盡全力,他的身體素質很好,很會使心眼,又很能吃苦,可想而知,在軍中,就表現得比其他人更勇敢、狡猾,每次遇敵都能沉著應變,所以被大家稱為“一堵牆”,很快,就吸引了張獻忠的目光,成為了張的第一個義子!並在大西政權中位列群將之首。
尚可喜歸降大清之後,有一次奉命在江西與張獻忠的大西軍交戰,那次,差點要了遲春來的命!話說兩軍交戰,經常會搞一些偷襲,當時的遲春來隻是個領隊的小頭目,當夜,他奉命帶一群人去張獻忠的軍營打探消息,卻不料被孫望的人抓住,孫望本想處死他,可那遲春來比較機靈,臨死前說出了這麽一句,
“你不要殺我,留著我,以後對你一定有用!”孫望很好奇,就瞪著眼睛問,
“留你?那你說說看,你到底有什麽用?”
遲春來便道,“現在局勢不穩定,你看,我以前給大明當差,現在卻是大清的人,你現在是張獻忠的人,但未來,說不定和我一起為大清作戰!你就敢說,我對你沒用嗎?”
孫望聽到這句話,頓時大怒,“我就是要把這些滿人趕走,你竟然叫我和你一起為大清作戰?!”
那遲春來不緊不慢地道,“那你的意思是,你們一定能打敗我們?你知道尚可喜什麽人嗎?你知道他打過多少勝仗嗎?還有吳三桂,耿精忠,你覺得你一定比他們更強嗎?那你說說,為什麽他們都歸降了大清?”
孫望一時語塞,遲春來便加著砝碼道,“我又沒叫你投降大清,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但隻要你留我一條性命,但凡你需要我,我定義不容辭地幫你!無論你想打敗大清,還是想投降大清,我都會幫你!我看你有人中之龍的長相,將來必定比尚可喜吳三桂耿精忠這些人更發達!幫你,其實也是幫我自己!”說完,就朝孫望跪拜下去。
而這些話,恰恰說到了孫望的心坎上,他瞧瞧左右,兩個聽到的士兵都神情緊張,很顯然,這話簡直逆天,要是傳到張獻忠耳朵裏,那一定是死罪!於是孫望一個眼神,心腹便揮刀將左右兩個士兵砍死,接著,遲春來顫抖的身體就被攙扶了起來,
“行了,我答應你,今日這兩顆人頭,便送你回去交差,我們以後便是密友,相信你不會背棄我的!”遲春來緊張得頭上直冒汗,但心中明白,此次危機已化解,於是,他帶著那兩顆人頭,便回去複命了。臨走前,孫望又提醒道,“今日之事,希望你記住,如果你敢背叛我,我隨時來提你的小命!”遲春來忙點頭應諾。
加入南明之後,孫望想在雲南一帶鞏固自己的勢力,不願耗費兵力,逼迫南明自己的軍隊出兵抗清,而此時的遲春來,因為頭腦靈活,善於溜須拍馬,已經在尚可喜的軍隊裏擔任重要軍職,有一定的指揮權和建議權,於是孫望就寫出了“五日內不出戰”,想交給遲春來,讓其將清軍的兵力引向南明在雲南的那支部隊。如果五天後南明自己的軍隊抵擋不住清軍了,自己再出戰。不料,密信被尚若心截獲,沒發得出去。
而這次肇慶之戰,孫望害怕李將軍再建戰功,便暗地裏讓遲春來詐降,引李定國上當,哪知,肇慶一戰,尚可喜親自指揮,而李將軍也沒把這位遲大人的話當回事,他隻覺得,如果是尚可喜本人這麽說,才可信。主將都沒發話,其他人又能起到多大作用呢?
肇慶兵敗,孫望不知道遲春來有沒有起作用,但他扭曲的心理,的確有些小興奮,一直以來,被李定國壓得死死的那種感覺,終於得到了一絲釋放……
“怎麽能怪你呢?兵不厭詐,雙方一旦交戰,真真假假,虛虛實實,都無可避免,這不是你的錯,李將軍也絕對不會責怪你的!”宗掌櫃在一旁安慰著。
但是,說書人依然自責得低下了頭,好一會兒,靜石提醒道,“先生今天說書累了吧,我看你一直沒吃晚飯,不如先吃點,不要太傷心了!”說著,他出去給說書先生端來了一碗飯。
…………
直到第二天黎明,尚若心帶著影衛八傑其他六位,風塵仆仆地趕回客棧,這才知道肇慶兵敗的事,他也想到了說書人傳遞出去的信,便道,
“不知那位遲大人是何許人也?如果是故意誘李將軍上當的,那可就糟糕了!”
孫不羈有些不理解,“李將軍不予理睬便是,有什麽糟糕的?肇慶兵敗,李將軍肯定不會再信任這個遲大人了!”
“不,不止這麽簡單!”尚若心想了想,“我懷疑有人想陷害李將軍。”說完,他陷入了沉思,戰局複雜,人心難測,李定國,他還好嗎?
…………
肇慶戰敗一事,其實還有一個人特別關注,誰呢?就是那位人稱“一堵牆”的孫望!
得知李定國肇慶戰敗,心腹便趕緊提醒著,“孫將軍,李定國在肇慶的失敗,我們或許可以好好利用一下。”
孫望的嘴角現出一絲冷笑,“哼,他一向以常勝將軍自居,殊不知,那廣東是清廷兵力集中的地方,哪有那麽好收複?非要急於求成,這次丟了那麽多人馬,就足以證明他在戰略上還是不行。我要在永曆帝麵前強調這一點。必須讓他看到,隻有我孫望,才能領導抗清的戰鬥。”
見心腹連連點頭,他接著又道,“你們即刻就去朝廷散布消息,強調李定國的失敗和我的穩固。然後,我要向永曆帝提出一個全麵的軍事計劃,以顯示出我們的能力。”心腹應聲道,“放心吧,我們知道該怎麽做!我們會確保其他官員和將領,看到您的領導能力和對南明的忠誠。”孫望便點點頭,笑而不語。
回到朝堂上,他又對永曆帝道,
“陛下,李定國將軍在肇慶之戰中遭遇重大挫敗。臣深感痛心,但更擔憂的是,此事對南明的抗清大業影響深遠。”
永曆帝低頭不語,一直在歎氣,孫望接著又道,
“陛下,臣認為,我們必須從這次失敗中吸取教訓。李定國將軍雖勇猛,但在戰略上或許過於冒進。願陛下賦予臣更多的指揮權,以便更好地協調各軍,確保不再有類似的失敗。”
下了朝堂,他又喚來心腹,道,“把我給遲大人的信,想辦法傳遞出去,要快!”
遲大人,名叫遲春來,是尚可喜手下的一名指揮官,也是跟隨尚可喜一起投降大清的明朝官員,孫望幾次聯絡他,那是因為,他們彼此之間曾經有過交集。
話說孫望出身於陝西一個農民家庭,小時候因為經常吃不飽飯,還被人看不起,他便早早地離開家鄉,到外麵找出路去了——有時幫人家挑東西,修屋頂,有時跟隨大街上的一些壯漢打架討生活,但他的心裏總感覺不是滋味,因為這都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他的心中一直孕育著不為人知的壯誌與夢想。他的眼神,雖然時常被塵埃與汗水模糊,但目光中,卻始終閃爍著對未知世界的渴望,對命運的不甘,對未來的執著。當農民起義大軍經過他身邊的時候,他熱血沸騰,感覺改變自己命運的契機就在眼前!甚至,他還想到了明太祖朱元璋……孫望從小就很喜歡思考,做任何事都很用心,即使是與他人爭一根馬鞭,他也會拚盡全力,他的身體素質很好,很會使心眼,又很能吃苦,可想而知,在軍中,就表現得比其他人更勇敢、狡猾,每次遇敵都能沉著應變,所以被大家稱為“一堵牆”,很快,就吸引了張獻忠的目光,成為了張的第一個義子!並在大西政權中位列群將之首。
尚可喜歸降大清之後,有一次奉命在江西與張獻忠的大西軍交戰,那次,差點要了遲春來的命!話說兩軍交戰,經常會搞一些偷襲,當時的遲春來隻是個領隊的小頭目,當夜,他奉命帶一群人去張獻忠的軍營打探消息,卻不料被孫望的人抓住,孫望本想處死他,可那遲春來比較機靈,臨死前說出了這麽一句,
“你不要殺我,留著我,以後對你一定有用!”孫望很好奇,就瞪著眼睛問,
“留你?那你說說看,你到底有什麽用?”
遲春來便道,“現在局勢不穩定,你看,我以前給大明當差,現在卻是大清的人,你現在是張獻忠的人,但未來,說不定和我一起為大清作戰!你就敢說,我對你沒用嗎?”
孫望聽到這句話,頓時大怒,“我就是要把這些滿人趕走,你竟然叫我和你一起為大清作戰?!”
那遲春來不緊不慢地道,“那你的意思是,你們一定能打敗我們?你知道尚可喜什麽人嗎?你知道他打過多少勝仗嗎?還有吳三桂,耿精忠,你覺得你一定比他們更強嗎?那你說說,為什麽他們都歸降了大清?”
孫望一時語塞,遲春來便加著砝碼道,“我又沒叫你投降大清,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但隻要你留我一條性命,但凡你需要我,我定義不容辭地幫你!無論你想打敗大清,還是想投降大清,我都會幫你!我看你有人中之龍的長相,將來必定比尚可喜吳三桂耿精忠這些人更發達!幫你,其實也是幫我自己!”說完,就朝孫望跪拜下去。
而這些話,恰恰說到了孫望的心坎上,他瞧瞧左右,兩個聽到的士兵都神情緊張,很顯然,這話簡直逆天,要是傳到張獻忠耳朵裏,那一定是死罪!於是孫望一個眼神,心腹便揮刀將左右兩個士兵砍死,接著,遲春來顫抖的身體就被攙扶了起來,
“行了,我答應你,今日這兩顆人頭,便送你回去交差,我們以後便是密友,相信你不會背棄我的!”遲春來緊張得頭上直冒汗,但心中明白,此次危機已化解,於是,他帶著那兩顆人頭,便回去複命了。臨走前,孫望又提醒道,“今日之事,希望你記住,如果你敢背叛我,我隨時來提你的小命!”遲春來忙點頭應諾。
加入南明之後,孫望想在雲南一帶鞏固自己的勢力,不願耗費兵力,逼迫南明自己的軍隊出兵抗清,而此時的遲春來,因為頭腦靈活,善於溜須拍馬,已經在尚可喜的軍隊裏擔任重要軍職,有一定的指揮權和建議權,於是孫望就寫出了“五日內不出戰”,想交給遲春來,讓其將清軍的兵力引向南明在雲南的那支部隊。如果五天後南明自己的軍隊抵擋不住清軍了,自己再出戰。不料,密信被尚若心截獲,沒發得出去。
而這次肇慶之戰,孫望害怕李將軍再建戰功,便暗地裏讓遲春來詐降,引李定國上當,哪知,肇慶一戰,尚可喜親自指揮,而李將軍也沒把這位遲大人的話當回事,他隻覺得,如果是尚可喜本人這麽說,才可信。主將都沒發話,其他人又能起到多大作用呢?
肇慶兵敗,孫望不知道遲春來有沒有起作用,但他扭曲的心理,的確有些小興奮,一直以來,被李定國壓得死死的那種感覺,終於得到了一絲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