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霧鬼
我想救個人,可她活在一千年前 作者:李個腿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分明是女娃方才問過的一個問題。
李寶玉雖年邁,卻並不耳背,頭腦還十分的清明。
他雙目圓睜,轉瞬便意識到不對勁。
著眼懷中的女娃,便見女娃那天真的笑臉一成不變,僵持了許久,久到那天真笑容竟讓人覺得有些詭異。
“爺爺,何為‘天’?”
這突如其來的霧氣仿佛隔絕了聲音,李寶玉的周遭一片死寂,除了女娃的詢問,他竟不再能聽見半點聲音。
“爺爺、爺爺。”
他不敢再久抱女娃,嚇得將其摔在地上,手中掐訣,整個人就遁入了地下,不消片刻,又從不遠處的土地鑽出。
他對這遁地之術還算精通,憑他人九境的修為,能在一瞬遁至三十尺之外,是逃脫的一把好手。
這霧氣隻是遮蔽了視野,屏蔽了聲音,但歸根結底無法改變他們原本的位置——至少他方才並未覺得自己的有被拖拽的跡象。
而他正位於琅琊山一眾練氣士中最前列的位置,再前麵便是李平安與孫前輩,他幾乎是不假思索地便往那個方向遁去。
雖說亦能向著後方人多的位置遁去,與一眾練氣士相互照應,可眼下對這詭異狀況毫不了解,隨意抱團怕會生出更大變故,還不如先行尋求孫前輩幫助,脫逃幾率更大一些。
可他明明確信自己遁至馬車一旁,抬眼之際仍是隻能尋見灰白一片,耳邊呼喚不斷刺激他的耳膜,使他隻感膽戰心驚:
“爺爺、爺爺……好疼——”
那女娃似是一直在重複,李寶玉又向遁來的方向看去,便見那是灰白之中唯一能瞧見的漆黑。她的身影像是被摔在地上後嚎啕大哭,漆黑的身形亦在灰白中變得扭曲。
李寶玉知道那不是他認識的女娃,頭皮發麻之際,手上掐訣,凝出一道石錐,紮向那扭曲身形,將之一瞬打破。
可那漆黑的色彩被穿透個完全後,卻又爭相開始向內聚合。
凝聚之間,李寶玉隻覺得她越來越近了,霎時以泥土將全身覆蓋做甲,惶恐不已:
“你、你到底是個什麽東西!”
尋不見馬車蹤跡,他隻能向身後暴退而去。
可才方要起身,忽覺一股沉重力道壓在自己的肩上,使他動彈不得。
“誰!”
李寶玉大驚失色,連忙要掐訣遁走,卻聽一道十分年輕的聲線傳入耳中,撫平了他的驚慌:
“賈長老,是我!”
他認得那年輕的聲音,是與孫前輩一同入山的棕毛猴子,那覆上自己肩頭的大手,也赫然是毛發旺盛的模樣。
可有了女娃的先例,他又哪敢胡亂認人,不由大呼:
“誰、誰是假長老!孽畜,安敢裝作人身——”
他又要掐訣轟擊,可這次來者卻連忙掐住了他的手腕,道:
“說錯了、說錯了。李長老,是我,李平安。”
李寶玉隻能從灰白霧氣中看到一隻毛發旺盛的手臂,卻無法更近地看清那手臂的主人,隻能見其被灰白濃霧覆蓋地隻剩下一層陰影。
他不願相信,還欲遁走,卻聽來人又道:
“莫要再胡亂施展術法了,你方才險些傷到了自己人。”
方才那女娃隻曉得重複說話,如今這來人卻仿佛有自己的思想,李寶玉聽了不由放鬆了三分:
“你、你真是李平安?”
“千真萬確。”
“這、這霧有問題!”
李寶玉連忙道,
“快,快去請孫前輩,這霧裏有大問題!”
“稍安勿躁,李長老。”
他隻聽李平安解釋道,
“這段路我們自平安城來時也經曆過,在靈氣豐饒之地,霧氣化靈或將化成霧鬼。
霧鬼長久駐紮在濃霧之中,可混淆他人試聽,使之對外界的感知變得遲鈍,對距離把控不佳。你方才胡亂喚出的石錐,險些傷到其他人,倒不如先在此安心待著。”
“孫、孫前輩何在?他是否知道此間之事……”
李平安寬慰道:
“放心,這霧鬼並不吃人,隻會化作熟識之人欺瞞於你。
趁人不備,再擷取人之精氣,時間若久了,便會傷及根本,落下大病。
但隻要你不傷害它,它便不會把你往死了吸。”
李寶玉怎可能安下心來:“我們琅琊山有幾百口人,老弱婦孺皆有之,離我們最遠的都在百丈開外,他們可不知這霧鬼是作甚的。若是因這霧氣引起了慌亂,走丟了,或是被這霧鬼暗中取了性命,那可如何是好?”
“師父正在尋那霧氣的源頭,這霧鬼隨霧而來,也隨霧而去,隻待驅散了霧氣,便可化險為夷。”
“還需多久?”
“馬上。”
李平安有十足把握。
他話音剛落,李寶玉便覺周遭刮起了一道呼嘯的風。
那大風將周遭的白霧卷積,使李寶玉的視野逐漸明朗,隱約間,他隻見一道身影正已悄然拔劍,向著這因大風而卷起的濃霧斬出一道凜冽的劍光。
“呼呼——”
劍光所過之處,無所遁形,濃鬱的白霧一哄而散,那原本徘徊在耳邊的‘爺爺’,也隨之變成淒厲的長嚎。
一眾被困在白霧之中,無所適從的練氣士,這才從驚慌中回過神來。
就待他們愣神之際,卻聽李平安忽然道:
“方才師父是在尋找這霧氣的源頭,耽擱了些功夫,但隻要尋到源頭,那這霧鬼便不足為慮——大抵都要被師父一劍斬去的。”
李寶玉終於看清那持劍的身影,心有餘悸地滾了滾喉頭。
他已至人九境,若此後還有些許機緣,或也可突破地境彼岸。
可捫心自問,縱使攀上地境高峰,又能如前輩一般,麵臨潛在危險輕鬆寫意否?
一時之間,他不由想到早前與王玄德的爭執。
再看李平安,便見他熟練的將本是候在自己身邊的女娃,安穩地抱在懷裏。
這女娃不過三歲,是個仙苗,隻是還未到修行入道的年齡。
琅琊山中,還有幾十個與她一般輩分的孩童,都還未臨入道的門檻。
這些孩子,都代表著琅琊山的未來。
於是他不禁想:
“如果讓這群娃娃改學練劍,未來的路會不會走地更寬闊些?
若整個琅琊山,將來都是如孫前輩一般意氣風發的劍客,那樣的琅琊山,又會是怎樣一番風景?”
他琢磨了半晌,沒能想出個答案。
李寶玉雖年邁,卻並不耳背,頭腦還十分的清明。
他雙目圓睜,轉瞬便意識到不對勁。
著眼懷中的女娃,便見女娃那天真的笑臉一成不變,僵持了許久,久到那天真笑容竟讓人覺得有些詭異。
“爺爺,何為‘天’?”
這突如其來的霧氣仿佛隔絕了聲音,李寶玉的周遭一片死寂,除了女娃的詢問,他竟不再能聽見半點聲音。
“爺爺、爺爺。”
他不敢再久抱女娃,嚇得將其摔在地上,手中掐訣,整個人就遁入了地下,不消片刻,又從不遠處的土地鑽出。
他對這遁地之術還算精通,憑他人九境的修為,能在一瞬遁至三十尺之外,是逃脫的一把好手。
這霧氣隻是遮蔽了視野,屏蔽了聲音,但歸根結底無法改變他們原本的位置——至少他方才並未覺得自己的有被拖拽的跡象。
而他正位於琅琊山一眾練氣士中最前列的位置,再前麵便是李平安與孫前輩,他幾乎是不假思索地便往那個方向遁去。
雖說亦能向著後方人多的位置遁去,與一眾練氣士相互照應,可眼下對這詭異狀況毫不了解,隨意抱團怕會生出更大變故,還不如先行尋求孫前輩幫助,脫逃幾率更大一些。
可他明明確信自己遁至馬車一旁,抬眼之際仍是隻能尋見灰白一片,耳邊呼喚不斷刺激他的耳膜,使他隻感膽戰心驚:
“爺爺、爺爺……好疼——”
那女娃似是一直在重複,李寶玉又向遁來的方向看去,便見那是灰白之中唯一能瞧見的漆黑。她的身影像是被摔在地上後嚎啕大哭,漆黑的身形亦在灰白中變得扭曲。
李寶玉知道那不是他認識的女娃,頭皮發麻之際,手上掐訣,凝出一道石錐,紮向那扭曲身形,將之一瞬打破。
可那漆黑的色彩被穿透個完全後,卻又爭相開始向內聚合。
凝聚之間,李寶玉隻覺得她越來越近了,霎時以泥土將全身覆蓋做甲,惶恐不已:
“你、你到底是個什麽東西!”
尋不見馬車蹤跡,他隻能向身後暴退而去。
可才方要起身,忽覺一股沉重力道壓在自己的肩上,使他動彈不得。
“誰!”
李寶玉大驚失色,連忙要掐訣遁走,卻聽一道十分年輕的聲線傳入耳中,撫平了他的驚慌:
“賈長老,是我!”
他認得那年輕的聲音,是與孫前輩一同入山的棕毛猴子,那覆上自己肩頭的大手,也赫然是毛發旺盛的模樣。
可有了女娃的先例,他又哪敢胡亂認人,不由大呼:
“誰、誰是假長老!孽畜,安敢裝作人身——”
他又要掐訣轟擊,可這次來者卻連忙掐住了他的手腕,道:
“說錯了、說錯了。李長老,是我,李平安。”
李寶玉隻能從灰白霧氣中看到一隻毛發旺盛的手臂,卻無法更近地看清那手臂的主人,隻能見其被灰白濃霧覆蓋地隻剩下一層陰影。
他不願相信,還欲遁走,卻聽來人又道:
“莫要再胡亂施展術法了,你方才險些傷到了自己人。”
方才那女娃隻曉得重複說話,如今這來人卻仿佛有自己的思想,李寶玉聽了不由放鬆了三分:
“你、你真是李平安?”
“千真萬確。”
“這、這霧有問題!”
李寶玉連忙道,
“快,快去請孫前輩,這霧裏有大問題!”
“稍安勿躁,李長老。”
他隻聽李平安解釋道,
“這段路我們自平安城來時也經曆過,在靈氣豐饒之地,霧氣化靈或將化成霧鬼。
霧鬼長久駐紮在濃霧之中,可混淆他人試聽,使之對外界的感知變得遲鈍,對距離把控不佳。你方才胡亂喚出的石錐,險些傷到其他人,倒不如先在此安心待著。”
“孫、孫前輩何在?他是否知道此間之事……”
李平安寬慰道:
“放心,這霧鬼並不吃人,隻會化作熟識之人欺瞞於你。
趁人不備,再擷取人之精氣,時間若久了,便會傷及根本,落下大病。
但隻要你不傷害它,它便不會把你往死了吸。”
李寶玉怎可能安下心來:“我們琅琊山有幾百口人,老弱婦孺皆有之,離我們最遠的都在百丈開外,他們可不知這霧鬼是作甚的。若是因這霧氣引起了慌亂,走丟了,或是被這霧鬼暗中取了性命,那可如何是好?”
“師父正在尋那霧氣的源頭,這霧鬼隨霧而來,也隨霧而去,隻待驅散了霧氣,便可化險為夷。”
“還需多久?”
“馬上。”
李平安有十足把握。
他話音剛落,李寶玉便覺周遭刮起了一道呼嘯的風。
那大風將周遭的白霧卷積,使李寶玉的視野逐漸明朗,隱約間,他隻見一道身影正已悄然拔劍,向著這因大風而卷起的濃霧斬出一道凜冽的劍光。
“呼呼——”
劍光所過之處,無所遁形,濃鬱的白霧一哄而散,那原本徘徊在耳邊的‘爺爺’,也隨之變成淒厲的長嚎。
一眾被困在白霧之中,無所適從的練氣士,這才從驚慌中回過神來。
就待他們愣神之際,卻聽李平安忽然道:
“方才師父是在尋找這霧氣的源頭,耽擱了些功夫,但隻要尋到源頭,那這霧鬼便不足為慮——大抵都要被師父一劍斬去的。”
李寶玉終於看清那持劍的身影,心有餘悸地滾了滾喉頭。
他已至人九境,若此後還有些許機緣,或也可突破地境彼岸。
可捫心自問,縱使攀上地境高峰,又能如前輩一般,麵臨潛在危險輕鬆寫意否?
一時之間,他不由想到早前與王玄德的爭執。
再看李平安,便見他熟練的將本是候在自己身邊的女娃,安穩地抱在懷裏。
這女娃不過三歲,是個仙苗,隻是還未到修行入道的年齡。
琅琊山中,還有幾十個與她一般輩分的孩童,都還未臨入道的門檻。
這些孩子,都代表著琅琊山的未來。
於是他不禁想:
“如果讓這群娃娃改學練劍,未來的路會不會走地更寬闊些?
若整個琅琊山,將來都是如孫前輩一般意氣風發的劍客,那樣的琅琊山,又會是怎樣一番風景?”
他琢磨了半晌,沒能想出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