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拖拉機初體驗
重生六零:小知青帶著空間爽爆了 作者:君心如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想到這裏,齊韻如悄無聲息的靠近廢舊家具堆,用神識將散落的桌櫃配件挪進了空間裏。
看來這個時候的廢品收購站是貨真價實的廢品收購站,前世的齊韻如並沒有去過廢品收購站,不知道兩三年後亂起來的時候,廢品收購站是否又會像小說裏說的那樣,能夠淘到寶物呢?
收完了破桌櫃,齊韻如便提著收拾好的廢報紙來到門口的大叔麵前,大叔看了看齊韻如提著的一摞報紙,站起來邊扇著扇著搖著晃著,從屋裏取出來一杆秤。
“看看啊,10斤,稱高高的,你給5毛錢就行。”
齊韻如邊掏口袋,“大叔那邊的破桌子怎麽賣的?”
“那些呀,都是人家不要的了的,其實都沒法用了,送到廢品收購站啊,還能換個1毛2毛的,都是國家的政策,不能浪費,回頭這些東西啊,估摸著都會被機械廠之類的,需要點爐子的廠子給處理了,你要是想要就挑挑一組兩毛錢。”
也就是說那個破桌櫃在這裏隻兩毛錢。
齊韻如從口袋掏出來一塊錢。
“大叔,不用找了。”
看著大叔準備找零錢,齊韻如提著自己的報紙,就往外走。
“哎……”大叔想喊住齊韻如,卻發現她走得飛快,一轉眼便在自己的眼前消失了。
大叔心裏很高興,別說不知道這姑娘為啥這麽大方,不過既然是對方給的,自己又不偷不搶,那就歸自己了,多拿回五毛錢也能給自己老婆孩子可以改善一下生活了。
離開廢品收購站,齊韻如便找了個隱蔽的地方,將那一大摞報紙收進了空間,隨後便往玻璃廠趕去。
再次到達玻璃廠銷售科,還是上次的女人。
將上次的收款收據遞過去,玻璃已經準備好了,又多交了5塊錢的押金,在銷售科借了個金剛鑽兒。
看著一旁摞著的10張大玻璃,齊韻如有些犯難。
10張玻璃,她騎著自行車也並不是弄不回去,但關鍵她出來的時候沒有騎自行車呀,總不至於到村裏的時候,讓他用肩膀扛著10張玻璃吧,雖說她的力氣也能扛得動,但那情景估計得引得眾人圍觀吧。
“我們玻璃廠有自己的拖拉機,還有運送工具,需要我們送的話,你需要出點勞務費和油費。”女人看到齊韻如有些犯難的樣子,提醒道。
“需要多少錢?”既然有這種辦法,能花錢,自己就不要做顯眼包了。
“你說一下要送到哪個村?這邊需要根據距離和往返時間給你算一下。”
齊韻如將地址告訴女人,之後就見女人低頭用算盤,在桌上扒拉著算起來。
“你這裏往返得半天時間了,距離也有20公裏,勞務費是1塊2,油錢多一點,需要三塊,一共4塊2毛錢。”
“行!”齊韻如爽快的交了錢,“自己買了些東西不知道能不能讓咱們的拖拉機一起帶回去?”
“當然可以,你也可以坐著拖拉機一起回去。”
聽到女人這樣說,齊韻如覺得這樣回去更好,剛好他可以從空間裏多取出來一點東西帶回去。
於是他跟女人說了一下,東西在外邊,便在他們裝車的時間裏走出玻璃廠,推著自行車到隱蔽處之後,將自行車輸入空間,將買了的報紙取出來,又從空間取出來幾塊冷鮮肉,兩隻化凍的三黃雞,兩斤糖果,又拿出了幾包煙,兩包紅糖,用一個大布袋子裝好,又從空間拿出來一個,跟這個時代的鍋有點類似的,能夠放到自家灶台上的鍋。
就這樣,齊韻如一手提著一大摞報紙,一手提著一個大布袋子和一口鍋,再次回到了玻璃廠。
回來的時候眾人正在裝車,賣玻璃的女人給齊韻如介紹一個看上去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這就是我們廠的拖拉機司機,趙師傅。”
齊韻如跟趙師傅笑了笑,打了個招呼,將自己手裏的東西也放進了車鬥裏。
很快玻璃便裝好了,趙師傅從車頭旁邊的一個工具箱裏拿出來了搖把,以最快的速度旋轉搖把,就聽到拖拉機蹦噔蹦噔的啟動了。
“上車,我們出發!”
齊韻如爬到了拖拉機的後車鬥裏,挨著裝好的玻璃靠在車鬥的前方,趙師傅坐到駕駛位,晃動駕駛杆,旋轉方向盤,車頭冒著煙兒便使了出去。
這是齊韻如重生回來第一次坐拖拉機,前世對於拖拉機,她基本上沒坐過幾次,下鄉之後沒有機會坐,那家人為了困住她,更別說放她去縣城,去鎮上了。
十幾年之後離開那家人回到石市,她的交通工具更多是自行車和火車,偶爾做過一兩次拖拉機也是比較舒服的,那個時候石市市區的路麵已經修得很好了,等有錢了又變成四個輪的小汽車。
這是她第1次體驗拖拉機在農村小路上的顛簸。
也幸好那玻璃有架子和繩子固定著,下麵還鋪了幾床被子,所以玻璃穩穩的在拖拉機車鬥的中央。
坐在車鬥裏的齊韻如體驗感就不那麽好了。
老司機趙師傅可能為了趕時間還是怎麽的,那拖拉機開的叫一個猛,前麵車頭飄著渺渺的白煙,時不時可以聞得到柴油沒有燃盡的味道,車尾處被車速帶起來的泥土飄散在空氣中,仿佛車帶了一個泥煙尾巴。
好在半個多小時的時間,拖拉機便開到了村裏。
按照齊韻如指的路,車子很快停到了新房子的門口,齊韻如緩緩地爬下拖拉機,也幸好這時候快中午了,早上吃的飯,消化的差不多了,要是早點兒,得把早上吃的飯都能顛出來。
齊韻如將自己的東西搬下來。
趙師傅幫忙將他的玻璃搬到房屋裏,放好之後,又重新啟動拖拉機,一溜煙的開走了。
這麽大的動靜,自然吸引了村民們的注意。
知道是玻璃被運過來了,有些人便好奇的過來看玻璃。
所以說這時候玻璃已經不罕見了,城市裏的房子基本上都是用的玻璃,農村房子上的玻璃也就占三分之一左右,很多人家的房子還是延續著原來的窗棱格糊了報紙。
齊韻如擔心要是自己不在場,玻璃被人隨意翻動,發生損壞,其實事情比較麻煩,畢竟這時候的玻璃可不是什麽鋼化玻璃,稍微一不注意就可能會碎掉,便用兩塊糖請了一個小朋友去請木匠家的人和大隊長過來。
看來這個時候的廢品收購站是貨真價實的廢品收購站,前世的齊韻如並沒有去過廢品收購站,不知道兩三年後亂起來的時候,廢品收購站是否又會像小說裏說的那樣,能夠淘到寶物呢?
收完了破桌櫃,齊韻如便提著收拾好的廢報紙來到門口的大叔麵前,大叔看了看齊韻如提著的一摞報紙,站起來邊扇著扇著搖著晃著,從屋裏取出來一杆秤。
“看看啊,10斤,稱高高的,你給5毛錢就行。”
齊韻如邊掏口袋,“大叔那邊的破桌子怎麽賣的?”
“那些呀,都是人家不要的了的,其實都沒法用了,送到廢品收購站啊,還能換個1毛2毛的,都是國家的政策,不能浪費,回頭這些東西啊,估摸著都會被機械廠之類的,需要點爐子的廠子給處理了,你要是想要就挑挑一組兩毛錢。”
也就是說那個破桌櫃在這裏隻兩毛錢。
齊韻如從口袋掏出來一塊錢。
“大叔,不用找了。”
看著大叔準備找零錢,齊韻如提著自己的報紙,就往外走。
“哎……”大叔想喊住齊韻如,卻發現她走得飛快,一轉眼便在自己的眼前消失了。
大叔心裏很高興,別說不知道這姑娘為啥這麽大方,不過既然是對方給的,自己又不偷不搶,那就歸自己了,多拿回五毛錢也能給自己老婆孩子可以改善一下生活了。
離開廢品收購站,齊韻如便找了個隱蔽的地方,將那一大摞報紙收進了空間,隨後便往玻璃廠趕去。
再次到達玻璃廠銷售科,還是上次的女人。
將上次的收款收據遞過去,玻璃已經準備好了,又多交了5塊錢的押金,在銷售科借了個金剛鑽兒。
看著一旁摞著的10張大玻璃,齊韻如有些犯難。
10張玻璃,她騎著自行車也並不是弄不回去,但關鍵她出來的時候沒有騎自行車呀,總不至於到村裏的時候,讓他用肩膀扛著10張玻璃吧,雖說她的力氣也能扛得動,但那情景估計得引得眾人圍觀吧。
“我們玻璃廠有自己的拖拉機,還有運送工具,需要我們送的話,你需要出點勞務費和油費。”女人看到齊韻如有些犯難的樣子,提醒道。
“需要多少錢?”既然有這種辦法,能花錢,自己就不要做顯眼包了。
“你說一下要送到哪個村?這邊需要根據距離和往返時間給你算一下。”
齊韻如將地址告訴女人,之後就見女人低頭用算盤,在桌上扒拉著算起來。
“你這裏往返得半天時間了,距離也有20公裏,勞務費是1塊2,油錢多一點,需要三塊,一共4塊2毛錢。”
“行!”齊韻如爽快的交了錢,“自己買了些東西不知道能不能讓咱們的拖拉機一起帶回去?”
“當然可以,你也可以坐著拖拉機一起回去。”
聽到女人這樣說,齊韻如覺得這樣回去更好,剛好他可以從空間裏多取出來一點東西帶回去。
於是他跟女人說了一下,東西在外邊,便在他們裝車的時間裏走出玻璃廠,推著自行車到隱蔽處之後,將自行車輸入空間,將買了的報紙取出來,又從空間取出來幾塊冷鮮肉,兩隻化凍的三黃雞,兩斤糖果,又拿出了幾包煙,兩包紅糖,用一個大布袋子裝好,又從空間拿出來一個,跟這個時代的鍋有點類似的,能夠放到自家灶台上的鍋。
就這樣,齊韻如一手提著一大摞報紙,一手提著一個大布袋子和一口鍋,再次回到了玻璃廠。
回來的時候眾人正在裝車,賣玻璃的女人給齊韻如介紹一個看上去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這就是我們廠的拖拉機司機,趙師傅。”
齊韻如跟趙師傅笑了笑,打了個招呼,將自己手裏的東西也放進了車鬥裏。
很快玻璃便裝好了,趙師傅從車頭旁邊的一個工具箱裏拿出來了搖把,以最快的速度旋轉搖把,就聽到拖拉機蹦噔蹦噔的啟動了。
“上車,我們出發!”
齊韻如爬到了拖拉機的後車鬥裏,挨著裝好的玻璃靠在車鬥的前方,趙師傅坐到駕駛位,晃動駕駛杆,旋轉方向盤,車頭冒著煙兒便使了出去。
這是齊韻如重生回來第一次坐拖拉機,前世對於拖拉機,她基本上沒坐過幾次,下鄉之後沒有機會坐,那家人為了困住她,更別說放她去縣城,去鎮上了。
十幾年之後離開那家人回到石市,她的交通工具更多是自行車和火車,偶爾做過一兩次拖拉機也是比較舒服的,那個時候石市市區的路麵已經修得很好了,等有錢了又變成四個輪的小汽車。
這是她第1次體驗拖拉機在農村小路上的顛簸。
也幸好那玻璃有架子和繩子固定著,下麵還鋪了幾床被子,所以玻璃穩穩的在拖拉機車鬥的中央。
坐在車鬥裏的齊韻如體驗感就不那麽好了。
老司機趙師傅可能為了趕時間還是怎麽的,那拖拉機開的叫一個猛,前麵車頭飄著渺渺的白煙,時不時可以聞得到柴油沒有燃盡的味道,車尾處被車速帶起來的泥土飄散在空氣中,仿佛車帶了一個泥煙尾巴。
好在半個多小時的時間,拖拉機便開到了村裏。
按照齊韻如指的路,車子很快停到了新房子的門口,齊韻如緩緩地爬下拖拉機,也幸好這時候快中午了,早上吃的飯,消化的差不多了,要是早點兒,得把早上吃的飯都能顛出來。
齊韻如將自己的東西搬下來。
趙師傅幫忙將他的玻璃搬到房屋裏,放好之後,又重新啟動拖拉機,一溜煙的開走了。
這麽大的動靜,自然吸引了村民們的注意。
知道是玻璃被運過來了,有些人便好奇的過來看玻璃。
所以說這時候玻璃已經不罕見了,城市裏的房子基本上都是用的玻璃,農村房子上的玻璃也就占三分之一左右,很多人家的房子還是延續著原來的窗棱格糊了報紙。
齊韻如擔心要是自己不在場,玻璃被人隨意翻動,發生損壞,其實事情比較麻煩,畢竟這時候的玻璃可不是什麽鋼化玻璃,稍微一不注意就可能會碎掉,便用兩塊糖請了一個小朋友去請木匠家的人和大隊長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