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幫忙
重生六零:小知青帶著空間爽爆了 作者:君心如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呂廣謙一聽隊長媳婦的話,就知道她可能想歪了,“嬸子,我們找隊長叔是有些事情想要谘詢,想要隊長叔幫我們解答一下,並不是有什麽需要隊長幫忙,帶這些糖,就是希望隊長幫我們知青指點迷津,作為感謝的。”
嗯,不是拿著東西求幫忙,那就好。劉鳳英心裏滿意了半分,大過年的,她可不希望老頭子還忙活,天天愁已經夠她受的了。
隻是她沒想到,一次知青的到來,甚至將自家男人愁了兩三個月的事情直接給解決了。
如果劉鳳英能提前知道這個事情,想必她寧願不要三人的糖果,就算給出去一斤糖果,她也是願意的。
“行吧,那你們進來坐,老頭子倒水去了,一會兒就回來,你們先坐著。”
三人聽從劉鳳英的話到了大隊長家正房坐著,呂廣謙直接將帶來的糖果放在了正房的桌子上,劉伶俐給三人泡了壺茶,作為招待,但沒一個人喝,都等著大隊長來呢。
很快,大隊長提著個木桶從後院回來了,“咦,媳婦,誰來了?”
“知青們來找你。”
聽到找自己,秦建富放下手裏的水桶進了正房。
看到大隊長,三人很是尊重的站起來,“隊長叔,過年好。”
秦建富在村裏的作為三人都看得見,因此,對於秦建富,三人都很是尊重。
“過年好,別客氣,坐下坐下。”說著,又給三人麵前的杯子添了點水,“邊喝邊說,別說你隊長叔不會招呼人。”
等到看到三人都喝了茶水,秦建富才笑著問,“三位知青找我是什麽事情?”
對於這幾個知青們,秦建富的心態是有點複雜的,既有跟村裏人一樣覺得這幾個人分了村裏的糧食的怨念,也有對這幾人為村裏貢獻的讚賞。
陸向偉和林雨娟兩人都看向呂廣謙,呂廣謙也沒什麽隱瞞,“隊長叔,年前我們幾個聽說咱們大隊要選一個村支書,我是58年畢業的大學生,父母都是工人階級,今年28歲,我本人一直立誌紮根農村,為農民做貢獻,不知道大隊長能否給我這個機會?”
秦建富聽到呂廣謙這話,拿著喝水的杯子停頓在了嘴邊。
對方這話,就差直接說,這個村支書能不能由我來當?
想到年前賣魚的事情上,幾人給村子做出的貢獻,再想想自己發愁的事兒,倒也不是不行。
劉鳳英一直擔心幾個知青找自家男人是什麽事兒,便想著找機會也到正房坐著聽聽他們說什麽,於是拿著一盤子瓜子準備進去,剛到門口,聽到呂廣謙的一番話,她便在門口停頓了下來。
她很快便想通了這其中的關節,這好啊!如果呂知青當上村支書,自家發愁的事情就全都解決了。
關鍵呂知青一看就是會真正為村裏著想的人,身邊沒什麽親戚,私心也會少很多,這不是最好的選擇嗎?
於是,她立馬走進屋裏,“當家的,我覺得呂知青這話說的好!上麵又沒規定村支書必須選村裏人,而且,知青們下鄉,關係也都轉到咱們村裏了,也算是我們村裏的一分子呢!”
聽到劉鳳英的話,大隊長放下水杯,“你說的倒是挺輕巧,這事兒,說起來簡單,做起來也沒那麽容易。”
畢竟村裏除了沒長大的孩子,其他的有一個算一個,都有投票權,定下投票日期後他還得報到公社,公社也會派兩個小幹事來村裏監督這個事兒,能有多少手段可以用。
“哎呀,老頭子就是古板,你放心,嬸子到時候給你跑跑,做做大家的工作去!”
劉鳳英直接拍板。
“你這個老太婆!怎麽什麽事兒都應!”他雖然也覺得知青來當村支書確實比較好,但實際操作還是得好好商量下,媳婦怎麽就直接應下來了。
“太謝謝隊長嬸子了,您看看在村裏做工作需要什麽?我們來提供,不能讓您既出力又費錢是吧。”呂廣謙知道,在村子裏跑關係,不出點錢是不可能的了。
有隊長媳婦幫著他們,他們就已經很感謝了。
“不用太多,人數少的帶個半斤雞蛋,人數多的,帶個一斤雞蛋就行,村裏80多戶,八九百人,人少的人家約莫一半,沒分家的一半,再除去那些對這個位置有想法的,估計60斤雞蛋用不完。”劉鳳英想了想說道。
這麽多雞蛋,讓幾個知青來收集,這就難了,可對劉鳳英來說,那簡單的很,他們家就有五六斤,找幾家一湊就能湊夠。
“嬸子,我們幾個知青跟村裏人關係也沒那麽親密,雞蛋也不好收集,不如這樣,我們出錢,您幫我們換雞蛋,到時候您看?”
“沒問題,包在嬸子身上。”
當著大隊長的麵,呂廣謙和隊長媳婦劉鳳英就將這事兒給敲定了,竟是沒給隊長發揮的機會。
想想這事兒,自己出麵也不太好,秦建富終是沒說什麽話,看著媳婦承接了這個事情。
呂廣謙從口袋裏掏出四十五塊錢,“嬸子,您看這45塊錢,用來湊雞蛋,夠不?”
“夠!夠!”劉鳳英笑著接過錢。
按照供銷社的價格,60斤雞蛋,差不多就這個錢,七毛三一斤,六十斤一共43.8,也剩不了多少。
但是她去湊雞蛋,不一定給錢,就算給錢,也是按照公社收購站的價格,收購站的價格才六毛多,比供銷社賣的便宜,也沒有雞蛋票,劉鳳英要雞蛋,就算跟收購站一樣,鄰居們也願意給她,畢竟不用背著雞蛋走那麽遠的路了。
背著雞蛋去公社,不說辛苦,路上萬一有什麽顛簸,還可能碎掉一兩個,這可都是錢。
因此,這一幫忙下來,劉鳳英還是能賺一些的。
“等嬸子把雞蛋湊到了,就給你挨家挨戶串串門,到時候你就等好吧。”收起四十五塊錢,劉鳳英承諾道。
“那就辛苦隊長叔和嬸子了。”
說完了事情,幾人沒多做什麽寒暄,便離開了隊長家。
走在回知青點的路上,陸向偉有些擔心的問,“呂哥,隊長收了錢,確定會給我們幫忙嗎?”
呂廣謙聽到陸向偉的疑問,緊張的看了看周圍,好在是大年初一傍晚,家家戶戶嫋嫋炊煙,路上除了遠處可以看到幾個打鬧的小孩子,倒是沒有大人走動。
“這事兒可不能在外麵說!”
嗯,不是拿著東西求幫忙,那就好。劉鳳英心裏滿意了半分,大過年的,她可不希望老頭子還忙活,天天愁已經夠她受的了。
隻是她沒想到,一次知青的到來,甚至將自家男人愁了兩三個月的事情直接給解決了。
如果劉鳳英能提前知道這個事情,想必她寧願不要三人的糖果,就算給出去一斤糖果,她也是願意的。
“行吧,那你們進來坐,老頭子倒水去了,一會兒就回來,你們先坐著。”
三人聽從劉鳳英的話到了大隊長家正房坐著,呂廣謙直接將帶來的糖果放在了正房的桌子上,劉伶俐給三人泡了壺茶,作為招待,但沒一個人喝,都等著大隊長來呢。
很快,大隊長提著個木桶從後院回來了,“咦,媳婦,誰來了?”
“知青們來找你。”
聽到找自己,秦建富放下手裏的水桶進了正房。
看到大隊長,三人很是尊重的站起來,“隊長叔,過年好。”
秦建富在村裏的作為三人都看得見,因此,對於秦建富,三人都很是尊重。
“過年好,別客氣,坐下坐下。”說著,又給三人麵前的杯子添了點水,“邊喝邊說,別說你隊長叔不會招呼人。”
等到看到三人都喝了茶水,秦建富才笑著問,“三位知青找我是什麽事情?”
對於這幾個知青們,秦建富的心態是有點複雜的,既有跟村裏人一樣覺得這幾個人分了村裏的糧食的怨念,也有對這幾人為村裏貢獻的讚賞。
陸向偉和林雨娟兩人都看向呂廣謙,呂廣謙也沒什麽隱瞞,“隊長叔,年前我們幾個聽說咱們大隊要選一個村支書,我是58年畢業的大學生,父母都是工人階級,今年28歲,我本人一直立誌紮根農村,為農民做貢獻,不知道大隊長能否給我這個機會?”
秦建富聽到呂廣謙這話,拿著喝水的杯子停頓在了嘴邊。
對方這話,就差直接說,這個村支書能不能由我來當?
想到年前賣魚的事情上,幾人給村子做出的貢獻,再想想自己發愁的事兒,倒也不是不行。
劉鳳英一直擔心幾個知青找自家男人是什麽事兒,便想著找機會也到正房坐著聽聽他們說什麽,於是拿著一盤子瓜子準備進去,剛到門口,聽到呂廣謙的一番話,她便在門口停頓了下來。
她很快便想通了這其中的關節,這好啊!如果呂知青當上村支書,自家發愁的事情就全都解決了。
關鍵呂知青一看就是會真正為村裏著想的人,身邊沒什麽親戚,私心也會少很多,這不是最好的選擇嗎?
於是,她立馬走進屋裏,“當家的,我覺得呂知青這話說的好!上麵又沒規定村支書必須選村裏人,而且,知青們下鄉,關係也都轉到咱們村裏了,也算是我們村裏的一分子呢!”
聽到劉鳳英的話,大隊長放下水杯,“你說的倒是挺輕巧,這事兒,說起來簡單,做起來也沒那麽容易。”
畢竟村裏除了沒長大的孩子,其他的有一個算一個,都有投票權,定下投票日期後他還得報到公社,公社也會派兩個小幹事來村裏監督這個事兒,能有多少手段可以用。
“哎呀,老頭子就是古板,你放心,嬸子到時候給你跑跑,做做大家的工作去!”
劉鳳英直接拍板。
“你這個老太婆!怎麽什麽事兒都應!”他雖然也覺得知青來當村支書確實比較好,但實際操作還是得好好商量下,媳婦怎麽就直接應下來了。
“太謝謝隊長嬸子了,您看看在村裏做工作需要什麽?我們來提供,不能讓您既出力又費錢是吧。”呂廣謙知道,在村子裏跑關係,不出點錢是不可能的了。
有隊長媳婦幫著他們,他們就已經很感謝了。
“不用太多,人數少的帶個半斤雞蛋,人數多的,帶個一斤雞蛋就行,村裏80多戶,八九百人,人少的人家約莫一半,沒分家的一半,再除去那些對這個位置有想法的,估計60斤雞蛋用不完。”劉鳳英想了想說道。
這麽多雞蛋,讓幾個知青來收集,這就難了,可對劉鳳英來說,那簡單的很,他們家就有五六斤,找幾家一湊就能湊夠。
“嬸子,我們幾個知青跟村裏人關係也沒那麽親密,雞蛋也不好收集,不如這樣,我們出錢,您幫我們換雞蛋,到時候您看?”
“沒問題,包在嬸子身上。”
當著大隊長的麵,呂廣謙和隊長媳婦劉鳳英就將這事兒給敲定了,竟是沒給隊長發揮的機會。
想想這事兒,自己出麵也不太好,秦建富終是沒說什麽話,看著媳婦承接了這個事情。
呂廣謙從口袋裏掏出四十五塊錢,“嬸子,您看這45塊錢,用來湊雞蛋,夠不?”
“夠!夠!”劉鳳英笑著接過錢。
按照供銷社的價格,60斤雞蛋,差不多就這個錢,七毛三一斤,六十斤一共43.8,也剩不了多少。
但是她去湊雞蛋,不一定給錢,就算給錢,也是按照公社收購站的價格,收購站的價格才六毛多,比供銷社賣的便宜,也沒有雞蛋票,劉鳳英要雞蛋,就算跟收購站一樣,鄰居們也願意給她,畢竟不用背著雞蛋走那麽遠的路了。
背著雞蛋去公社,不說辛苦,路上萬一有什麽顛簸,還可能碎掉一兩個,這可都是錢。
因此,這一幫忙下來,劉鳳英還是能賺一些的。
“等嬸子把雞蛋湊到了,就給你挨家挨戶串串門,到時候你就等好吧。”收起四十五塊錢,劉鳳英承諾道。
“那就辛苦隊長叔和嬸子了。”
說完了事情,幾人沒多做什麽寒暄,便離開了隊長家。
走在回知青點的路上,陸向偉有些擔心的問,“呂哥,隊長收了錢,確定會給我們幫忙嗎?”
呂廣謙聽到陸向偉的疑問,緊張的看了看周圍,好在是大年初一傍晚,家家戶戶嫋嫋炊煙,路上除了遠處可以看到幾個打鬧的小孩子,倒是沒有大人走動。
“這事兒可不能在外麵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