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天外來信
重生六零:小知青帶著空間爽爆了 作者:君心如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晚上的時候,姚雲鳳再次帶著齊英去找了秦建富。
聽到兩家想要自留地,秦建富思考了半響,他們村的地很多,但是已經報到公社裏的這些地是不允許隨便分給私人的,姚雲鳳從老秦家出來,隻一個人的自留地隻有一分地,想要劃出來也很難,再說,他們家現在不光姚雲鳳,還有秦邵雲和李忠,如果秦邵雲肚子裏的孩子再出來,那就相當於他們家有4個人頭了。
齊英這邊,雖說齊英和齊行泰不完全是村裏的人,但兩人在村裏的上工從不含糊,他作為一個大隊長,也不能虧待出力的人不是,齊韻如和齊韻榮是知青,知青點倒也有自留地,但是不多。
小齊之前給他們村裏做了那麽多,特別是去年稻田養魚的事情,讓村裏直接多賺了好兩三千,自己就給他們賣個好。
村裏的地很多,特別是還沒開荒的,長滿了野草,都成了荒地,他們隻要能開荒,這地多給他們些也無妨,“你們可以自己開荒,特別河對岸有很多荒地,你們自己開荒,你們可以一人2分地作為你們的自留地,如果多開了就算在你們的公分裏,你們可以看看在哪裏選自留地,選好了找我給你們劃出來。”
兩人都連連感謝,隻要有地就行,反正就是種點蔬菜,或是種點紅薯土豆之類的。
因為家裏劃分了自留地,後麵幾天裏,秦邵鬆鮮少來衛生室,他的傷幾乎已經徹底的好了,因此,便幫著姚雲鳳清理起了荒地。
但是按照正常的速度,他現在還到達不到完全恢複的標準,因此,他的這一次的假期,可以直接到月底,可以讓他再村裏多待不少時間。
兩家的自留地也劃在了一起,都在河對岸的山腳下,齊家的主力便是齊韻榮,有兩人撐著,兩家的自留地很快便被清理了出來。
齊韻榮便提出跟秦邵鬆一起上山的建議,他期待跟秦大哥一起上山已經很久了,這次總算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他要好好的問下秦大哥,他甚至準備了很多問題。
秦邵鬆並不知道,齊韻榮想跟自己上山,是內心存了無數的問題的,兩人收拾完荒地之後,直接拿著清理荒地帶著的背簍和鐮刀直接上了山。
另一邊的齊韻如在他們清理荒地的這兩天的時間裏,依舊在家與衛生室兩點之間行動。
而齊韻如前幾天寄出的那個包裹,此時也已經到了那些資料的原主人手裏。
正月十六,安湖農校裏,袁平有些疑惑的看著手裏剛剛從郵遞員那裏拿到的包裹,一個來自蘇省江市的包裹,努力的想了想,自己似乎並不認識江市那邊的人,也沒有朋友去了那邊,到底是誰給自己寄了這麽多東西呢?
這包裹,從外麵摸著感覺是些資料,或者書,還是本子?
寄件人是齊如,自己也不認識啊!
這個名字,是齊韻如偽裝成中年男人後給自己起的名字,就連自己偽造的介紹信也是這個名字,隻是那個介紹信沒能用的上。
袁平提著包裹回到了自己的教師宿舍,打開包裹外麵的尼龍包裝,首先映入眼簾的,竟然是一本書《袁平自傳》,書似乎被撕掉了什麽,就連書名也隻有半張紙,是誰在跟自己開玩笑,自己什麽時候寫自傳了?
還是這個自傳是跟自己同名同姓的人?
亦或者對方寄包裹寄錯了人?
結果,當他翻開這本書的時候,卻發現,這本書前麵的內容,竟然跟自己的經曆完全相同,包括他現在做的一些研究也是完全一樣,甚至裏麵一些記錄的插圖也跟自己的筆跡完全一樣,這讓他有點懵。
隻是書裏麵後麵的內容,似乎是他並沒有經曆過的,比如說6月他的實驗被迫中斷,明年又重新開始,後年苗木被損毀,……最終在1973年才實驗成功。
1973?
現在不是才1966年嗎?
他再次翻看了這本書,這才發現,書籍似乎被撕掉了幾頁,最外麵的封皮是撕掉了的,能看到的書名算是副封皮,下麵的作者信息是撕掉了的,書裏麵有關出版年月的相關信息,也全都統統不見了。
隨後他又翻向書本下麵的其他資料,《水稻的雄性不孕性》《雜交水稻育種的程序》《利用野敗育成水稻三係的情況匯報》……
而最上麵的這一篇資料,正是他已經準備好,準備這幾天就寄往《科學通報》的一篇,這些資料上的內容,既然跟自己手裏手寫的內容完全一樣,隻是這些資料都是跟印製書本的文字是一樣的。
這些資料,真的可以讓水稻成為畝產千斤嗎?他在做這個研究,自然目的也是如此,他一直做的目標就是提高產量,卻從來沒有直接認為自己可以讓未來水稻超出現在產值的一兩倍的程度。
隻是不知道這些資料是真的嗎?
如果不是真的,那前麵跟自己所寫的論文相似度如此相同的資料是怎麽回事?誰能提前將自己的論文發表了嗎?
繼續翻看資料,從裏麵突然掉落出一張信紙,信紙似乎是新的,袁平有些疑惑的打開,隻見上麵寫著,
“親愛的袁平老師,
您好,我是您的粉絲之一,很感謝你能夠研究出造福整個人類的雜交水稻,讓全華國人民吃飽飯,可能我太過崇拜,導致我竟然帶著所有的雜交水稻資料從2022年來到了1966年,我雖然學習過你的很多曆史,但是我不太會搞研究,同時,我也不願意成為竊取你成果的小偷,因此,我願意將我身上所有攜帶著的您的所有研究資料交給您,這本身就是您的東西,是您後麵幾十年的研究成果,我沒有別的意思,我隻希望,袁老師能超越我上一輩子的速度,更快的將造福全華國甚至全人類的雜交水稻研製出來。
在此,我這個粉絲在這裏對你表示崇高的敬意,願未來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人民安居樂業!
此致。”
最後麵的日期落款竟然就在五六天前。
袁平也不知道自己應不應該相信對方,不過,他還是謹慎的將自己收到的所有資料鎖在了自己的櫃子裏,甚至將郵寄而來的外包裝和地址人名信息的單子都保留了下來,資料暫時隻留下一份在外麵,隻待慢慢查看。
聽到兩家想要自留地,秦建富思考了半響,他們村的地很多,但是已經報到公社裏的這些地是不允許隨便分給私人的,姚雲鳳從老秦家出來,隻一個人的自留地隻有一分地,想要劃出來也很難,再說,他們家現在不光姚雲鳳,還有秦邵雲和李忠,如果秦邵雲肚子裏的孩子再出來,那就相當於他們家有4個人頭了。
齊英這邊,雖說齊英和齊行泰不完全是村裏的人,但兩人在村裏的上工從不含糊,他作為一個大隊長,也不能虧待出力的人不是,齊韻如和齊韻榮是知青,知青點倒也有自留地,但是不多。
小齊之前給他們村裏做了那麽多,特別是去年稻田養魚的事情,讓村裏直接多賺了好兩三千,自己就給他們賣個好。
村裏的地很多,特別是還沒開荒的,長滿了野草,都成了荒地,他們隻要能開荒,這地多給他們些也無妨,“你們可以自己開荒,特別河對岸有很多荒地,你們自己開荒,你們可以一人2分地作為你們的自留地,如果多開了就算在你們的公分裏,你們可以看看在哪裏選自留地,選好了找我給你們劃出來。”
兩人都連連感謝,隻要有地就行,反正就是種點蔬菜,或是種點紅薯土豆之類的。
因為家裏劃分了自留地,後麵幾天裏,秦邵鬆鮮少來衛生室,他的傷幾乎已經徹底的好了,因此,便幫著姚雲鳳清理起了荒地。
但是按照正常的速度,他現在還到達不到完全恢複的標準,因此,他的這一次的假期,可以直接到月底,可以讓他再村裏多待不少時間。
兩家的自留地也劃在了一起,都在河對岸的山腳下,齊家的主力便是齊韻榮,有兩人撐著,兩家的自留地很快便被清理了出來。
齊韻榮便提出跟秦邵鬆一起上山的建議,他期待跟秦大哥一起上山已經很久了,這次總算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他要好好的問下秦大哥,他甚至準備了很多問題。
秦邵鬆並不知道,齊韻榮想跟自己上山,是內心存了無數的問題的,兩人收拾完荒地之後,直接拿著清理荒地帶著的背簍和鐮刀直接上了山。
另一邊的齊韻如在他們清理荒地的這兩天的時間裏,依舊在家與衛生室兩點之間行動。
而齊韻如前幾天寄出的那個包裹,此時也已經到了那些資料的原主人手裏。
正月十六,安湖農校裏,袁平有些疑惑的看著手裏剛剛從郵遞員那裏拿到的包裹,一個來自蘇省江市的包裹,努力的想了想,自己似乎並不認識江市那邊的人,也沒有朋友去了那邊,到底是誰給自己寄了這麽多東西呢?
這包裹,從外麵摸著感覺是些資料,或者書,還是本子?
寄件人是齊如,自己也不認識啊!
這個名字,是齊韻如偽裝成中年男人後給自己起的名字,就連自己偽造的介紹信也是這個名字,隻是那個介紹信沒能用的上。
袁平提著包裹回到了自己的教師宿舍,打開包裹外麵的尼龍包裝,首先映入眼簾的,竟然是一本書《袁平自傳》,書似乎被撕掉了什麽,就連書名也隻有半張紙,是誰在跟自己開玩笑,自己什麽時候寫自傳了?
還是這個自傳是跟自己同名同姓的人?
亦或者對方寄包裹寄錯了人?
結果,當他翻開這本書的時候,卻發現,這本書前麵的內容,竟然跟自己的經曆完全相同,包括他現在做的一些研究也是完全一樣,甚至裏麵一些記錄的插圖也跟自己的筆跡完全一樣,這讓他有點懵。
隻是書裏麵後麵的內容,似乎是他並沒有經曆過的,比如說6月他的實驗被迫中斷,明年又重新開始,後年苗木被損毀,……最終在1973年才實驗成功。
1973?
現在不是才1966年嗎?
他再次翻看了這本書,這才發現,書籍似乎被撕掉了幾頁,最外麵的封皮是撕掉了的,能看到的書名算是副封皮,下麵的作者信息是撕掉了的,書裏麵有關出版年月的相關信息,也全都統統不見了。
隨後他又翻向書本下麵的其他資料,《水稻的雄性不孕性》《雜交水稻育種的程序》《利用野敗育成水稻三係的情況匯報》……
而最上麵的這一篇資料,正是他已經準備好,準備這幾天就寄往《科學通報》的一篇,這些資料上的內容,既然跟自己手裏手寫的內容完全一樣,隻是這些資料都是跟印製書本的文字是一樣的。
這些資料,真的可以讓水稻成為畝產千斤嗎?他在做這個研究,自然目的也是如此,他一直做的目標就是提高產量,卻從來沒有直接認為自己可以讓未來水稻超出現在產值的一兩倍的程度。
隻是不知道這些資料是真的嗎?
如果不是真的,那前麵跟自己所寫的論文相似度如此相同的資料是怎麽回事?誰能提前將自己的論文發表了嗎?
繼續翻看資料,從裏麵突然掉落出一張信紙,信紙似乎是新的,袁平有些疑惑的打開,隻見上麵寫著,
“親愛的袁平老師,
您好,我是您的粉絲之一,很感謝你能夠研究出造福整個人類的雜交水稻,讓全華國人民吃飽飯,可能我太過崇拜,導致我竟然帶著所有的雜交水稻資料從2022年來到了1966年,我雖然學習過你的很多曆史,但是我不太會搞研究,同時,我也不願意成為竊取你成果的小偷,因此,我願意將我身上所有攜帶著的您的所有研究資料交給您,這本身就是您的東西,是您後麵幾十年的研究成果,我沒有別的意思,我隻希望,袁老師能超越我上一輩子的速度,更快的將造福全華國甚至全人類的雜交水稻研製出來。
在此,我這個粉絲在這裏對你表示崇高的敬意,願未來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人民安居樂業!
此致。”
最後麵的日期落款竟然就在五六天前。
袁平也不知道自己應不應該相信對方,不過,他還是謹慎的將自己收到的所有資料鎖在了自己的櫃子裏,甚至將郵寄而來的外包裝和地址人名信息的單子都保留了下來,資料暫時隻留下一份在外麵,隻待慢慢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