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調整了實驗方向和倫理考量後,艾倫感到團隊氣氛漸漸好轉,研究的步伐也逐漸加快。然而,隨著實驗的深入,潛伏在項目中的問題開始浮出水麵。盡管團隊在努力維持參與者的心理健康,但不安的情緒依然存在,似乎在無形中侵蝕著實驗的根基。


    艾倫和哈莉在一周後進行了一次團隊會議,討論參與者的心理評估結果。會議上,艾倫提到,他注意到一些參與者在接受記憶移植後,表現出了與實驗初期不同的心理特征。有的人開始感到孤立,有的人則表現出敵意。這個問題引起了團隊的高度關注。


    哈莉提出了一種監控機製,建議在實驗室外設置一個隔離區,以觀察參與者的反應。隔離區可以是一個安靜的環境,能夠讓參與者在不受外界幹擾的情況下,整理自己的思緒。團隊一致同意,隔離區將為參與者提供更安全的空間,幫助他們在接受新記憶後進行情感調整。


    隔離區設立後,艾倫決定進行試點實驗。他親自參與其中,觀察參與者在隔離環境中的表現。隔離區布置得溫馨而寧靜,有舒適的沙發、柔和的燈光和一些輕音樂,試圖創造一個放鬆的氛圍。


    在第一次實驗中,艾米成為了第一位進入隔離區的參與者。她在新記憶的影響下,依然感到困惑和不安。艾倫與哈莉密切關注她的情緒變化,希望通過這一過程,幫助她找到內心的平衡。


    在隔離區中,艾米逐漸放鬆了心情,開始表達她對新記憶的看法。她說,新記憶讓她體驗到了快樂,但也讓她與過去的自己產生了距離。艾倫鼓勵她分享內心的感受,幫助她理清對新舊記憶的理解。


    然而,隨著交流的深入,艾米的情緒出現了波動,她突然情緒激動,質問艾倫:“如果我不能真正記住我的過去,那麽我還是我嗎?”這句話令艾倫感到震驚,他意識到,艾米不僅僅是在探討記憶的問題,更是在質疑自己存在的意義。


    艾倫嚐試安撫艾米,告訴她,即使記憶發生了改變,她依然是那個獨特的個體。與此同時,他內心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究竟什麽構成了一個人的身份?是記憶、經曆,還是情感?這讓他更加意識到科技的力量與個人內心的脆弱之間的微妙關係。


    在實驗結束後,艾倫和哈莉進行了一次深入的討論。他們都認為,記憶不僅是信息的堆積,更是情感的交織。艾倫決定在實驗設計中加入更多的情感因素,幫助參與者重建對自我的認同。


    就在此時,艾倫無意中發現了實驗室外的一些異樣動靜。他在觀察過程中注意到,有幾名工作人員在私下討論實驗的進展。他隱約聽到“隱私”、“泄密”等關鍵詞,感到一絲不安。經過幾天的觀察,艾倫對這一情況越來越敏感,他開始懷疑實驗是否麵臨外部的威脅。


    與此同時,艾倫的團隊也開始接到來自外界的壓力,許多媒體對記憶移植的倫理和社會影響表示質疑,甚至有一些組織要求停止這一實驗。這讓艾倫深感危機,意識到自己必須采取措施來保護實驗和參與者的利益。


    隨著外部壓力的增加,團隊內部開始出現分歧。一些成員認為,繼續實驗可能會給參與者帶來更多的傷害,而另一些人則堅持技術的潛力,認為這是推動人類進步的必要探索。


    在一次關鍵會議上,艾倫提出了應對外部壓力的計劃。他強調,保護參與者的心理健康是首要任務,但他也希望能夠在不影響研究的前提下,向外界展示實驗的積極影響。這個提議引起了不同的聲音,大家對於如何平衡倫理與科學的關係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記憶之界:數字永生的代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51號小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51號小說並收藏記憶之界:數字永生的代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