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內外部壓力的加劇,艾倫的團隊決定不再被動應對,而是采取主動出擊的策略來反擊對記憶移植技術的負麵輿論和潛在威脅。


    艾倫與團隊商討後,決定組織一場大型的公眾討論會,邀請媒體、科學界、倫理學家以及普通市民參加。他們希望通過這次討論會,直接麵對公眾的質疑,增進理解,緩解對記憶移植的恐懼。


    討論會的準備工作繁雜而緊張,團隊成員分工合作,確保每一個細節都能做到盡善盡美。艾倫親自主持會議,準備了演示文稿和科學數據,以確保能夠準確傳達記憶移植技術的科學性和倫理性。


    討論會如期舉行,現場座無虛席。艾倫在開場發言中首先感謝大家的到來,並表明自己的立場:“我們並不是要冒犯人類的尊嚴,而是希望通過技術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和運用自己的記憶。”


    在接下來的問答環節中,許多參與者提出了對技術的質疑,包括技術是否會導致自我認知的喪失,記憶是否會被濫用等問題。艾倫耐心地回答每一個問題,強調團隊對倫理的重視以及在技術研發過程中所采取的安全措施。


    有一位知名的倫理學家提出:“如果記憶可以被移植或刪除,那麽什麽是個體的真實自我?”這個問題引發了現場的熱烈討論。


    艾倫回應道:“每個人的記憶構成了他們的身份,但我們並不是要去改變身份,而是提供一種選擇,讓人們有機會以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處理自己的經曆。”


    討論會結束後,艾倫和團隊決定進一步加強數據透明化。他們建立了一個在線平台,讓公眾可以隨時查看實驗的進展、參與者的反饋和心理評估數據。這樣一來,大家可以更加直觀地理解記憶移植的安全性和效果。


    通過不斷更新的數據,公眾的恐慌感逐漸減弱,許多人開始對記憶移植技術產生興趣。參與者的心理健康報告也顯示,大多數參與者在經過記憶移植後,心理狀態得到了顯著改善。


    經過討論會的成功舉辦,團隊成員之間的信任感也有所恢複。艾倫與每一位成員進行了單獨的交流,感謝他們在危機中所表現出的勇氣和堅持。他們重申了共同的目標,即推動記憶移植技術的健康發展。


    在一次團隊聚會上,艾倫發表了激勵人心的講話:“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這場技術革命的一部分。我們的工作不僅關乎科學,更關乎人類未來。讓我們一起努力,不辜負這份使命!”


    然而,隨著團隊信心的恢複,艾倫暗中調查的工作也沒有停止。他逐漸揭開了關於實驗室內部的陰謀,並找到了那名可疑工作人員背後真正的支持者——一位反對記憶移植技術的知名學者。這個學者利用其在公眾中的影響力,試圖通過抹黑實驗室的名聲來阻止記憶移植技術的發展。


    艾倫感到壓力再度襲來,但他知道,這個真相必須公之於眾。他決定在團隊中集思廣益,想辦法揭露這個陰謀,讓公眾了解事情的真相。


    在團隊的討論中,艾倫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計劃。他們可以通過科學數據和證據,公開質疑這位學者的立場和動機。他們決定在下一次的科學大會上,發布一篇關於記憶移植的研究論文,並借此機會揭露該學者的陰謀。


    團隊成員們對此反應熱烈,紛紛表示願意參與研究與準備工作。他們的士氣高漲,渴望以此為契機,重塑實驗室的形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記憶之界:數字永生的代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51號小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51號小說並收藏記憶之界:數字永生的代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