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發完秘書,田文靜總算心氣順了些,也有心情安排點其他的事情。


    就比如,跟李達康去要錢。


    氣話歸氣話,沒錢鐵定是幹不成事的,不管最後是趙宋還是誰來幹,錢不到位,什麽都白搭。


    隻是此時此刻,微微彎腰,輕輕叩響李達康辦公室門的田文靜,和剛剛在秘書麵前抖威風的田文靜,簡直判若兩人。


    前據而後恭,思之,令人發笑。


    “進來吧,門沒鎖,不起身給你開門了。”門內傳來李達康沉穩的聲音。


    田文靜堆著笑臉,輕輕打開了門,進門先用笑臉熱情地對著李達康點了下頭,“李書記,您好。”


    李達康正在批改文件,聽到田文靜的聲音,他輕輕抬了下頭,斜眼瞟了下田文靜的臉,“嗯”了一聲算是回應。


    田文靜也知道李達康的脾氣,眼見李達康有正事要忙,自己也不作聲,就這麽微微彎腰,站在一邊,等著李達康忙完。


    大約過了一刻鍾,李達康這才從文件堆裏把頭抬起來,他輕輕揉了揉太陽穴,好像才發現田文靜站在一旁候著似的。


    “文靜來了,不好意思,這邊的件比較急,站多久了,快坐吧。”李達康伸出右手往下壓了壓,就算是回應了。


    “沒事李書記,您忙您的。”說歸這麽說,但田文靜也不客氣,直接一屁股坐在了李達康對麵。


    “說吧,什麽事兒,好事兒壞事兒。”李達康問道。


    “嗯……”田文靜斟酌了一下,正準備開口,卻突然靈光一閃,先問道,“李書記,我剛剛看您皺著眉頭,是有什麽煩心事了?”


    李達康本來是不喜歡自己下屬磨磨唧唧的,但畢竟田文靜也算他自己人,所以還是如實相告了:“沒辦法,還是錢呢。”


    “哦?”田文靜心裏咯噔一下,隻希望這個窟窿不要太大,千萬別耽誤糧倉重建的事情。


    李達康也沒多想,直接把手裏的文件往田文靜麵前一扔。


    接著給田文靜解釋現在京州遇到的困難:


    文件是光明區高新技術開發區報過來的,孫連城什麽主意都沒拿,直接把文件又轉呈給了李達康。


    內容是關於高新技術開發區的一些項目爛尾的情況。


    這事兒也怪不得孫連城不想管。


    當時的開發區是李達康為了政績,牽頭非要搞,給了很多商戶優惠的落地政策,但是丁義珍叛逃以後,李達康才發現,丁義珍瞞著他埋了不少雷。


    當時許諾的很多優惠政策,簡直是優惠到斷子絕孫了,一來二去甚至成了京州要給這些企業打工,這李達康能幹嗎?


    所以幹脆一不做二不休,什麽他媽的優惠政策曆史文件,都是他腐敗分子丁義珍胡搞八搞,京州不認了,重新談。


    這下可把這些企業都給惹火了,尤其是裏麵很多外企,還能慣你這毛病?


    你京州不給的政策,呂州還能不給?


    你漢東省落地不了的優惠,楚西省還能含糊?


    短時間內,這些企業跑的跑散的散,一個好好的高新技術開發區,活活給搞黃了。


    而且這件事還起了很多連鎖反應。


    因為李達康當時準備在高新技術開發區搞“服務型政府年薪製”試點,先把開發區的公職人員工資給漲上去了,原來的算盤打得不錯,隻要高新技術開發區能形成企業投資拉動消費的良性循環,那這點工資就不是問題,就當是為了給企業做好服務,喂給這些公職人員的好處費了。


    但現在開發區黃了,工資還漲上去了,這下可就難辦。


    咱們假設,你是個光明區建成區街道裏麵普通的一級科員,每月五千塊,你一年到手也就不到七萬;但是你如果當時走了狗屎運,你的街道恰巧被劃到了高新技術開發區裏,那你的每月到手就能有七千塊,年底還有績效和年金,一年到手能有十二萬左右,一街之隔,工資差距這麽大,而這一切的原因,僅僅是因為你當初運氣比較好,和你的什麽努力啦奮鬥啦,沒有半毛錢關係。


    (以上工資對比取自典型的中部、北方二、三線城市公職人員工資水平,這樣比較有代表性。京州原型所處的長三角發達地區,公職人員工資在全國都處於頂尖水平,並不具有普適性,筆者權衡之下,還是沒有采用。)


    所以這一下就鬧開了。


    首先是光明區的基層幹部職工們繃不住了,怨聲載道,雖然沒到上仿的程度,但是閑言碎語著實不少,甚至編排了很多順口溜,就為了罵李達康。


    為了安撫這些人,也隻好把待遇拉平。


    當然,漲工資肯定是不可能的,不要看政府,政府沒錢,所以隻能給高新技術開發區的幹部職工降工資。


    那降工資,這些高新技術開發區的人又繃不住了。


    好家夥,當初你們領導要年薪製改革,老子的房子車子都買了,每個月貸款壓的嗷嗷叫,你說降薪就降薪啊,我開直播跳河你信不信?


    這時候都已經夠亂的了。


    沒關係,老百姓還沒來湊熱鬧呢。


    當時丁義珍主持拆遷高新技術開發區片區的時候,工作簡單粗暴,很多房屋都是直接平推的。


    一開始規劃的很好,等這邊建成了,反正光明區還有地,再把地賣出去之後,建好房子,直接異地安置。


    算盤打的是不錯,可惜事與願違,當時管理也不是很嚴謹,很多材料都不入網,光明區的地就被各個領導(包括趙瑞龍、祁同偉他們)三下五除二給禍禍完了,這些老百姓每個月隻能領著安置費,在外租房子住,自己的安置房遙遙無期,政府也不給說法。


    本來,丁義珍還想了個權宜的法子,把高新技術開發區的一部分企業應繳稅收,給優惠掉,轉移給當地原住民所屬的行政村和居委會,用來給這些村、居籌建一些公益類設施(其實到手之後,直接發下去也行,沒人管),但這些企業一跑,這點錢也發不下來了,這下老百姓的忍耐也到了極限,也準備聚眾給李達康點小小的人民震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祁同偉,鍾小艾愛意狂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也許是龍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也許是龍櫻並收藏重生祁同偉,鍾小艾愛意狂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