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開局還算順
重生祁同偉,鍾小艾愛意狂湧! 作者:也許是龍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沙瑞金微微點了點頭,表示理解,但他心中卻還是覺得,這不過是臨退休老幹部不甘寂寞,想要在權力上再折騰兩下罷了。
怎麽說呢,重要場合想有所作為,也得考慮到自己已經到了該吃藥的年紀啦,不認命,想硬來?
那是行不通的,高教授。
高育良曾經是省委副書記、省政法委書記,政法口的事情做得風生水起,如今二線人大,心裏自然會有些不甘心。
“我明白了,”沙瑞金笑了笑,“既然人大這邊有這個需求,我沒有意見。
這樣吧,你先把這份改製方案上報給上級備案,看看帝都那邊怎麽說。
然後呢,同級爭取一下政府財政的支持,我最近沒跟田國富溝通過員額和待遇的事情,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就不貿然替他下決定了。
總之,這種事情,既然有助於漢東的發展,我是支持的。”
高育良心中一鬆,連忙點頭:“那就多謝沙書記的支持了。我會盡快把方案完善,爭取財政支持。”
沙瑞金揮了揮手,目光重新回到自己剛剛在看的文件上,似乎對這件事已經不再關心:“好,你回去把具體方案落實一下,隻要上下一致,省裏會做好統籌安排。”
高育良心中得意,沙瑞金的態度讓他覺得,自己的這一步棋已經走對了。
雖然沙瑞金對這件事興趣不大,但他畢竟沒有反對,而且批準了方案。
這就意味著,高育良在人大的擴權計劃已經邁出了第一步。
走出沙瑞金的辦公室,高育良心情輕鬆了許多。
接下來,他要做的就是如何借助這個改製,擴充人大內部的編製和權力,尤其是那個地方人大資質審核委員會的設立,將會是他未來手中最重要的一張牌。
畢竟市、區級的政府班子,都是需要同級的人大任命的。
……
高育良離開了沙瑞金的辦公室,決定按照計劃推進省人大改製。
由於他與田國富的關係近期鬧得很僵,所以他也並不打算第一時間去找田國富協商省政府的配合,而是采取了另一個策略,直接對接省內各個相關部門的領導,通過他們的配合,穩步推進自己的人大改製計劃。
最後通過結果,倒逼田國富追認就行了。
小小田國富,我高育良大學講課的時候你還在土裏刨食呢,拿捏。
首先,高育良找上了祁同偉。
作為省政法委書記,祁同偉掌管著全省的司法和執法資源,而高育良計劃增設的司法委員會將直接與省內的司法係統對接,專門負責處理相關的問題。
雖然這一委員會表麵上是為解決民生問題,但高育良深知,背後則是人大對政法委係統權力的介入。
當然,為其改製背書的,就是憲法中關於人大的監督權、人事任免權以及成立特別調查委員會的權力。
幾番口舌,和祁同偉的交流還是比較順利的。
畢竟是自己老師,權力大點對自己也有好處,所以祁同偉還叫上季昌明一起聆聽了高育良的見解,並表態支持。
好在公安是娘家,要人要錢都盡量滿足。
祁同偉還特別準備了一隊人馬,供高育良調遣。
接著,高育良又找到了漢東省紀委書記聞昌才。
監察委員會的設立是此次改製中最重要的一步。
(故事裏此改革與後續幾年的另一次改革重名,但高育良領銜的人大是不可能獲得那麽大權力的,因此也隻是掛一個委員會的名頭唬人而已。
而現實中,監察委員會的成立,已經化理論監督為實際監督,可以調查一切公職人員以及相關人員,並在必要情況下采取包括留置在內的調查措施,權力大的可怕。)
因為原本的監察與司法委員會被拆分,意味著監察係統將更加獨立,專門負責監督各級政府和官員的行為。
這一舉措看似在加強監督,實則讓人大在紀檢係統中植入了一定的權力。
聞昌才對高育良一直不感冒,要不是在來到漢東之後,三番五次被漢東的官僚集團上課、軍訓,他還是不把高育良放眼裏。
隻不過現在聞昌才也幹了不短時間了,明白過來三個事。
第一,漢東省官僚係統內部王八蛋太多了,高育良絕對算其中還有點良心的那個;
第二,說要罩你的人,實際上可能想吃你的骨頭,就像全戰虞;
第三,很多看起來傻蛋的事情就是領導一拍腦門的決策,看上去一時熱鬧,實際上哄哄哄跟著亂哄哄的一起幹就是了,不用當出頭鳥反對,大部分就會自己崩潰。
所以他也明白,沙瑞金既然沒有明確反對高育良的改製,那麽自己在這個時候硬對抗,隻會給自己樹立更多的敵人,平白無故得罪高育良和漢大幫。
“高主任,監察委員會的設立確實是件大事,監督力度加強了,對全省的反腐工作也是一件好事。紀委這邊一定全力支持,您放心。”
聞昌才態度雖然謙和,但他心裏卻十分清楚:
錢是沒有的,人是不給的,你拿你自己當icac,我隻當你瞎胡bb。
高育良心裏冷笑,他不在乎聞昌才的貌合神離,隻要不明確反對,讓高育良能把路先走通,到後期權力能有多大,那都是搶出來的。
經此一事,紀委係統將來肯定會與人大產生更多的交集,甚至摩擦,但眼下這些都不重要,最關鍵的是要先把改製推進下去。
接下來的幾天,高育良又分別與其他幾個委員會應該對接的各個部門的領導進行了會晤。
比如,協稅委員會是他計劃中另一個關鍵的專門委員會,主要與省財政廳和稅務局打交道,負責監督全省的稅收政策執行情況。
負責人也都是一臉不情不願的苦逼樣,但也沒明著反對。
省人大通過這次對接,確保了這些部門的配合。
同時,每一次對接,高育良都盡力表現出一副憂國憂民的態度,沒把欲望寫到臉上。也通過自身多年的影響力,穩住了各方情緒。
怎麽說呢,重要場合想有所作為,也得考慮到自己已經到了該吃藥的年紀啦,不認命,想硬來?
那是行不通的,高教授。
高育良曾經是省委副書記、省政法委書記,政法口的事情做得風生水起,如今二線人大,心裏自然會有些不甘心。
“我明白了,”沙瑞金笑了笑,“既然人大這邊有這個需求,我沒有意見。
這樣吧,你先把這份改製方案上報給上級備案,看看帝都那邊怎麽說。
然後呢,同級爭取一下政府財政的支持,我最近沒跟田國富溝通過員額和待遇的事情,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就不貿然替他下決定了。
總之,這種事情,既然有助於漢東的發展,我是支持的。”
高育良心中一鬆,連忙點頭:“那就多謝沙書記的支持了。我會盡快把方案完善,爭取財政支持。”
沙瑞金揮了揮手,目光重新回到自己剛剛在看的文件上,似乎對這件事已經不再關心:“好,你回去把具體方案落實一下,隻要上下一致,省裏會做好統籌安排。”
高育良心中得意,沙瑞金的態度讓他覺得,自己的這一步棋已經走對了。
雖然沙瑞金對這件事興趣不大,但他畢竟沒有反對,而且批準了方案。
這就意味著,高育良在人大的擴權計劃已經邁出了第一步。
走出沙瑞金的辦公室,高育良心情輕鬆了許多。
接下來,他要做的就是如何借助這個改製,擴充人大內部的編製和權力,尤其是那個地方人大資質審核委員會的設立,將會是他未來手中最重要的一張牌。
畢竟市、區級的政府班子,都是需要同級的人大任命的。
……
高育良離開了沙瑞金的辦公室,決定按照計劃推進省人大改製。
由於他與田國富的關係近期鬧得很僵,所以他也並不打算第一時間去找田國富協商省政府的配合,而是采取了另一個策略,直接對接省內各個相關部門的領導,通過他們的配合,穩步推進自己的人大改製計劃。
最後通過結果,倒逼田國富追認就行了。
小小田國富,我高育良大學講課的時候你還在土裏刨食呢,拿捏。
首先,高育良找上了祁同偉。
作為省政法委書記,祁同偉掌管著全省的司法和執法資源,而高育良計劃增設的司法委員會將直接與省內的司法係統對接,專門負責處理相關的問題。
雖然這一委員會表麵上是為解決民生問題,但高育良深知,背後則是人大對政法委係統權力的介入。
當然,為其改製背書的,就是憲法中關於人大的監督權、人事任免權以及成立特別調查委員會的權力。
幾番口舌,和祁同偉的交流還是比較順利的。
畢竟是自己老師,權力大點對自己也有好處,所以祁同偉還叫上季昌明一起聆聽了高育良的見解,並表態支持。
好在公安是娘家,要人要錢都盡量滿足。
祁同偉還特別準備了一隊人馬,供高育良調遣。
接著,高育良又找到了漢東省紀委書記聞昌才。
監察委員會的設立是此次改製中最重要的一步。
(故事裏此改革與後續幾年的另一次改革重名,但高育良領銜的人大是不可能獲得那麽大權力的,因此也隻是掛一個委員會的名頭唬人而已。
而現實中,監察委員會的成立,已經化理論監督為實際監督,可以調查一切公職人員以及相關人員,並在必要情況下采取包括留置在內的調查措施,權力大的可怕。)
因為原本的監察與司法委員會被拆分,意味著監察係統將更加獨立,專門負責監督各級政府和官員的行為。
這一舉措看似在加強監督,實則讓人大在紀檢係統中植入了一定的權力。
聞昌才對高育良一直不感冒,要不是在來到漢東之後,三番五次被漢東的官僚集團上課、軍訓,他還是不把高育良放眼裏。
隻不過現在聞昌才也幹了不短時間了,明白過來三個事。
第一,漢東省官僚係統內部王八蛋太多了,高育良絕對算其中還有點良心的那個;
第二,說要罩你的人,實際上可能想吃你的骨頭,就像全戰虞;
第三,很多看起來傻蛋的事情就是領導一拍腦門的決策,看上去一時熱鬧,實際上哄哄哄跟著亂哄哄的一起幹就是了,不用當出頭鳥反對,大部分就會自己崩潰。
所以他也明白,沙瑞金既然沒有明確反對高育良的改製,那麽自己在這個時候硬對抗,隻會給自己樹立更多的敵人,平白無故得罪高育良和漢大幫。
“高主任,監察委員會的設立確實是件大事,監督力度加強了,對全省的反腐工作也是一件好事。紀委這邊一定全力支持,您放心。”
聞昌才態度雖然謙和,但他心裏卻十分清楚:
錢是沒有的,人是不給的,你拿你自己當icac,我隻當你瞎胡bb。
高育良心裏冷笑,他不在乎聞昌才的貌合神離,隻要不明確反對,讓高育良能把路先走通,到後期權力能有多大,那都是搶出來的。
經此一事,紀委係統將來肯定會與人大產生更多的交集,甚至摩擦,但眼下這些都不重要,最關鍵的是要先把改製推進下去。
接下來的幾天,高育良又分別與其他幾個委員會應該對接的各個部門的領導進行了會晤。
比如,協稅委員會是他計劃中另一個關鍵的專門委員會,主要與省財政廳和稅務局打交道,負責監督全省的稅收政策執行情況。
負責人也都是一臉不情不願的苦逼樣,但也沒明著反對。
省人大通過這次對接,確保了這些部門的配合。
同時,每一次對接,高育良都盡力表現出一副憂國憂民的態度,沒把欲望寫到臉上。也通過自身多年的影響力,穩住了各方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