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官宦子弟,張玉書仗著有氏族庇蔭,又是家中幼子,從來不肯好好讀書,好吃懶做不說,還整日遊手好閑。


    從未想過靠自身努力去考取功名,反而學了些巴結討好,結黨營私的壞毛病。


    這也是李元紹最看不上張玉書的地方,他後年就能考取進士了,對方還卡在院試不通過呢。


    李夢紓鼓起勇氣,繼續沉聲道:“太子妃承諾過,將來清懿書院裏的女子也有機會做女官,倘若如此,夢紓寧願入仕也絕不與對方成婚。”


    聽到這話,雲苓暗暗點頭,她果然沒看錯人。


    原本還以為今日要多費一番口舌,李夢紓卻比想象中要給力的多,這一番主動抗爭著實讓她驚喜。


    要知道,李夢紓一句反抗,可頂得上她十句話的效果。


    “是啊,李相大人,您老可得想清楚了啊。”雲苓回過神來,繼續在一旁添柴加火,悠悠地道,“別等三年後你家夢紓做了女官,張玉書還連秀才都沒考上,說出去可叫人笑掉大牙咯。”


    “到時候,世人豈不是會說李右相老眼昏花,識人不清,竟選了個這麽沒用的孫女婿?”


    李右相的臉色青紅交錯,已經沒有餘力再去震驚李夢紓想要做女官的想法了。


    “……太子妃,你確定這丫頭當真是第六名的成績,不是夫子們判錯了?”


    “李右相放心,我與太子親眼看過夢紓的考卷,豈會有錯?”雲苓笑盈盈地道,“北麓書院裏的夫子們也說了,夢紓是個聰明的姑娘,就是性子有些懶惰,倘若肯努力用功的話,不比旁人差的。”


    “要知道前來報考的五百人中,不乏朝廷各位大人們悉心培養的愛子,夢紓不但排名力壓群生,更是前五十名中唯一的女子,這番成績屬實令人刮目相看啊。”


    這下李右相不吭聲了,滿腦子亂七八糟的都是雲苓的話。


    先拋開李家在朝堂上的政見立場不提,單說李夢紓的婚事,如今看來是他錯判形勢了。


    萬萬沒想到,這個看似平凡不起眼的孫女,竟如此深藏不露。


    他心底有些懊悔,之前為了安撫張家,把李夢紓許給了那小子。


    倘若早知李夢紓有如此真本事,就算做不了皇子妃,也合該許給一品大臣的嫡長子才對!


    現在這門婚事虧到家了啊!


    不待李右相作答,不遠處一道尖利的聲音打斷了眾人。


    “這怎麽可以!姐姐已經和張少爺定下了婚事,難不成竟要悔婚嗎?”


    說話的人正是李夢娥,方才她還在屋裏用早膳,得知太子妃到訪的消息後,便立刻梳理一番來到了花園中,恰將一切聽得清清楚楚。


    她死死地瞪著李夢紓,閃爍著怒火的目光盡是複雜之色。


    雖不滿對方和張玉書的婚事,但她更不能接受李家有人比自己更優秀耀眼,且這個人還是一直被她看不起的草包廢物!


    雲苓身後左側方,一直沉默不語的霜梨這時冷冷開口。


    “大膽!見了太子妃娘娘竟不行禮,還這般大呼小叫,成何體統!”


    李夢娥臉色一扭,這才心不甘情不願地屈膝行了個禮,向雲苓賠罪。


    “太子妃金安,臣女方才多有失禮,請太子妃莫怪。”


    雲苓揮揮手,滿心都在李夢紓身上,懶得跟呆頭鵝計較。


    李右相這時也迅速反應了過來,臉色難堪地道:“說的沒錯,太子妃恕老夫直言,夢紓與張家少爺已經交換了庚帖,兩家結親乃鐵板釘釘之事,夢紓絕不能去清懿書院。”


    雖然目前看來把李夢紓嫁過去血虧,可張家是李家一黨勢力的中流砥柱,他絕不能壞了兩家的關係。


    雲苓笑笑,不以為然地道:“成了親都還能和離呢,沒成婚怕什麽?”


    李右相試圖掙紮,“可悔婚說出去不好聽啊,豈不壞了兩家情誼……”


    “好吧,不去書院也可以,那李右相就交一千兩黃金的違約金出來吧。”


    雲苓淡淡開口,直接拋出了殺手鐧。


    李右相當場懵住,“啥?”


    在雲苓的示意下,霜梨從袖袋中摸出一份文書。


    “這是報考清懿書院的一份契書,上麵有契約細則,凡報考書院者,若最終以排名前十的成績被錄取,則書院將免去未來三年的一切束修與學雜費。”


    “但作為交換條件,學生不得拒絕入學,並且要在結業後聽從朝廷安排,施行為期三年的義務勞動。”


    “這份契書是所有學生報考時便簽下生效的,倘若違約或者未能按時入學,便按照每年三百兩黃金的數額償還違約金。”


    李夢紓也聽得一怔,她當初報考的很匆忙,但也大致掃了眼招生公告,並不記得有這茬。


    不過看到雲苓若有若無的暗示眼神,她心下一動,裝作知情的模樣點了點頭。


    這份契約文書是的確存在的,張貼招生考試的公告時,上麵便有提到這一點,所有學生免除束修的情況下,未來要做三年的義務包身工,隻是沒有所謂的前十名限定違約金。


    違約金是雲苓這兩天新打的補丁,前十名學子基本都是太子黨的學生,串供起來很方麵。


    至於其他人若問起也不怕,便說是對方沒看清就好了,反正告示的最後一條明晃晃地寫了:最終解釋權歸清懿書院所有。


    李右相聽完後徹底傻了。


    一千兩黃金!?


    那可是一千兩黃金啊,不是一千兩白銀!


    太子妃以為人人都是金王爺金富貴,隨手就能掏出一座金礦來嗎?


    【作者君:先發兩章,三更會晚一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驚凰醫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杪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杪杪並收藏驚凰醫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