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突厥使團在大周多停留了半個月之久,六公主的送嫁事宜才終於安排妥當了。


    昭仁帝從皇城禦林軍中挑選了一百名高手,又在內務府精挑細選了三十名年輕宮女,作為六公主的陪嫁隊伍。


    前者是她的私人護衛隊,後者負責她嫁過去後的日常起居等。


    這一百多人今後將會駐紮綏城,應六公主的要求,隨時在草原部落和綏城之間來回走動。


    送嫁的那天,長長的隊伍從皇宮一直蜿蜒到城外,把京城的朱雀玄武兩條大街堵的水泄不通。


    一眾皇親與皇家婦無一例外地都出席了。


    燕王妃打量著送嫁隊伍,忍不住道:“周帝果然疼寵六公主,這送嫁隊伍都快趕上你我當初成親時的場麵了。”


    她嫁給燕王那會兒,東楚京城還要聲勢浩大許多,流水席擺了整整三天三夜。


    相比之下,六公主這陣仗也沒有很差。


    燕王坐在木三輪上,也感歎道:“說到底也是這兩年大周國力強盛了,方才拿得出這麽多錢來,當初大姐姐出嫁的時候可沒這麽風光。”


    “那時候我還小,但印象深刻,抬著嫁妝的隊伍也排了十裏地,但其實都是湊數充麵子的。那些箱子裏放的,基本都是厚被子和熏肉幹這種東西。”


    不像現在,六公主的陪嫁箱子裏,裝著的都是種種名貴的東西,從瓷器布料到珍寶藥草應有盡有。


    燕王妃好奇地道:“你說的是宜安公主麽,她嫁去哪兒了?”


    “嫁給了蜀地的一個王侯後裔,一家子都是為大周守江山的,故而父皇把大姐嫁了過去。”


    蜀地是南唐與大周的交界,昭仁帝此舉其實也是為了安撫對方,並以示皇恩浩蕩。


    畢竟人家的父輩駐守在封地內,一輩子都沒離開過。


    同樣,他這輩子也幾乎再難見到這個女兒。


    相比之下,六公主雖然嫁的更遠一些,但卻要比宜安公主好過的多。


    畢竟整個綏城都是她強有力的後盾。


    昭仁帝更是為了她,特地將鳳眠國師的判詞昭告天下。


    “恭送宜寧公主!佑我大周河清海晏,時和歲豐——”


    “賀送宜寧公主!佑我大周四海承平,國泰民安——”


    宜寧是六公主的封號。


    夾道兩側,人頭攢動,百姓們紛紛聚集到街上,激動又敬畏地看著華貴精致的車輿。


    就在不日前,皇宮宣布了一道消息。


    據說前段時間東楚鳳眠國師來大周皇宮作客,曾為六公主批命。


    說她生來背負天凰神命,此生注定要遠嫁邊塞,為大周的百年安定所付出犧牲。


    消息一傳開來,廟堂內外無一不肅然起敬,對六公主頌讚溢美之詞。


    瑞王連帶著沾了些光,此前小封氏之罪給兄妹倆帶來的陰影,終於消散了許多,讓他們能再挺起腰杆子做人。


    雲苓輕歎道:“我現在終於切身體會到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含義了。”


    這個道理她以前也懂,但感受沒有現在這麽深刻。


    蕭壁城也點點頭,“近來主動和大哥走動的官員多了很多,接下來他在朝廷裏的路會好走很多,對他跟容嬋的複合也大有所益。”


    鎮國公府雖然內心已經接受了瑞王,但有個身負汙點的女婿,總歸是不太得勁。


    估計過陣子瑞王再去請求接容嬋和孩子回家,鎮國公便不會一再猶豫了。


    如今已三月半,正是草長鶯飛的季節。


    出了城,雲苓掀起簾子,靜靜地欣賞京城的春色。


    她遠遠的看見昭仁帝和瑞王所乘坐的木輪車跟在最前麵。


    釋放出精神力來,還能清晰地聽見父子倆壓抑的抽噎聲。


    尉遲烈來時二月雨雪霏霏,去時三月楊柳依依,朦朧翠綠的煙色帶來淡淡的離別愁緒。


    待出城半裏地後,馬車隊伍停止不前。


    六公主和昭仁帝等人皆是下了車,做最後的道別。


    “蓉兒啊……”


    昭仁帝紅著雙眼,想要說什麽,心中想了半路,千言萬語終是化為一聲呼喚,說不出半個字。


    他再也忍不住,掩麵而泣,此刻隻如同一個再尋常不過的父親。


    六公主看著他這副模樣,神色動容,最終眸裏也盈起了些許淚水。


    “父皇,哥哥們,回去吧!”


    “我會照顧好自己的,也不會辜負大周百姓們的期望,等到了草原,我每個月都會給你們寫信,不必太過掛念我。”


    “大哥和大嫂今後好好的,小泥鰍的周歲宴我是趕不上了,但賀禮我會記在心上。等我走了以後,大哥要記得常去看看母親,別讓她一人寂寞。”


    小泥鰍是瑞王和容嬋的兒子,這會兒已經七個月大了。


    因當初差點遭了蛇害,故而起這樣一個賤名養著。


    深吸一口氣,六公主強壓下淚意,看向昭仁帝。


    “父皇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哪裏不舒服了,三皇嫂開的藥記得按時吃。若是覺得心頭苦悶了,就出宮走走,找些知心人說說心裏話……”


    盡管心中留下了傷痕,但在離開的前一刻,六公主終究還是選擇了體諒昭仁帝。


    尉遲烈上前朝一眾人行禮,“陛下,蓉蓉就放心交給我吧,我們要啟程了!”


    昭仁帝霎時間老淚縱橫,傷心不舍地點了點頭。


    再不走,就要誤了吉時了。


    在雲苓等人的注視下,六公主穿著莊重的紅色宮裝,身影消失在了車廂中,隨著長長的隊伍遠去。


    “蓉兒……”


    昭仁帝情不自禁地走上前跟了兩步,在瑞王的攙扶下滿襟淚水。


    車廂中的六公主亦是難掩酸澀,隔著紗簾,忍不住朝清懿書院的方向再看了一眼。


    她朝著西北遠去,城南的書院隱沒在青山之中,消失不見。


    忽然間,前方的道路旁響起悅耳的簫聲。


    吹奏的是一曲《桃夭》。


    大周百姓耳熟能詳的,恭賀女子出嫁的曲子。


    馬蹄聲中,熟悉的清越男聲響起,輕和著簫聲的調子。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六公主微微睜大眼睛,顫著手迅速將紗簾掀開,隻見前方的官道旁,兩個熟悉的身影靜立於側。


    吹玉簫的人是封無羈,輕和歌曲的不是顧翰墨又是誰。


    她怔怔地看著對方,記憶忽然就被拉入了初見顧翰墨的那個夜晚。


    他也是這般唱著詩,笑容風光霽月,自此在多少人心中留下揮之不去的身影。


    彼此對視,顧翰墨目光溫和地看著她,微笑著點頭示意。


    六公主鼻尖一酸,眼淚抑製不住地流出來,臉上卻露出欣喜的笑容。


    良久後,歌聲與簫聲均隱沒在馬蹄聲中,那人的身影也消失不見。


    六公主放下紗簾,擦幹淨眼淚,心中一片清明寧和。


    ——再見,此生再也不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驚凰醫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杪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杪杪並收藏驚凰醫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