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燈謎點醒,忽遇蕭璟
朱門繡戶!玉姝的故事 作者:一鳴驚人進爵孤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玉姝不由一怔,口中已笑道:“姐姐這會子怎麽還不回去?不如我們一道走罷。”
明珠亦是抿嘴一笑,上來與她並肩而行。姊妹兩個一時無話,走了半日,忽聽一道輕柔的聲音:“多謝你了。”
玉姝早猜著明珠的來意了,卻搖了搖頭:“還是我要多謝姐姐。”
既然明珠撿到了她的手稿,幫她隱瞞此事,她不過是幫明珠解一解剛才的尷尬之局,亦是舉手之勞。
卻聽明珠道:“你何曾需要謝我,我隻是順手撿著你的繡袋兒還給你罷了,不值當什麽。”
當下二人相視一笑,隻覺萬般言語,都在這一笑之中。
這日之後,玉姝再邀姊妹們來吃茶賞花,也都會給明珠下一份帖子。以往她有時也會邀請明珠,但那不過是出於麵上的客氣罷了,因而明珠有時會來,有時也會推說有事不來,十次裏倒有六七次不來的。
一時之間,明珠忽然成了雪軒閣的常客,眾人都引以為罕,那三姑娘秦露年紀小,最是藏不住話的,這日便道:
“姐姐近日倒與珠姐姐走得近了,我原還以為姐姐不大愛理會她。”
玉姝笑道:“小蹄子淨胡說,我不過是因著珠姐姐家中事忙,不好多打攪她。她亦是個極風雅極尊貴的人,我愛還來不及呢。”
秦露因笑道:“正是呢,這麽多姊妹裏,若論起才學,也隻有她才能與姐姐一較長短。”
其實她與二姑娘都是二太太親女,又如何看不出二太太想將明珠嫁給秦沄的心思?
奈何此事一則秦母不允,二則玉姝到底是先來的,相處這許多時日,早已比親姊妹還要親密了,二太太又要她們多親近明珠,之前府裏閑話又傳成那個樣子,她們姐妹兩個夾在其中,著實是苦不堪言。
如今二人一看,玉姝與明珠越發親密,自然心中歡喜。到了明珠生日那天,蘇夫人擺了幾桌酒席,又請了一班小戲,秦母二太太等吃過飯看過戲就都回去了,下剩她們姊妹幾個在一起鬥詩吃酒,好不快活愜意。
酒正酣時,玉姝因道:“珠姐姐,我說個燈謎兒,你猜一猜可好?”一時口中道:
“原是深山一根柴,有人讓它上戲台,綾羅綢緞都穿過,言行聽憑人安排。”
明珠心中一動,早已猜著謎底是什麽,卻看玉姝頰暈飛紅,星眼微忪,似是醉了,卻又仿佛清醒無比。
她目中動了一動,垂下眼簾,仍舊笑道:“我不能答,不過也有一句話答與妹妹。”
“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一時酒席散了,玉姝回至房中,淩波忙忙地招呼小丫頭子打水洗臉,又伺候她換衣裳。因見玉姝臉上似有鬱色,便道:
“姑娘在席上倒也開懷,怎麽這會子又惱起來了?”
玉姝道:“何曾惱了,隻是想起一事,心中不暢罷了。”
原來她那一個燈謎的謎底,卻是木偶二字,隻因她見明珠所言所行,不正是蘇夫人手中的提線木偶?
她與明珠交情平平時,自是懶怠管旁人之事,與明珠好了,便也知道她素日的為人——
府裏的那些閑話,放著自家不住非要死乞白賴地住在親戚家……原都非明珠心中所願,隻是礙於母命,不得不從。
一時想到明珠的人品,卻要被那樣一個賣女求榮的母親糟踐,休說蘇夫人如此鑽營說不得到最後依舊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縱她真的成功將明珠嫁入秦府,這般強求來的姻緣,又有什麽趣兒?
因而玉姝才會以一支燈謎來點醒明珠,但明珠雖是心中通透,卻也無可奈何罷了——
一個“孝”字,便壓倒一切。
當下玉姝愈發煩悶,想到自己亦是囿於女兒之身,隻得終生困在這四四方方的一方天地中,世間之事,原就不如意十之,怎能不越加神傷。
忽忽幾日,因五月初五是端豔節,秦母要去長春觀拈香。
玉姝原不欲去,淩波見她在家中悶悶,便勸她出去散散心。她既去了,秦霜等姊妹幾個也要去,秦母又請了蘇夫人一道,到了初五那日,隻見秦府門前浩浩蕩蕩一條車馬排開,秦母蘇夫人等人或坐著大轎,或乘著香車,又有各人的大丫頭小丫頭嬤嬤奶娘另並跟出門的家人媳婦,烏壓壓的占了一條街,端的是富貴錦繡到了不堪的地步。
玉姝與明珠坐在車上,姊妹兩個原在聯詩句玩,忽聽車外一陣馬蹄疾聲,一騎飛馬呼嘯而過。車簾掀動間,隻見那馬上的騎士一身玄色箭袖,修長挺拔,威儀天成,再看那般清潤俊美的眉眼,不是蕭璟是誰?
玉姝不由一怔,待要看個分明,那人已去得遠了。
一時她愈發恍惚起來,想到淩波提醒她的話,隻說蕭璟身份成謎,恐怕大有來頭。
玉姝其實早已覺出蕭璟不是個普通西席那般簡單的,但父親既信任他,自己又何必尋根究底。況他若有什麽壞心,也不用等到現在,雖有淩波殷殷囑咐,讓她提防蕭璟,以前卻也不放在心上。
如今想到,自己與他已是生分了,短短幾日未見,卻仿佛過去數個春秋,竟對他有陌生之感,縱提不提防,又有何區別。
她尚在懵懂,心內一腔鬱結卻不知是何緣由,到了長春觀便覺身上懶懶的,也不去與眾人一道聽戲,略坐了一會子就辭了出去。
淩波欲勸她歇歇,她卻要出去走走,忽聽簷下一響,一隻五絢麗的紅嘴綠臉鸚哥飛了過來,那鸚鵡個頭兒極大,一見了玉姝便嘎嘎叫道:“姑娘!姑娘!”
錦瑟不由笑道:“這不是咱們家那隻嗎?它竟也飛到這裏來了。”
原來這鸚哥極通人性,玉姝自養了它後也沒有將它剪翅,反而時時解了它腳上的鏈子,放它出去玩。這鸚哥卻也記得玉姝,每每在府中翱翔來回時,玉姝去哪,它就跟到哪,今兒玉姝出門,沒想到它竟一路跟到這長春觀來了。
玉姝原本心中不樂,此時也笑道:“好鳥兒,還是你記得我。”
伸手接了那鸚鵡落在自己掌中,一麵輕撫它尾羽一麵道:“這裏的景致倒好,我帶你去賞賞花兒好不好?”
因今日秦府要來人,觀中道士早將閑雜人等都遣了出去,另有秦府的管事帶著一眾家人媳婦守在二門上,玉姝便信步走著,方轉過一個彎,那鸚鵡忽的撲啦一下飛起來,連連嚷道:
“禽獸!禽獸!”
玉姝猶還未反應過來,淩波道:“姑娘快看,那裏方才是不是有個人在瞧我們?!”
她忙舉目望去,隻見不遠處一座嶙峋浮凸的假山石聳立著,若說藏個人,倒綽綽有餘,但這裏守衛森嚴,又怎會有人能潛進來?
一時她腦中忽的冒出一個匪夷所思但又合情合理的念頭,那鸚鵡落在她肩上,還在撲扇翅膀:
“姑娘快跑!禽獸!禽獸!”
卻聽一道無可奈何的笑聲從假山後傳來:“好個扁毛畜生,你再嚷,當心我拔了你的毛!”
再看那人,一身玄色箭袖,果然正是蕭璟。
明珠亦是抿嘴一笑,上來與她並肩而行。姊妹兩個一時無話,走了半日,忽聽一道輕柔的聲音:“多謝你了。”
玉姝早猜著明珠的來意了,卻搖了搖頭:“還是我要多謝姐姐。”
既然明珠撿到了她的手稿,幫她隱瞞此事,她不過是幫明珠解一解剛才的尷尬之局,亦是舉手之勞。
卻聽明珠道:“你何曾需要謝我,我隻是順手撿著你的繡袋兒還給你罷了,不值當什麽。”
當下二人相視一笑,隻覺萬般言語,都在這一笑之中。
這日之後,玉姝再邀姊妹們來吃茶賞花,也都會給明珠下一份帖子。以往她有時也會邀請明珠,但那不過是出於麵上的客氣罷了,因而明珠有時會來,有時也會推說有事不來,十次裏倒有六七次不來的。
一時之間,明珠忽然成了雪軒閣的常客,眾人都引以為罕,那三姑娘秦露年紀小,最是藏不住話的,這日便道:
“姐姐近日倒與珠姐姐走得近了,我原還以為姐姐不大愛理會她。”
玉姝笑道:“小蹄子淨胡說,我不過是因著珠姐姐家中事忙,不好多打攪她。她亦是個極風雅極尊貴的人,我愛還來不及呢。”
秦露因笑道:“正是呢,這麽多姊妹裏,若論起才學,也隻有她才能與姐姐一較長短。”
其實她與二姑娘都是二太太親女,又如何看不出二太太想將明珠嫁給秦沄的心思?
奈何此事一則秦母不允,二則玉姝到底是先來的,相處這許多時日,早已比親姊妹還要親密了,二太太又要她們多親近明珠,之前府裏閑話又傳成那個樣子,她們姐妹兩個夾在其中,著實是苦不堪言。
如今二人一看,玉姝與明珠越發親密,自然心中歡喜。到了明珠生日那天,蘇夫人擺了幾桌酒席,又請了一班小戲,秦母二太太等吃過飯看過戲就都回去了,下剩她們姊妹幾個在一起鬥詩吃酒,好不快活愜意。
酒正酣時,玉姝因道:“珠姐姐,我說個燈謎兒,你猜一猜可好?”一時口中道:
“原是深山一根柴,有人讓它上戲台,綾羅綢緞都穿過,言行聽憑人安排。”
明珠心中一動,早已猜著謎底是什麽,卻看玉姝頰暈飛紅,星眼微忪,似是醉了,卻又仿佛清醒無比。
她目中動了一動,垂下眼簾,仍舊笑道:“我不能答,不過也有一句話答與妹妹。”
“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一時酒席散了,玉姝回至房中,淩波忙忙地招呼小丫頭子打水洗臉,又伺候她換衣裳。因見玉姝臉上似有鬱色,便道:
“姑娘在席上倒也開懷,怎麽這會子又惱起來了?”
玉姝道:“何曾惱了,隻是想起一事,心中不暢罷了。”
原來她那一個燈謎的謎底,卻是木偶二字,隻因她見明珠所言所行,不正是蘇夫人手中的提線木偶?
她與明珠交情平平時,自是懶怠管旁人之事,與明珠好了,便也知道她素日的為人——
府裏的那些閑話,放著自家不住非要死乞白賴地住在親戚家……原都非明珠心中所願,隻是礙於母命,不得不從。
一時想到明珠的人品,卻要被那樣一個賣女求榮的母親糟踐,休說蘇夫人如此鑽營說不得到最後依舊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縱她真的成功將明珠嫁入秦府,這般強求來的姻緣,又有什麽趣兒?
因而玉姝才會以一支燈謎來點醒明珠,但明珠雖是心中通透,卻也無可奈何罷了——
一個“孝”字,便壓倒一切。
當下玉姝愈發煩悶,想到自己亦是囿於女兒之身,隻得終生困在這四四方方的一方天地中,世間之事,原就不如意十之,怎能不越加神傷。
忽忽幾日,因五月初五是端豔節,秦母要去長春觀拈香。
玉姝原不欲去,淩波見她在家中悶悶,便勸她出去散散心。她既去了,秦霜等姊妹幾個也要去,秦母又請了蘇夫人一道,到了初五那日,隻見秦府門前浩浩蕩蕩一條車馬排開,秦母蘇夫人等人或坐著大轎,或乘著香車,又有各人的大丫頭小丫頭嬤嬤奶娘另並跟出門的家人媳婦,烏壓壓的占了一條街,端的是富貴錦繡到了不堪的地步。
玉姝與明珠坐在車上,姊妹兩個原在聯詩句玩,忽聽車外一陣馬蹄疾聲,一騎飛馬呼嘯而過。車簾掀動間,隻見那馬上的騎士一身玄色箭袖,修長挺拔,威儀天成,再看那般清潤俊美的眉眼,不是蕭璟是誰?
玉姝不由一怔,待要看個分明,那人已去得遠了。
一時她愈發恍惚起來,想到淩波提醒她的話,隻說蕭璟身份成謎,恐怕大有來頭。
玉姝其實早已覺出蕭璟不是個普通西席那般簡單的,但父親既信任他,自己又何必尋根究底。況他若有什麽壞心,也不用等到現在,雖有淩波殷殷囑咐,讓她提防蕭璟,以前卻也不放在心上。
如今想到,自己與他已是生分了,短短幾日未見,卻仿佛過去數個春秋,竟對他有陌生之感,縱提不提防,又有何區別。
她尚在懵懂,心內一腔鬱結卻不知是何緣由,到了長春觀便覺身上懶懶的,也不去與眾人一道聽戲,略坐了一會子就辭了出去。
淩波欲勸她歇歇,她卻要出去走走,忽聽簷下一響,一隻五絢麗的紅嘴綠臉鸚哥飛了過來,那鸚鵡個頭兒極大,一見了玉姝便嘎嘎叫道:“姑娘!姑娘!”
錦瑟不由笑道:“這不是咱們家那隻嗎?它竟也飛到這裏來了。”
原來這鸚哥極通人性,玉姝自養了它後也沒有將它剪翅,反而時時解了它腳上的鏈子,放它出去玩。這鸚哥卻也記得玉姝,每每在府中翱翔來回時,玉姝去哪,它就跟到哪,今兒玉姝出門,沒想到它竟一路跟到這長春觀來了。
玉姝原本心中不樂,此時也笑道:“好鳥兒,還是你記得我。”
伸手接了那鸚鵡落在自己掌中,一麵輕撫它尾羽一麵道:“這裏的景致倒好,我帶你去賞賞花兒好不好?”
因今日秦府要來人,觀中道士早將閑雜人等都遣了出去,另有秦府的管事帶著一眾家人媳婦守在二門上,玉姝便信步走著,方轉過一個彎,那鸚鵡忽的撲啦一下飛起來,連連嚷道:
“禽獸!禽獸!”
玉姝猶還未反應過來,淩波道:“姑娘快看,那裏方才是不是有個人在瞧我們?!”
她忙舉目望去,隻見不遠處一座嶙峋浮凸的假山石聳立著,若說藏個人,倒綽綽有餘,但這裏守衛森嚴,又怎會有人能潛進來?
一時她腦中忽的冒出一個匪夷所思但又合情合理的念頭,那鸚鵡落在她肩上,還在撲扇翅膀:
“姑娘快跑!禽獸!禽獸!”
卻聽一道無可奈何的笑聲從假山後傳來:“好個扁毛畜生,你再嚷,當心我拔了你的毛!”
再看那人,一身玄色箭袖,果然正是蕭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