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了這一場,胡秀清落得個十分無趣。


    江芙蓉不是親生女,原本是胡秀清打落牙齒吞落肚的秘密。


    想當初她結婚後兩年都沒有懷上孩子,村裏就有人諷刺她是個不會下蛋的母雞,笑話她哪怕硬賴上江大鵬,也沒得什麽好下場。


    在農村,會生孩子是標配,生兒子才能樹立在婆家的地位。


    胡秀清一個也沒落著,在婆婆麵前未免底氣不足,倒也老老實實的在婆家過了兩年安穩日子。


    江奶奶冷眼看了兩年,覺得胡秀清也許是個能勉強過日子的 ,也就不像當初那麽反感,終於接受了這個兒媳婦。


    既然把胡秀清當成一家人,胡秀清這麽久還沒懷上孩子的事,也成了江奶奶的心病。


    正好來了個算命的,有的沒的一把說了不少吉利話,江奶奶心裏一動,就問算命先生能不能算出江大鵬將來有幾個兒子。


    算命先生左掐右算的,說江大鵬命中隻有一子,不過需要異姓女才能帶來。


    這是當地的風俗,凡是多年不懷孕的婦女,隻要抱養一個異姓的女孩,就能帶來親生子。


    通常來說願意這麽做的都是家境殷實的人家,在生活困難時期,一般人家連大人都吃不飽,更何況是抱養一個孩子。


    可這又有什麽辦法呢?


    於是江奶奶跟胡秀清商量了之後,一起謀劃了抱養個女孩的事。


    直接抱養吧,說出去不好聽,還是個話柄,讓鄰居讓村人知道了,有事沒事的亂開玩笑亂說話,在孩子麵前捅出來不要緊,自家的麵子始終是過不去。


    婆媳兩個人一合計,就是抱養個女孩子來也絕不能讓別人發現。


    她們的計劃是先是讓胡秀清對外假稱懷孕了,然後到部隊探親住了幾個月,等回村的時候再抱著一個女孩子回去,謊稱是在部隊生的。


    另一邊呢,胡秀清為了不讓部隊的人發現她的秘密,她硬是在家呆了四五年,直到再懷上第二胎才帶著江芙蓉去部隊隨軍。


    上戶口的時候謊稱大女兒是在老家生的,為了不讓人起疑,就瞞報了年齡,說江芙蓉才三歲多。


    在農村經常吃不飽飯是常事,小女孩若是營養不良,瞞報一兩歲是看不出來的。


    江大鵬雖然不讚成這個做法,可他孝順啊,老娘說行,他就支持唄。


    隨軍幾年,江芙蓉越長越不像江大鵬兩口子。


    胡秀清怕人家問起,想了好多借口,什麽像她姑姑啦,像她舅舅啦,主打就是一個不承認。


    胡秀清以為自己的辦法能瞞天過海 ,隻要她不說,別人就拿她沒辦法。


    其實呢,江大鵬早就把這些事寫了報告交上去。


    他的工作這麽特殊,家庭成員的來曆必定要事無巨細的在報告裏說清楚的。


    胡秀清並不知道這些,還自把自為的按照自己的想法來。


    在江國慶出生之前,胡秀清既要提心吊膽的隱瞞秘密,又要為自己沒能生出兒子而伏低做小,在家屬大院鄰居留下的印象是勤勞樸素不怎麽愛說話,管孩子管得挺嚴的。


    江芙蓉雖然沒有被善待,卻也每天有飯吃,有個溫飽。


    在生下江國慶之後,胡秀清覺得自己成了家裏的功臣,態度全變了。


    用江大鵬的話來說,就是狐狸的尾巴終於藏不住了。


    “兒子”對於他們這個小家來說,除了增加開支,就沒有別的好處了,畢竟,江大鵬要得到提拔,是看工作能力和工作成績,而不是看你生沒生兒子。


    胡秀清可不管這些,生了兒子就意味著自己可以把控江大鵬,把控這個家了。


    可惜生活真的就像江大鵬說的那樣,生個兒子沒什麽了不起,生十個兒子還不是得想辦法掙錢吃飯。


    他們夫妻兩個人的收入來源隻有工資,除了省吃儉用,就是省吃儉用。


    已經上小學的江芙蓉,逐漸的被胡秀清視為影響家庭生活質量的累贅。


    誰不嫌棄累贅呢?誰會好好的對待累贅呢?


    隻要江大鵬不在家,胡秀清就用“再不聽話就不要你”、“不幹活就把你扔了喂野狗”之類的話來威脅恫嚇江芙蓉,尋個由頭又打又罵更是家常便飯。


    而年幼的江芙蓉,本就搞不清大人為什麽會突然翻臉,早就被兜頭的一巴掌給打懵了,一開始是不會反抗,到後來是不敢反抗,受盡了委屈。


    胡秀清篤定自己的秘密沒人知道,就肆無忌憚的對待江芙蓉,想怎麽撒氣就怎麽撒氣。


    她原本打算讓江芙蓉回來家去,讓娘家人把江芙蓉給嫁出去,嫁的越遠越好,越偏僻越窮的地方越好。


    那她的秘密就永遠不會有人知道了。


    沒想到,這個秘密讓江芙蓉自己說出來了,還一副完全不在乎所有人知道的樣子。


    胡秀清慌了,一個人躲回房間裏苦思對策。


    江芙蓉趁這機會出門去找江小翠。


    來走親戚,卻被主人接二連三的往外趕,給誰也受不了。


    雖然錯在胡秀清那裏,可是江芙蓉覺得自己還是要好好安撫一下江小翠。


    在屋後的空地上,江朝暉帶著小寶應在冰麵上打出溜滑,江小翠獨自靠著棵大樹,低著頭生悶氣。


    她一看到江芙蓉過來,就咬著牙說:“芙蓉,如果這要是在村裏,我早就跟姓胡的打起來了。”


    她氣得連嫂子也不叫了。


    江芙蓉點頭附和說:“姑,這要是在村裏,我給你遞棍子遞石頭!”


    “啊?”江小翠一愣,滿臉的怒容轉眼消失,還噗嗤一笑:“你不怕人家說你不孝順,胳膊肘往外拐呀?”


    江芙蓉笑笑:“她沒有盡到母親的責任,我沒拿棍子跟你一起幹,就是念她的一飯之恩。”


    做子女的應該要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但是父母對子女的撫養卻不能成為道德綁架的理由。


    江小翠沒聽懂:“可她總是你媽,你還真的能跟她反目成仇?”


    江芙蓉輕輕一笑:“不用理她!反正她沒資格趕任何人走,咱們計劃著該幹什麽就還幹什麽,幹就完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七十年代之軍屬俏芙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寶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寶笙並收藏七十年代之軍屬俏芙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