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過年
七十年代之軍屬俏芙蓉 作者:寶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江朝暉隱隱約約覺得奶奶說的爛泥朽木,就是媽媽胡秀清和舅舅胡裕清。
她對舅舅沒印象,但是像媽媽那種強硬暴躁的性格,要說像石頭還差不多。
江奶奶說:“在鄉下蓋房子的時候,最後都得往牆上抹一層黃泥,牆上才平整。
不過那種黃泥要去山裏麵找一種專門的土和成泥才糊得住。
不是隨便在路邊上弄點土就可以往牆上糊,等它幹了之後一下子就掉下來了,牆上全是坑,地上全是渣。”
“哦。”江朝暉還是似懂非懂。
江奶奶看著江朝暉懵裏懵懂的,忍不住笑了:“一會讓你姐跟你說,現在咱們先聽你爸說,他馬上就要回單位去值班。”
江大鵬清了清嗓子:“我過年要值班,隻有年三十中午可以回家吃飯。”
過年一點也不輕鬆,任務反而比平時更重。
江奶奶感慨:“旁邊村子裏還有點像過年的樣子,家屬院裏除了孩子們放假了比平常人多點,一點也不像過年。”
江大鵬想起來一件事:“對了,我們單位弄了鞭炮,我今天沒來得及拿,明天我抽空送回來。”
江奶奶高興的說:“過年就是放鞭炮。”
江大鵬又拿出來一遝子蓋了章的紙片“老娘,這是物資券,你白天帶著朝暉去服務領回來。”
“哎喲,這個好!”江奶奶拿起來逐張看:
“我白天去了一趟服務社,櫃台裏的好東西可真多,有些我都沒見過。
看著別人給個小紙片就能拎著大包小包的走,原來是這麽回事啊。
還有鞭炮,這下子咱們能過個熱鬧年。”
江芙蓉問:“爸,哪裏有紅紙?服務社買不到呢。”
江大鵬問:“你要紅紙做什麽?我們單位宣傳科就有。他們這段時間都在忙著寫喜報,我去問問看。”
“大鵬啊,你以前立功的喜報,我都給你留著呢。”
說到紅紙和喜報,江奶奶想起來了:“每到過年的時候,村裏就會用紅紙寫個光榮軍屬,敲鑼打鼓的送到家裏來,我們就趕緊給貼在大門上。
今年我在這兒過年,就你爸一個人在家,算算時間,不是今天就是明天就送家裏去了。”
“哇哦!”江芙蓉驚歎:“光榮軍屬!”
她本來是想問一下能不能貼對聯,或者寫個福字或者寫個什麽喜慶吉利的話貼在門上。
光榮本來就是屬於軍人的,作為軍人的親屬,竟然也能與有榮焉。
江芙蓉說:“我覺得心裏特別自豪。爸,那能不能讓你們單位的同事幫忙寫個光榮軍屬啊?”
江大鵬點點頭:“行!他們宣傳科的人,字都寫得特別漂亮。”
江芙蓉說:“那就多寫幾個,到時候上班我也帶兩張過去。”
江大鵬笑起來:“行!就寫光榮軍屬,還有寫別的嗎?紅紙還要帶回來嗎?兩張夠不夠?”
江芙蓉也不知道夠不夠,先說自己想做什麽:“我想剪四個窗花,貼在這屋的玻璃上,門上還想再貼個對聯。”
這回是江奶奶笑了:“我都十多年沒貼過窗花了。”
不是不想貼,是村裏不讓。
門上的對聯也被鬥私批修永遠革命覆蓋了。
江大鵬聽了,有點為難:“這房子是臨時的,不能隨便動。”
江芙蓉隻好改主意,不能貼窗簾那就另想辦法,過年必須有喜慶的顏色。
“爸,那我就不貼窗花,也不寫對聯,紅紙還是要兩張。”
等江大鵬離開,江芙蓉就開始問江奶奶關於過年的居家裝飾。
除了貼春聯和窗花,還有什麽是可以增加過年的氣氛。
江奶奶想了想:“穿新衣服,頭上紮個紅花,像你們小姑娘紮頭發就用紅頭繩,
像我們老太太過了六十歲的,過年的時候就能用紅布做個大花戴頭上,一直戴到正月十五。”
江芙蓉笑:“奶奶,那我明天去服務找張海燕,讓她給我留兩尺紅布,等姑姑回來給您做個大紅花。”
“不用不用,”江奶奶擺手:“這是在部隊呢,我看她們都剪個短頭發,精神利利索索的,可能都沒有帶紅花的風俗吧。”
江朝暉聽著開始眼熱:“姐,那我可以讓姑姑給我做個紅色的蝴蝶結戴辮子上嗎?”
江芙蓉想了想那個畫麵,不予置評:“你等姑姑回來的時候問她。”
反正就她的想象來說,她想不出來腦袋上係個紅色的蝴蝶結能有多好看。
“紅色的頭發一定得做,年三十的時候咱們在自己在家吃飯,奶奶就戴上。一直戴到正月十五。”
江奶奶笑得更開心了:“你姑姑過年就放三天假,我還想過了年就去買票,買年初三的票。”
江芙蓉驚訝的問:“奶奶,你這麽快就急著回家了?”
江奶奶高興的歎口氣:“這哪裏還快呀,我原來打算就住三天的,結果這一住,住了兩個月。
我是想著你爸要值班,過完年你也要去上班,朝暉要去上學,就過年這兩天你姑姑都有空,送我上了車,不耽誤你們上班上學。”
江朝暉一下子眼眶就紅了:“奶奶,我舍不得你走。我覺得你好像剛來沒兩天。”
江奶奶搖頭:“傻孩子,咱們在這裏住都住了一個來月,你放假都一個多禮拜了,哪裏是沒兩天呢。”
江芙蓉更加不舍:“奶奶,剛才我爸在的時候你怎麽不說?”
“你爸心裏難受,我要是說要走,他心裏更不得勁兒。”江奶奶默默的歎口氣:
“其實我本來想多住幾天的,可是裕清他鬧了這麽個事,我怕他回去村裏,在你爺爺麵前說難聽的話。
你外婆那個人啊肯定又逮著這個事不放,你爺爺嘴笨,要是沒我擋著,這大過年的肯定就得受你外婆的鳥氣。
我這回去把你上班的事還有朝暉去學朗誦學唱歌跳舞的事跟你爺爺好好說說,讓他高興高興。
咱們鄉下人過年不講究大吃大喝,也不講究非得穿新衣服,隻要在正月十五之前能有件天大的喜事,這一年都能過得高高興興的。”
江朝暉隱隱約約覺得奶奶說的爛泥朽木,就是媽媽胡秀清和舅舅胡裕清。
她對舅舅沒印象,但是像媽媽那種強硬暴躁的性格,要說像石頭還差不多。
江奶奶說:“在鄉下蓋房子的時候,最後都得往牆上抹一層黃泥,牆上才平整。
不過那種黃泥要去山裏麵找一種專門的土和成泥才糊得住。
不是隨便在路邊上弄點土就可以往牆上糊,等它幹了之後一下子就掉下來了,牆上全是坑,地上全是渣。”
“哦。”江朝暉還是似懂非懂。
江奶奶看著江朝暉懵裏懵懂的,忍不住笑了:“一會讓你姐跟你說,現在咱們先聽你爸說,他馬上就要回單位去值班。”
江大鵬清了清嗓子:“我過年要值班,隻有年三十中午可以回家吃飯。”
過年一點也不輕鬆,任務反而比平時更重。
江奶奶感慨:“旁邊村子裏還有點像過年的樣子,家屬院裏除了孩子們放假了比平常人多點,一點也不像過年。”
江大鵬想起來一件事:“對了,我們單位弄了鞭炮,我今天沒來得及拿,明天我抽空送回來。”
江奶奶高興的說:“過年就是放鞭炮。”
江大鵬又拿出來一遝子蓋了章的紙片“老娘,這是物資券,你白天帶著朝暉去服務領回來。”
“哎喲,這個好!”江奶奶拿起來逐張看:
“我白天去了一趟服務社,櫃台裏的好東西可真多,有些我都沒見過。
看著別人給個小紙片就能拎著大包小包的走,原來是這麽回事啊。
還有鞭炮,這下子咱們能過個熱鬧年。”
江芙蓉問:“爸,哪裏有紅紙?服務社買不到呢。”
江大鵬問:“你要紅紙做什麽?我們單位宣傳科就有。他們這段時間都在忙著寫喜報,我去問問看。”
“大鵬啊,你以前立功的喜報,我都給你留著呢。”
說到紅紙和喜報,江奶奶想起來了:“每到過年的時候,村裏就會用紅紙寫個光榮軍屬,敲鑼打鼓的送到家裏來,我們就趕緊給貼在大門上。
今年我在這兒過年,就你爸一個人在家,算算時間,不是今天就是明天就送家裏去了。”
“哇哦!”江芙蓉驚歎:“光榮軍屬!”
她本來是想問一下能不能貼對聯,或者寫個福字或者寫個什麽喜慶吉利的話貼在門上。
光榮本來就是屬於軍人的,作為軍人的親屬,竟然也能與有榮焉。
江芙蓉說:“我覺得心裏特別自豪。爸,那能不能讓你們單位的同事幫忙寫個光榮軍屬啊?”
江大鵬點點頭:“行!他們宣傳科的人,字都寫得特別漂亮。”
江芙蓉說:“那就多寫幾個,到時候上班我也帶兩張過去。”
江大鵬笑起來:“行!就寫光榮軍屬,還有寫別的嗎?紅紙還要帶回來嗎?兩張夠不夠?”
江芙蓉也不知道夠不夠,先說自己想做什麽:“我想剪四個窗花,貼在這屋的玻璃上,門上還想再貼個對聯。”
這回是江奶奶笑了:“我都十多年沒貼過窗花了。”
不是不想貼,是村裏不讓。
門上的對聯也被鬥私批修永遠革命覆蓋了。
江大鵬聽了,有點為難:“這房子是臨時的,不能隨便動。”
江芙蓉隻好改主意,不能貼窗簾那就另想辦法,過年必須有喜慶的顏色。
“爸,那我就不貼窗花,也不寫對聯,紅紙還是要兩張。”
等江大鵬離開,江芙蓉就開始問江奶奶關於過年的居家裝飾。
除了貼春聯和窗花,還有什麽是可以增加過年的氣氛。
江奶奶想了想:“穿新衣服,頭上紮個紅花,像你們小姑娘紮頭發就用紅頭繩,
像我們老太太過了六十歲的,過年的時候就能用紅布做個大花戴頭上,一直戴到正月十五。”
江芙蓉笑:“奶奶,那我明天去服務找張海燕,讓她給我留兩尺紅布,等姑姑回來給您做個大紅花。”
“不用不用,”江奶奶擺手:“這是在部隊呢,我看她們都剪個短頭發,精神利利索索的,可能都沒有帶紅花的風俗吧。”
江朝暉聽著開始眼熱:“姐,那我可以讓姑姑給我做個紅色的蝴蝶結戴辮子上嗎?”
江芙蓉想了想那個畫麵,不予置評:“你等姑姑回來的時候問她。”
反正就她的想象來說,她想不出來腦袋上係個紅色的蝴蝶結能有多好看。
“紅色的頭發一定得做,年三十的時候咱們在自己在家吃飯,奶奶就戴上。一直戴到正月十五。”
江奶奶笑得更開心了:“你姑姑過年就放三天假,我還想過了年就去買票,買年初三的票。”
江芙蓉驚訝的問:“奶奶,你這麽快就急著回家了?”
江奶奶高興的歎口氣:“這哪裏還快呀,我原來打算就住三天的,結果這一住,住了兩個月。
我是想著你爸要值班,過完年你也要去上班,朝暉要去上學,就過年這兩天你姑姑都有空,送我上了車,不耽誤你們上班上學。”
江朝暉一下子眼眶就紅了:“奶奶,我舍不得你走。我覺得你好像剛來沒兩天。”
江奶奶搖頭:“傻孩子,咱們在這裏住都住了一個來月,你放假都一個多禮拜了,哪裏是沒兩天呢。”
江芙蓉更加不舍:“奶奶,剛才我爸在的時候你怎麽不說?”
“你爸心裏難受,我要是說要走,他心裏更不得勁兒。”江奶奶默默的歎口氣:
“其實我本來想多住幾天的,可是裕清他鬧了這麽個事,我怕他回去村裏,在你爺爺麵前說難聽的話。
你外婆那個人啊肯定又逮著這個事不放,你爺爺嘴笨,要是沒我擋著,這大過年的肯定就得受你外婆的鳥氣。
我這回去把你上班的事還有朝暉去學朗誦學唱歌跳舞的事跟你爺爺好好說說,讓他高興高興。
咱們鄉下人過年不講究大吃大喝,也不講究非得穿新衣服,隻要在正月十五之前能有件天大的喜事,這一年都能過得高高興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