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要的就是效果
七十年代之軍屬俏芙蓉 作者:寶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江芙蓉在師傅朱明珍的注視下,坦然自若的答應了一聲好。
朱明珍轉過頭去問:“小林,你不是說不參加元宵晚會的演出嗎?怎麽你跟小江都要參加?”
“沒有沒有,就我參加。”林招娣太興奮了,根本就沒留意到其他人的表情變化:“小江會看譜,她答應幫我們排練。”
朱明珍勉強擠出一絲笑容:“啊喲,小江會的還挺多。”
江芙蓉笑笑:“反正我也沒什麽事,在宿舍待著不如去看林姐她們排練。”
林招娣說:“今年我可得好好唱,再不能出洋相了。”
或許是想到了八個軋路的笑話,朱明珍打了個哈哈沒再說什麽。
好容易等到晚上下班,林招娣因為要鎖門不能馬上走,隻好改了主意派江芙蓉先去占地方:“就在圖書室旁邊樓梯上去,在二樓,你看門上寫著活動室1234的那幾間隨便哪間都行,小江你要快點呀。”
那模樣像極了要去搶占地盤玩遊戲的小孩子,好像慢一點就輸了似的。
“我帶上歌譜,省得人家不認識我。”江芙蓉尋思剛下班,準點離開座位都像是早退,難道還有人會跑著去占地方?
但她還是多考慮了一步,拿了歌譜才走。
到了文體活動中心一看,四間活動室竟然真的隻剩下一間空著,開了燈,兩個白熾燈隻有一個是亮的,窗戶還漏風,咣咣響。
破就破點吧,好歹還是占到了一間活動室,兆頭不能說不好也不能說好。
就這,還有人要搶呢。
“我們要練節目了,你到外頭去吧。”幾個年青小夥子走進來,毫不客氣的趕人。
江芙蓉看他們手裏拿著快板和信紙,猜測他們也是來排練節目的,就從自己挎包裏拿出歌譜揚了揚:“不好意思,我先來的。”
開口趕人的小夥子走過來看看歌譜,懷疑的問:“《珊瑚頌》?你是總廠表演合唱的?”
江芙蓉麵不改色的應下:“是!”
“哈哈!”幾個年輕人一起笑起來,你一言我一語起哄道:
“原來是八個軋路的!”
“這回不軋路啦?改成趕海啦?”
“大馬路在外麵嘿。”
“……”
江芙蓉無語的看著他們,反過來趕人:“唱的好不好不關你們的事,麻煩你們出去,我要排練了。”
幾個年青小夥子看江芙蓉年紀不大,又是新麵孔,不但不離開,還在繼續開玩笑:“你唱你的,我們在這向你學習。”
“軋馬路還用練嗎?”
“排練一下怎麽半路下舞台的給我們瞧瞧,小心別崴腳嘿。”
“哈哈……”
笑得那叫一個肆無忌憚。
江芙蓉自知寡不敵眾,硬懟回去的話隻會讓對方笑得更大聲。
她等對方笑得差不多了才說:“你們覺得很好笑?那你們編個段子在台上說啊,能把我們逗笑了,算你們厲害!”
算你厲害這個詞,對年青男性來說非常具有挑戰性,輕易的就能激起他們的好勝心。
有一個年輕人不假思索的說:“我們敢在台上說,就怕你們笑不出來,在台下哭鼻子。”
江芙蓉冷笑:“寫得出來再說!”
一句話就把對方懟得啞口無言。
因為這是江山機械廠內部的元宵晚會上,所有的節目都是各部門抽派人手進行表演,圖的就是一個全民參與的快樂。
他們上報表演的節目基本上沒有原創的內容,幾乎都是模仿文藝團體演出過的歌曲舞蹈朗誦。
江芙蓉知道,在任何一個以生產加工為主的實業單位裏找一個有文藝表演天賦的人很容易,但是找一個擅長文藝演出創作的人就很難。
她賭了一把,篤定這些年輕人要練習的快板,也是翻的別人的內容。
這一把她賭對了。
那幾個年青人一下子愣住了,摸著後腦勺麵麵相覷。
江芙蓉沒給他們反擊的機會:“我準備練習了,其他人在來的路上,麻煩你們出去,順手把門帶上。”
說完,她走到黑板前拿起板擦,背對著門口開始擦黑板。
“走吧走吧,換地方,這裏咱待不起。”
“她是哪個科室的?”
“是財務科新來的,我看她坐在朱大姐旁邊。”
就聽著一陣小聲的議論聲,隨著腳步聲離去,活動室的門被重重的關上,震得玻璃窗咣咣響。
江芙蓉心想,原來這幾個人裏麵有人見過自己,那就是說,他們很快就知道自己懟過宮大偉的“事跡”。
沒過多久,林招娣就來了:“小江你餓了吧?食堂有早上的油條,我看你喜歡吃就給你要了一根,趕緊趁熱吃,李輝她們馬上就到。”
“帶回宿舍去吃,我現在不餓。”江芙蓉張開兩隻手,全都是白粉筆灰和厚厚的灰塵,袖子上也蹭到了:“我等下抄歌譜到黑板上,還得弄髒手。”
說話之間,李輝她們陸陸續續進來,林招娣一一替她們做介紹。
還沒等江芙蓉說出練習的步驟安排,李輝就說:“換歌是誰提出來的呀?節目都已經報上去工會了,要是報幕的時候報了《珊瑚頌》,那我們怎麽辦?”
“八嘎!”林招娣脫口而出。
全部人都沉默了。
李輝說:“《二月裏來》是老歌,而且前年有人唱過了,我們還是唱《珊瑚頌》吧。”
“《珊瑚頌》是王老師選的,還是唱《珊瑚頌》吧。”
“我想唱《二月裏來》,這首歌好唱。”
“我不想唱《珊瑚頌》,小張的嗓子太尖了,我跟不上。”
說來說去,原來這些人根本就不是林招娣說的那樣都同意換歌。
林招娣為難的看著江芙蓉,等她出頭。
江芙蓉說:“現在就兩首歌,咱們每一個人把兩首歌分別都唱一遍,當一個人唱的時候,其他人在旁邊認真的聽著。
等所有人都唱完之後,每個人的哪首歌唱得更好,讓其他人評分。
唱的好的算一分,跑調的破音的或者沒跑調但是其他人覺得唱的不好聽就得零分 。最後統計票數,該不該換歌曲就按得分情況來算,這樣最公平。”
這個世界上最難的就是公平二字。
當幾個年輕的女孩子一聽到“最公平”三個字,異口同聲的都說好。
分歧就這麽輕鬆的被江芙蓉化解。
林招娣轉憂為喜:“好哇好哇,我先唱。”
八個人,每個人唱兩首歌,最後由江芙蓉在黑板上分別統計得分情況。
毫無疑問,除了林招娣唱的珊瑚頌得了八分,其他幾個人唱珊瑚頌的分數都低於二月裏來。
江芙蓉為了打消她們的擔憂,就讓林招娣和張紅霞一起合唱。
剛剛在聽他們唱歌的過程中,江芙蓉輕易的就分辨出林招娣的天然嗓子屬於民族唱法,偏女高音,張紅霞就是普通八度嗓子的唱歌愛好者,屬於女中音,他們兩個的共同特點是音準特別好,節拍踩得準。
在一個團體中,起帶頭作用的不一定是唱得最好的,但一定是要表現最穩定的。
“林姐,你用你剛才起的調唱,張姐,你就用你的音調,不用遷就對方,來,預備,起~”江芙蓉抬起一隻胳膊開始指揮。
一開始,她們兩個都有點緊張,唱的很用力,張紅霞一下子就被林招娣的聲音給帶跑了,不知所措地停下來。
江芙蓉安慰她們說:“對,就是這樣,非常好,你們把聲音放小一點,就像在座位上小聲的唱給自己聽,不用管別人唱什麽,隻看自己手裏的歌譜。”
沒配合好,不但沒被挑剔,還得到了肯定,林招娣張紅霞象是吃了定心丸,不慌不忙的小聲唱了起來。
雖然她們壓低了嗓音,但是女高音和女中音混在一起,踩著同一節拍,唱出來的效果非常漂亮。
第一段唱下來之後,所有人都不約而同的鼓起掌來。
林招娣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小江,你真是太會選歌啦!不愧是文工團出來的。”
部隊,文工團,現場指揮效果,加一起,給江芙蓉鍍上了一層懂藝術的“專業”光環。
就這樣,隻在文工團陪讀過兩節課的江芙蓉,理所當然的成了合唱隊的音樂教練員。
朱明珍轉過頭去問:“小林,你不是說不參加元宵晚會的演出嗎?怎麽你跟小江都要參加?”
“沒有沒有,就我參加。”林招娣太興奮了,根本就沒留意到其他人的表情變化:“小江會看譜,她答應幫我們排練。”
朱明珍勉強擠出一絲笑容:“啊喲,小江會的還挺多。”
江芙蓉笑笑:“反正我也沒什麽事,在宿舍待著不如去看林姐她們排練。”
林招娣說:“今年我可得好好唱,再不能出洋相了。”
或許是想到了八個軋路的笑話,朱明珍打了個哈哈沒再說什麽。
好容易等到晚上下班,林招娣因為要鎖門不能馬上走,隻好改了主意派江芙蓉先去占地方:“就在圖書室旁邊樓梯上去,在二樓,你看門上寫著活動室1234的那幾間隨便哪間都行,小江你要快點呀。”
那模樣像極了要去搶占地盤玩遊戲的小孩子,好像慢一點就輸了似的。
“我帶上歌譜,省得人家不認識我。”江芙蓉尋思剛下班,準點離開座位都像是早退,難道還有人會跑著去占地方?
但她還是多考慮了一步,拿了歌譜才走。
到了文體活動中心一看,四間活動室竟然真的隻剩下一間空著,開了燈,兩個白熾燈隻有一個是亮的,窗戶還漏風,咣咣響。
破就破點吧,好歹還是占到了一間活動室,兆頭不能說不好也不能說好。
就這,還有人要搶呢。
“我們要練節目了,你到外頭去吧。”幾個年青小夥子走進來,毫不客氣的趕人。
江芙蓉看他們手裏拿著快板和信紙,猜測他們也是來排練節目的,就從自己挎包裏拿出歌譜揚了揚:“不好意思,我先來的。”
開口趕人的小夥子走過來看看歌譜,懷疑的問:“《珊瑚頌》?你是總廠表演合唱的?”
江芙蓉麵不改色的應下:“是!”
“哈哈!”幾個年輕人一起笑起來,你一言我一語起哄道:
“原來是八個軋路的!”
“這回不軋路啦?改成趕海啦?”
“大馬路在外麵嘿。”
“……”
江芙蓉無語的看著他們,反過來趕人:“唱的好不好不關你們的事,麻煩你們出去,我要排練了。”
幾個年青小夥子看江芙蓉年紀不大,又是新麵孔,不但不離開,還在繼續開玩笑:“你唱你的,我們在這向你學習。”
“軋馬路還用練嗎?”
“排練一下怎麽半路下舞台的給我們瞧瞧,小心別崴腳嘿。”
“哈哈……”
笑得那叫一個肆無忌憚。
江芙蓉自知寡不敵眾,硬懟回去的話隻會讓對方笑得更大聲。
她等對方笑得差不多了才說:“你們覺得很好笑?那你們編個段子在台上說啊,能把我們逗笑了,算你們厲害!”
算你厲害這個詞,對年青男性來說非常具有挑戰性,輕易的就能激起他們的好勝心。
有一個年輕人不假思索的說:“我們敢在台上說,就怕你們笑不出來,在台下哭鼻子。”
江芙蓉冷笑:“寫得出來再說!”
一句話就把對方懟得啞口無言。
因為這是江山機械廠內部的元宵晚會上,所有的節目都是各部門抽派人手進行表演,圖的就是一個全民參與的快樂。
他們上報表演的節目基本上沒有原創的內容,幾乎都是模仿文藝團體演出過的歌曲舞蹈朗誦。
江芙蓉知道,在任何一個以生產加工為主的實業單位裏找一個有文藝表演天賦的人很容易,但是找一個擅長文藝演出創作的人就很難。
她賭了一把,篤定這些年輕人要練習的快板,也是翻的別人的內容。
這一把她賭對了。
那幾個年青人一下子愣住了,摸著後腦勺麵麵相覷。
江芙蓉沒給他們反擊的機會:“我準備練習了,其他人在來的路上,麻煩你們出去,順手把門帶上。”
說完,她走到黑板前拿起板擦,背對著門口開始擦黑板。
“走吧走吧,換地方,這裏咱待不起。”
“她是哪個科室的?”
“是財務科新來的,我看她坐在朱大姐旁邊。”
就聽著一陣小聲的議論聲,隨著腳步聲離去,活動室的門被重重的關上,震得玻璃窗咣咣響。
江芙蓉心想,原來這幾個人裏麵有人見過自己,那就是說,他們很快就知道自己懟過宮大偉的“事跡”。
沒過多久,林招娣就來了:“小江你餓了吧?食堂有早上的油條,我看你喜歡吃就給你要了一根,趕緊趁熱吃,李輝她們馬上就到。”
“帶回宿舍去吃,我現在不餓。”江芙蓉張開兩隻手,全都是白粉筆灰和厚厚的灰塵,袖子上也蹭到了:“我等下抄歌譜到黑板上,還得弄髒手。”
說話之間,李輝她們陸陸續續進來,林招娣一一替她們做介紹。
還沒等江芙蓉說出練習的步驟安排,李輝就說:“換歌是誰提出來的呀?節目都已經報上去工會了,要是報幕的時候報了《珊瑚頌》,那我們怎麽辦?”
“八嘎!”林招娣脫口而出。
全部人都沉默了。
李輝說:“《二月裏來》是老歌,而且前年有人唱過了,我們還是唱《珊瑚頌》吧。”
“《珊瑚頌》是王老師選的,還是唱《珊瑚頌》吧。”
“我想唱《二月裏來》,這首歌好唱。”
“我不想唱《珊瑚頌》,小張的嗓子太尖了,我跟不上。”
說來說去,原來這些人根本就不是林招娣說的那樣都同意換歌。
林招娣為難的看著江芙蓉,等她出頭。
江芙蓉說:“現在就兩首歌,咱們每一個人把兩首歌分別都唱一遍,當一個人唱的時候,其他人在旁邊認真的聽著。
等所有人都唱完之後,每個人的哪首歌唱得更好,讓其他人評分。
唱的好的算一分,跑調的破音的或者沒跑調但是其他人覺得唱的不好聽就得零分 。最後統計票數,該不該換歌曲就按得分情況來算,這樣最公平。”
這個世界上最難的就是公平二字。
當幾個年輕的女孩子一聽到“最公平”三個字,異口同聲的都說好。
分歧就這麽輕鬆的被江芙蓉化解。
林招娣轉憂為喜:“好哇好哇,我先唱。”
八個人,每個人唱兩首歌,最後由江芙蓉在黑板上分別統計得分情況。
毫無疑問,除了林招娣唱的珊瑚頌得了八分,其他幾個人唱珊瑚頌的分數都低於二月裏來。
江芙蓉為了打消她們的擔憂,就讓林招娣和張紅霞一起合唱。
剛剛在聽他們唱歌的過程中,江芙蓉輕易的就分辨出林招娣的天然嗓子屬於民族唱法,偏女高音,張紅霞就是普通八度嗓子的唱歌愛好者,屬於女中音,他們兩個的共同特點是音準特別好,節拍踩得準。
在一個團體中,起帶頭作用的不一定是唱得最好的,但一定是要表現最穩定的。
“林姐,你用你剛才起的調唱,張姐,你就用你的音調,不用遷就對方,來,預備,起~”江芙蓉抬起一隻胳膊開始指揮。
一開始,她們兩個都有點緊張,唱的很用力,張紅霞一下子就被林招娣的聲音給帶跑了,不知所措地停下來。
江芙蓉安慰她們說:“對,就是這樣,非常好,你們把聲音放小一點,就像在座位上小聲的唱給自己聽,不用管別人唱什麽,隻看自己手裏的歌譜。”
沒配合好,不但沒被挑剔,還得到了肯定,林招娣張紅霞象是吃了定心丸,不慌不忙的小聲唱了起來。
雖然她們壓低了嗓音,但是女高音和女中音混在一起,踩著同一節拍,唱出來的效果非常漂亮。
第一段唱下來之後,所有人都不約而同的鼓起掌來。
林招娣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小江,你真是太會選歌啦!不愧是文工團出來的。”
部隊,文工團,現場指揮效果,加一起,給江芙蓉鍍上了一層懂藝術的“專業”光環。
就這樣,隻在文工團陪讀過兩節課的江芙蓉,理所當然的成了合唱隊的音樂教練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