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荒島討海
重生1983,從趕海走向成功 作者:王鋼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回到碼頭,一家人都在,看到開回來的是這麽一艘舊船,都嫌棄的不行。
“怎麽這麽舊啊,搞得我這鞭炮都不想放了。”張為民拿著鞭炮,都準備慶祝了,結果看到船又後悔花這冤枉錢了。
“本來就是二手船,放不放鞭炮都一樣。”張為清笑道。
“話也不能這麽說,該有的儀式還是要做到的,明天出海前再去媽祖廟拜一下。”張德讓道。
雖然嘴上說著嫌棄的話,張為民還是將鞭炮點燃,一時間整個碼頭劈裏啪啦的響個不停。
等到鞭炮燃盡,眾人也各自回家,約好明天三點在碼頭集合。
回到家都快十點了,幾人各自洗漱,趁著還有時間能睡一會是一會。
次日淩晨,張為清抵達碼頭的時候所有人都到齊了,打冰塊的打冰塊,還有搬粘網的,搬延繩釣筐子的。
人多,考慮的也更周全,但是省了他不少的心思。
“咱們的隊伍是越來越壯大了,希望收獲也跟著水漲船高。”張為清笑道。
兩艘船,人員要分配一下,還不等張為清說話阿強就直接道:“我跟清哥一艘船。”
梁正其也張了張嘴,不過忍住沒有說話,畢竟他隻是船工,還是要聽從東家的安排。
張為清看在眼裏笑道:“再加個阿其,我們三個一起,二叔三叔你們和我大哥一起。”
“你們三個能行嗎?船都沒開過幾次。”張為民有些不放心道。
“沒事,我們就跟在你們船後麵,等到了捕魚的海域,你們去拖網,我們放延繩釣和粘網。”
“行吧,那你開船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張為民道。
張為清點頭應下,心道就咱們這些人中,我開船的時間才是最久的,瞎擔心。
拜完媽祖,兩艘船同時出發,船開了半個小時後,張為清看到張為民他們的船開始下網,他也將船速降了下來,招呼阿強和阿其準備放延繩釣。
這個過程其實挺無聊的,就是不停的重複著掛餌放魚線的動作。
好在這些不需要他來做,他隻要控製著船就行。
放完延繩釣又繼續放粘網,等到全部完成已經是早上九點鍾了。
“清哥,接下來咱們做什麽?”阿強問道。
不管是延繩釣還是粘網下到海裏都要等上一段時間,他們的船又沒有拖網,還真是沒事做了。
“先休息一會兒吧,等到退潮了,咱們找個荒島轉轉,看看有沒有好貨。”
閑著也是閑著,張為清便想到了之前放樁網的那個荒島,上次隻做了一次樁網,都沒有真正上島看看。
“好啊,看看有沒有寶藏!”阿其興奮道。
張為清笑道:“寶藏不一定,但是海貨應該還是不少的,你倆也抓緊時間休息,待會幹活的時候可不準喊累。”
張為清踏踏實實的休息了一個小時,昨天買船折騰的太晚,他才睡了四個小時,現在困得不行。
等到潮水退去,阿強才過來叫醒他,“清哥,退潮了。”
張為清迷糊了一會才徹底清醒,開著船靠近海島。
三人在灘塗上轉了一圈,撿到了一些海螺,也有一些擱淺的魚,不過都不大。
“清哥,那邊好多海鳥啊。”阿其覺得撿海螺沒意思,就爬上一處高地,朝著島上望去。
張為清和張為強也走了過去,真的看到密密麻麻的海鳥。
“今天有口福了。”張為清笑道。
“清哥,海鳥不好抓啊。”阿強道。
“笨,誰說抓海鳥了,這麽多海鳥在這裏棲息,海鳥蛋能少的了?”
聽到這話,兩人眼睛齊齊一亮,雞蛋都吃過,海鳥蛋還真是少見。
張為清招呼兩人去船上拿上筐子,朝著海鳥聚集的灌木林走去,島上的樹木都不高,密密麻麻的全是鳥窩。
“清哥,好多鳥蛋啊。”等幾人走近了,阿其驚喜的道。
“每個窩裏都留一兩個,別全拿完了。”張為清交代了一句,總要給這些海鳥留個種。
掏了一個小時的鳥窩,三人都收獲了滿滿一筐子的鳥蛋,看看時間也快十一點了,張為清便找了些幹柴點火。
昨天買完船太晚了,導致他們船上連個爐子都沒準備,隻能在海島上燒火做飯了。
“清哥,多煮幾個,我感覺我能吃十個鳥蛋。”阿強笑道。
海鳥蛋大小不一,小的跟鵪鶉蛋差不多,大的都有鵝蛋那麽大了。
“行,今天就少煮點飯,咱們吃鳥蛋吃到飽。”
撿的鳥蛋足夠多,他們也不打算賣,索性吃個過癮。
吃完飯,幾人又在島上轉悠,張為清對礁石區的印象很好,直奔礁石區。
“好多藤壺啊。”站在礁石區邊,張為清看到密密麻麻的藤壺,差點密集恐懼症都要犯了。
藤壺的味道還行,就是太麻煩了,留著以後再弄。
“嘿,還有個水坑。”又走了一會兒,張為清驚喜道,在海島的邊緣處居然看到一個水坑。
“海鱸魚,兩隻梭子蟹,還有這是...黑毛?!”水坑裏的水不深,加上海水很輕,一眼就能看到底。
“臥槽,十五六條黑毛魚,基本都有三四斤的樣子,發財了啊。”
黑毛魚學名斑魢,又稱瓜子鱲,俗名黑毛、菜毛、粗鱗黑毛,魚肉鮮美,價格也很高,這個年代也能賣到兩三塊錢一斤。
回去拿魚筐,張為清看到阿強和阿其正拿著鏟子在一片淤泥地裏挖,也走了過去。
“你們倆挖什麽呢?”
“清哥,土龍!”張為強指著他們的水桶興奮道。
“啊?這裏還有土龍?臥槽,這麽大個。”張為清驚訝道。
土龍又稱白鱔,鰻魚的一種,體型細長,前部近圓筒形,後部側扁,體長30-50厘米,肉質細嫩,有“水中人參”之譽。。
數量稀少,而且很難挖,後世的野生白鱔一斤能賣到500塊,這個年代也能賣到三四塊一斤了。
“又挖一條。”阿其笑道,手裏赫然抓著一條兩斤多的大白鱔。
“發財發財,等我收了那幾條黑毛也過來挖。”張為清笑道,雖然想著荒島會有收獲,也沒想到竟接連發現黑毛和白鱔這種高價值的貨。
“清哥你還找到了黑毛魚?”
“嗯,那邊的水坑,有十幾條,也能賣一百來塊錢。”
“怎麽這麽舊啊,搞得我這鞭炮都不想放了。”張為民拿著鞭炮,都準備慶祝了,結果看到船又後悔花這冤枉錢了。
“本來就是二手船,放不放鞭炮都一樣。”張為清笑道。
“話也不能這麽說,該有的儀式還是要做到的,明天出海前再去媽祖廟拜一下。”張德讓道。
雖然嘴上說著嫌棄的話,張為民還是將鞭炮點燃,一時間整個碼頭劈裏啪啦的響個不停。
等到鞭炮燃盡,眾人也各自回家,約好明天三點在碼頭集合。
回到家都快十點了,幾人各自洗漱,趁著還有時間能睡一會是一會。
次日淩晨,張為清抵達碼頭的時候所有人都到齊了,打冰塊的打冰塊,還有搬粘網的,搬延繩釣筐子的。
人多,考慮的也更周全,但是省了他不少的心思。
“咱們的隊伍是越來越壯大了,希望收獲也跟著水漲船高。”張為清笑道。
兩艘船,人員要分配一下,還不等張為清說話阿強就直接道:“我跟清哥一艘船。”
梁正其也張了張嘴,不過忍住沒有說話,畢竟他隻是船工,還是要聽從東家的安排。
張為清看在眼裏笑道:“再加個阿其,我們三個一起,二叔三叔你們和我大哥一起。”
“你們三個能行嗎?船都沒開過幾次。”張為民有些不放心道。
“沒事,我們就跟在你們船後麵,等到了捕魚的海域,你們去拖網,我們放延繩釣和粘網。”
“行吧,那你開船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張為民道。
張為清點頭應下,心道就咱們這些人中,我開船的時間才是最久的,瞎擔心。
拜完媽祖,兩艘船同時出發,船開了半個小時後,張為清看到張為民他們的船開始下網,他也將船速降了下來,招呼阿強和阿其準備放延繩釣。
這個過程其實挺無聊的,就是不停的重複著掛餌放魚線的動作。
好在這些不需要他來做,他隻要控製著船就行。
放完延繩釣又繼續放粘網,等到全部完成已經是早上九點鍾了。
“清哥,接下來咱們做什麽?”阿強問道。
不管是延繩釣還是粘網下到海裏都要等上一段時間,他們的船又沒有拖網,還真是沒事做了。
“先休息一會兒吧,等到退潮了,咱們找個荒島轉轉,看看有沒有好貨。”
閑著也是閑著,張為清便想到了之前放樁網的那個荒島,上次隻做了一次樁網,都沒有真正上島看看。
“好啊,看看有沒有寶藏!”阿其興奮道。
張為清笑道:“寶藏不一定,但是海貨應該還是不少的,你倆也抓緊時間休息,待會幹活的時候可不準喊累。”
張為清踏踏實實的休息了一個小時,昨天買船折騰的太晚,他才睡了四個小時,現在困得不行。
等到潮水退去,阿強才過來叫醒他,“清哥,退潮了。”
張為清迷糊了一會才徹底清醒,開著船靠近海島。
三人在灘塗上轉了一圈,撿到了一些海螺,也有一些擱淺的魚,不過都不大。
“清哥,那邊好多海鳥啊。”阿其覺得撿海螺沒意思,就爬上一處高地,朝著島上望去。
張為清和張為強也走了過去,真的看到密密麻麻的海鳥。
“今天有口福了。”張為清笑道。
“清哥,海鳥不好抓啊。”阿強道。
“笨,誰說抓海鳥了,這麽多海鳥在這裏棲息,海鳥蛋能少的了?”
聽到這話,兩人眼睛齊齊一亮,雞蛋都吃過,海鳥蛋還真是少見。
張為清招呼兩人去船上拿上筐子,朝著海鳥聚集的灌木林走去,島上的樹木都不高,密密麻麻的全是鳥窩。
“清哥,好多鳥蛋啊。”等幾人走近了,阿其驚喜的道。
“每個窩裏都留一兩個,別全拿完了。”張為清交代了一句,總要給這些海鳥留個種。
掏了一個小時的鳥窩,三人都收獲了滿滿一筐子的鳥蛋,看看時間也快十一點了,張為清便找了些幹柴點火。
昨天買完船太晚了,導致他們船上連個爐子都沒準備,隻能在海島上燒火做飯了。
“清哥,多煮幾個,我感覺我能吃十個鳥蛋。”阿強笑道。
海鳥蛋大小不一,小的跟鵪鶉蛋差不多,大的都有鵝蛋那麽大了。
“行,今天就少煮點飯,咱們吃鳥蛋吃到飽。”
撿的鳥蛋足夠多,他們也不打算賣,索性吃個過癮。
吃完飯,幾人又在島上轉悠,張為清對礁石區的印象很好,直奔礁石區。
“好多藤壺啊。”站在礁石區邊,張為清看到密密麻麻的藤壺,差點密集恐懼症都要犯了。
藤壺的味道還行,就是太麻煩了,留著以後再弄。
“嘿,還有個水坑。”又走了一會兒,張為清驚喜道,在海島的邊緣處居然看到一個水坑。
“海鱸魚,兩隻梭子蟹,還有這是...黑毛?!”水坑裏的水不深,加上海水很輕,一眼就能看到底。
“臥槽,十五六條黑毛魚,基本都有三四斤的樣子,發財了啊。”
黑毛魚學名斑魢,又稱瓜子鱲,俗名黑毛、菜毛、粗鱗黑毛,魚肉鮮美,價格也很高,這個年代也能賣到兩三塊錢一斤。
回去拿魚筐,張為清看到阿強和阿其正拿著鏟子在一片淤泥地裏挖,也走了過去。
“你們倆挖什麽呢?”
“清哥,土龍!”張為強指著他們的水桶興奮道。
“啊?這裏還有土龍?臥槽,這麽大個。”張為清驚訝道。
土龍又稱白鱔,鰻魚的一種,體型細長,前部近圓筒形,後部側扁,體長30-50厘米,肉質細嫩,有“水中人參”之譽。。
數量稀少,而且很難挖,後世的野生白鱔一斤能賣到500塊,這個年代也能賣到三四塊一斤了。
“又挖一條。”阿其笑道,手裏赫然抓著一條兩斤多的大白鱔。
“發財發財,等我收了那幾條黑毛也過來挖。”張為清笑道,雖然想著荒島會有收獲,也沒想到竟接連發現黑毛和白鱔這種高價值的貨。
“清哥你還找到了黑毛魚?”
“嗯,那邊的水坑,有十幾條,也能賣一百來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