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悲歡並不相同,特別是戰場上,一方驚駭,另一方自然是歡呼了。
眼看我方一晚上搗鼓出來的奇怪器械竟然有如此大威力,三天不破的堅城在第一輪打擊下,便有了城破的跡象,大隋這邊將士均發出了歡呼。所有人的目光不由瞅向陣前這十台巨大的戰爭機器,似乎想要看出一朵花來。
圍繞著投石機周遭的數十個士兵正在“嗨喲”“嗨喲”搬運石塊,好在雲行烈建造投石機時便考慮到填裝彈藥的問題,在每台投石機旁邊都建造了簡單的運吊器械,大大節約了人力搬運的時間成本和難度。
這投石機固然威力強大,但無法移動的缺陷和裝填彈藥時間太久,都是弱點。眼看攻城兵好不容易將彈藥填裝上去,中間過去了最少五分多鍾。一切就緒,一聲令下,士兵砍斷固定那長度最少十米的發射臂的繩子,第二批巨石在這巨大動能下,高高拋起,這一次十枚巨石盡數命中城牆,轟然巨響中,城內又是一陣慘叫聲起伏,無論是巨石本身,還是砸落下崩飛的碎石,在這巨大動能加持下,都是能致人最少重傷的破壞力。
兩輪之後,對麵遼東城終於做出了反應,一隊人馬自最近的城門中衝出,向投石機這邊衝來。
“弓箭手!”
每座投石車後方均有兩列方陣林立,最前方是長弓手,手持長弓,這是隋軍的標準弓兵,可射150米,聽見長官號令立即搭弓上弦,弓至滿月。見敵軍奔至射程,150米、130米。
”射!“
一聲令下,萬箭齊發。
隋軍士兵分工明確,按照戰場需求,有專門的兵種配置,一個軍團之中長弓兵的數量隻能占總數的百分之20-30%,此時守護在投石車後方每個方陣的長弓兵均有600人,分兩隊射擊,第一隊射完立即蹲下上箭,第二隊射擊然後蹲下上箭,如此周而複始,大約射完三輪後,敵人基本已接近麵前,這時候側麵長槍兵已向敵軍發出衝鋒。
高句麗這邊奉命出城破壞投石車的隊伍雖然隻有千餘人,但個個都是軍中精英,悍勇非常,眼看隋軍這邊箭出如雨,手中盾牌頂在頭上,硬頂住隋軍六輪箭雨射擊,隻有部分倒黴蛋被自天而落的弓箭自盾陣空隙中射倒,落地後被後方同袍馬蹄踩踏身死,待他們衝到隋軍陣前,陣亡士兵甚至不足百人。
騎兵衝入長槍如林的隋軍之中,這時候就能體現出兵器好壞的重要性了。
隋軍這邊都是製式長矛,除槍尖是鐵製外,長矛本身都是木頭所做,也有竹製,雖然在開始造成高句麗這邊的傷亡,但對方一旦近身,長槍的殺傷力便被遏製住了。相反高句麗均是精兵,身上無論兵器盔甲均是優品,兩相加成下,隋軍這邊雖人多,反而死傷慘重。
雲行烈在遠處看的分明,眼看敵人如同劈波斬浪的長劍,分開隋軍戰陣,劍鋒直指被護在後方的投石車,不禁皺眉。他看向楊廣,卻見楊廣麵帶微笑,手持酒杯,悠然自得的喝著。
見到雲行烈看來,楊廣微笑道:“愛卿不必著急,朕等的便是這些人的出城。這些前來破壞我方投石車之人必是高句麗小國的精英,甚至那傅采林也有可能便混在其中。愛卿不可離開朕的身邊,若朕料想沒錯,傅采林真正的目標應該還是朕。”
雲行烈拱手道:“全聽陛下安排。”
楊廣悠然一笑道:”不過這些人既敢出來送死,自然要全部留下,愛卿隻管守住左右,自有人解決這些不臣之民。“
在雲行烈目光注視下,昨夜辛苦打造的十台投石車,已有三台在高句麗的猛士破壞下崩解,大隋這邊自後方軍陣中湧出大量士兵,將這些高句麗的精兵裏三層外三層團團圍住,開始了慘烈的圍剿。
顯然隋軍這邊早有安排,臨場指揮的將軍也是明白人,在大量兵力的投入下,任這些高句麗方的精英軍士如何強橫,盔甲厚實,武器銳利,在千軍萬馬之中終究敵不過來自四麵八方的隋軍撲殺,在又破壞三座投石機後,這些人如同撲騰而起的浪花,最終徹底消失在隋軍的汪洋大海中。
見到此處,楊廣滿意的一笑,但目光卻在人群中逡巡。
城牆上高句麗主帥乙支文德居高臨下,把一切看的分明,眼看出城破壞的軍隊片甲不留,麵上卻無有悲喜,喝道:“第二批,出城繼續破壞目標。”
令下,又有一隊千人隊伍懷著必死的信念,衝出城門,向隋軍餘下的四台投石機奔去,目標顯然是為了摧毀這剩餘的投石機。
雲行烈也看出不對來了,對方既然誓死破壞我方的攻城器械,為什麽不一上來就投入兩千人精銳,何必分兩次而上,若之前對方一鼓作氣上來兩千精兵,應已將十台投石車盡數破壞了,看來對方的目標還是為了製造混亂呀。
雲行烈心中感歎,果然個個都是老狐狸,楊廣昨天見到投石車的圖稿,估計便想到了今天的戰略計劃,投石車威力固然強大,也確實有砸破城牆,方便攻城的戰略意義,但楊廣真正想要實現的戰略目標還是逼迫對方出城戰鬥。以百萬對三萬,優勢在隋軍,楊廣正是要以堂堂軍威,正麵擊潰高句麗的軍陣,一舉奠定勝機,為之後攻克高句麗都城平壤,提聚士氣。
這一戰高句麗固然輸不得,大隋又何嚐能輸,一征高句麗的失敗,導致隋軍對二次遠征高句麗極為排斥,而世家門閥也因為之前楊廣的行為,與楊廣離心離德,再無信任可言,因此這次遠征高句麗,隋軍上下其實對於戰果是悲觀的。
每個人其實是想要勝利,但心不齊,又不知別人到底會如何,怎麽做,互相猜忌,這對於戰場上的軍隊而言,不但危險而且可笑,偏偏卻是現實。楊廣無奈,世家無奈,普通的軍人也是無奈的。
但如果能早日打下這堅固的遼東城,必可振奮士氣,軍人便有了信心。同樣,世家門閥能獲得軍功,也看到了騰飛的希望,自然也會出力。到時候軍將齊心,大事必成,區區彈丸之地高句麗小國,又豈是上下一心的隋軍的對手。
另一邊高句麗方見到隋軍的新式攻城武器,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破壞,但隻要人在,壞了還能再造,今後幾日高句麗每日都要麵對隋軍這種攻城武器的打擊,顯然單單破壞是無法解決問題的。就如楊廣所言,如果在兩軍交戰混亂之時,有刺客接近楊廣鑾駕,刺王殺駕,皇帝若死,隋軍必再無戰意,圍城之危自然也就解了。這才是解決高句麗目前危難的終極解決方案。
楊廣打著請君入甕的心思,高句麗又何嚐不是!
想到這裏,雲行烈不禁感歎一聲,隋軍和高句麗都是有目光長遠的存在,腦袋裏麵都長了一百二十個心眼。他想明白這些,自也不敢分心,對後麵眾人吩咐道:“鳳兒,你帶大夥去擊殺武功高強敵方人員。”
又對雲父他們叮囑道:”你們記住,不要和鳳兒分開,對方無論一個還是一群,都一起出手圍剿,對方中說不定就有傅采林潛伏,小心被各個擊破。“
獨孤鳳應是,雲父等人也稱是。
楊廣聽雲行烈下令,不禁皺眉道:“愛卿,戰場之上,隨時都有性命之憂,雲老先生他們雖都是宗師強者,但戰場之上瞬息萬變,也難保沒有意外發生。”
雲行烈信心滿滿道:”陛下隻管放心,以他們之能,便是我遇到也非吃虧不可,不必擔心。“
見雲行烈信誓旦旦的樣子,楊廣沒有再勸。
雲行烈微微一笑,心說獨孤鳳已成大宗師你可不知道呀。
原來他與石之軒回到洛陽後,首先著手便是獨孤鳳的突破事宜,果然,在雲行烈的守護下,獨孤鳳這位穿越者不負所望,成功突破成為大宗師。雲行烈特意為她購買了天珠項鏈,因此,時至今日,獨孤鳳也已掌握了大宗師級的能力,配合她手中利劍,戰力之強,便是雲行烈都不敢說必勝。
事實上獨孤鳳的殺傷力確實超出雲行烈的想象,獨孤鳳的靈情心法,原本便劍走偏鋒,以情入道,情欲分離,之後又融入西門劍法,更修成了殺劍和守劍,實已窺見此方世界劍道最上乘境界。因此長劍一出,幾乎無人可擋,獨孤鳳一馬當先作為劍鋒,雲父、雲母、李帥夫妻、師妃暄、綰綰、石青璿負責旁邊和周圍的攻伐與防禦,隻殺的高句麗一方人仰馬翻,幾位平日不可一世的武者在九人的聯手下,甚至走不出一招便飲恨當場。
眼看戰場上高句麗一方第二批人馬又要淹沒在隋軍的人海中,距離楊廣最近的禦林軍外忽然出現騷動,一位身穿隋軍衣甲戰盔的男子突然發難,一道劍光升起,立即將附近禦林軍的軍陣殺亂。
“敵襲,保護陛下!”
混在軍隊中的男子突然發難,自引起隋軍陣內的混亂,但都是戰場上的軍人,自有每個隊伍的軍長約束,在混亂產生的附近,大批軍人自四麵八方向潛入者發起了進攻。
隨軍高手,宇文傷、獨孤峰、宇文化及等強者,紛紛脫離軍陣,向楊廣這邊趕來。
能潛伏至禦林軍附近才被發現行跡,並且在圍攻中夷然不懼的,高句麗隻有一人,奕劍大師傅采林。
楊廣隔著厚厚的人牆看向混亂處,來人目光也看向楊廣,雙方目光一對,來人劍光一轉,將周遭士兵殺的人仰馬翻,大喝道:”楊廣!“
楊廣一對龍目中射出森寒殺機,微微偏頭對雲行烈道:“愛卿且為朕取下傅采林人頭,雲老先生和雲夫人,朕會厚賞,以彰愛卿之功。”
雲行烈微微點頭,他上前一步,擋在楊廣麵前,隔絕傅采林的目光。
見到雲行烈突然擋在麵前,傅采林目光一轉,已落在雲行烈身上,旋即麵皮一抽,心中暗暗一歎,老天何其不公,中原王朝原本已經強盛,竟又產生一位大宗師,難道高句麗當真天數已盡?當真要亡國滅種了?
這位已入不惑之年的老人心中暗暗歎息,目光中卻爆起了精芒,伸手將頭上的頭盔摘掉,手中長劍指向雲行烈喝道:”你是何人?“
雲行烈微微一笑,從容答道:“新晉宗師雲行烈見過傅大師。”
這時雲行烈才看清這位名震中原域外的大宗師的相貌。
傅采林有一張窄長得異乎常人的臉孔,這不禁讓雲行烈想到了自己的小學同學,外號長頭怪的陳鵬。傅采林不但臉長,五官無一不是任何人不希望擁有的缺點,更像全擠往一堆似的,令他額頭顯得特別高,下頷修長外兜得有點兒累贅,彎曲起折的鼻梁卻不合乎比例的高聳巨大,令他的雙目和嘴巴相形下更顯細小,幸好有一頭披肩的烏黑頭發,調和了寬肩和麵窄的不協調,否則會更增別扭怪異的觀感。這副醜陋到極點的麵容上,卻鑲嵌著靈動有神的一雙眸珠,如夜空上最明亮的星星,嵌進恰如其分的長眼內,令原本醜陋到極點的一張臉,反成極具魅力。頗有種化腐朽為神奇、畫龍點睛的奇妙觀感。
”好,雲宗師,老夫記住了。“傅采林清嘯一聲,忽然向後退去,在避開數位高手聯手襲擊的同時,撞在圍攏上來的軍士身上。
鋒銳的武器仿佛紙糊的一般,瞬間折斷,那被傅采林突然撞中的幾位士兵瞬間如同被大卡車碾過,全身骨骼劈劈啪啪亂響,盡數碎裂,同時他們的身體撞在身後戰友的身上,也將戰友撞擊的跌退噴血。
怒喝聲,首先來援的五位高手淩空撲向傅采林,手中武器攜帶全身勁力,如同蓄滿了力量的弓箭,向這孤軍奮戰的大宗師攻去。
傅采林手中的奕劍泛起湛湛異芒,劍鋒如同畫畫般,畫過超乎形容的美態,以一個動人線條,自淩空而來的五人身前劃過。
眼看我方一晚上搗鼓出來的奇怪器械竟然有如此大威力,三天不破的堅城在第一輪打擊下,便有了城破的跡象,大隋這邊將士均發出了歡呼。所有人的目光不由瞅向陣前這十台巨大的戰爭機器,似乎想要看出一朵花來。
圍繞著投石機周遭的數十個士兵正在“嗨喲”“嗨喲”搬運石塊,好在雲行烈建造投石機時便考慮到填裝彈藥的問題,在每台投石機旁邊都建造了簡單的運吊器械,大大節約了人力搬運的時間成本和難度。
這投石機固然威力強大,但無法移動的缺陷和裝填彈藥時間太久,都是弱點。眼看攻城兵好不容易將彈藥填裝上去,中間過去了最少五分多鍾。一切就緒,一聲令下,士兵砍斷固定那長度最少十米的發射臂的繩子,第二批巨石在這巨大動能下,高高拋起,這一次十枚巨石盡數命中城牆,轟然巨響中,城內又是一陣慘叫聲起伏,無論是巨石本身,還是砸落下崩飛的碎石,在這巨大動能加持下,都是能致人最少重傷的破壞力。
兩輪之後,對麵遼東城終於做出了反應,一隊人馬自最近的城門中衝出,向投石機這邊衝來。
“弓箭手!”
每座投石車後方均有兩列方陣林立,最前方是長弓手,手持長弓,這是隋軍的標準弓兵,可射150米,聽見長官號令立即搭弓上弦,弓至滿月。見敵軍奔至射程,150米、130米。
”射!“
一聲令下,萬箭齊發。
隋軍士兵分工明確,按照戰場需求,有專門的兵種配置,一個軍團之中長弓兵的數量隻能占總數的百分之20-30%,此時守護在投石車後方每個方陣的長弓兵均有600人,分兩隊射擊,第一隊射完立即蹲下上箭,第二隊射擊然後蹲下上箭,如此周而複始,大約射完三輪後,敵人基本已接近麵前,這時候側麵長槍兵已向敵軍發出衝鋒。
高句麗這邊奉命出城破壞投石車的隊伍雖然隻有千餘人,但個個都是軍中精英,悍勇非常,眼看隋軍這邊箭出如雨,手中盾牌頂在頭上,硬頂住隋軍六輪箭雨射擊,隻有部分倒黴蛋被自天而落的弓箭自盾陣空隙中射倒,落地後被後方同袍馬蹄踩踏身死,待他們衝到隋軍陣前,陣亡士兵甚至不足百人。
騎兵衝入長槍如林的隋軍之中,這時候就能體現出兵器好壞的重要性了。
隋軍這邊都是製式長矛,除槍尖是鐵製外,長矛本身都是木頭所做,也有竹製,雖然在開始造成高句麗這邊的傷亡,但對方一旦近身,長槍的殺傷力便被遏製住了。相反高句麗均是精兵,身上無論兵器盔甲均是優品,兩相加成下,隋軍這邊雖人多,反而死傷慘重。
雲行烈在遠處看的分明,眼看敵人如同劈波斬浪的長劍,分開隋軍戰陣,劍鋒直指被護在後方的投石車,不禁皺眉。他看向楊廣,卻見楊廣麵帶微笑,手持酒杯,悠然自得的喝著。
見到雲行烈看來,楊廣微笑道:“愛卿不必著急,朕等的便是這些人的出城。這些前來破壞我方投石車之人必是高句麗小國的精英,甚至那傅采林也有可能便混在其中。愛卿不可離開朕的身邊,若朕料想沒錯,傅采林真正的目標應該還是朕。”
雲行烈拱手道:“全聽陛下安排。”
楊廣悠然一笑道:”不過這些人既敢出來送死,自然要全部留下,愛卿隻管守住左右,自有人解決這些不臣之民。“
在雲行烈目光注視下,昨夜辛苦打造的十台投石車,已有三台在高句麗的猛士破壞下崩解,大隋這邊自後方軍陣中湧出大量士兵,將這些高句麗的精兵裏三層外三層團團圍住,開始了慘烈的圍剿。
顯然隋軍這邊早有安排,臨場指揮的將軍也是明白人,在大量兵力的投入下,任這些高句麗方的精英軍士如何強橫,盔甲厚實,武器銳利,在千軍萬馬之中終究敵不過來自四麵八方的隋軍撲殺,在又破壞三座投石機後,這些人如同撲騰而起的浪花,最終徹底消失在隋軍的汪洋大海中。
見到此處,楊廣滿意的一笑,但目光卻在人群中逡巡。
城牆上高句麗主帥乙支文德居高臨下,把一切看的分明,眼看出城破壞的軍隊片甲不留,麵上卻無有悲喜,喝道:“第二批,出城繼續破壞目標。”
令下,又有一隊千人隊伍懷著必死的信念,衝出城門,向隋軍餘下的四台投石機奔去,目標顯然是為了摧毀這剩餘的投石機。
雲行烈也看出不對來了,對方既然誓死破壞我方的攻城器械,為什麽不一上來就投入兩千人精銳,何必分兩次而上,若之前對方一鼓作氣上來兩千精兵,應已將十台投石車盡數破壞了,看來對方的目標還是為了製造混亂呀。
雲行烈心中感歎,果然個個都是老狐狸,楊廣昨天見到投石車的圖稿,估計便想到了今天的戰略計劃,投石車威力固然強大,也確實有砸破城牆,方便攻城的戰略意義,但楊廣真正想要實現的戰略目標還是逼迫對方出城戰鬥。以百萬對三萬,優勢在隋軍,楊廣正是要以堂堂軍威,正麵擊潰高句麗的軍陣,一舉奠定勝機,為之後攻克高句麗都城平壤,提聚士氣。
這一戰高句麗固然輸不得,大隋又何嚐能輸,一征高句麗的失敗,導致隋軍對二次遠征高句麗極為排斥,而世家門閥也因為之前楊廣的行為,與楊廣離心離德,再無信任可言,因此這次遠征高句麗,隋軍上下其實對於戰果是悲觀的。
每個人其實是想要勝利,但心不齊,又不知別人到底會如何,怎麽做,互相猜忌,這對於戰場上的軍隊而言,不但危險而且可笑,偏偏卻是現實。楊廣無奈,世家無奈,普通的軍人也是無奈的。
但如果能早日打下這堅固的遼東城,必可振奮士氣,軍人便有了信心。同樣,世家門閥能獲得軍功,也看到了騰飛的希望,自然也會出力。到時候軍將齊心,大事必成,區區彈丸之地高句麗小國,又豈是上下一心的隋軍的對手。
另一邊高句麗方見到隋軍的新式攻城武器,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破壞,但隻要人在,壞了還能再造,今後幾日高句麗每日都要麵對隋軍這種攻城武器的打擊,顯然單單破壞是無法解決問題的。就如楊廣所言,如果在兩軍交戰混亂之時,有刺客接近楊廣鑾駕,刺王殺駕,皇帝若死,隋軍必再無戰意,圍城之危自然也就解了。這才是解決高句麗目前危難的終極解決方案。
楊廣打著請君入甕的心思,高句麗又何嚐不是!
想到這裏,雲行烈不禁感歎一聲,隋軍和高句麗都是有目光長遠的存在,腦袋裏麵都長了一百二十個心眼。他想明白這些,自也不敢分心,對後麵眾人吩咐道:“鳳兒,你帶大夥去擊殺武功高強敵方人員。”
又對雲父他們叮囑道:”你們記住,不要和鳳兒分開,對方無論一個還是一群,都一起出手圍剿,對方中說不定就有傅采林潛伏,小心被各個擊破。“
獨孤鳳應是,雲父等人也稱是。
楊廣聽雲行烈下令,不禁皺眉道:“愛卿,戰場之上,隨時都有性命之憂,雲老先生他們雖都是宗師強者,但戰場之上瞬息萬變,也難保沒有意外發生。”
雲行烈信心滿滿道:”陛下隻管放心,以他們之能,便是我遇到也非吃虧不可,不必擔心。“
見雲行烈信誓旦旦的樣子,楊廣沒有再勸。
雲行烈微微一笑,心說獨孤鳳已成大宗師你可不知道呀。
原來他與石之軒回到洛陽後,首先著手便是獨孤鳳的突破事宜,果然,在雲行烈的守護下,獨孤鳳這位穿越者不負所望,成功突破成為大宗師。雲行烈特意為她購買了天珠項鏈,因此,時至今日,獨孤鳳也已掌握了大宗師級的能力,配合她手中利劍,戰力之強,便是雲行烈都不敢說必勝。
事實上獨孤鳳的殺傷力確實超出雲行烈的想象,獨孤鳳的靈情心法,原本便劍走偏鋒,以情入道,情欲分離,之後又融入西門劍法,更修成了殺劍和守劍,實已窺見此方世界劍道最上乘境界。因此長劍一出,幾乎無人可擋,獨孤鳳一馬當先作為劍鋒,雲父、雲母、李帥夫妻、師妃暄、綰綰、石青璿負責旁邊和周圍的攻伐與防禦,隻殺的高句麗一方人仰馬翻,幾位平日不可一世的武者在九人的聯手下,甚至走不出一招便飲恨當場。
眼看戰場上高句麗一方第二批人馬又要淹沒在隋軍的人海中,距離楊廣最近的禦林軍外忽然出現騷動,一位身穿隋軍衣甲戰盔的男子突然發難,一道劍光升起,立即將附近禦林軍的軍陣殺亂。
“敵襲,保護陛下!”
混在軍隊中的男子突然發難,自引起隋軍陣內的混亂,但都是戰場上的軍人,自有每個隊伍的軍長約束,在混亂產生的附近,大批軍人自四麵八方向潛入者發起了進攻。
隨軍高手,宇文傷、獨孤峰、宇文化及等強者,紛紛脫離軍陣,向楊廣這邊趕來。
能潛伏至禦林軍附近才被發現行跡,並且在圍攻中夷然不懼的,高句麗隻有一人,奕劍大師傅采林。
楊廣隔著厚厚的人牆看向混亂處,來人目光也看向楊廣,雙方目光一對,來人劍光一轉,將周遭士兵殺的人仰馬翻,大喝道:”楊廣!“
楊廣一對龍目中射出森寒殺機,微微偏頭對雲行烈道:“愛卿且為朕取下傅采林人頭,雲老先生和雲夫人,朕會厚賞,以彰愛卿之功。”
雲行烈微微點頭,他上前一步,擋在楊廣麵前,隔絕傅采林的目光。
見到雲行烈突然擋在麵前,傅采林目光一轉,已落在雲行烈身上,旋即麵皮一抽,心中暗暗一歎,老天何其不公,中原王朝原本已經強盛,竟又產生一位大宗師,難道高句麗當真天數已盡?當真要亡國滅種了?
這位已入不惑之年的老人心中暗暗歎息,目光中卻爆起了精芒,伸手將頭上的頭盔摘掉,手中長劍指向雲行烈喝道:”你是何人?“
雲行烈微微一笑,從容答道:“新晉宗師雲行烈見過傅大師。”
這時雲行烈才看清這位名震中原域外的大宗師的相貌。
傅采林有一張窄長得異乎常人的臉孔,這不禁讓雲行烈想到了自己的小學同學,外號長頭怪的陳鵬。傅采林不但臉長,五官無一不是任何人不希望擁有的缺點,更像全擠往一堆似的,令他額頭顯得特別高,下頷修長外兜得有點兒累贅,彎曲起折的鼻梁卻不合乎比例的高聳巨大,令他的雙目和嘴巴相形下更顯細小,幸好有一頭披肩的烏黑頭發,調和了寬肩和麵窄的不協調,否則會更增別扭怪異的觀感。這副醜陋到極點的麵容上,卻鑲嵌著靈動有神的一雙眸珠,如夜空上最明亮的星星,嵌進恰如其分的長眼內,令原本醜陋到極點的一張臉,反成極具魅力。頗有種化腐朽為神奇、畫龍點睛的奇妙觀感。
”好,雲宗師,老夫記住了。“傅采林清嘯一聲,忽然向後退去,在避開數位高手聯手襲擊的同時,撞在圍攏上來的軍士身上。
鋒銳的武器仿佛紙糊的一般,瞬間折斷,那被傅采林突然撞中的幾位士兵瞬間如同被大卡車碾過,全身骨骼劈劈啪啪亂響,盡數碎裂,同時他們的身體撞在身後戰友的身上,也將戰友撞擊的跌退噴血。
怒喝聲,首先來援的五位高手淩空撲向傅采林,手中武器攜帶全身勁力,如同蓄滿了力量的弓箭,向這孤軍奮戰的大宗師攻去。
傅采林手中的奕劍泛起湛湛異芒,劍鋒如同畫畫般,畫過超乎形容的美態,以一個動人線條,自淩空而來的五人身前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