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倒黴女知青(三)借資料
沒有異能的宿主在穿越萬界 作者:又幾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鳳琴整個人恍恍惚惚的完成了一天的工作。晚上吃飯時,卻遭到自家老爹的訓斥:“一天天的別學那些個長舌婦,東聊西逛的,好好幹你的活兒。”
震驚臉李鳳琴,那個楊琦逸,竟然真的會因為這麽點小事兒,就去打報告?!她絕對不是楊琦逸,怕不是哪裏來的孤魂野鬼!
有句話說得好“最了解你的人,是你的敵人。”雖然李鳳琴算不上是林七一的敵人,但是,李鳳琴確實是發現了林七一的真相。不過,那又能怎麽樣呢?
林七一對待別人還是很溫和,不過就是加強了自己的立場表述。所以,大家接受良好。在李鳳琴實在憋不住,有次和別人八卦林七一時,也沒有人覺得楊知青有什麽變化,都表示可能在村裏時間久了,放開了些。對於這一點,李鳳琴半點不信,上一輩子也沒見她放開。所以,更加堅定了,自己要小心楊琦逸的想法。
而林七一這邊,則有了新的目標。原因是祝麗和家裏去信,信中提到有知識青年買舊書的八卦,結果,家裏人告訴她一個消息——可能要恢複高考了。
因為住在知青點,知青們都一起活動,祝麗也沒有私藏這個消息。再說早晚也會通知,所以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就告訴了知青點的眾人。
於是,幾個人便開始商討學習計劃,派兩個人一組,輪班請假去鎮上搜羅舊教材。相互別買重複,串換著學習,或者抄寫下來自留。這樣最大程度獲得新鮮的知識。
看著手裏的書,林七一陷入一秒沉默。上一個位麵就學習八股、策論考試,這個位麵還要學習然後準備考試。這是逃脫不掉學習的輪回了嗎?好在這個位麵的知識,和自己世界的相差不大。
深吸一口氣,看來要早日熟悉這種,進入位麵就學習的狀態了。呼——學習。
知青點充斥著濃鬱的學習氣氛,幾個人輪流做飯,相互輔導,共同探討,關係相處的十分融洽。因為是祝麗家裏給的消息,所以也不敢向外擴散,僅局限於這八個知青之間。
而近來一直被拒絕的董有學,生活則陷入低迷狀態。李鳳琴家雖然不是什麽大戶,但是守家在地。家裏餘糧肯定比外來的知青多,之前總會送些大餅子、菜粥、燉菜、拌菜什麽的,但最近李鳳琴表現出的拒絕很是明確,吃的自然是也沒得送。
所以,自持是個文化人的董有學,也學人上山抓野兔野雞,結果別的沒抓到,倒是為了兩個鳥蛋把腳崴了。本就不多的工分和存糧,更是雪上加霜。
同屋住在老鄉家裏的知青已經去上工,獨留董有學一個在家養傷,衛生所的醫生說要七天不能沾地,不然就有跛腳可能。嚇得他半分不敢亂動,已經熬了六天,再堅持一下而已。正在這時,有人敲門。一聲請進後,李鳳琴和他借住這家的趙奶奶一起進了屋。
“董知青好點了沒,我見你這幾天都沒出屋。”趙奶奶對這個白淨的小青年還挺關照的。自家三個兒子七個孫子沒有一個這個類型。
“謝謝趙奶奶,沒什麽大事,就是醫生說需要不沾地七天,不然可能跛腳。所以這幾天我就沒出工,讓您擔心了。”董有學雖然在破舊的屋裏,還養著傷,但一身氣質還是挺出挑的。李鳳琴暗想,即便是後來去了城裏生活,董有學的這張臉和氣質,也是依舊出眾。可自己不也是因為這些,才混得那麽慘的結局。
李鳳琴也開口:“董知青,我本來是去地裏想找你借些書,但是見你沒有上工,這才找過來。我想朝你借一些學習筆記,你看方便嗎?”上一世楊琦逸等知青知道高考恢複後,才組建的知青點,這一世不知怎麽就提前了。而且楊琦逸也變得十分不好親近,那些知青都是一條心,李鳳琴也不敢去知青點借資料。所以,就來找上一世就考上大專的董有學。
學習資料?董有學眯眼,一見他這個動作,十分了解他的李鳳琴心一提。董有學可能猜到點什麽,這個男人可能人品不行,學識也有限,但是他除了皮囊外,腦子也轉的格外的快。
就見董有學開始推脫,“我的書籍沒帶過來幾本,倒是帶了一些高中課本,你想要借什麽筆記啊?”李鳳琴暗惱,這個董有學真是有心計,也不怪自己上輩子栽得那麽慘。
眼睛一轉,知道就知道,反正過段時間就都知道了,自己隻要找個說辭就行,於是便說:“是啊,就是高中課本,你們知青都有學問,我高中沒上幾天,楊知青不是說,我應該繼續學習繼續進步嗎,這不就來借書了。”
楊琦逸那個精神病,那天在地裏說話,大聲嚷嚷不說,還去大隊長處打報告,搞的好多人都知道。自己最近總被人說不務正業,愛傳閑話。等自己考出這個村子,去城裏生活,看你們這些人還能說什麽。
董有學很知趣,得到了自己想知道的消息。便拿了幾本書給李鳳琴,告訴她‘好好保護,看完了再來取’,就也沒說什麽其他。李鳳琴為了和他撇清關係,拿出準備好的糧食和菜。董有學挑眉,看來這書還真的挺重要,這是發生了什麽事嗎?自己要不要也學起來?
在趙奶奶的“現在年輕人就是好學習”的聲聲讚譽中,董有學和李鳳琴完成了書籍和糧食的交換。
沒多久,大隊長去縣裏開會,便帶回來了‘高考重啟’的消息。
於是,之前和知青有小曖昧關係的都斷了個幹淨,一個個都開始學習。大隊長還特意打了申請,將小學校園當做學習角。知青和村裏的適齡孩子,閑暇時間都可以在那裏交流學習。
董有學也和其他知青一樣,為了學習搬去了知青點。雖然吃飯有些費勁,但是能夠有機會離開村子,回到城裏,這點苦怕什麽。有了李鳳琴借書的提點,董有學也提早開始看書。心下還在暗喜,自己這提前學習,一定能領先好多人。
但等搬到知青點後,發現眾人好像成績都比自己好,難道自己是最差的?董有學產生了懷疑。
震驚臉李鳳琴,那個楊琦逸,竟然真的會因為這麽點小事兒,就去打報告?!她絕對不是楊琦逸,怕不是哪裏來的孤魂野鬼!
有句話說得好“最了解你的人,是你的敵人。”雖然李鳳琴算不上是林七一的敵人,但是,李鳳琴確實是發現了林七一的真相。不過,那又能怎麽樣呢?
林七一對待別人還是很溫和,不過就是加強了自己的立場表述。所以,大家接受良好。在李鳳琴實在憋不住,有次和別人八卦林七一時,也沒有人覺得楊知青有什麽變化,都表示可能在村裏時間久了,放開了些。對於這一點,李鳳琴半點不信,上一輩子也沒見她放開。所以,更加堅定了,自己要小心楊琦逸的想法。
而林七一這邊,則有了新的目標。原因是祝麗和家裏去信,信中提到有知識青年買舊書的八卦,結果,家裏人告訴她一個消息——可能要恢複高考了。
因為住在知青點,知青們都一起活動,祝麗也沒有私藏這個消息。再說早晚也會通知,所以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就告訴了知青點的眾人。
於是,幾個人便開始商討學習計劃,派兩個人一組,輪班請假去鎮上搜羅舊教材。相互別買重複,串換著學習,或者抄寫下來自留。這樣最大程度獲得新鮮的知識。
看著手裏的書,林七一陷入一秒沉默。上一個位麵就學習八股、策論考試,這個位麵還要學習然後準備考試。這是逃脫不掉學習的輪回了嗎?好在這個位麵的知識,和自己世界的相差不大。
深吸一口氣,看來要早日熟悉這種,進入位麵就學習的狀態了。呼——學習。
知青點充斥著濃鬱的學習氣氛,幾個人輪流做飯,相互輔導,共同探討,關係相處的十分融洽。因為是祝麗家裏給的消息,所以也不敢向外擴散,僅局限於這八個知青之間。
而近來一直被拒絕的董有學,生活則陷入低迷狀態。李鳳琴家雖然不是什麽大戶,但是守家在地。家裏餘糧肯定比外來的知青多,之前總會送些大餅子、菜粥、燉菜、拌菜什麽的,但最近李鳳琴表現出的拒絕很是明確,吃的自然是也沒得送。
所以,自持是個文化人的董有學,也學人上山抓野兔野雞,結果別的沒抓到,倒是為了兩個鳥蛋把腳崴了。本就不多的工分和存糧,更是雪上加霜。
同屋住在老鄉家裏的知青已經去上工,獨留董有學一個在家養傷,衛生所的醫生說要七天不能沾地,不然就有跛腳可能。嚇得他半分不敢亂動,已經熬了六天,再堅持一下而已。正在這時,有人敲門。一聲請進後,李鳳琴和他借住這家的趙奶奶一起進了屋。
“董知青好點了沒,我見你這幾天都沒出屋。”趙奶奶對這個白淨的小青年還挺關照的。自家三個兒子七個孫子沒有一個這個類型。
“謝謝趙奶奶,沒什麽大事,就是醫生說需要不沾地七天,不然可能跛腳。所以這幾天我就沒出工,讓您擔心了。”董有學雖然在破舊的屋裏,還養著傷,但一身氣質還是挺出挑的。李鳳琴暗想,即便是後來去了城裏生活,董有學的這張臉和氣質,也是依舊出眾。可自己不也是因為這些,才混得那麽慘的結局。
李鳳琴也開口:“董知青,我本來是去地裏想找你借些書,但是見你沒有上工,這才找過來。我想朝你借一些學習筆記,你看方便嗎?”上一世楊琦逸等知青知道高考恢複後,才組建的知青點,這一世不知怎麽就提前了。而且楊琦逸也變得十分不好親近,那些知青都是一條心,李鳳琴也不敢去知青點借資料。所以,就來找上一世就考上大專的董有學。
學習資料?董有學眯眼,一見他這個動作,十分了解他的李鳳琴心一提。董有學可能猜到點什麽,這個男人可能人品不行,學識也有限,但是他除了皮囊外,腦子也轉的格外的快。
就見董有學開始推脫,“我的書籍沒帶過來幾本,倒是帶了一些高中課本,你想要借什麽筆記啊?”李鳳琴暗惱,這個董有學真是有心計,也不怪自己上輩子栽得那麽慘。
眼睛一轉,知道就知道,反正過段時間就都知道了,自己隻要找個說辭就行,於是便說:“是啊,就是高中課本,你們知青都有學問,我高中沒上幾天,楊知青不是說,我應該繼續學習繼續進步嗎,這不就來借書了。”
楊琦逸那個精神病,那天在地裏說話,大聲嚷嚷不說,還去大隊長處打報告,搞的好多人都知道。自己最近總被人說不務正業,愛傳閑話。等自己考出這個村子,去城裏生活,看你們這些人還能說什麽。
董有學很知趣,得到了自己想知道的消息。便拿了幾本書給李鳳琴,告訴她‘好好保護,看完了再來取’,就也沒說什麽其他。李鳳琴為了和他撇清關係,拿出準備好的糧食和菜。董有學挑眉,看來這書還真的挺重要,這是發生了什麽事嗎?自己要不要也學起來?
在趙奶奶的“現在年輕人就是好學習”的聲聲讚譽中,董有學和李鳳琴完成了書籍和糧食的交換。
沒多久,大隊長去縣裏開會,便帶回來了‘高考重啟’的消息。
於是,之前和知青有小曖昧關係的都斷了個幹淨,一個個都開始學習。大隊長還特意打了申請,將小學校園當做學習角。知青和村裏的適齡孩子,閑暇時間都可以在那裏交流學習。
董有學也和其他知青一樣,為了學習搬去了知青點。雖然吃飯有些費勁,但是能夠有機會離開村子,回到城裏,這點苦怕什麽。有了李鳳琴借書的提點,董有學也提早開始看書。心下還在暗喜,自己這提前學習,一定能領先好多人。
但等搬到知青點後,發現眾人好像成績都比自己好,難道自己是最差的?董有學產生了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