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蘇可欣見沐太後
笑不活了!和閨蜜在古代脫單了 作者:蕭十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可欣輕輕拍了拍灰丫的背,示意它飛得更低一些。當灰丫飛到距離房頂隻有兩三米的時候,蘇可欣輕盈地躍下雕背,腳尖輕點房頂,隨後再次飛身落地。
沐太後見蘇可欣落地,連忙起身相迎,臉上帶著恰到好處的微笑:“歡迎鳳羽女帝。”盡管她身為一國太後,但實際上並無多少實權,因此起身相迎以顯示對對方的尊重是必要的禮儀。
“太後客氣,本帝今日前來是特意來助你一臂之力的。”蘇可欣向來都是直爽坦率之人,所以毫不猶豫地直接開門見山表明來意。
“女帝這話從何說起?”沐太後心中已有一些猜測,但這些僅僅停留在猜測階段,並未得到證實。
“我有兩個朋友,一個名叫沐臨風,另一個叫謝景安,不知太後是否認得他們?”蘇可欣目光如炬,緊緊盯著沐太後,似乎要透過她的眼睛看到內心深處的反應。
“什麽?”沐太後聽到這兩個名字時,情緒瞬間失控,連表情都無法再保持鎮定。她的猜測果然沒錯,她沐家竟然還有活口!先帝的血脈也還在世!
蘇可欣見沐太後的表情就知道,她怕是盼今天這個消息好久了。
事實也是,盡管沐太後派人調查了謝沐兩家還有活口,但現在從神州女帝這聽到是他們兩家最出色的兒郎時,沐太後差點淚奔了。
“女帝打算如何幫助哀家呢?現在這裏雖然沒有被皇帝派遣的人攻進來,但我們也無法出去。”過了好一會兒,沐太後才漸漸平複了心情。
“太後的鳳印是否還在?”蘇可欣問道。
“自然還在,那豎子竟然暗害了皇後,那可是哀家的女兒啊!哀家怎麽可能讓鳳印落入其他女人手中。”
“這樣就好辦了。太後,請你寫一份認罪書,承認當年為了保住後位,從宮外偷龍換鳳,後來又極力保護換出宮的公主成為皇後。沒想到這皇帝居然有如此狼子野心,想要鏟除皇家謝氏血脈,引得蒼天降災。太後意識到自己的私欲給整個謝氏皇族和江山帶來了災難,特此向天下人請罪,並昭告天下。最後,用鳳印蓋上章,本帝可以將這份認罪書帶出去。”蘇可欣按照林琬舒教她的辦法說道。
“娘娘這樣一來,忠於皇室的臣民自然不會再跟隨那狗賊,齊家這幾年就算有些勢力,他們也會孤掌難鳴。”孫嬤嬤在邊上興奮的說著。
“好,哀家這就寫。”沐太後早就後悔了,當年的一念之差,害得她母族幾乎覆滅,謝家江山易姓。她拿起筆,認真地寫下了認罪書。
不多時,沐太後將認罪書拿給蘇可欣,眼中滿是懇求:“女帝可幫我帶點東西給他們。”此時,沐太後不再以“哀家”自稱,而是用“我”,這表明她在懇請蘇可欣幫忙。
“行啊,拿來吧。”蘇可欣爽快地答應道。
孫嬤嬤恭敬地將一隻小木箱捧到蘇可欣麵前,蘇可欣接過。木箱並不重,她猜測裏麵應該是銀票,畢竟他們現在需要錢的地方很多。
“這是我這些年的積蓄,想來能幫到他們。”沐太後說道。
果然如蘇可欣所料,打開木箱後,裏麵整齊地擺放著一疊銀票。她笑著對沐太後說:“放心,我一定會把它送到他們手中。另外,他倆說鎮國公和長公主他們已經派人暗中保護了,等時機成熟,他們的人會連同太後你一起救出皇城。”
“請女帝再幫忙傳句話,就是讓他們按自己的計劃走,如果有一天我被皇帝挾持,讓他們不用管我,隻要他們能奪回皇權,那即便是我死了,也能稍微有些臉麵去見先帝,鎮國公和長公主亦是如此。”沐太後嚴肅的說。
蘇可欣看到沐太後一臉嚴肅的表情,不禁輕笑一聲,好心地提醒道:“放心吧,太後娘娘,如果他們連自己的家人都無法保護周全,又如何能夠有能力奪回皇權呢?”開玩笑,難道這天盛狗皇帝還能指望本帝對自己男人的親屬坐視不理嗎?從今往後,這座寺院若是再敢輕易讓殺手上來,那就得先看看這山裏的猛獸們同不同意了。想到這裏,蘇可欣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
“日後你們如果在這山中不幸遭遇猛獸襲擊,隻需對著它們高呼‘神州萬歲’,便可保平安無事。”
聽到這話,在場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將目光聚焦在了蘇可欣身上,眼中滿是驚訝之色。難道傳言竟是真的不成?這神州鳳羽女帝的馭獸之術竟當真如此神奇?就在眾人驚歎不已的當日,晚上發生的事情更是讓他們大開眼界。原來,皇帝竟然又一次派出了殺手前來刺殺,然而這次,這些殺手甚至還沒能靠近寺院一步,就被山中的猛獸群起而攻之,盡數消滅殆盡。這一夜,山中回蕩著陣陣虎嘯狼嚎之聲,仿佛一場驚心動魄的戰鬥正在上演。
蘇可欣見到自己僅僅說了一句話,就讓在場的人們震驚得目瞪口呆,不禁覺得有些好笑,輕輕搖了搖頭後,她召喚來了灰丫。待灰丫飛到低空時,她輕盈地一躍而起,穩穩地落在了灰丫的背上,“太後娘娘,請多保重,本帝就此告辭了。”說罷,她駕馭著灰丫,緩緩升空離去,隻留下眾人在原地,目送著她遠去的身影,心中充滿了感慨和敬畏之情。
當年十月,天盛太後的認罪書,如同一顆重磅炸彈,震驚了整個天盛王朝。這份認罪書不僅揭示了太後的罪行,更重要的是,它證實了一個令人痛心的事實——他們的皇帝並非真龍天子,而是一個篡位者。這個消息如同野火般迅速蔓延,傳遍了每一個角落。
天盛的百姓們本來就深信旱災是上天對他們的懲罰,而現在,太後的認罪書更是給了他們確鑿的證據。那些原本沒有反抗的城池和百姓紛紛與皇城劃清界限,宣布獨立。地方官員們也紛紛派出使者,向豐州城投誠,表示願意效忠於新的政權。
沐太後見蘇可欣落地,連忙起身相迎,臉上帶著恰到好處的微笑:“歡迎鳳羽女帝。”盡管她身為一國太後,但實際上並無多少實權,因此起身相迎以顯示對對方的尊重是必要的禮儀。
“太後客氣,本帝今日前來是特意來助你一臂之力的。”蘇可欣向來都是直爽坦率之人,所以毫不猶豫地直接開門見山表明來意。
“女帝這話從何說起?”沐太後心中已有一些猜測,但這些僅僅停留在猜測階段,並未得到證實。
“我有兩個朋友,一個名叫沐臨風,另一個叫謝景安,不知太後是否認得他們?”蘇可欣目光如炬,緊緊盯著沐太後,似乎要透過她的眼睛看到內心深處的反應。
“什麽?”沐太後聽到這兩個名字時,情緒瞬間失控,連表情都無法再保持鎮定。她的猜測果然沒錯,她沐家竟然還有活口!先帝的血脈也還在世!
蘇可欣見沐太後的表情就知道,她怕是盼今天這個消息好久了。
事實也是,盡管沐太後派人調查了謝沐兩家還有活口,但現在從神州女帝這聽到是他們兩家最出色的兒郎時,沐太後差點淚奔了。
“女帝打算如何幫助哀家呢?現在這裏雖然沒有被皇帝派遣的人攻進來,但我們也無法出去。”過了好一會兒,沐太後才漸漸平複了心情。
“太後的鳳印是否還在?”蘇可欣問道。
“自然還在,那豎子竟然暗害了皇後,那可是哀家的女兒啊!哀家怎麽可能讓鳳印落入其他女人手中。”
“這樣就好辦了。太後,請你寫一份認罪書,承認當年為了保住後位,從宮外偷龍換鳳,後來又極力保護換出宮的公主成為皇後。沒想到這皇帝居然有如此狼子野心,想要鏟除皇家謝氏血脈,引得蒼天降災。太後意識到自己的私欲給整個謝氏皇族和江山帶來了災難,特此向天下人請罪,並昭告天下。最後,用鳳印蓋上章,本帝可以將這份認罪書帶出去。”蘇可欣按照林琬舒教她的辦法說道。
“娘娘這樣一來,忠於皇室的臣民自然不會再跟隨那狗賊,齊家這幾年就算有些勢力,他們也會孤掌難鳴。”孫嬤嬤在邊上興奮的說著。
“好,哀家這就寫。”沐太後早就後悔了,當年的一念之差,害得她母族幾乎覆滅,謝家江山易姓。她拿起筆,認真地寫下了認罪書。
不多時,沐太後將認罪書拿給蘇可欣,眼中滿是懇求:“女帝可幫我帶點東西給他們。”此時,沐太後不再以“哀家”自稱,而是用“我”,這表明她在懇請蘇可欣幫忙。
“行啊,拿來吧。”蘇可欣爽快地答應道。
孫嬤嬤恭敬地將一隻小木箱捧到蘇可欣麵前,蘇可欣接過。木箱並不重,她猜測裏麵應該是銀票,畢竟他們現在需要錢的地方很多。
“這是我這些年的積蓄,想來能幫到他們。”沐太後說道。
果然如蘇可欣所料,打開木箱後,裏麵整齊地擺放著一疊銀票。她笑著對沐太後說:“放心,我一定會把它送到他們手中。另外,他倆說鎮國公和長公主他們已經派人暗中保護了,等時機成熟,他們的人會連同太後你一起救出皇城。”
“請女帝再幫忙傳句話,就是讓他們按自己的計劃走,如果有一天我被皇帝挾持,讓他們不用管我,隻要他們能奪回皇權,那即便是我死了,也能稍微有些臉麵去見先帝,鎮國公和長公主亦是如此。”沐太後嚴肅的說。
蘇可欣看到沐太後一臉嚴肅的表情,不禁輕笑一聲,好心地提醒道:“放心吧,太後娘娘,如果他們連自己的家人都無法保護周全,又如何能夠有能力奪回皇權呢?”開玩笑,難道這天盛狗皇帝還能指望本帝對自己男人的親屬坐視不理嗎?從今往後,這座寺院若是再敢輕易讓殺手上來,那就得先看看這山裏的猛獸們同不同意了。想到這裏,蘇可欣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
“日後你們如果在這山中不幸遭遇猛獸襲擊,隻需對著它們高呼‘神州萬歲’,便可保平安無事。”
聽到這話,在場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將目光聚焦在了蘇可欣身上,眼中滿是驚訝之色。難道傳言竟是真的不成?這神州鳳羽女帝的馭獸之術竟當真如此神奇?就在眾人驚歎不已的當日,晚上發生的事情更是讓他們大開眼界。原來,皇帝竟然又一次派出了殺手前來刺殺,然而這次,這些殺手甚至還沒能靠近寺院一步,就被山中的猛獸群起而攻之,盡數消滅殆盡。這一夜,山中回蕩著陣陣虎嘯狼嚎之聲,仿佛一場驚心動魄的戰鬥正在上演。
蘇可欣見到自己僅僅說了一句話,就讓在場的人們震驚得目瞪口呆,不禁覺得有些好笑,輕輕搖了搖頭後,她召喚來了灰丫。待灰丫飛到低空時,她輕盈地一躍而起,穩穩地落在了灰丫的背上,“太後娘娘,請多保重,本帝就此告辭了。”說罷,她駕馭著灰丫,緩緩升空離去,隻留下眾人在原地,目送著她遠去的身影,心中充滿了感慨和敬畏之情。
當年十月,天盛太後的認罪書,如同一顆重磅炸彈,震驚了整個天盛王朝。這份認罪書不僅揭示了太後的罪行,更重要的是,它證實了一個令人痛心的事實——他們的皇帝並非真龍天子,而是一個篡位者。這個消息如同野火般迅速蔓延,傳遍了每一個角落。
天盛的百姓們本來就深信旱災是上天對他們的懲罰,而現在,太後的認罪書更是給了他們確鑿的證據。那些原本沒有反抗的城池和百姓紛紛與皇城劃清界限,宣布獨立。地方官員們也紛紛派出使者,向豐州城投誠,表示願意效忠於新的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