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寶十四年(755)十一月初九日,至十二月十二日,安祿山攻破大唐的洛陽城,僅用了34天。】


    【從範陽至陳留城,再從陳留城至洛陽,34天征戰了將近兩千裏,叛軍攻城掠地之迅速,不可謂不快,其威勢更是震驚了整個大唐天下。】


    【洛陽的失陷,使中原地區,江淮地區,關中地區都人心惶惶了起來。】


    【然而,在大唐王朝上下都在人心浮動之時,宰相楊國忠卻異常的鎮定。】


    【楊國忠性情偏激浮躁、強勢且擅長辯論,極其能說會道,並且在分析、決斷機要事務時對自己的才能是相當自信。】


    諸天萬界下的楊國忠的臉色頓時就無比陰沉了起來:“這天道,為何又要盤點吾了?吾可沒做傷天害理之事,卻為何要一直針對吾?”


    【即使洛陽淪陷,楊國忠依然認為,叛軍一時的勝利,說明不了什麽問題。】


    【仍舊認為安祿山叛軍的凝聚力不足,叛軍的內部許多人並非真心反叛,將來一定會有人將安祿山斬殺後前來投降。】


    【同時楊國忠在安祿山起兵造反之前,挑選了3000名勇士,在皇城內訓練,還招募了一萬人駐守在灞上,並命令他的親信杜乾運統率,以備不時之需。】


    【在安祿山起兵叛亂之後,楊國忠立即就在巴蜀地區布置了很多親信。】


    【並令劍南節度副使崔圓暗中儲備了不少物資。】


    【即使洛陽城真的會被淪陷,自己也有退路和物資保障,所以楊國忠覺得自己已經掌握了時局,以及退路,心中不必過於驚慌。】


    【遂宰相楊國忠,讓唐玄宗李隆基不必驚慌,一切局勢盡在掌握之中。】


    【此前,楊國忠一直強調安祿山有謀逆反叛之心。而在安祿山真正起兵造反之後,局勢的發展似乎正如楊國忠所言那般,讓楊國忠掌握了更大的權柄。】


    【此時已經聽慣了阿諛奉承的唐玄宗李隆基,已經難辨真真假假了,遂聽眾了楊國忠之言。】


    【派人前去調查洛陽失陷,陝郡棄守的真正原因,是不是有人畏敵不戰,虛回戰報。】


    【而在長安城的皇宮之中,唐玄宗李隆基仍然歌舞升平,一副大唐太平盛世依舊的模樣,想以此向天下證明,大唐江山,依然穩固。】


    唐太宗李世民,原本已經能夠穩住的心態,再次因為唐玄宗李隆基出現在天道盤點的畫麵之中,變得難看了起來。


    以唐太宗李世民的智慧,加上觀看了前兩期天道盤點的經驗來看,自己這個不孝子孫的出鏡,應該又要整出幺蛾子了。


    漢光武帝劉秀:“看來王朝的衰敗與沒落,總是離不開想要權傾朝野的奸佞之臣。”


    明太祖朱元璋:“與南宋相比,大唐盛世真的是華夏漢族曆史中的一個值得驕傲的盛世。”


    “而大唐盛世的衰敗,唐玄宗李隆基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對擴張華夏版圖,對外族蠻夷的征戰上麵,盛世的大唐還是很給咱們漢人長臉的。”


    “就像前些日子裏建昌知府錢用勤犯事,其子錢怞拿著那塊唐朝的《錢鏐鐵券》求見咱,雖然隔了幾百年,但咱大明一樣承認錢鏐的功績。”


    “高仙芝與封常清為他唐玄宗李隆基,在西域開疆擴土,四處征戰,為大唐立下赫赫威名,居然因為一次作戰不利,就把他們給斬了,真是讓人寒心了。”


    【潼關是秦、晉、豫三地要衝,地勢險要,有關門扼九州”之說。】


    【周圍被群山環繞,西有華山山脈,山勢雄偉險峻,懸崖峭壁林立。北麵緊臨黃河,形成了一道天然的防線。】


    【而南側是廣袤的秦嶺山脈,峰巒疊嶂,山高穀深,猶如一道巨大的屏障。】


    【封常清洛陽戰敗後,率眾逃至陝郡與上司高仙芝會合。】


    【並且將兩軍所麵臨的形勢告知高仙芝,承認自己低估了安祿山叛軍的實力,並建議高仙芝退守潼關。】


    【眼下對於長安來說,潼關是唯一的屏障,卻無兵駐守。】


    【陝郡地勢,雖同樣險要,但不及武牢關,更不及潼關險要,其城牆亦不如武牢關與潼關。】


    【此時叛軍趁洛陽大勝之機,其威極盛,若是在陝郡無法抵擋安祿山的叛軍,唐軍若在陝郡再敗,那潼關便不攻自破。】


    【叛軍一旦破關而入,長安便危在旦夕。】


    【封常清是高仙芝的老部將,當年高仙芝率安西軍攻打小勃律國時,封常清就已經是高仙芝的部將了。】


    【高仙芝聽從了封常清的建議,率軍急速回撤,並且將在陝郡裏的所有能帶走的物資,全數帶走,奔赴潼關。】


    漢武帝劉徹(25歲):“這後世大唐的名將,個個都有滅國之功?怎麽出現一個名將,都是身懷滅國之功的?”


    魏公曹操:“小勃律國與大勃律國,孤連聽都沒有聽說過。”


    “雖然西域都是小國居多,但能立下滅國功勳,怎麽也是封侯拜相之功績了吧。”


    始皇帝嬴政皺著眉頭道:“看來想要開創一個盛世王朝,必須要有足夠強大的軍事力量才行。”


    “而在大秦的北方,則是極其善於馬上征戰的匈奴,朕若是想讓大秦的軍隊,進入西域,是不是要將北方的匈奴擊敗才行?”


    宋高宗趙構:“是不是因為大唐時期的那些名將,動不動就把人的國家給滅了。”


    “把那些外族人打的太狠了,所以在這一世裏,那些北方的遼人契丹和金人女真才會這麽欺負大宋,他們是在大宋的身上複仇吧!?”


    濟南公子辛棄疾:“能在大唐盛世之時,稱的上名將的,幾乎都有滅國之功。”


    “反觀,南宋朝廷,卻害怕有人立下滅國之功,這就是王朝之間的差距嗎?”


    【在高仙芝與封常清領兵退守潼關之後,安祿山的叛軍果然追了過來。】


    【由於有了武牢關以及洛陽城守城失敗的經驗之後,高仙芝與封常清一直在加強唐軍守城的訓練,並且也做好在潼關堅守不出,等待各路大軍集結的打算。】


    【安祿山手下大將崔乾佑,帶兵追擊至潼關城下,在嚐試了幾次強行攻打潼關無果之後,不得不暫時退走。】


    【畢竟此時堅守潼關的是高仙芝與封常清兩員大唐名將,雖然他們手下的士兵仍然有很多的白徒兵。】


    【但高仙芝與封常清也認清了形勢,做足了守城工事,擺出一副堅守不出的態勢,此時來攻打潼關的,也隻有崔乾佑一部幾萬人,所以隻能暫時退走。】


    【而當高仙芝與封常清兩位大唐名將,剛剛鬆了一口氣的時候。】


    【大唐朝廷派來的監軍,高仙芝與封常清的老熟人,宦官邊令誠奉旨來到潼關,調查洛陽失陷與陝郡棄守之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架空曆史:從天道盤點意難平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零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零久並收藏架空曆史:從天道盤點意難平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