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隱瞞
小炮灰重生後,選擇反派竹馬 作者:西瓜芒果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隔天,王師傅馬不停蹄的趕往謝四叔家砌炕。
薑挽這邊也在緊鑼密鼓的建房子。
裏正帶著十來號的人來幫忙幹活,一車一車的青磚土坯往院門口拉,院子被十幾號人和堆成小山的物料擠得水泄不通。
薑挽找不到落腳的地,隻好去謝四嬸家待著。
過了會,裏正春風滿麵的過來,朝著薑挽嗬嗬笑道:“三丫頭,你真是仁慈心善呀!竟舍得把炕的圖紙白送王師傅,還讓他給村人砌炕,隻收一半的工錢!這樣大的善舉,屬實讓老頭子佩服!”
裏正如今對薑挽當真是刮目相看,把她當成了村裏的福娃娃。
若沒有薑挽,哪有炕這樣的好東西?若沒有薑挽的慷慨,村人哪能省一半的錢?
別小看那一百文,一百文足夠買十幾斤的糧食,好幾尺布。
再說了,一家是一百文,一個村下來,那就是幾十兩。
王師傅靠手藝活吃飯,拿的就是辛苦錢,一般是不會願意退步少收錢的。
但薑挽此舉,讓王師傅肯放棄幾十兩銀子,可見王師傅是多看重那個炕的圖紙。
裏正越看薑挽越順眼,不自覺的就拿她和薑家人比較起來。
想起薑家人,裏正頓時沒了好臉色。
“三丫頭,前兩天我去鎮上找你大伯,你猜怎麽著?”
薑挽無趣的很,聞言來了興致,“怎樣?”
“薑老大瞧著憨厚老實,實則心眼子多得很。我和他說薑老太帶著薑老二來你家鬧事,他身為薑家老大,讓他回來管管,他和我搪塞敷衍,說他不知情,又說薑老太和薑老二固執任性,他管不了。又說他店裏生意不好,正愁生計,無瑕分心插手其他的。話裏話外就是一個意思,他不想管!”
裏正無奈的歎口氣,“薑老大在村裏的口碑一向不錯,薑老頭走了,他是薑家長子,理所應當管家持家,現在薑家鬧得雞飛狗跳的,薑老大想做甩手掌櫃,置身事外了!以前我還真是沒看出來,他是這樣一個滑頭,沒擔當的人。他去鎮上開鋪子賺錢了,能過上好日子了,把親娘弟弟全扔村裏,任由他們鬧騰,真是不像話!”
薑老大此舉,薑挽倒不意外。
薑老大一家本質就是自私自利,虛偽偽善。
表麵上裝的老實淳樸,讓人覺得是個好相處的,實則一肚子壞水。
薑挽和薑老大較量過兩次。
她的直覺很準,一個人流露出來的感情是真是偽,從他的眼神中就能看出來。
上次分家時,薑老大看她的眼神綿裏藏針。
後來進了屋子,他也不裝了,那眼神凶狠的像是要把薑挽活吞了。
好在薑挽也不是軟柿子,這才沒露怯,沒讓薑老大欺負了。
薑老大這樣一個表裏不一的人,麵對薑老太幾人惹出來的麻煩事,選擇不聞不問,薑挽一點兒都不驚訝。
反而覺得薑老大這行為,是要把薑老太和二房撇開、丟棄的預兆。
她記得在原書中,薑老大一家在鎮上開了食肆。
這間食肆的生意一直不錯,主賣早午食,特色是各種澆頭麵條,由於味道美味可口,客繹不絕。
薑老大的廚藝一般,他婆娘吳氏做飯算不上好吃,這兩口子不擅長做飯,卻開了個間食肆。
最主要的是因為,他們的女兒薑蓮兒在廚藝方麵頗有天賦。
特色澆頭都是她研究出來的,故此薑老大家的食肆能在洛河鎮站住腳。
薑挽仔細回憶了下書中劇情。
薑蓮兒家的食肆開了也快十年了,一直頗受歡迎,按理說多年的利潤怕是有幾百兩。
但按原主的記憶,薑老大每年從鎮上回來過年,村人問他一年賺了多少錢,薑老大都說隻夠糊口,並不願意多說。
久而久之,村人們就都認為薑老大家的食肆生意雖不錯,但開銷大,一年忙到頭,也掙不了幾個錢。
其實不然。
薑老大隻能糊弄糊弄那些外行,不懂做生意的莊稼漢。
像王婆子家這種有人在外做生意的,或者頭腦活泛的,仔細留意盤算下,就能知道薑老大家的食肆賺的是盆滿缽滿。
隻是薑老大不說真話,外人也就不知道。
當然,其中這外人也包括薑老太他們。
這些是薑挽猜測的。
因為薑老二好賭,薑老大又那麽精明,怎麽可能把食肆賺到錢的事告訴薑家人?
薑家四個兒子中,薑老太最喜歡的就是薑老二了。
薑老二是廢物混賬不假,但他嘴甜會說話,常常把薑老太哄的心花怒放。
薑老太以前拿著原主娘親的嫁妝,說是補貼家裏,實則有許多都被薑老二哄去賭了。
因此,薑挽篤定薑老大不和薑老太他們吐露食肆賺多少錢的事,就是避免薑老二要錢去賭。
還有個原因,那就是薑老大不想拉拔薑家人。
這個想法八成是薑蓮兒授意的。
薑老大一家四口,外表看著是薑老大當家,實則薑蓮兒是主心骨。
薑蓮兒是原書女主,女主光環還是有的,不然也不能凸顯她與常人的不同。
薑挽看過原書,原書關於薑家人內訌的劇情並沒有明寫。
但隻要細細觀察,就會發現薑老大一家想拋下、脫離薑家的意圖蓄謀已久。
不然身為薑家長子,在外開鋪子賺大錢,回家裝窮裝低調,連自己親娘都瞞著,這不是一個普通人該有的行徑。
除非這人有別的意圖。
薑挽想了一圈兒,對薑老大一家更加嗤之以鼻。
薑蓮兒不是自詡善良隨和嗎?
怎麽自己在外賺錢過上好日子,不幫扶幫扶她的兄弟姐妹?
不幫扶一把就算了,還常常奴役,耍弄原主,把原主當小狗一樣肆意傳喚,戲弄。
薑挽想起原主以往一些不堪的回憶,對薑蓮兒生出幾分厭惡。
她看書的時候就不喜歡薑蓮兒,現在看來,她的直覺一直很準。
這邊裏正正和薑挽抱怨薑老大的不作為,那邊薑老太已經帶著臉被撓花了的薑燕兒,找到了薑老大開的早午食肆。
正值晌午,早午食肆逐漸上客,店內幾乎座無虛席。
薑老大和兒子薑鬆平在後廚做菜,吳氏在前麵忙活著招待客人。
一個十六七歲的小夥子忙前忙後的端菜,忙的腳不沾地。
而最清閑的要數薑蓮兒。
她坐在櫃台前,隻管算賬收錢,並不需要她挪動一步。
薑老太帶著薑燕兒一路詢問,找到食肆後,兩人站在外麵,看著絡繹不絕的客人進進出出,二人均是一愣。
吳氏眼尖,打眼瞅見她們,臉上表情都凝固了。
“娘,這是……燕兒?呀,燕兒的臉怎麽變成這樣了?不是,你們怎麽找來了?”
薑挽這邊也在緊鑼密鼓的建房子。
裏正帶著十來號的人來幫忙幹活,一車一車的青磚土坯往院門口拉,院子被十幾號人和堆成小山的物料擠得水泄不通。
薑挽找不到落腳的地,隻好去謝四嬸家待著。
過了會,裏正春風滿麵的過來,朝著薑挽嗬嗬笑道:“三丫頭,你真是仁慈心善呀!竟舍得把炕的圖紙白送王師傅,還讓他給村人砌炕,隻收一半的工錢!這樣大的善舉,屬實讓老頭子佩服!”
裏正如今對薑挽當真是刮目相看,把她當成了村裏的福娃娃。
若沒有薑挽,哪有炕這樣的好東西?若沒有薑挽的慷慨,村人哪能省一半的錢?
別小看那一百文,一百文足夠買十幾斤的糧食,好幾尺布。
再說了,一家是一百文,一個村下來,那就是幾十兩。
王師傅靠手藝活吃飯,拿的就是辛苦錢,一般是不會願意退步少收錢的。
但薑挽此舉,讓王師傅肯放棄幾十兩銀子,可見王師傅是多看重那個炕的圖紙。
裏正越看薑挽越順眼,不自覺的就拿她和薑家人比較起來。
想起薑家人,裏正頓時沒了好臉色。
“三丫頭,前兩天我去鎮上找你大伯,你猜怎麽著?”
薑挽無趣的很,聞言來了興致,“怎樣?”
“薑老大瞧著憨厚老實,實則心眼子多得很。我和他說薑老太帶著薑老二來你家鬧事,他身為薑家老大,讓他回來管管,他和我搪塞敷衍,說他不知情,又說薑老太和薑老二固執任性,他管不了。又說他店裏生意不好,正愁生計,無瑕分心插手其他的。話裏話外就是一個意思,他不想管!”
裏正無奈的歎口氣,“薑老大在村裏的口碑一向不錯,薑老頭走了,他是薑家長子,理所應當管家持家,現在薑家鬧得雞飛狗跳的,薑老大想做甩手掌櫃,置身事外了!以前我還真是沒看出來,他是這樣一個滑頭,沒擔當的人。他去鎮上開鋪子賺錢了,能過上好日子了,把親娘弟弟全扔村裏,任由他們鬧騰,真是不像話!”
薑老大此舉,薑挽倒不意外。
薑老大一家本質就是自私自利,虛偽偽善。
表麵上裝的老實淳樸,讓人覺得是個好相處的,實則一肚子壞水。
薑挽和薑老大較量過兩次。
她的直覺很準,一個人流露出來的感情是真是偽,從他的眼神中就能看出來。
上次分家時,薑老大看她的眼神綿裏藏針。
後來進了屋子,他也不裝了,那眼神凶狠的像是要把薑挽活吞了。
好在薑挽也不是軟柿子,這才沒露怯,沒讓薑老大欺負了。
薑老大這樣一個表裏不一的人,麵對薑老太幾人惹出來的麻煩事,選擇不聞不問,薑挽一點兒都不驚訝。
反而覺得薑老大這行為,是要把薑老太和二房撇開、丟棄的預兆。
她記得在原書中,薑老大一家在鎮上開了食肆。
這間食肆的生意一直不錯,主賣早午食,特色是各種澆頭麵條,由於味道美味可口,客繹不絕。
薑老大的廚藝一般,他婆娘吳氏做飯算不上好吃,這兩口子不擅長做飯,卻開了個間食肆。
最主要的是因為,他們的女兒薑蓮兒在廚藝方麵頗有天賦。
特色澆頭都是她研究出來的,故此薑老大家的食肆能在洛河鎮站住腳。
薑挽仔細回憶了下書中劇情。
薑蓮兒家的食肆開了也快十年了,一直頗受歡迎,按理說多年的利潤怕是有幾百兩。
但按原主的記憶,薑老大每年從鎮上回來過年,村人問他一年賺了多少錢,薑老大都說隻夠糊口,並不願意多說。
久而久之,村人們就都認為薑老大家的食肆生意雖不錯,但開銷大,一年忙到頭,也掙不了幾個錢。
其實不然。
薑老大隻能糊弄糊弄那些外行,不懂做生意的莊稼漢。
像王婆子家這種有人在外做生意的,或者頭腦活泛的,仔細留意盤算下,就能知道薑老大家的食肆賺的是盆滿缽滿。
隻是薑老大不說真話,外人也就不知道。
當然,其中這外人也包括薑老太他們。
這些是薑挽猜測的。
因為薑老二好賭,薑老大又那麽精明,怎麽可能把食肆賺到錢的事告訴薑家人?
薑家四個兒子中,薑老太最喜歡的就是薑老二了。
薑老二是廢物混賬不假,但他嘴甜會說話,常常把薑老太哄的心花怒放。
薑老太以前拿著原主娘親的嫁妝,說是補貼家裏,實則有許多都被薑老二哄去賭了。
因此,薑挽篤定薑老大不和薑老太他們吐露食肆賺多少錢的事,就是避免薑老二要錢去賭。
還有個原因,那就是薑老大不想拉拔薑家人。
這個想法八成是薑蓮兒授意的。
薑老大一家四口,外表看著是薑老大當家,實則薑蓮兒是主心骨。
薑蓮兒是原書女主,女主光環還是有的,不然也不能凸顯她與常人的不同。
薑挽看過原書,原書關於薑家人內訌的劇情並沒有明寫。
但隻要細細觀察,就會發現薑老大一家想拋下、脫離薑家的意圖蓄謀已久。
不然身為薑家長子,在外開鋪子賺大錢,回家裝窮裝低調,連自己親娘都瞞著,這不是一個普通人該有的行徑。
除非這人有別的意圖。
薑挽想了一圈兒,對薑老大一家更加嗤之以鼻。
薑蓮兒不是自詡善良隨和嗎?
怎麽自己在外賺錢過上好日子,不幫扶幫扶她的兄弟姐妹?
不幫扶一把就算了,還常常奴役,耍弄原主,把原主當小狗一樣肆意傳喚,戲弄。
薑挽想起原主以往一些不堪的回憶,對薑蓮兒生出幾分厭惡。
她看書的時候就不喜歡薑蓮兒,現在看來,她的直覺一直很準。
這邊裏正正和薑挽抱怨薑老大的不作為,那邊薑老太已經帶著臉被撓花了的薑燕兒,找到了薑老大開的早午食肆。
正值晌午,早午食肆逐漸上客,店內幾乎座無虛席。
薑老大和兒子薑鬆平在後廚做菜,吳氏在前麵忙活著招待客人。
一個十六七歲的小夥子忙前忙後的端菜,忙的腳不沾地。
而最清閑的要數薑蓮兒。
她坐在櫃台前,隻管算賬收錢,並不需要她挪動一步。
薑老太帶著薑燕兒一路詢問,找到食肆後,兩人站在外麵,看著絡繹不絕的客人進進出出,二人均是一愣。
吳氏眼尖,打眼瞅見她們,臉上表情都凝固了。
“娘,這是……燕兒?呀,燕兒的臉怎麽變成這樣了?不是,你們怎麽找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