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流言反轉
小炮灰重生後,選擇反派竹馬 作者:西瓜芒果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謝四嬸被她逗笑了。
聽過埋怨沒錢買布料的,沒聽過嫌棄布料多的。
謝四嬸知道這是薑挽故意說的借口,目的就是為了讓她好好收下布料,不要再推辭。
謝四嬸心中感動,對薑挽愈加疼愛。
“好,既然侄媳婦布料多的用不完,四嬸就幫你消化消化。”
謝四嬸笑著接過布料,然後道:“你們都沒吃飯吧?你們家鍋裏溫著飯,我讓梅花再去熱一熱。”
她扭頭對大兒媳梅花道:“梅花,你去添兩把火,再炒個雞蛋!”
“好嘞娘!”
梅花匆匆往灶房去了。
菊花和薑挽說了兩句話,也趕去幫忙了。
一行人都進了正屋。
由於薑挽和謝瀾從錢家出來的時候,天已經不早了,許多鋪子都關門了,導致薑挽沒買多少吃食。
但掛念家中的四個孩子,她還是去點心鋪子買了兩大盒的點心。
謝靖四人已經吃過飯了,可這會兒看見香噴噴的點心,還是饞的直流口水。
薑挽分給每人兩塊點心,怕他們晚上吃多了容易脹氣。
薑挽和謝四嬸聊了一會兒天,菊花就端著飯菜上來了。
一天在外奔波,薑挽早就開始想念梅花的手藝了。
雖說劉府和錢家的飯菜也不差,也總是不如梅花的有味道。
姑且算是一種家的味道吧。
飯後謝四嬸幾人收拾了碗筷才離去。
薑挽洗了個囫圇澡,套上衣服往被窩一鑽,很快就去會見周公了。
*
翌日,洛河鎮,早午食肆。
今日早上的客流明顯不如前幾天,薑老大和吳氏有些愁眉不展。
店裏有六個桌子,原本能坐的滿滿當當的,但今天隻勉強一桌兩個人,稀稀拉拉的坐滿了。
薑老大在後廚心不在焉的做著麵條,吳氏倚在旁邊門框上和他說話。
“孩子他爹,蓮兒有沒有告訴你,什麽時候把老二一家的弄走?你瞧瞧他們來的這陣子,把店裏鬧得不成樣子。一家四口就跟賴上我們家似得,在店裏又吃又喝,還死皮賴臉的擠在後麵和我們一起住。每天遊手好閑,啥事不幹,一睜眼就來廚房找吃的,你說照這樣下去,咱們店不是給自家開的,而是給他們二房家開的!”
提起這個,薑老大也沒好氣,他甕聲甕氣道:“蓮兒說她有辦法分家,把娘給二房分過去,具體法子還沒告訴我。”
吳氏眼睛一亮,臉上有了些笑意,“咱們蓮兒真聰明,就該把娘分去二房!你這麽有本事,又是長子,娘不偏你,非得偏心老二那個爛泥扶不上牆的玩意兒!”
薑老大心裏也埋怨薑老太糊塗,但薑老太畢竟是他親娘,他不能說薑老太的不是。
他道:“你去看看蓮兒醒沒醒,給她端碗雞蛋白麵條去。”
吳氏有一兒一女,別人都疼兒子,可她最疼愛的就是薑蓮兒。
他們大房能在鎮上開食肆,還攢下不少家私。
不和那些鄉下泥腿子一樣,在地裏刨食吃,靠的就是薑蓮兒。
故此吳氏對薑蓮兒異常寶貝。
以至於薑蓮兒現在都十七歲了,她依然沒有給女兒議親。
一是吳氏覺得她女兒漂亮又聰明,綠水村和洛河鎮裏沒人能配得上。
二是薑蓮兒自己沒有嫁人的打算。
薑蓮兒總是和吳氏說,有個命中注定的男人在等著她。
那人不僅英俊瀟灑,還位高權重。
吳氏相信女兒,她也覺得,隻有為官做宰的人,才有資格娶她的蓮兒。
吳氏正要去後麵廂房喊薑蓮兒,外麵恰巧來了一群客人。
吳氏眼見來了七八個人,也顧不得去找薑蓮兒,掛著笑去迎客了。
“客官們要吃點什麽?”
吳氏笑嗬嗬問。
其中一名書生打扮的道:“給我們上八碗麵,就上你們家的招牌肉絲麵,再上兩盤水餃。”
“好嘞!”
有大生意上門,吳氏笑的合不攏嘴。
她跑到後麵報了份數,連忙去給他們一大桌子人上茶水鹹菜。
一開始點菜的那名書生姓李,他道:“各位,不知道你們昨日下午去福臨茶樓沒有?”
“昨日我休沐,我去了!”
“我沒去。福臨茶樓的趙先生不是因家中有事,好幾天沒去茶樓了?”
李書生道:“王兄,你的消息太閉塞了,趙先生家小兒的風寒不知被哪位神醫治好了,當天下午趙先生就去福臨茶繼續說書了。”
“真可惜!我最愛聽趙先生說書,次次不落,沒想到昨天竟沒去捧場!不知道趙先生昨天下午說什麽了?”
那位姓王的童生忙追問。
李書生道:“昨天下午趙先生說的故事可謂是精彩萬分,讓人瞠目結舌,大吃一驚呀。”
他這話一出,不僅王童生好奇,食肆內的其餘食客也都好奇的看過來,連吳氏也嗑著瓜子等待下文。
在眾人目光的催促下,李書生慢悠悠的開口。
“前陣子鎮上不知道從哪兒傳出一則莫須有的流言,說一位村姑為追求一位才高八鬥的秀才,竟然不顧禮節,明目張膽的勾引秀才,但那秀才意誌堅定,不為所動。又說那村姑品性低劣,不尊不孝,還將長輩親人全都趕出家宅等等……這則流言大家都聽過吧?”
眾人紛紛點頭。
“聽過聽過,大家都說那村姑浪蕩無恥,大逆不道,是該送去官府呢!”
“世上真有如此不堪的姑娘?真是讓人齒冷!”
吳氏聽到那些嘲諷薑挽的話,笑的嘴角都快咧到耳後根了。
果然還是她家蓮兒聰明,知道傳流言讓薑挽名聲盡毀。
想必綠水村都傳遍了,那薑挽現在都被人罵的不敢出門了吧?
吳氏暗暗自喜,打算改天回綠水村瞧一瞧,看看薑挽的慘狀。
李書生聽得眾人發表完意見,這才悠悠道:“各位,昨日下午趙先生說的正是這一則流言,他先是狠狠罵了一通傳流言的小人,又滔滔不絕的說了另一則故事。”
眾人愕然。
吳氏也愣了愣,還未等她插嘴,李書生繼續說。
“趙先生的那則故事便是,那村姑壓根不似流言裏傳的那樣不堪,其實她才是被人一直欺辱的對象……”
聽過埋怨沒錢買布料的,沒聽過嫌棄布料多的。
謝四嬸知道這是薑挽故意說的借口,目的就是為了讓她好好收下布料,不要再推辭。
謝四嬸心中感動,對薑挽愈加疼愛。
“好,既然侄媳婦布料多的用不完,四嬸就幫你消化消化。”
謝四嬸笑著接過布料,然後道:“你們都沒吃飯吧?你們家鍋裏溫著飯,我讓梅花再去熱一熱。”
她扭頭對大兒媳梅花道:“梅花,你去添兩把火,再炒個雞蛋!”
“好嘞娘!”
梅花匆匆往灶房去了。
菊花和薑挽說了兩句話,也趕去幫忙了。
一行人都進了正屋。
由於薑挽和謝瀾從錢家出來的時候,天已經不早了,許多鋪子都關門了,導致薑挽沒買多少吃食。
但掛念家中的四個孩子,她還是去點心鋪子買了兩大盒的點心。
謝靖四人已經吃過飯了,可這會兒看見香噴噴的點心,還是饞的直流口水。
薑挽分給每人兩塊點心,怕他們晚上吃多了容易脹氣。
薑挽和謝四嬸聊了一會兒天,菊花就端著飯菜上來了。
一天在外奔波,薑挽早就開始想念梅花的手藝了。
雖說劉府和錢家的飯菜也不差,也總是不如梅花的有味道。
姑且算是一種家的味道吧。
飯後謝四嬸幾人收拾了碗筷才離去。
薑挽洗了個囫圇澡,套上衣服往被窩一鑽,很快就去會見周公了。
*
翌日,洛河鎮,早午食肆。
今日早上的客流明顯不如前幾天,薑老大和吳氏有些愁眉不展。
店裏有六個桌子,原本能坐的滿滿當當的,但今天隻勉強一桌兩個人,稀稀拉拉的坐滿了。
薑老大在後廚心不在焉的做著麵條,吳氏倚在旁邊門框上和他說話。
“孩子他爹,蓮兒有沒有告訴你,什麽時候把老二一家的弄走?你瞧瞧他們來的這陣子,把店裏鬧得不成樣子。一家四口就跟賴上我們家似得,在店裏又吃又喝,還死皮賴臉的擠在後麵和我們一起住。每天遊手好閑,啥事不幹,一睜眼就來廚房找吃的,你說照這樣下去,咱們店不是給自家開的,而是給他們二房家開的!”
提起這個,薑老大也沒好氣,他甕聲甕氣道:“蓮兒說她有辦法分家,把娘給二房分過去,具體法子還沒告訴我。”
吳氏眼睛一亮,臉上有了些笑意,“咱們蓮兒真聰明,就該把娘分去二房!你這麽有本事,又是長子,娘不偏你,非得偏心老二那個爛泥扶不上牆的玩意兒!”
薑老大心裏也埋怨薑老太糊塗,但薑老太畢竟是他親娘,他不能說薑老太的不是。
他道:“你去看看蓮兒醒沒醒,給她端碗雞蛋白麵條去。”
吳氏有一兒一女,別人都疼兒子,可她最疼愛的就是薑蓮兒。
他們大房能在鎮上開食肆,還攢下不少家私。
不和那些鄉下泥腿子一樣,在地裏刨食吃,靠的就是薑蓮兒。
故此吳氏對薑蓮兒異常寶貝。
以至於薑蓮兒現在都十七歲了,她依然沒有給女兒議親。
一是吳氏覺得她女兒漂亮又聰明,綠水村和洛河鎮裏沒人能配得上。
二是薑蓮兒自己沒有嫁人的打算。
薑蓮兒總是和吳氏說,有個命中注定的男人在等著她。
那人不僅英俊瀟灑,還位高權重。
吳氏相信女兒,她也覺得,隻有為官做宰的人,才有資格娶她的蓮兒。
吳氏正要去後麵廂房喊薑蓮兒,外麵恰巧來了一群客人。
吳氏眼見來了七八個人,也顧不得去找薑蓮兒,掛著笑去迎客了。
“客官們要吃點什麽?”
吳氏笑嗬嗬問。
其中一名書生打扮的道:“給我們上八碗麵,就上你們家的招牌肉絲麵,再上兩盤水餃。”
“好嘞!”
有大生意上門,吳氏笑的合不攏嘴。
她跑到後麵報了份數,連忙去給他們一大桌子人上茶水鹹菜。
一開始點菜的那名書生姓李,他道:“各位,不知道你們昨日下午去福臨茶樓沒有?”
“昨日我休沐,我去了!”
“我沒去。福臨茶樓的趙先生不是因家中有事,好幾天沒去茶樓了?”
李書生道:“王兄,你的消息太閉塞了,趙先生家小兒的風寒不知被哪位神醫治好了,當天下午趙先生就去福臨茶繼續說書了。”
“真可惜!我最愛聽趙先生說書,次次不落,沒想到昨天竟沒去捧場!不知道趙先生昨天下午說什麽了?”
那位姓王的童生忙追問。
李書生道:“昨天下午趙先生說的故事可謂是精彩萬分,讓人瞠目結舌,大吃一驚呀。”
他這話一出,不僅王童生好奇,食肆內的其餘食客也都好奇的看過來,連吳氏也嗑著瓜子等待下文。
在眾人目光的催促下,李書生慢悠悠的開口。
“前陣子鎮上不知道從哪兒傳出一則莫須有的流言,說一位村姑為追求一位才高八鬥的秀才,竟然不顧禮節,明目張膽的勾引秀才,但那秀才意誌堅定,不為所動。又說那村姑品性低劣,不尊不孝,還將長輩親人全都趕出家宅等等……這則流言大家都聽過吧?”
眾人紛紛點頭。
“聽過聽過,大家都說那村姑浪蕩無恥,大逆不道,是該送去官府呢!”
“世上真有如此不堪的姑娘?真是讓人齒冷!”
吳氏聽到那些嘲諷薑挽的話,笑的嘴角都快咧到耳後根了。
果然還是她家蓮兒聰明,知道傳流言讓薑挽名聲盡毀。
想必綠水村都傳遍了,那薑挽現在都被人罵的不敢出門了吧?
吳氏暗暗自喜,打算改天回綠水村瞧一瞧,看看薑挽的慘狀。
李書生聽得眾人發表完意見,這才悠悠道:“各位,昨日下午趙先生說的正是這一則流言,他先是狠狠罵了一通傳流言的小人,又滔滔不絕的說了另一則故事。”
眾人愕然。
吳氏也愣了愣,還未等她插嘴,李書生繼續說。
“趙先生的那則故事便是,那村姑壓根不似流言裏傳的那樣不堪,其實她才是被人一直欺辱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