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魏征如此幫李承乾,不完全是師徒關係,更多的是讓魏征看見了李承乾的胸懷天下,看見了為百姓造福的心。


    不然以魏征的性格,不可能在朝堂上頂著得罪整個國子監大儒的風險去解圍。


    李世民徹底傻眼了,看著這麽多大儒要告老還鄉,他瞬間頭痛欲裂。


    看了看房玄齡和杜如晦,在看看長孫無忌。


    希望這三個大唐頂尖的謀士能夠站出來說兩句。


    對上李世民的眼睛,房玄齡和杜如晦對視一眼,都沒有要站出來的意思。


    這讓李世民深深歎了一口氣,有些失望。


    不料這時站出來一個人,讓李世民欣喜。


    可看清楚人的時候,李世民又是一陣頭疼,因為站出來的是裴寂。因為前兩天他告病並未上朝,今天不料竟然來上朝了。


    裴寂和長孫無忌是站在一起的,這就讓李世民下意識以為是自己的大舅哥站出來解圍了。


    看清楚是裴寂,李世民才會如此失望。


    這位是誰?那可是太上皇的人,他要是能幫李世民恐怕太陽都要從西邊升起了。


    “陛下。”


    裴寂捧著笏板道:“臣以為此事皆因太子殿下而起......”


    來了來了,李世民開始扶額了。


    這是找到機會就開始抨擊朕嗎?


    “既然諫議大夫王珪彈劾太子,臣建議先把這件事處理了,後麵的事自然迎刃而解,至於孔穎達等人,可以稍後處理。”


    “所謂事有輕重緩急,沒有任何的事情能比太子的事情還大。”


    嗯?


    李世民腦中細細一想,怎麽感覺裴寂似乎是在給朕解圍?


    不不不,不對,肯定不是朕。


    眯著眼跟裴寂對視,李世民能夠確定,這老家夥肯定不是給他解圍,倒是......想給太子解圍。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


    裴寂話音剛落,太上皇的老臣紛紛站出來附議。


    這已經很明顯了,是太上皇留下來的老臣開始支持李承乾了,這讓李世民既欣喜又忐忑。


    欣喜的是李承乾竟然能夠得到這群老臣的支持,忐忑的是不知道是不是太上皇又在耍什麽花招。


    眾大臣看見這麽多人站出來支持裴寂,聰明的人也反應過來了,這都是在給太子解圍的啊。


    王珪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一個九歲的孩子,沒想到竟然得到了太上皇一派的支持。


    他每天來上朝,怎麽不知道這件事?


    難道是......王珪看著李世民,心中出現了各種猜疑。


    這種猜疑同樣出現在了五姓七望的官員腦中,在想是不是要去拉攏一下太子,一個九歲的孩子應該不難吧?


    如果拉攏過來了,他們就能夠跟李世民對抗了。


    就在五姓七望官員想入非非的時候,長孫無忌站出來瞥了眼王珪,隨即抱著笏板道:“陛下,昨夜臣就在如意樓,太子殿下去如意樓乃是為了長安學子,並不是諫議大夫所言有損大唐國威。”


    “在臣看來,太子殿下的行為,乃是大唐之福,光是一首《不第後賦菊》,就說明了唐朝科舉中的問題。臣昨夜細細想了太子殿下的話,認為不改變這個問題,大唐未來危矣。”


    嘶!


    嘩!


    整個朝堂瞬間掀起了軒然大波。


    什麽叫大唐未來危矣?


    特別是五姓七望,死死盯著長孫無忌,咬牙切齒的樣子,恨不得能說:你長孫無忌清高,為了保自己外甥,什麽話都敢往外說,難道你長孫家就不招納賢才為己所用?


    李世民聽著長孫無忌的話皺了皺眉,問道:“輔機細細道來。”


    “是。”


    長孫無忌想了一下,便道:“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這明顯就是在嘲諷科舉製度是存在問題的,九月八形容的便是秋考,後麵形容的不就是菊花盛開其它花凋零嗎?表示著學子們的頑強,甚至可以掀起一場軒然大波。”


    “衝天香陣透長安,這香在臣理解中便是菊花香,如果學子比喻成為菊花的頑強,那麽是不是代表著整個長安都布滿了這種頑強的意誌,落榜學子的不甘?”


    “滿城盡帶黃金甲,可不可以理解為黃色的菊花布滿長安?”


    “整首詩的意思,我想就是落榜學子帶領著大唐百姓攻陷長安,特別是太子殿下還提醒了眾人,科考的不公允,所以讓落榜學子會認為考進長安不如打進長安容易。”


    嘩!


    昨夜在如意樓的官員畢竟是少數,這首詩他們也是剛剛聽長孫無忌所說。


    第一次聽見這首詩,就感覺到了殺氣和震撼。


    特別是長孫無忌最後一句話,考進長安不如打進長安容易。


    眾官員紛紛看向了五姓七望,這不就是這群世家弄出來的嗎?


    “胡說。”王珪立馬站出來,他乃是太原王家在長安的掌權人,這種時候他當然要站出來駁斥:“齊國公,這首詩你是從哪裏讀出來學子們謀反的意思?”


    “不第後賦菊,難道不第這兩個字還不是最好的解釋嗎?”長孫無忌看傻子一般的望著王珪。


    隻讀詩的內容或許還以為是稱讚科考之時,長安學子遍地都是,代表著繁榮。


    可帶上這首詩的名字,那意味就完全不同了。


    李世民也嚴肅的皺緊了眉。


    其實他也想過這首詩,但沒想到會有如此嚴重,或許是沒有意識到嚴重性。


    “齊國公莫要危言聳聽。”王珪發現自己反駁不了,打算改換套路冷哼一聲:“哼,不過是一屆學子,何以有謀反的能力?”


    這話說進了多數的大臣耳中。


    大唐是驕傲的,是無可戰勝的。


    光朝中武將就所向披靡,幾乎從無敗績。


    有這些武將在,就是整個大唐的定海神針。


    長孫無忌更是無語,瞥了眼王珪:“諫議大夫,難道你沒聽我剛才說是未來,以後嗎?”


    “現在我大唐猛將如雲當然不怕,難道人不會有生老病死嗎?你敢保證嗎?”


    話中含義很明顯。


    大唐現在有猛將,可這些猛將多數都是李世民人格魅力招攬而來的,也就是天策府的人。


    可未來呢?


    沒有李世民這樣有魅力的皇帝,未來那些猛將會不會入朝為官?還是被五姓七望等世家給招攬?


    李世民瞬間就明白了長孫無忌的意思,眼光如刀看向王珪。


    單單一眼,王珪就嚇得雙腿有些發軟。


    他有些氣憤,好端端的知道今天就不彈劾太子李承乾了。


    身為諫議大夫,不就是走走正規手續嘛。


    上朝不是彈劾李世民便是彈劾太子李承乾,要麽就是一些大臣。


    被他知道了李承乾去青樓能不彈劾嗎?


    怎麽就魏征站出來攪渾水,裴寂站出來解圍,長孫無忌站出來把矛頭直接指向了世家。


    難道他長孫無忌就不是世家了嗎?


    關隴勳貴,就比五姓七望差一丟丟。


    唉。


    長孫無忌看王珪無話可說,轉身就對李世民舉起了笏板:“陛下,還有月於就要科舉了,此時太子殿下這首詩恐怕傳遍長安,朝廷應當立即想出對策,如果解決科舉不公平的問題。”


    “不然到時整個長安數萬學子鬧起來,這事可不好收拾。”


    立馬所有大臣的心跟著提了起來。


    特別是禮部和民部的官員,數萬學子鬧事,恐怕第一個倒黴的就是他們兩個府衙。


    禮部負責的是科考,民部負責的是考生統計。


    魏征此時也跟著站了出來:“陛下,此事由太子殿下提出,不如我們可以詢問一下太子殿下解決辦法,畢竟是太子殿下發現了科舉的不足之處。”


    什麽?


    其它大臣驚訝的張大了嘴,不敢置信的看著魏征。


    太子才九歲。


    你讓太子上朝談論科舉這等國家大事?


    裴寂也站了出來,不理會大臣們的詫異說道:“陛下,臣附議,太子殿下雖年幼,可看待事情本質似乎與大臣們不同,年紀越小發現的東西可能會越多,不如宣太子上朝,談談關於科考的不足。”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


    這下不止是裴寂的太上皇一派,長孫無忌為首的關隴勳貴也是站出來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


    李靖這個時候看魏征、裴寂、長孫無忌都站出來了,他便也跟著附議。


    最奇怪的李孝恭這邊皇親貴族看李靖都站出來了,他們隻能跟上了。


    整個朝堂之上除了五姓七望的人傻呆呆的站著,三分之二的人都站了出來支持李承乾上朝。


    李世民也算是看明白了,李承乾不知不覺的似乎拉攏了整個朝堂三分之二的人,而且是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拉攏的。


    瞬間有些哭笑不得。


    九歲孩子竟然有如此心機。


    拜李靖為師,看中了李靖和李孝恭的關係,皇親貴胄李孝恭算是領頭羊。


    拜魏征為師解決了朝堂上第一大噴子,保全了自己的麵子。


    最早開始勸說太上皇,恐怕是為了拉攏太上皇那邊的人吧?


    之後就是長孫無忌,這些小事之下,身為親舅舅的長孫無忌絕對的支持太子。


    這一番操作就拉攏了三分之二的人。


    要不是朕年輕力壯,能夠壓得住長孫無忌和武將一派,恐怕這朝堂都要變成太子的一言堂了。


    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90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90後並收藏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