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辰後,馬周被請出了東宮。


    再回常何府上的時候,路上忽然碰見了幾個衣衫襤褸的學子,一看就是寒門出身。


    “你們聽說了嗎?聽說這次主持科考的是太子殿下。”


    “太子不是才九歲嗎?”


    “是啊,九歲的孩子,怎麽主持科考啊。”


    “唉,早聽說有些學子已經投靠了世家的門下,我們又有什麽出頭之日呢。”


    “不是這樣的,聽說這次科舉太子殿下為了防止作弊,製定了新的規定。”


    “那又怎麽樣,那些世家手眼通天,太子殿下才九歲,相處的辦法哪能跟那些世家比啊。”


    。。。。。。


    馬周看著漸行漸遠的幾個學子,聽著他們討論的事情,李承乾的話猶如種種敲擊在他的耳邊。


    大唐,難道真的要掌控在世家手裏嗎?


    九歲的太子殿下都知道反抗,他馬周難道真的貪生怕死?


    隻為了一時的功勳名利?


    。。。。。。。


    很快,到了科舉的日子。


    地點安排在了國子監,長孫無忌和禮部尚書唐儉已經早早的就到了地方。


    “太子殿下還沒來嗎?”唐儉左右張望的看了看。


    長孫無忌頭也沒抬的皺眉道:“還沒。”


    這是太子第一次奉旨辦事,身為親舅舅的長孫無忌心裏也是沒底。


    雖然聽著李承乾的安排認為很完美,可就怕臨時把事情搞砸了。


    聞言的唐儉也是跟著皺起了眉:“馬上開始了,太子殿下怎麽還沒來。”


    看著滿屋子的禮部官員,唐儉有些焦急起來。


    真的是萬事俱備,隻差太子殿下過來做做樣子,監考了。


    “太子殿下來了。”


    忽然有個人喊了一聲。


    緊接著所有人都站了起來,紛紛往門口的方向看去。


    一個孩子的身影出現在了大家的麵前,不是李承乾還能是誰。


    “拜見太子殿下。”眾官員一齊行禮道。


    李承乾上前兩步,春風滿麵的輕扶了一下長孫無忌和唐儉:“舅舅,唐尚書不必客氣,快起來吧。”


    “是。”長孫無忌和唐儉隨著李承乾的話,站直了腰。


    身後一眾官員亦是如此。


    李承乾看了眼四周,呆頭呆腦的問道:“開始考試了嗎?”


    “回稟太子殿下,還沒有,都在等您呢。”唐儉微微一笑。


    這讓李承乾小眉頭立馬皺了起來:“等孤作甚?就按照你們之前的規矩開始就成,孤就是來做個監考,主要還是後麵閱卷的事情,其它的照舊即可。”


    “是。”唐儉拱了拱手,很快就開始安排考官入場了。


    其中不乏一些五姓七望的官員和勳貴官員。


    在考官們出發之前,李承乾突然問了一句:“都還記得糊名的要求吧?哪怕是你們考官都不能去查看試卷,讓考生開考之前寫上名字,然後用紙糊好名字,然後卷著上交,考官隻負責監考不負責閱卷,都明白嗎?”


    “明白。”眾考官紛紛頷首。


    大唐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科舉,光考官都有百名之多。


    一個個監督,李承乾肯定是監督不過來的,而且朝中除了武將大多數是李世民的人,文官裏麵大多數還是世家的人。


    這一點就非常頭疼。


    真是人到用時方恨少啊。


    看著禮部挑選出來的官員,大部分都是膘肥體胖,平時肯定沒少吃。


    對於這種情況,李承乾也隻是無奈搖了搖頭歎息一聲:“唉。”


    “太子殿下,是覺得有什麽不對嗎?”聽著李承乾的歎息,唐儉連忙問道。


    生怕哪裏做的不到位,到時候惹得李承乾不滿,回到李世民那裏告狀。


    旁邊的長孫無忌看李承乾一副憂愁的模樣,也是感到奇怪。


    “唐尚書不必慌張。”李承乾走到首位的蒲團上坐了下來,目光炯炯盯著門外道:“想我大唐武將如雲,人才濟濟,為何朝堂皆是一群肚滿肥腸之輩?”


    “百姓緊衣縮食,而這群當官的卻是肚子滾圓,被外邦之人一看便知道大唐官員都是貪官之流。要是各個如魏師般正氣,又何來奸佞之人與外賊勾結呢。”


    聽君一席話,便是一席話。


    唐儉完全沒有聽懂李承乾話裏的意思。


    是想表達當官的胖?老百姓吃不飽飯?


    可又為什麽扯到與外人勾結上麵?


    難道光看人就能夠看出來此人是否與外賊勾結?


    唐儉沒聽明白,可長孫無忌何等人物,怎麽會不知道李承乾的意思。


    表麵上拿老百姓和外賊說事,無非就是在說世家沒一個好東西。


    最主要他長孫無忌也是世家之人......


    對此,他並沒有發表什麽意見,因為太上皇李淵立國之前也是世家,隻不過沒有五姓七望那麽大罷了。


    而且現在李世民也痛恨世家,想要一舉消滅,奈何有心無力罷了。


    對此長孫無忌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要長孫家能夠在大唐保住地位就行。


    皇後是姓長孫、太子身上有長孫家的血脈,就已經足夠了。


    。。。。。。


    太極宮。


    甘露殿內。


    長孫皇後憂心忡忡的看著李世民問道:“二郎,為何一定要讓承乾去主持科舉,要是科舉出了什麽事該如何是好?而且承乾才不過九歲,雖然給科舉出了幾個建議,但我還是感覺有些不妥。”


    孩子是母親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


    剛聽見這個消息的時候長孫皇後就不同意,被李世民三言兩語勸住了。


    可日子到了,長孫皇後聽內侍過來稟報,說李承乾去了國子監,她心裏就隱隱不安。


    長孫皇後可不是躲在深宮不問事事的女人。


    從晉陽開始,長孫皇後就一路跟著李世民這個馬上皇帝打天下,危險遇到了也不是一次兩次。


    更是李世民在外征戰,太上皇李淵稱帝的時候,她可見識了不少世家的手段,針對李氏皇族的,針對征戰的李世民都有。


    就算李世民當上了這個皇帝,還有不少世家反對,要不是開出了部分的條件,恐怕世家那邊都不會讓李世民這個皇位坐的如此安穩。


    李世民看著長孫皇後焦急的樣子,深吸一口氣也是歎息道:“觀音婢,承乾長大了,先不說貞觀犁給大唐農戶帶來了多大的便利。短短才一月時間,先是從古籍中找到了占城稻這種一年兩種的種子,而且產量還比此時的糧食足足翻了兩翻。”


    “加上科舉改製之法也是承乾提出來的,朕和文武百官都沒有想出來,他都能夠想到,何嚐不是能力呢?”


    這些長孫皇後怎麽會不明白。


    可在她的心裏,李承乾還是一個孩子。


    哪怕未來娶妻生子,長孫皇後依舊認為李承乾還是一個孩子。


    “可......”


    本來李承乾監考這事他這個做父親的心裏也是有些緊張,現在聽長孫皇後還要說什麽,李世民直接皺眉道:“好了,觀音婢,此事就這麽定了,天子一言,就是聖旨,而且太子已經去國子監監考了,說什麽都晚了。”


    長孫皇後紅著眼眶盯著李世民,最終默默的低下了頭。


    兩口子就這樣在甘露殿等待著國子監那邊的消息,就算一旁伺候的張阿難也是小心翼翼的,不敢喘粗氣。


    旁邊一摞摞的奏章,李世民也隻是選了幾本看,但怎麽也看不進去。


    不停的來回在甘露殿來回走來走去。


    長孫皇後見狀,抿著唇緩緩搖頭。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


    擔心李承乾的心思,長孫皇後也是一點也沒有少。


    科舉改製的辦法是李承乾想出來的,世家已經恨死他了,今日要是在出點什麽事情,恐怕李承乾這個太子的位置都會搖搖欲墜。


    雖然李世民能夠壓下來,但世家也不是好惹的。


    這隻是沒有觸碰到世家的底線罷了。


    一炷香。


    兩炷香......


    一個時辰。


    兩個時辰......


    咚!


    遠遠的地方忽然傳來了一道聲音:


    “申初,但惜春將晚,寧愁日漸晡。”


    李世民立馬抬頭看向了外麵,日頭已經開始西斜,連忙問道:“張阿難,今日科舉是不是申初結束?”


    “回陛下,是的。”張阿難在旁邊拱手道。


    這下連長孫皇後也是連忙起身,張了張嘴,最後沒有發出聲音。


    相信李世民一樣很緊張科舉那邊的情況。


    作為皇後這個時候肯定不能越俎代庖的先提問。


    果不其然,李世民眼神如炬道:“去,看看國子監那邊情況如何了。”


    “是。”


    張阿難領命,飛快的就小跑著出了甘露殿,找人去國子監那邊打聽了。


    而李世民看長孫皇後一直擔憂不已,也是上前抓住了長孫皇後的雙手道:“觀音婢,不用擔心,朕相信承乾。”


    “嗯。”被安慰的長孫皇後,深吸一口氣也是重重的點了點頭。


    其實她心已經平靜下來了。


    按照時辰,科舉都結束了,還沒有消息傳來,肯定是沒發生什麽事情。


    科舉第一日總算是安穩度過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90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90後並收藏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