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是五個人的青梅竹馬
紅樓林家女:帶著空間創飛所有人 作者:胭脂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雖然她憐惜紅樓夢裏那個心思剔透玲瓏,卻有些不食人間煙火的林妹妹。
但她更喜歡眼前渾身散發著從容自信的光芒,雖然不過才八歲,卻已經能夠獨立掌家,以一個真正的名門嫡長女的身份去要求自己,關心父親,庇護妹妹的姐姐。
這樣的林黛玉,才會讓她覺得即便有一天沒有自己跟在身邊,她也不會落得個被親外祖母一家吃絕戶,自己卻連一絲反抗的力量都沒有的結局。
當然,這不是她一個人努力帶來的,更多的是林如海和兩位嬤嬤悉心教導的成果,她不過是那根撚子罷了。
但這不正是她想要的麽?
姐妹兩個就這麽約定好了,林嵐玉甚至還在琢磨著,有了這個鋪子,到時候空間裏被自己拔下來又沒忍心扔,至今還堆在屋子裏占地方的那些植物,就也能拿出來賣了。
尤其是從大觀園裏拔出來的那些,嗯也不知道到時候有沒有機會被賈家買走。
那畫麵想想,她也算得上“物歸原主”了吧?嘻嘻~
林黛玉甚至還特意給林忠管事支了一筆銀子,叮囑他務必派妥帖的人去采買品質上等的花苗,切莫貪小便宜,這些花苗自家且有大用呢。
至於林嵐玉?
她並不十分了解這個時代的人們後宅裏都喜歡種些什麽花草,哪些花草賣的上高價。
專業的事情就交給專業的人去辦,她選擇不發表意見。
乖乖回去練字。
沒辦法,林黛玉要求她必須每天練夠十張大字,否則下次就不幫她給陸承風回信了,讓她自己寫。
林嵐玉能怎麽辦?隻能苦逼的乖乖聽話。誰讓她的字,實在有些拿不出手呢。
林嵐玉好歹上輩子也是個大學生,這輩子一手狗爬字,比陸承風的弟弟陸承安都不如,她不要麵子的嗎?
說起來林家姐妹與陸家兄弟們之間的書信往來,如今倒也稱得上彼此都十分得趣。
姐妹二人年歲雖小,但林黛玉心思通透,文采非凡,又十分愛讀書,姐妹二人將整個林家的藏書全都帶來了,林黛玉過去大半年裏除了上課之外,也十分手不釋卷。
與陸家長兄兩人倒也聊得來。
林嵐玉到底上輩子是憑自己本事考上的大學,除了毛筆字至今軟趴趴的,且還得注意繁體字跟簡體字之間的轉換外,敘事能力上反倒還能超另外四人一大節。
明明隻是姐妹們一道讀書學習,亦或者在廚房指揮著廚娘們搗鼓一下從書裏瞧來的點心方子的小事兒,也能被她描述的活靈活現,妙趣橫生。
與陸承風那幹巴巴的畫風形成鮮明對比。
甚至因為有林如海和陸永年這兩個雙方的大家長點頭同意,林嵐玉心中最後一點被賈家抓到了,說她們跟人私相授受的擔心也放下了,甚至之後還變得越發大膽起來。
漸漸不滿足於隻是通信,私下還互相送些吃食給對方。
這件事的起因,其實還是因為林家姐妹平日裏隻待在院子裏,不怎麽出門。
陸家兄弟在父母的影響下,憐惜林家姐妹如今寄人籬下,又在守孝,擔心姐妹二人日子過得不好。
大件的東西不方便,其它的東西礙於男女有別,也不大送得,但時不時送一食盒陸家自家做的點心,卻是無妨的。
畢竟陸永年也來自姑蘇,雖說這些年久居閩粵,但家中卻是有特意從姑蘇尋的廚子的。
這點心,隻當慰藉一二小姑娘們的思鄉之情吧。
也是因為陸家人的熱情,林嵐玉與林黛玉姐妹二人便商量著應該回禮一二。
恰巧隨著林嵐玉的空間時間流速加快,以及空間從一開始就存在的時間差,她與林黛玉最近這段時間很是收獲了一大批的各色水果。
姐妹二人經過幾次嚐試,挑著熟悉且合適的水果,做了不少的果脯蜜餞乃至果醬出來。
這些都已經去了核,又經過糖漬的東西,倒不用擔心被人懷疑來處。
且因為姐妹二人時常與陸承風通信,雖說一開始的時候隻是林嵐玉口述,林黛玉執筆,但到底她也參與了從讀信到寫信的每一環。
大概是因為林家姐妹太坦然,雙方父母又都是樂見其成的態度,陸承風有時候也會給自己的哥哥和弟弟看林家姐妹送過去的回信。
陸家兄長比陸承風大三歲,文采斐然,如今在京中文人圈子裏已經小有名氣,在家人麵前卻是個十分活潑的樂子人。
偶爾幫弟弟寫信的時候還會在信裏夾帶私貨,吐槽自家弟弟的文字水平,說讀弟弟的書信,實在是辛苦兩位妹妹了,誇獎也就兩位妹妹善良,還願意與弟弟往來雲雲。
言辭活潑幽默,再配上陸承風在後麵半封信裏氣急敗壞的表示自己最近有在努力讀書,學著將信寫好之類的話,就更逗趣了。
弟弟陸承安年齡倒是與林嵐玉一樣大,性格也同樣是個調皮搗蛋的,且又是個真正的小孩子家,闖禍的本事遠在林嵐玉之上,出糗的時候也多。
陸承風時常便會在信裏寫起弟弟的糗事,惹得林嵐玉每每得了便宜還賣乖,非要林黛玉承認自己是個很乖的妹妹,林黛玉便忍不住在回信時打趣一二。
陸家有樣學樣,漸漸地,倒變成了兩家孩子之間的書信往來,並不隻局限於林嵐玉與陸承風二人。
如今到了年關,林家不便在明麵上給陸家送太打眼的年禮,林嵐玉便想借著自己小孩子家的身份,給陸家三兄弟送些禮物過去。
隻是她手中東西雖多,真正屬於她自己的卻少,能夠拿來送禮的更少,她便將主意打在了這些姐妹二人自己做出來的小吃食身上。
因著林黛玉並不喜歡吃太甜的,姐妹二人做這些果脯蜜餞的時候,放的糖不多。
但因為果子本身的甜度就高,口感也好,且都是姐妹兩人親手做的。
拿來給長輩送禮顯得簡薄,同輩之間,倒是一份禮輕情意重的心意。
林黛玉起初有些猶豫,但見妹妹堅持,她想了想,便也沒有攔著。
甚至還興致勃勃的與林嵐玉一起,在林如海當初給姐妹二人置辦的那堆瓶瓶罐罐裏,挑選了幾個好看的瓷罐子。
但她更喜歡眼前渾身散發著從容自信的光芒,雖然不過才八歲,卻已經能夠獨立掌家,以一個真正的名門嫡長女的身份去要求自己,關心父親,庇護妹妹的姐姐。
這樣的林黛玉,才會讓她覺得即便有一天沒有自己跟在身邊,她也不會落得個被親外祖母一家吃絕戶,自己卻連一絲反抗的力量都沒有的結局。
當然,這不是她一個人努力帶來的,更多的是林如海和兩位嬤嬤悉心教導的成果,她不過是那根撚子罷了。
但這不正是她想要的麽?
姐妹兩個就這麽約定好了,林嵐玉甚至還在琢磨著,有了這個鋪子,到時候空間裏被自己拔下來又沒忍心扔,至今還堆在屋子裏占地方的那些植物,就也能拿出來賣了。
尤其是從大觀園裏拔出來的那些,嗯也不知道到時候有沒有機會被賈家買走。
那畫麵想想,她也算得上“物歸原主”了吧?嘻嘻~
林黛玉甚至還特意給林忠管事支了一筆銀子,叮囑他務必派妥帖的人去采買品質上等的花苗,切莫貪小便宜,這些花苗自家且有大用呢。
至於林嵐玉?
她並不十分了解這個時代的人們後宅裏都喜歡種些什麽花草,哪些花草賣的上高價。
專業的事情就交給專業的人去辦,她選擇不發表意見。
乖乖回去練字。
沒辦法,林黛玉要求她必須每天練夠十張大字,否則下次就不幫她給陸承風回信了,讓她自己寫。
林嵐玉能怎麽辦?隻能苦逼的乖乖聽話。誰讓她的字,實在有些拿不出手呢。
林嵐玉好歹上輩子也是個大學生,這輩子一手狗爬字,比陸承風的弟弟陸承安都不如,她不要麵子的嗎?
說起來林家姐妹與陸家兄弟們之間的書信往來,如今倒也稱得上彼此都十分得趣。
姐妹二人年歲雖小,但林黛玉心思通透,文采非凡,又十分愛讀書,姐妹二人將整個林家的藏書全都帶來了,林黛玉過去大半年裏除了上課之外,也十分手不釋卷。
與陸家長兄兩人倒也聊得來。
林嵐玉到底上輩子是憑自己本事考上的大學,除了毛筆字至今軟趴趴的,且還得注意繁體字跟簡體字之間的轉換外,敘事能力上反倒還能超另外四人一大節。
明明隻是姐妹們一道讀書學習,亦或者在廚房指揮著廚娘們搗鼓一下從書裏瞧來的點心方子的小事兒,也能被她描述的活靈活現,妙趣橫生。
與陸承風那幹巴巴的畫風形成鮮明對比。
甚至因為有林如海和陸永年這兩個雙方的大家長點頭同意,林嵐玉心中最後一點被賈家抓到了,說她們跟人私相授受的擔心也放下了,甚至之後還變得越發大膽起來。
漸漸不滿足於隻是通信,私下還互相送些吃食給對方。
這件事的起因,其實還是因為林家姐妹平日裏隻待在院子裏,不怎麽出門。
陸家兄弟在父母的影響下,憐惜林家姐妹如今寄人籬下,又在守孝,擔心姐妹二人日子過得不好。
大件的東西不方便,其它的東西礙於男女有別,也不大送得,但時不時送一食盒陸家自家做的點心,卻是無妨的。
畢竟陸永年也來自姑蘇,雖說這些年久居閩粵,但家中卻是有特意從姑蘇尋的廚子的。
這點心,隻當慰藉一二小姑娘們的思鄉之情吧。
也是因為陸家人的熱情,林嵐玉與林黛玉姐妹二人便商量著應該回禮一二。
恰巧隨著林嵐玉的空間時間流速加快,以及空間從一開始就存在的時間差,她與林黛玉最近這段時間很是收獲了一大批的各色水果。
姐妹二人經過幾次嚐試,挑著熟悉且合適的水果,做了不少的果脯蜜餞乃至果醬出來。
這些都已經去了核,又經過糖漬的東西,倒不用擔心被人懷疑來處。
且因為姐妹二人時常與陸承風通信,雖說一開始的時候隻是林嵐玉口述,林黛玉執筆,但到底她也參與了從讀信到寫信的每一環。
大概是因為林家姐妹太坦然,雙方父母又都是樂見其成的態度,陸承風有時候也會給自己的哥哥和弟弟看林家姐妹送過去的回信。
陸家兄長比陸承風大三歲,文采斐然,如今在京中文人圈子裏已經小有名氣,在家人麵前卻是個十分活潑的樂子人。
偶爾幫弟弟寫信的時候還會在信裏夾帶私貨,吐槽自家弟弟的文字水平,說讀弟弟的書信,實在是辛苦兩位妹妹了,誇獎也就兩位妹妹善良,還願意與弟弟往來雲雲。
言辭活潑幽默,再配上陸承風在後麵半封信裏氣急敗壞的表示自己最近有在努力讀書,學著將信寫好之類的話,就更逗趣了。
弟弟陸承安年齡倒是與林嵐玉一樣大,性格也同樣是個調皮搗蛋的,且又是個真正的小孩子家,闖禍的本事遠在林嵐玉之上,出糗的時候也多。
陸承風時常便會在信裏寫起弟弟的糗事,惹得林嵐玉每每得了便宜還賣乖,非要林黛玉承認自己是個很乖的妹妹,林黛玉便忍不住在回信時打趣一二。
陸家有樣學樣,漸漸地,倒變成了兩家孩子之間的書信往來,並不隻局限於林嵐玉與陸承風二人。
如今到了年關,林家不便在明麵上給陸家送太打眼的年禮,林嵐玉便想借著自己小孩子家的身份,給陸家三兄弟送些禮物過去。
隻是她手中東西雖多,真正屬於她自己的卻少,能夠拿來送禮的更少,她便將主意打在了這些姐妹二人自己做出來的小吃食身上。
因著林黛玉並不喜歡吃太甜的,姐妹二人做這些果脯蜜餞的時候,放的糖不多。
但因為果子本身的甜度就高,口感也好,且都是姐妹兩人親手做的。
拿來給長輩送禮顯得簡薄,同輩之間,倒是一份禮輕情意重的心意。
林黛玉起初有些猶豫,但見妹妹堅持,她想了想,便也沒有攔著。
甚至還興致勃勃的與林嵐玉一起,在林如海當初給姐妹二人置辦的那堆瓶瓶罐罐裏,挑選了幾個好看的瓷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