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道:“楊伯父太高看小侄了,天下之大,人才濟濟,自然會有人為龍仙傳名,何況日後我還會回來。”
楊百萬道:“那太好不過了,不管曹公子去哪裏,什麽時候回來,這裏都是你的家,我楊府隨時歡迎。”
遂吩咐次子楊繼開,將曹文寫完的故事摘抄一份,又命人做了一桌上好的飯菜,拿出陳年老酒,招待曹文。
曹文再次謝過楊百萬厚意,但自己從未喝過酒,言說不會喝酒。
楊百萬道:“曹公子明日就走了,就喝上一杯這陳年的女兒紅,希望曹公子日後還會想起老夫,能再回興隆山,來楊府做客。”
曹文推辭不過,隻好飲了一杯,經不住勸讓,又喝了兩杯,有些醉意。
楊百萬見曹文確實不勝酒力,便不再讓酒,吃了點飯,眾人退席休息。
第二天,曹文便告別楊百萬等人,準備奔赴下一站,興隆。臨行前,楊百萬拿出二百兩銀子,道:“曹公子不去科考,哄騙了父母,如今科考就要開始了,曹公子就是想去,也趕不上了,再說你一個人在外,確實不容易,老夫沒有別的贈送,就請曹公子收下這點盤纏,以備不時之需。”
曹文身上確實沒有什麽銀兩了,仍然道:“不必了,小侄在府上討擾好幾日,怎麽能再收伯父的銀兩呢,還請楊伯父收回吧!”
楊百萬道:“賢侄不必客氣,你一個人在外,又不能掙錢,離開銀子怎麽行,就拿上吧!”遂將銀子塞入曹文的包裏。
曹文隻好收下,再次謝過楊百萬,才離開興隆山往興隆方向而去,這且不提。
曹文走後,楊百萬便擇吉日將龍仙的牌位換了,命人用檀木刻上:供奉龍君李老爺之位。並通告相鄰的村子將廟會改在三月三日辦。
且說龍靜與李素潔,從河南探親返回龍江,一晃過去十四五年,一雙兒女也長大成人,女兒龍如意聰明漂亮,心靈手巧,在李素潔的教導下,琴棋書畫無所不通。兒子龍情緣,高大帥氣,在武道上和父親龍靜學會了龍家武功,在讀書寫文章上,也是出類拔萃,能文能武,深得人愛。
十七歲的龍情緣和離家周遊的曹文同一年進京趕考,高中探花,上殿麵君,高宗聽說探花郎是龍江總督龍靜的公子,連連誇讚,賜寶馬一匹,誇官三日,回轉龍江,三個月後進京麵聖封官。
龍情緣高中回家,這在龍靜和李素潔的預料之中,因為憑兒子滿腹經綸,定會高中皇榜,龍靜也自然為兒子慶賀一番。
過了五六日,五道蓮池的曹子敬登門求見,問龍情緣,兒子曹文是否高中,為何沒有還家。
龍情緣便告訴曹子敬,曹文根本沒有進京趕考,在考場中,他沒有看到曹文,在上百名的學子中,也沒有看到曹文的名字。
曹子敬這才知道,兒子騙了他們,根本沒有進京趕考,一定是遊蕩在外邊搜集龍君李老爺的故事,天下之大,無處去尋找,隻好失望的回家。
過了兩個月,龍情緣提前進京麵聖,被封為翰林院大學士,在朝中為官,被吏部尚書劉知看中,有意將女兒許配給龍情緣,龍情緣見過劉知的女兒一次,人聰明賢惠,長得漂亮,也很中意,便寫信告知父母。
龍靜和李素潔在信中得知消息,既然兒子能看中女方,想必差不了,就帶著女兒龍如意趕往京城,為兒子龍情緣舉辦了隆重的婚事。
好事成雙,在婚禮當天,兵部侍郎宋彪看中了龍如意,讓朝中大臣為其兒子宋墨離保媒,兩日後,經過雙方相看,彼此很滿意,這宋墨離也是英俊瀟灑,文武全才,躲在屏風後的龍如意也很滿意。
宋墨離回府,過兩日媒人前來,下了聘禮,定下婚書,互相贈送了定情信物,宋家表示想讓宋墨離和龍如意早日完婚,因為黑龍江離長安幾千裏,龍靜夫婦來一次京城很不容易,如果讓龍如意和龍靜夫婦返回龍江,他日完婚,路途遙遠也很麻煩。
龍靜和李素潔明白宋家的意思,女兒十七歲,宋墨離十九歲,也到了完婚的年齡,早日完婚,找一個好的人家,也了去他們的心願,遂答應下來,仍是擇吉日良辰,讓女兒嫁到宋家。
前前後後,在京城耽擱一個月有餘,來時一家三口,回時隻剩下夫妻二人和隨身護衛。不免有些失落,但這是遲早的事,女兒早晚要嫁人,兒子要成家,隻要兒女們都有了歸宿,二人也就放心了。
回到龍江,又過了四年,龍靜已六十四歲,看上去像不到四十歲的人,兒女們又不在身邊,覺得很無聊,便不想再為官,決定辭官為民,和素潔一商量,李素潔也很支持,於是龍靜便寫了辭呈,讓人送往京城。
高宗皇帝看了辭呈,深覺龍靜不易,老年孤單,當下應允,便派龍情緣回鄉接任龍靜的位置,繼續鎮守龍江。
龍情緣領旨,帶著妻子劉氏和女兒龍素素,回到龍江,於是一家人團聚。
因為國泰民安,龍江沒有什麽大事,也很太平,龍靜閑來無事,便想起多倫寺的師兄弟們,和蓮花庵八十多歲的母親,他們都在參禪拜佛,覺得自己也應該讀些經書,學習佛法。於是便尋了些經書來看。
又過了半年,龍靜和李素潔商量,想再去一次多倫寺看看,過青石山,下板城,回李家茂鋪,再往河南蓮花庵看看八十多歲的老母,雖然靜美茹已斷了塵緣,不再回複龍靜的書信,但龍靜知道,母親仍然健在,身體很好。
李素潔道:“去吧,趁著我現在腿腳還靈活,看一看往日的親戚朋友,還有娘,再過幾年,我的身體說不定不行了。”
於是龍靜不帶丫鬟奴仆,親自駕車拉著妻子李素潔,仍由黑龍江出發,往多倫寺而去。
曉行夜宿,十來日便到了多倫鎮。
二十多年過去了,多倫鎮變化很大,已找不到從前的客棧,龍靜便尋了一家安靜舒適的客棧住下,安排好車馬。
次日吃罷早飯,與素潔同乘一匹馬,二人往多倫寺而去。到了多倫寺,住持方丈戒洪熱情接待昔日的同門師弟,二人原來就很投機,現在龍靜又學會了許多經文佛法,二人坐下論經,更是高興。
於是戒洪便拿出多倫密真經,讓龍靜觀看,龍靜道:“師兄不可,多倫密真經乃是寺中秘本,隻有住持方丈可以看,其他人是不能偷看的,當年經書在我手上兩個月,都不曾翻看。”
戒洪道:“師弟乃正人君子,無欲無求,當年經書在師弟手上,若是不還給多倫寺或是摘抄一份,誰能知曉,現在我是住持,就破了這個規矩,師弟曾是本寺弟子,又對多倫寺有大恩,又不留在寺中爭奪住持之位,有什麽不可以看的呢,還有,師弟武道修為高絕,學會書中的武學心法,武功能更上一層樓,不足之處還可以加以改良,讓真經更加完善。”
龍靜還要推辭,戒洪又道:“師弟啊,不要推辭了,以師兄我的悟性,雖然學會了,也不能加以改良,師弟學會了,說不定能更加發揚光大,你就留在寺中幾日,精研心法吧!”
龍靜不再推辭,接過經書,戒洪便命小和尚收拾好一間安靜的禪房,讓龍靜住,並告誡寺中弟子,無事不準打擾。
龍靜在寺中學習佛法經文,演練武道心法,素潔在身邊伺候,一晃就是一個月,龍靜便學會了經書上的內家心法,和佛家坐禪神功,並根據自己的見解,融合龍家武學稍加改良,將經書和自己的看法見解交還給戒洪。
戒洪看了,連連點頭,認為龍靜改良到位,想和龍靜切磋一下武功,龍靜同意,二人切磋一番,戒洪歎息,自己和龍靜師弟相比,還是遠遠不夠,差的太多。
龍靜和李素潔告別戒洪,離開多倫寺,往青石山進發,想再去看看龍仙廟。
自從上次離開這裏,夫妻二人都很懷念這個地方,一心故地重遊。不緊不慢,馬車行了兩日,這日來到青石山下,在村口,龍靜看到村口樹立的大青石山刻著:興隆山。三個大字,知道這裏的人為了紀念龍君,將青石山改為興隆山了。
名副其實,山下的村莊確實增添了不少的房屋,人來人往,很是繁華,將車趕到昔日的楊家客棧,果然還在,隻不過房屋煥然一新,店門比當年還大,房屋也增添了很多間。
龍靜住在客棧,一打聽,店主已不是楊百萬,楊百萬去年過世,一切由他的長子楊繼合接管。
龍靜與李素潔吃了點飯,喝了壺茶水,夫妻便出了客棧,往山上廟宇而去,到了廟宇,和當年相比變化很大,增蓋了威武雄壯的戲樓,顯應宮西側加蓋了三仙廟,東側多了三間房屋,還掛著牌匾,上寫:“忘我居”,三個大字。
二人先進顯應宮,仍是燒香不叩頭,再看廟內,變化很大,原來的牌位換成了:供奉龍君李老爺之位。東西兩側增塑了四大天公之像,出了廟門,來到三仙廟前,見裏麵供奉著狐仙長仙黃仙三位仙家,和兩個使用童子,二人燒香拜畢,來到東側的房屋前,看著牌匾上的三個字,龍靜心中疑惑,為什麽叫“忘我居”呢?
楊百萬道:“那太好不過了,不管曹公子去哪裏,什麽時候回來,這裏都是你的家,我楊府隨時歡迎。”
遂吩咐次子楊繼開,將曹文寫完的故事摘抄一份,又命人做了一桌上好的飯菜,拿出陳年老酒,招待曹文。
曹文再次謝過楊百萬厚意,但自己從未喝過酒,言說不會喝酒。
楊百萬道:“曹公子明日就走了,就喝上一杯這陳年的女兒紅,希望曹公子日後還會想起老夫,能再回興隆山,來楊府做客。”
曹文推辭不過,隻好飲了一杯,經不住勸讓,又喝了兩杯,有些醉意。
楊百萬見曹文確實不勝酒力,便不再讓酒,吃了點飯,眾人退席休息。
第二天,曹文便告別楊百萬等人,準備奔赴下一站,興隆。臨行前,楊百萬拿出二百兩銀子,道:“曹公子不去科考,哄騙了父母,如今科考就要開始了,曹公子就是想去,也趕不上了,再說你一個人在外,確實不容易,老夫沒有別的贈送,就請曹公子收下這點盤纏,以備不時之需。”
曹文身上確實沒有什麽銀兩了,仍然道:“不必了,小侄在府上討擾好幾日,怎麽能再收伯父的銀兩呢,還請楊伯父收回吧!”
楊百萬道:“賢侄不必客氣,你一個人在外,又不能掙錢,離開銀子怎麽行,就拿上吧!”遂將銀子塞入曹文的包裏。
曹文隻好收下,再次謝過楊百萬,才離開興隆山往興隆方向而去,這且不提。
曹文走後,楊百萬便擇吉日將龍仙的牌位換了,命人用檀木刻上:供奉龍君李老爺之位。並通告相鄰的村子將廟會改在三月三日辦。
且說龍靜與李素潔,從河南探親返回龍江,一晃過去十四五年,一雙兒女也長大成人,女兒龍如意聰明漂亮,心靈手巧,在李素潔的教導下,琴棋書畫無所不通。兒子龍情緣,高大帥氣,在武道上和父親龍靜學會了龍家武功,在讀書寫文章上,也是出類拔萃,能文能武,深得人愛。
十七歲的龍情緣和離家周遊的曹文同一年進京趕考,高中探花,上殿麵君,高宗聽說探花郎是龍江總督龍靜的公子,連連誇讚,賜寶馬一匹,誇官三日,回轉龍江,三個月後進京麵聖封官。
龍情緣高中回家,這在龍靜和李素潔的預料之中,因為憑兒子滿腹經綸,定會高中皇榜,龍靜也自然為兒子慶賀一番。
過了五六日,五道蓮池的曹子敬登門求見,問龍情緣,兒子曹文是否高中,為何沒有還家。
龍情緣便告訴曹子敬,曹文根本沒有進京趕考,在考場中,他沒有看到曹文,在上百名的學子中,也沒有看到曹文的名字。
曹子敬這才知道,兒子騙了他們,根本沒有進京趕考,一定是遊蕩在外邊搜集龍君李老爺的故事,天下之大,無處去尋找,隻好失望的回家。
過了兩個月,龍情緣提前進京麵聖,被封為翰林院大學士,在朝中為官,被吏部尚書劉知看中,有意將女兒許配給龍情緣,龍情緣見過劉知的女兒一次,人聰明賢惠,長得漂亮,也很中意,便寫信告知父母。
龍靜和李素潔在信中得知消息,既然兒子能看中女方,想必差不了,就帶著女兒龍如意趕往京城,為兒子龍情緣舉辦了隆重的婚事。
好事成雙,在婚禮當天,兵部侍郎宋彪看中了龍如意,讓朝中大臣為其兒子宋墨離保媒,兩日後,經過雙方相看,彼此很滿意,這宋墨離也是英俊瀟灑,文武全才,躲在屏風後的龍如意也很滿意。
宋墨離回府,過兩日媒人前來,下了聘禮,定下婚書,互相贈送了定情信物,宋家表示想讓宋墨離和龍如意早日完婚,因為黑龍江離長安幾千裏,龍靜夫婦來一次京城很不容易,如果讓龍如意和龍靜夫婦返回龍江,他日完婚,路途遙遠也很麻煩。
龍靜和李素潔明白宋家的意思,女兒十七歲,宋墨離十九歲,也到了完婚的年齡,早日完婚,找一個好的人家,也了去他們的心願,遂答應下來,仍是擇吉日良辰,讓女兒嫁到宋家。
前前後後,在京城耽擱一個月有餘,來時一家三口,回時隻剩下夫妻二人和隨身護衛。不免有些失落,但這是遲早的事,女兒早晚要嫁人,兒子要成家,隻要兒女們都有了歸宿,二人也就放心了。
回到龍江,又過了四年,龍靜已六十四歲,看上去像不到四十歲的人,兒女們又不在身邊,覺得很無聊,便不想再為官,決定辭官為民,和素潔一商量,李素潔也很支持,於是龍靜便寫了辭呈,讓人送往京城。
高宗皇帝看了辭呈,深覺龍靜不易,老年孤單,當下應允,便派龍情緣回鄉接任龍靜的位置,繼續鎮守龍江。
龍情緣領旨,帶著妻子劉氏和女兒龍素素,回到龍江,於是一家人團聚。
因為國泰民安,龍江沒有什麽大事,也很太平,龍靜閑來無事,便想起多倫寺的師兄弟們,和蓮花庵八十多歲的母親,他們都在參禪拜佛,覺得自己也應該讀些經書,學習佛法。於是便尋了些經書來看。
又過了半年,龍靜和李素潔商量,想再去一次多倫寺看看,過青石山,下板城,回李家茂鋪,再往河南蓮花庵看看八十多歲的老母,雖然靜美茹已斷了塵緣,不再回複龍靜的書信,但龍靜知道,母親仍然健在,身體很好。
李素潔道:“去吧,趁著我現在腿腳還靈活,看一看往日的親戚朋友,還有娘,再過幾年,我的身體說不定不行了。”
於是龍靜不帶丫鬟奴仆,親自駕車拉著妻子李素潔,仍由黑龍江出發,往多倫寺而去。
曉行夜宿,十來日便到了多倫鎮。
二十多年過去了,多倫鎮變化很大,已找不到從前的客棧,龍靜便尋了一家安靜舒適的客棧住下,安排好車馬。
次日吃罷早飯,與素潔同乘一匹馬,二人往多倫寺而去。到了多倫寺,住持方丈戒洪熱情接待昔日的同門師弟,二人原來就很投機,現在龍靜又學會了許多經文佛法,二人坐下論經,更是高興。
於是戒洪便拿出多倫密真經,讓龍靜觀看,龍靜道:“師兄不可,多倫密真經乃是寺中秘本,隻有住持方丈可以看,其他人是不能偷看的,當年經書在我手上兩個月,都不曾翻看。”
戒洪道:“師弟乃正人君子,無欲無求,當年經書在師弟手上,若是不還給多倫寺或是摘抄一份,誰能知曉,現在我是住持,就破了這個規矩,師弟曾是本寺弟子,又對多倫寺有大恩,又不留在寺中爭奪住持之位,有什麽不可以看的呢,還有,師弟武道修為高絕,學會書中的武學心法,武功能更上一層樓,不足之處還可以加以改良,讓真經更加完善。”
龍靜還要推辭,戒洪又道:“師弟啊,不要推辭了,以師兄我的悟性,雖然學會了,也不能加以改良,師弟學會了,說不定能更加發揚光大,你就留在寺中幾日,精研心法吧!”
龍靜不再推辭,接過經書,戒洪便命小和尚收拾好一間安靜的禪房,讓龍靜住,並告誡寺中弟子,無事不準打擾。
龍靜在寺中學習佛法經文,演練武道心法,素潔在身邊伺候,一晃就是一個月,龍靜便學會了經書上的內家心法,和佛家坐禪神功,並根據自己的見解,融合龍家武學稍加改良,將經書和自己的看法見解交還給戒洪。
戒洪看了,連連點頭,認為龍靜改良到位,想和龍靜切磋一下武功,龍靜同意,二人切磋一番,戒洪歎息,自己和龍靜師弟相比,還是遠遠不夠,差的太多。
龍靜和李素潔告別戒洪,離開多倫寺,往青石山進發,想再去看看龍仙廟。
自從上次離開這裏,夫妻二人都很懷念這個地方,一心故地重遊。不緊不慢,馬車行了兩日,這日來到青石山下,在村口,龍靜看到村口樹立的大青石山刻著:興隆山。三個大字,知道這裏的人為了紀念龍君,將青石山改為興隆山了。
名副其實,山下的村莊確實增添了不少的房屋,人來人往,很是繁華,將車趕到昔日的楊家客棧,果然還在,隻不過房屋煥然一新,店門比當年還大,房屋也增添了很多間。
龍靜住在客棧,一打聽,店主已不是楊百萬,楊百萬去年過世,一切由他的長子楊繼合接管。
龍靜與李素潔吃了點飯,喝了壺茶水,夫妻便出了客棧,往山上廟宇而去,到了廟宇,和當年相比變化很大,增蓋了威武雄壯的戲樓,顯應宮西側加蓋了三仙廟,東側多了三間房屋,還掛著牌匾,上寫:“忘我居”,三個大字。
二人先進顯應宮,仍是燒香不叩頭,再看廟內,變化很大,原來的牌位換成了:供奉龍君李老爺之位。東西兩側增塑了四大天公之像,出了廟門,來到三仙廟前,見裏麵供奉著狐仙長仙黃仙三位仙家,和兩個使用童子,二人燒香拜畢,來到東側的房屋前,看著牌匾上的三個字,龍靜心中疑惑,為什麽叫“忘我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