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尼今日就和大家講到這裏,剩下的時間就交給諸位居士了。有啥疑問,都可提問,貧尼知道的,知無不言,不知道的,大家一起探討。”
下麵靜寂一片,麵麵相覷,不知道講台上的妙真師傅意欲何為,更不知如何提問。
左相扭頭看了眼坐在蒲團上的兒子,其子心領神會地站了起來:“請問師傅,我們總說修得圓滿,那人生為什麽會有那麽多的遺憾?”
“沒有月缺哪有月圓?沒有枯萎哪有榮發?落花,很美;夕陽,很美。遺憾其實是圓滿的另一種存在。”
左相兒子身側的年輕人也站了起來: “師傅,什麽是緣?
“注定冥冥中,猶如千絲網。愛恨情仇皆是緣,一生一世在身旁。”
“請問師父,為什麽人隻有一顆心,但是又會快樂,又會悲傷?”
“心髒裏其實有兩個房間,一間住著快樂,一間住著悲傷,笑的時候聲音不要太大,那樣會吵醒旁邊的悲傷。”
妙趣橫生……
一問一答,不知不覺就問答了十來個問題,左相看氣氛已經調動起來,站了起來:“六祖慧能有偈語: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請問妙真師傅,修行者怎樣才能找到身邊最近的佛?”
楊真真沉吟。
抬起頭的時候已經一臉嚴肅:“貧尼在桃花庵聖母座下十數年,聽得一個故事。有個與母親相依為命的年輕人,一心學佛,立誌走遍山山水水,求得心中的佛。聽說遙遠的某地有個老法師人稱活菩薩,年輕人揣足銀錢,辭別母親,跋山涉水,走上了求佛之路。”
“走了一年半,他終於找到法師,跪求法師指點見佛之道。法師道:從現在開始你往回走,記住,白天隻能趕路,夜裏才能投宿。如果夜裏你見到一個光腳的人過來迎你,這個人就是佛。”
說到這裏,楊真真停了下來,微笑著掃視了下麵一圈。
她以前經常講課,知道什麽時候該停,停頓幾秒鍾是給聽眾一個接受和思考的時間。
弘法堂裏鴉雀無聲,一雙雙期待的眼光都投向講台。
郭皇帝也一臉玩味地盯著台上。
這個故事是明朝的,架空的大業朝,更像是宋末分支出去的朝代,楊真真不擔心有人聽過而穿幫。
“年輕人拜別法師,開始往回走。有很多次走到半夜,滿懷希望地去敲開路邊亮燈的人家,卻一次次地失望,從未在夜裏看到一個光腳的人。走了一年半,眼看著家越來越近,年輕人心裏充滿了濃烈的挫敗感,老法師為什麽要騙我?害我浪費了三年的時間,或者,不怪法師,是我真的與佛無緣?”
“一個風雨交加的深夜,他終於走到了自家門前。他徘徊在屋簷下,想著蹉跎幾年一事無成,實在無顏麵對老母,但盤纏已盡,不回家無處可去。下半夜,抵不住又累又餓的年輕人終於懊喪地敲響家門。”
“‘誰呀?’那是母親蒼老的聲音。他心頭一酸:‘娘,是兒子,兒子回來了!’,就聽到房中一陣雜亂聲響,門開了,舉著油燈的母親淚流滿麵地拉著三年未見的兒子的手。年輕人又悔又愧,忙給母親跪倒認錯,低下頭,看到母親赤著腳,問道:‘娘,你咋不穿鞋就出來了?多冷啊。’‘兒啊,娘太想你了!在夢中聽到你的聲音,翻身就起來開門,沒顧上穿鞋。’”
全場靜寂,隱隱傳來壓抑不住的抽噎聲。
“年輕人突然想起老禪師的話,淚如泉湧。”楊真真緩緩說道,說完不再開口。
一個婦人的聲音突然傳來:“原來母親,就是他跋山涉水一心尋找的佛。”
楊真真一看,是個坐在中間的婦人。
那婦人說完才知道自己衝動了,嚇得趴在地上瑟瑟發抖。
楊真真趕緊用話拉她一把:“這位居士說得不錯,父母本是在世佛,何須千裏拜靈山,父母在時有來處,父母去後剩歸途。”
一半的人,眼睛是紅的,另一半的人,陷入沉思。
左相、右相、了無法師在另一半人之中。
郭皇帝也在另一半人之中。
楊真真心裏感歎,到底古人更感性!
瞅著午時已到,唇幹舌燥的楊真真起身合十施禮:“父母是佛,子女是緣,幾世修得一世緣,且行且珍惜。貧尼累了,今天的講法到此為止,以後有機會再和諸位居士交流。”
郭皇帝嚴肅地站起來:“師傅辛苦了,送師傅!”
左相站出來,對著皇帝一拜:“啟稟聖上,就讓老臣去送妙真師傅吧。”
皇帝頷首,大踏步走出弘法堂。
左相對著楊真真手一伸:“師傅請!”
路上,左相誇道:“不怪本官老母推崇,今日本相聽你講法,也深以為然,你的講法跟那些老和尚不同,容易讓人聽進心裏。至於結果如何,我等也隻能盡人事聽天命,那個話題不能再提。”
楊真真點點頭,謙虛道:“貧尼講法比較急功近利,大人不要當成異端邪說就好。”
“師傅是有造化之人,本相有機會要向你多討教。”
坐了豪華專車回到驛館,剛好是午膳時間。
今天的素席特別豐盛。
下麵靜寂一片,麵麵相覷,不知道講台上的妙真師傅意欲何為,更不知如何提問。
左相扭頭看了眼坐在蒲團上的兒子,其子心領神會地站了起來:“請問師傅,我們總說修得圓滿,那人生為什麽會有那麽多的遺憾?”
“沒有月缺哪有月圓?沒有枯萎哪有榮發?落花,很美;夕陽,很美。遺憾其實是圓滿的另一種存在。”
左相兒子身側的年輕人也站了起來: “師傅,什麽是緣?
“注定冥冥中,猶如千絲網。愛恨情仇皆是緣,一生一世在身旁。”
“請問師父,為什麽人隻有一顆心,但是又會快樂,又會悲傷?”
“心髒裏其實有兩個房間,一間住著快樂,一間住著悲傷,笑的時候聲音不要太大,那樣會吵醒旁邊的悲傷。”
妙趣橫生……
一問一答,不知不覺就問答了十來個問題,左相看氣氛已經調動起來,站了起來:“六祖慧能有偈語: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請問妙真師傅,修行者怎樣才能找到身邊最近的佛?”
楊真真沉吟。
抬起頭的時候已經一臉嚴肅:“貧尼在桃花庵聖母座下十數年,聽得一個故事。有個與母親相依為命的年輕人,一心學佛,立誌走遍山山水水,求得心中的佛。聽說遙遠的某地有個老法師人稱活菩薩,年輕人揣足銀錢,辭別母親,跋山涉水,走上了求佛之路。”
“走了一年半,他終於找到法師,跪求法師指點見佛之道。法師道:從現在開始你往回走,記住,白天隻能趕路,夜裏才能投宿。如果夜裏你見到一個光腳的人過來迎你,這個人就是佛。”
說到這裏,楊真真停了下來,微笑著掃視了下麵一圈。
她以前經常講課,知道什麽時候該停,停頓幾秒鍾是給聽眾一個接受和思考的時間。
弘法堂裏鴉雀無聲,一雙雙期待的眼光都投向講台。
郭皇帝也一臉玩味地盯著台上。
這個故事是明朝的,架空的大業朝,更像是宋末分支出去的朝代,楊真真不擔心有人聽過而穿幫。
“年輕人拜別法師,開始往回走。有很多次走到半夜,滿懷希望地去敲開路邊亮燈的人家,卻一次次地失望,從未在夜裏看到一個光腳的人。走了一年半,眼看著家越來越近,年輕人心裏充滿了濃烈的挫敗感,老法師為什麽要騙我?害我浪費了三年的時間,或者,不怪法師,是我真的與佛無緣?”
“一個風雨交加的深夜,他終於走到了自家門前。他徘徊在屋簷下,想著蹉跎幾年一事無成,實在無顏麵對老母,但盤纏已盡,不回家無處可去。下半夜,抵不住又累又餓的年輕人終於懊喪地敲響家門。”
“‘誰呀?’那是母親蒼老的聲音。他心頭一酸:‘娘,是兒子,兒子回來了!’,就聽到房中一陣雜亂聲響,門開了,舉著油燈的母親淚流滿麵地拉著三年未見的兒子的手。年輕人又悔又愧,忙給母親跪倒認錯,低下頭,看到母親赤著腳,問道:‘娘,你咋不穿鞋就出來了?多冷啊。’‘兒啊,娘太想你了!在夢中聽到你的聲音,翻身就起來開門,沒顧上穿鞋。’”
全場靜寂,隱隱傳來壓抑不住的抽噎聲。
“年輕人突然想起老禪師的話,淚如泉湧。”楊真真緩緩說道,說完不再開口。
一個婦人的聲音突然傳來:“原來母親,就是他跋山涉水一心尋找的佛。”
楊真真一看,是個坐在中間的婦人。
那婦人說完才知道自己衝動了,嚇得趴在地上瑟瑟發抖。
楊真真趕緊用話拉她一把:“這位居士說得不錯,父母本是在世佛,何須千裏拜靈山,父母在時有來處,父母去後剩歸途。”
一半的人,眼睛是紅的,另一半的人,陷入沉思。
左相、右相、了無法師在另一半人之中。
郭皇帝也在另一半人之中。
楊真真心裏感歎,到底古人更感性!
瞅著午時已到,唇幹舌燥的楊真真起身合十施禮:“父母是佛,子女是緣,幾世修得一世緣,且行且珍惜。貧尼累了,今天的講法到此為止,以後有機會再和諸位居士交流。”
郭皇帝嚴肅地站起來:“師傅辛苦了,送師傅!”
左相站出來,對著皇帝一拜:“啟稟聖上,就讓老臣去送妙真師傅吧。”
皇帝頷首,大踏步走出弘法堂。
左相對著楊真真手一伸:“師傅請!”
路上,左相誇道:“不怪本官老母推崇,今日本相聽你講法,也深以為然,你的講法跟那些老和尚不同,容易讓人聽進心裏。至於結果如何,我等也隻能盡人事聽天命,那個話題不能再提。”
楊真真點點頭,謙虛道:“貧尼講法比較急功近利,大人不要當成異端邪說就好。”
“師傅是有造化之人,本相有機會要向你多討教。”
坐了豪華專車回到驛館,剛好是午膳時間。
今天的素席特別豐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