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侍郎是皇帝得用的紅人,妙真還在廚房給她們做飯,這兩個八杆打不著的人居然在金州遇到了一塊,還一起吃了頓飯,其情其景,娘娘們迫切地想知道具體。
本來嘛,女人都愛聽八卦,可巧這還是兩個熟人的故事。
一個臣子,一個廚子——貴妃娘娘關注點不同,優越感爆棚。
看三人的胃口都被吊了起來,皇帝滿意地呷了一口茶,把周公公轉述的妙真考江侍郎的師徒打官司的故事講了出來。
後麵那些皇帝不準備講,講了這三人也聽不懂,畢竟連他自己,都是在紙上推算又推算才完全明白的。
果然,這個打不贏的官司讓太後、皇後、貴妃都百思不得其解,當然,這百思就花了小一刻鍾。
皇帝不忍心她們繼續動腦筋,總結道:“這官司別說江侍郎,連朕都斷不了,你們想不明白是正常的。這妙真師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連經濟管理也通,今兒個發現她還會做飯,著實是個天造地設之人。”
太後頷首:“可不,說話做事沒點怕懼,且又處處透著恭敬,讓你想敬她又覺得她隨和,想親近又覺得她跟常人不同。”
皇後也誇道:“臣妾聽聞妙真師傅善治疑難雜症,是個奇女子。”
皇後出身翰林世家,知書識禮端莊大方,是太後當年力排眾議為太子指的。如今膝下有兩個皇子,一個七歲,一個五歲,把皇後的地位給奠定得牢牢實實。
“是的。要不覺羅寺住持怎會奉她為主?大同縣縣令怎會對她言聽計從?就連江侍郎都對她甘拜下風。”皇帝想起覺羅寺的木盒,想起那夜自己看到聖母金像時的情景,當然,這是秘密。
這妙真的來曆的確不同凡響,或許大業朝真的要開啟盛世了。
“哀家觀她比較好財,人有所好方能投其所好,這是個能幹的,皇帝大方點,莫讓人寒心。”
“兒臣知道。好財的人有兩種,一是把看到的都據為己有,這是貪汙貪婪;一是盡心竭力廣開財路,求財得財,這是國之福,朕之福。”
皇帝想到妙真說打造商業街“一方麵是為了國家財政稅收,一方麵是為了地方經濟發展,一方麵是為了解決附近鄉民的吃飯問題……”
想到妙真在開國寺講因果時說“個人的命運與國家息息相關。人人都以善為本,敬業本職,做好份內該做的事,為國家的發展獻計獻力,創造更加美好的生存背景。”
真是句句話都說到了皇帝心裏,禁不住就嘴角上揚。
“皇帝的意思,是後者?”
皇帝點點頭:“目前看來如此。”
“那哀家就放心了。”太後又道:“恩威並施並不適合所有人,皇帝要注意甄別。”
“母後放心,朕知道。”
皇帝篤信妙真的騰空出現,是大業盛世之兆,要不怎麽她一來京城,開了兩場法會,下了幾十天的雨說停就停了。
皇帝又想,妙真師傅談天說地如家常,講究的是因果輪回,這樣的人不懼生死,籠絡都來不及,施威更無從談起。
隻有貴妃,心裏還有幾分不以為然。
貴妃是忠義侯長女,進宮前是大業朝出了名的美女才女,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皆很出彩,求親的男子從侯府排到了城門外。
忠義侯慧眼識珠,在她17歲那年把她送給太子做了側妃,雖然已是一個四歲公主的娘,貴妃娘娘仍然花容月色,盛寵不減。
一個時辰後,宮女提著食盒魚貫而入,把三碟精致素淨看著就爽口的菜擺放到太後軟榻上,又把三盤同樣的菜擺上膳桌。
一盤撒著幾顆小蔥、紅椒的白生生的涼拌細絲,堆成雪山樣式,讓人在這炎炎夏日一眼生寒;
一盅碧玉缽裏,乳白色湯頭漂著圓形的菜葉,十來根米白色豆筍亭亭玉立其間,筍尖掛著幾根極細的木耳絲,就像荷塘裏剛剛出浴的仙女;
一個細瓷盤裏放著六個手指粗細的米白色豆皮卷筒,卷筒上淋著勾了欠的菌肉汁。自然,這豆皮是用菌湯煮過的,卷著的是萵筍絲、蘿卜絲、腐竹絲,三樣絲用微鹽加糖醋拌過。
這就是春卷。
然後,重頭戲來了——宮女把一籠水晶包放在軟榻上,一籠水晶包放到膳桌上。
四個人都睜大了眼睛,他們看到了什麽?
琉璃一樣透明,裹著五顏六色的餡料,似珠似寶,煞是可愛。
堪稱藝術品。
這次水煎包的餡料楊真真就地選材,選用的是腐竹、胡蘿卜、竹蓀、鬆茸、貢菜、筍尖、木耳、香蔥、薑末,因為加了鬆茸、香蔥、薑末,味道比桃花庵的更鮮美。
這邊桌前三個人吞著口水,不敢先下箸。
那邊太後已經被小桌上的菜品驚呆了:“小師傅果然不尋常,哀家已經有胃口了,哀家要和你們一塊吃。”
皇後和貴妃快走幾步到軟榻前把太後扶起,慢慢挪到膳桌前坐下。
門口守望的嬤嬤趕緊過來,把軟塌小桌上的吃食都轉移到膳桌上。
太後吩咐道:“你們不用管我們,還有妙真師傅也辛苦了,讓廚房弄幾個好的素菜,請妙真師傅好好用膳。”嬤嬤答應著躬身退下。
貴妃站起來:“母後,妾身為您布菜。”
“不用,你坐好吃你的,哀家把他們都打發出去,就是想像平民百姓一樣,一家子自自在在吃頓飯。”
皇後扯了扯皇帝的衣服,往太後那邊努努嘴。
皇帝心領神會站起來,走到太後身旁拿起筷子:“母後,您都誇了故事裏的大兒子是個孝順的,兒子必須學那大兒子喂你吃下第一口。”
邊說邊夾起一個出浴仙女遞到太後嘴邊,太後眼睛一紅,嘴巴一張,那亭亭玉立的腐竹就到了喉嚨處。
“果然好吃!我的兒,你有心了。快去坐著吃吧,哀家現在有力氣了。”
皇帝又喂太後吃了一個春卷,一箸雪絲,方才回到座椅上。
皇帝本是孝順的,和太後冰釋前嫌後,更是加倍對太後好。
三人看太後吃得津津有味,方一齊拿起筷子吃那三個菜。
味道果然好吃,是沒吃過的滋味,軟糯綿彈,順順滑滑。
終於,看見太後的筷子伸向了水晶包——
一口含在嘴裏,太後慢慢咀嚼,微微閉上眼睛。
然後,又夾起第二個、第三個。
夾第四個的時候,被皇後壓住了手腕。
皇後輕輕搖搖頭。
太後放下筷子:“這包子看著金貴漂亮,讓人忍不住就想吃,腸胃弱了幾天,哀家今天的確不能吃太多了,喝點粥吧。”
三人這才開始吃水晶包,的確美味,說齒頰留香都淺了,那香氣一直盤旋在心裏腦子裏,可惜一人拈了兩個就沒了。
宮女端上來微溫的梗米粥,一人分了一小碗。
不用說,桌上的菜和水晶包一掃而光。
本來嘛,女人都愛聽八卦,可巧這還是兩個熟人的故事。
一個臣子,一個廚子——貴妃娘娘關注點不同,優越感爆棚。
看三人的胃口都被吊了起來,皇帝滿意地呷了一口茶,把周公公轉述的妙真考江侍郎的師徒打官司的故事講了出來。
後麵那些皇帝不準備講,講了這三人也聽不懂,畢竟連他自己,都是在紙上推算又推算才完全明白的。
果然,這個打不贏的官司讓太後、皇後、貴妃都百思不得其解,當然,這百思就花了小一刻鍾。
皇帝不忍心她們繼續動腦筋,總結道:“這官司別說江侍郎,連朕都斷不了,你們想不明白是正常的。這妙真師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連經濟管理也通,今兒個發現她還會做飯,著實是個天造地設之人。”
太後頷首:“可不,說話做事沒點怕懼,且又處處透著恭敬,讓你想敬她又覺得她隨和,想親近又覺得她跟常人不同。”
皇後也誇道:“臣妾聽聞妙真師傅善治疑難雜症,是個奇女子。”
皇後出身翰林世家,知書識禮端莊大方,是太後當年力排眾議為太子指的。如今膝下有兩個皇子,一個七歲,一個五歲,把皇後的地位給奠定得牢牢實實。
“是的。要不覺羅寺住持怎會奉她為主?大同縣縣令怎會對她言聽計從?就連江侍郎都對她甘拜下風。”皇帝想起覺羅寺的木盒,想起那夜自己看到聖母金像時的情景,當然,這是秘密。
這妙真的來曆的確不同凡響,或許大業朝真的要開啟盛世了。
“哀家觀她比較好財,人有所好方能投其所好,這是個能幹的,皇帝大方點,莫讓人寒心。”
“兒臣知道。好財的人有兩種,一是把看到的都據為己有,這是貪汙貪婪;一是盡心竭力廣開財路,求財得財,這是國之福,朕之福。”
皇帝想到妙真說打造商業街“一方麵是為了國家財政稅收,一方麵是為了地方經濟發展,一方麵是為了解決附近鄉民的吃飯問題……”
想到妙真在開國寺講因果時說“個人的命運與國家息息相關。人人都以善為本,敬業本職,做好份內該做的事,為國家的發展獻計獻力,創造更加美好的生存背景。”
真是句句話都說到了皇帝心裏,禁不住就嘴角上揚。
“皇帝的意思,是後者?”
皇帝點點頭:“目前看來如此。”
“那哀家就放心了。”太後又道:“恩威並施並不適合所有人,皇帝要注意甄別。”
“母後放心,朕知道。”
皇帝篤信妙真的騰空出現,是大業盛世之兆,要不怎麽她一來京城,開了兩場法會,下了幾十天的雨說停就停了。
皇帝又想,妙真師傅談天說地如家常,講究的是因果輪回,這樣的人不懼生死,籠絡都來不及,施威更無從談起。
隻有貴妃,心裏還有幾分不以為然。
貴妃是忠義侯長女,進宮前是大業朝出了名的美女才女,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皆很出彩,求親的男子從侯府排到了城門外。
忠義侯慧眼識珠,在她17歲那年把她送給太子做了側妃,雖然已是一個四歲公主的娘,貴妃娘娘仍然花容月色,盛寵不減。
一個時辰後,宮女提著食盒魚貫而入,把三碟精致素淨看著就爽口的菜擺放到太後軟榻上,又把三盤同樣的菜擺上膳桌。
一盤撒著幾顆小蔥、紅椒的白生生的涼拌細絲,堆成雪山樣式,讓人在這炎炎夏日一眼生寒;
一盅碧玉缽裏,乳白色湯頭漂著圓形的菜葉,十來根米白色豆筍亭亭玉立其間,筍尖掛著幾根極細的木耳絲,就像荷塘裏剛剛出浴的仙女;
一個細瓷盤裏放著六個手指粗細的米白色豆皮卷筒,卷筒上淋著勾了欠的菌肉汁。自然,這豆皮是用菌湯煮過的,卷著的是萵筍絲、蘿卜絲、腐竹絲,三樣絲用微鹽加糖醋拌過。
這就是春卷。
然後,重頭戲來了——宮女把一籠水晶包放在軟榻上,一籠水晶包放到膳桌上。
四個人都睜大了眼睛,他們看到了什麽?
琉璃一樣透明,裹著五顏六色的餡料,似珠似寶,煞是可愛。
堪稱藝術品。
這次水煎包的餡料楊真真就地選材,選用的是腐竹、胡蘿卜、竹蓀、鬆茸、貢菜、筍尖、木耳、香蔥、薑末,因為加了鬆茸、香蔥、薑末,味道比桃花庵的更鮮美。
這邊桌前三個人吞著口水,不敢先下箸。
那邊太後已經被小桌上的菜品驚呆了:“小師傅果然不尋常,哀家已經有胃口了,哀家要和你們一塊吃。”
皇後和貴妃快走幾步到軟榻前把太後扶起,慢慢挪到膳桌前坐下。
門口守望的嬤嬤趕緊過來,把軟塌小桌上的吃食都轉移到膳桌上。
太後吩咐道:“你們不用管我們,還有妙真師傅也辛苦了,讓廚房弄幾個好的素菜,請妙真師傅好好用膳。”嬤嬤答應著躬身退下。
貴妃站起來:“母後,妾身為您布菜。”
“不用,你坐好吃你的,哀家把他們都打發出去,就是想像平民百姓一樣,一家子自自在在吃頓飯。”
皇後扯了扯皇帝的衣服,往太後那邊努努嘴。
皇帝心領神會站起來,走到太後身旁拿起筷子:“母後,您都誇了故事裏的大兒子是個孝順的,兒子必須學那大兒子喂你吃下第一口。”
邊說邊夾起一個出浴仙女遞到太後嘴邊,太後眼睛一紅,嘴巴一張,那亭亭玉立的腐竹就到了喉嚨處。
“果然好吃!我的兒,你有心了。快去坐著吃吧,哀家現在有力氣了。”
皇帝又喂太後吃了一個春卷,一箸雪絲,方才回到座椅上。
皇帝本是孝順的,和太後冰釋前嫌後,更是加倍對太後好。
三人看太後吃得津津有味,方一齊拿起筷子吃那三個菜。
味道果然好吃,是沒吃過的滋味,軟糯綿彈,順順滑滑。
終於,看見太後的筷子伸向了水晶包——
一口含在嘴裏,太後慢慢咀嚼,微微閉上眼睛。
然後,又夾起第二個、第三個。
夾第四個的時候,被皇後壓住了手腕。
皇後輕輕搖搖頭。
太後放下筷子:“這包子看著金貴漂亮,讓人忍不住就想吃,腸胃弱了幾天,哀家今天的確不能吃太多了,喝點粥吧。”
三人這才開始吃水晶包,的確美味,說齒頰留香都淺了,那香氣一直盤旋在心裏腦子裏,可惜一人拈了兩個就沒了。
宮女端上來微溫的梗米粥,一人分了一小碗。
不用說,桌上的菜和水晶包一掃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