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怎麽不高興?”


    安月桐見葉尋花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關心的問他。


    “唉!現在城中的糧食不多了,僅夠百姓十天之用,城外是大量的饑民,以草根、樹皮為食,再這樣下去,必生民亂!”


    “你是不是沒辦法了呀?”


    安月桐歪著頭看著他。


    “誰說的?我打算讓他們到梁山泊裏去捕魚,給他們配置漁船漁網,也能遷延一段時日。”


    “這個辦法可以一試,不過恐怕無法解決數萬人的吃飯之事。”


    “能拖一時算一時吧,現在到處都缺糧食,就是借也借不來。”


    葉尋花愁眉不展,實在是想不出什麽好辦法了。


    “我倒有一個辦法,你想不想聽?”


    安月桐不忍心見葉尋花這副憂愁難受的樣子。


    “太想了!你快說!”


    葉尋花一聽安月桐有辦法,立刻來了精神。


    “我們修道之人,在修煉之初,為了參悟大道天機,有時候需要連續數日甚至數十日不飲不食。”


    “如此一來就需要服食一種名為‘辟穀丹‘的丹藥。隻要服用了辟穀丹,即便是一個月不食也餓不死人。”


    葉尋花聽了眉頭不但沒有舒展反倒皺的更緊了。


    “這辟穀丹好是好,可是哪來那麽多的數量,這可是需要數萬枚才能解決問題的。”


    “用不了那麽多,隻需每天將三十到五十枚摻入水中,每人喝一碗,就能讓數萬人一日不饑,按照一個月的量來算,大約需要一千餘枚就夠了。”


    “一千多?那得煉多長時間?”


    葉尋花也知道道家煉丹不易,動輒一個月,甚至還有半年一年的。


    “辟穀丹是尋常丹藥,煉製時間不長,三日就可出爐。隻是所需原料數量過於龐大,光是收集起碼也得七天。”


    “三天加七天就是十天!城裏的人沒問題,城外就難說了。”


    “這已經是最快的速度了,如果材料收集不力,可能還會延長。”


    “那就辛苦你了!我在這裏盡量想辦法,看看還有沒有潛力可挖。”


    安月桐知道事態緊急,翻身騎上乖乖鹿騰空而起,很快就在天空變成了一個小黑點,然後消失不見了。


    葉尋花也不敢怠慢,連夜去找劉縣令,讓召集所有的衙役、巡檢、甲長來開會。


    這些人大半夜的被叫起來也沒有怨言,都知道事情的嚴重性,這可是關乎全縣百姓生死存亡的大事!


    葉尋花見人都到的差不多了,於是簡明扼要的說了幾點。


    一,馬上把縣城裏所有的糧食集中起來,特別是糧商和大戶人家的,按照議價的方式收購或是借用。


    必須做到完全徹底收歸公有,對於不服從命令者,一律戴枷示眾,不給飯吃。


    二,所有的公職人員將一日三餐減為兩餐,每一餐定量供應,按照平時份量的七成供應。


    城裏的人按照人口也是定量供應,供應量按平日的五成。


    三,積極開發副食品,像什麽榆樹葉、桑葉、茅草根莖還有野菜,以及田鼠、麻雀、蛇等等,但凡能吃的都可以拿來食用。


    對於城外的災民也拿出了幾點方案。


    一,組織年輕力壯的人去梁山泊裏捕魚,為他們提供漁船漁具,所得魚獲按需分配。


    二,開辟救濟綠色通道,優先給老弱婦孺提供食物。


    三,設立醫療救助點,為災民提供藥物和治療。


    四,成立治安巡邏隊,對作奸犯科者嚴懲不貸。


    葉尋花說完,讓大家發表意見。


    劉縣令思索片刻,提出了一個疑問:葉縣丞這些對策很不錯,不過都是節流之策,也就能拖個十天半月的,到了以後糧食吃完了,又該如何?


    “這個倒不必擔憂,我已派人去他處籌糧,預估十天左右就能回返。”


    眾人聽了這話仿佛吃了一顆定心丸,心頭的陰霾一掃而空。


    紛紛獻計獻策把計劃製定的盡量周到詳實。


    葉尋花見氣氛上來了,讓楊主簿把計劃內容記錄下來,安排相應的責任人,等明天一早就落實執行。


    等到一切安排就緒,天已微微發亮。


    劉縣令把葉尋花偷偷拉到一邊,問他派誰到何處籌糧。


    要知道附近的州縣都在鬧糧荒,不可能會借給你糧食的。


    葉尋花想了想,隻好說是夫人親自去的,去京城找小王爺趙菱,還有國師錢雲鶴。


    劉縣令這才放了心,所找的人都是響當當的人物,借點糧食應該不成問題。


    大家夥兒在一起吃了頓飽飯,馬上就按照各自的任務忙活去了。


    葉尋花負責帶隊給災民們安排漁船下水捕魚。


    他帶領著一隊巡邏士兵,打開城門走了出去。


    城外的災民見城裏有人出來了,呼啦啦都圍了上來。


    葉尋花見人群越圍越多,連忙站在馬背上,大聲喊道:“各位父老鄉親!我是本縣縣丞葉尋花!今天來此就是幫大家度過難關來了!”


    災民們聽說來了個縣丞,都想聽聽他說的什麽。


    葉尋花繼續道:“現在大家可能都餓著肚子,縣令大人是憂心如焚,派我帶領大家去南邊的梁山泊捕魚,隻要捕到魚,大家就不會挨餓了!”


    災民們聽完議論紛紛,有人覺得這個辦法不錯,有人擔心捕不到魚,也有人害怕這是官府的詭計,想把他們騙到水裏淹死。


    總之說什麽的都有,統一不起意見來。


    葉尋花見有一些人躍躍欲試,趕緊趁熱打鐵:“大家與其在這裏挨餓,不如去碰碰運氣,這梁山泊裏的魚據說很大很肥,我帶大家去看看吧!”


    災民裏一個壯漢站出來道:“大人,我們沒有漁船漁網,如何捕得到魚?”


    葉尋花見有人出頭,這就好辦多了。


    於是問這個壯漢:“這位壯士如何稱呼?哪裏人士?”


    “俺是據此八十裏地之外孟村的,俺叫孟大強!”


    “原來是孟壯士,現在縣衙已經替大家準備好了大小漁船一百多隻,上麵漁網漁具應有盡有,孟壯士可挑選出兩千青壯上船捕魚,捕到的魚都歸你們所有!”


    “好!俺就信你一次!”


    孟大強找個高點的地方站上去,對周圍黑壓壓的人群喊道:“會捕魚的!年輕力壯的!都跟著我去梁山泊裏麵捕魚!”


    周圍的人就站出許多來,願意跟著一起去。


    葉尋花粗略一看,估計有五六千人。


    心想這些人雖然超出所需人數太多,不過可以讓他們三班倒,這樣就能引流出不少人去,對縣城的壓力就能減輕不少。


    “走吧!大家都跟我走!”


    葉尋花在兵士的護衛下騎馬先行,後麵跟著五六千青壯。


    隨著隊伍穿過災民人群,更多的人加入進來,還有一些老弱跟在後麵,期盼著若是打上魚來也能分一杯羹。


    眾人行了約摸十多裏地,漸漸看到青青而茂密的蘆葦。


    蘆葦的遠處波光粼粼,正是浩渺無際的八百裏水泊。


    沿著水邊走了沒多久,就見一艘艘漁船停泊在近岸處,數量足有一百多。


    再遠一些的水麵上,是水師營的戰船,如今也帶上了漁網漁具,臨時用來捕魚解決燃眉之急。


    同時也作為護航船隊,防止被梁山的人搶奪魚獲。


    現在的梁山正趁著這場動亂在攻城略地,到處占領地盤。


    無數的災民就是最好的兵源,隻要說城裏有東西吃,他們就會沒命的去攻城,在饑餓麵前,連死亡也變得不那麽可怕了。


    很快,宋江帶領著三十多員大將就占領了京東西路和河北路的幾十個州縣,並有逐漸向西威脅京師的跡象。


    朝廷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時間就下令附近的州縣派兵平息叛亂,但燎原之勢一旦形成,豈是那麽容易撲滅的。


    宋江一路所向披靡,攻城陷地所獲無數。


    此時遼國又聯合西夏對宋國進犯侵擾,朝廷隻能派禁軍先去邊境抵禦入侵。


    由於地方廂軍的戰力不強,導致無法遏製宋江的梁山兵鋒,使其愈發猖獗。


    葉尋花早就在每艘漁船上都安排了一名精於捕魚的漁民,為的就是指導這些災民如何捕魚。


    隻要能打上魚來,挨餓的情況馬上就能解決,災民的情緒就會穩定下來。


    葉尋花吩咐孟大強,讓他甄選出一百多個隊長來進行管理,每艘漁船上最多能上十個人。


    其他的人在岸上等候輪班,每艘漁船隻要網夠了船上之人的所需就可返航,讓下一批人繼續捕魚,如此往複。


    等在岸上的人也可以在淺水區捕魚或是釣魚,葉尋花給他們提供魚鉤魚線,魚竿就地取材,找根樹枝就行。


    孟大強很快就選出來一百多人,大多都知道怎麽撒網捕魚,這些人又分別找出八九個人作為隊員,第一批次登上了漁船。


    在水師營的帶領下,漁船駛入了浩渺的梁山泊,開始撒網捕魚。


    也許是不熟練的緣故,剛開始的時候,一網下去收獲很少,有的甚至一無所獲。


    突然大片的水鳥從四麵飛臨,落在附近的水麵上,有的竟鑽入了水下。


    然後漁船附近的水裏出現了成片的魚群,有的甚至躍出水麵。


    這時候一網下去,拖上來滿滿的都是魚,一條條活蹦亂跳,煞是喜人。


    每艘漁船上都收獲頗多,人們歡聲一片。


    葉尋花明白了,這些突然出現的水鳥一定得到了安月桐的指示,讓它們幫助人們捕魚,這才飛來驅趕魚群,讓災民們收獲滿滿。


    捕到魚之後漁船即刻返回,換上另一批人。


    從船上下來的人一個個喜氣洋洋手裏拎著好幾條大魚。


    這些魚夠他和自己的家人吃一天的,總算不會餓死了。


    水師營一邊警戒一邊也撒網捕魚,所得的魚全部分給岸上的老弱婦孺,讓他們也不至於挨餓。


    經過了一天的適應,捕魚之事終於走上了正軌,各項操作有條不紊,所得魚獲能解決近萬人的需求。


    城外的救濟綠色通道也已經開啟,馬車拉著一桶桶熬好的雜糧野菜粥在固定的幾個點發放,優先照顧老弱病殘,青壯之人排在最後。


    醫療救助隊在城門口附近給災民看病診治,都是城裏有名望的老大夫。


    維持治安的巡邏隊由三個巡檢各帶領一百多全副武裝的士兵,他們張弓搭箭利刃出鞘,戒備森嚴。


    一旦發現不法之徒立刻予以緝拿,嚴重的當場處決,輕微的鞭笞以儆效尤。


    由於有了食物,災民們的情緒逐漸穩定下來,也願意配合官府的安排。


    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麵發展。


    就這樣相安無事的過了五天,第六天漁船繼續在梁山泊捕魚,由於近處的魚都捕的差不多了,隻好向中間水域靠近。


    然後有些漁船就越過了中間的水域,跑到了梁山負責的地段。


    梁山方麵一直有負責巡邏警戒的快船在附近遊弋,見鄆城縣的漁船過了界,就上前來驅趕。


    漁船上的災民正捕魚捕的痛快,見是一艘小艇,哪會放在眼裏,高聲喝罵讓對方滾開,不然用大船撞翻你!


    梁山上的人見對方不聽勸告,隻好回去稟報了留守在山寨的晁蓋。


    晁蓋一聽就不幹了,小小的鄆城縣欺人太甚!


    上次你們毀了我們五艘戰船的賬還沒算,今番又來過界挑釁,不給你們點厲害嚐嚐,就不知道馬王爺三隻眼!


    於是立刻點將派兵,將看守山寨的幾百個嘍囉讓朱貴和傷勢初愈的張順帶領著,分乘三十艘戰船前來攔截。


    水師營的官兵很快就發現了梁山戰船的身影,趕緊招呼漁船後撤。


    可是漁船上的人並不在意,沒有意識到危險已經臨近,依然沉浸在捕魚的快樂裏。


    很快十幾艘越界的漁船就被梁山戰船團團圍住,在弓箭的脅迫下乖乖被拖走了。


    有幾個妄圖反抗的被射殺當場,其他人頓時嚇得噤若寒蟬。


    “鄆城的人聽著,這是對你們的一次小小懲戒,以後要是再敢越界,一律格殺勿論!”


    由於理虧,水師營沒敢還擊,當初縣丞大人可是下了死命令,不許越雷池一步,否則嚴懲不貸!


    水師營隻好收攏漁船回到岸邊,派人到城裏去給葉尋花報信。


    葉尋花聽完沉默片刻,然後掏出些銀子來給那個送信的士兵,讓他把這些錢轉交給漁船上那些被殺被擄走之人的家屬,說自己會親自去梁山交涉,把人給要回來。


    到了傍晚,葉尋花周身收拾齊整,把三個巡檢隊和一個巡邏隊都集合起來,總數有四百多人,然後一起帶到了水師營。


    水師營的官兵一百餘人早就接到了命令,讓全體做好戰鬥準備。


    葉尋花登上了山東艦,讓所有的士兵分乘十艘戰船,在夜幕的掩護下直撲梁山。


    船上所有的燈火全部熄滅,用夜鳥的叫聲進行聯絡。


    行至半夜,前方隱約顯出了梁山巍峨的輪廓。


    葉尋花取出望遠鏡,仔細觀察山下的值守情況。


    隻見黑沉沉的岸邊,幾隻鬆油火把在“嗶啵”的燃燒,旁邊一所小木屋外,一個哨兵正在打盹。


    葉尋花發出指令讓全體停下,一連串的鳥鳴聲響起,船隊緩緩停了下來。


    他帶著卜得誌、雷震和幾個巡邏隊的士兵,乘坐一隻小舢板悄悄劃向了岸邊。


    在一處蘆葦茂密的地方棄舟登岸,葉尋花在前,其他人緊緊跟在後麵,悄無聲息的摸了過去。


    葉尋花來到那個哨兵的身後,一把捂住了他的嘴拖到了一旁。


    “別動!也別出聲!不然這把刀子馬上要了你的性命!”


    哨兵看著眼前明晃晃的匕首,連忙眨眼睛。


    “說!山上啥情況?有多少人?幾個首領?今晚的口令是啥?”


    葉尋花鬆了捂住哨兵的手,把匕首抵在他的脖子上。


    哨兵猶豫了一下,你剛才說不讓我出聲,否則就要了我的命,現在又來問我,那我出聲還是不出聲?


    “快說!不然要你的命!”


    哨兵聽了這話才敢開口:“大人,現在山上還有五百餘眾,由晁天王統帥,手下是朱貴、張順還有呼延綽。”


    “嗯,上山的路有幾道崗哨,口令是啥?”


    “三道崗,口令是:替天行道!”


    “如果我發現你有半點假話,把你的腦袋割下來當蹴鞠踢!”


    哨兵連說不敢,乞求饒命。


    葉尋花讓手下把他手腳綁了,嘴裏塞了一塊石頭,又用布條勒住了嘴,這才把他塞進一旁的草叢裏。


    木屋裏還有一個哨兵在睡覺,也被如法炮製。


    解決了兩個哨兵,葉尋花讓卜得誌給船上發信號。


    卜得誌舉起火把在空中畫了一個圓圈,告訴船隊迅速靠岸。


    山東艦上的江鋒看到發來的信號,命令戰船全速靠岸。


    山東艦由於吃水較深,停在離岸一百米遠處,火炮口瞄準岸上,隨時準備火力支援。


    九艘戰船幾乎同時靠岸,士兵們迅速下船集結。


    葉尋花看著黑壓壓的士兵,做了一個簡短的戰前動員。


    “弟兄們!水泊梁山緊靠我們鄆城縣,一直在威脅著我們的安全,可以說是我們的心腹之患!”


    “今天晚上,我們就要徹底解決這個隱患!”


    “弟兄們!為了全縣百姓的安危,也為了我們的家人安全,我要你們奮勇殺敵,一馬當先!”


    “殺敵有功者,賞!”


    “臨陣退縮者,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月下尋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窗V聽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窗V聽雨並收藏月下尋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