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駛出市區,仿佛市區裏的事也被丟在了身後。
蘇易和陳雪的心情都輕快起來。
“你跟沙陽很熟悉吧?”蘇易第一次見陳雪,是沙陽帶過來的,雖然當時陳雪明顯是給蘇易安排的女伴。
“沙總是天河的駐場客戶,有幾次我們拍廣告,沙總也來了,所以就認識了。你呢,感覺你跟沙總也很熟悉。”陳雪看著車窗外的風景說。
“我跟他很熟。以前沒買辦公樓的時候,我就在天河不遠的地方租的辦公室,他的一個朋友胡彥,就是上次和你一起來的那個,和我在一個辦公樓租的辦公室。附近有一個飯館,都愛在那裏吃飯。低頭不見抬頭見,久了也就認識了。”
“還以為你跟他們是生意上的朋友呢。”
“我又不賣鞋。就是吃飯喝酒的朋友。”
“還不知道蘇總做什麽生意,不保密吧?”雖然兩人已經見過兩次,但陳雪並不知道蘇易具體做什麽,沙陽和李興都隻說蘇易是英業集團的老板。
“亂七八糟,啥都做。”蘇易並不太想談自己的業務。
“這麽說,蘇總的生意還是保密的了?”陳雪轉頭看著蘇易。在當時,商人已經取代了知識分子在社會上的地位,開個小雜貨店,都敢在名片上印個貿易公司總經理。
見陳雪這麽說,蘇易也覺得自己有點故作高深了,於是說:“主要是建材、裝修和旅遊。”
“我還以為蘇總賣白粉呢。”陳雪笑了一下,開了個玩笑。
“差不多。掙賣白菜的錢,操賣白粉的心。”當時,毒品在社會上開始泛濫,不少生意人都染上毒癮,有的人,最後的結局非常淒慘。
“蘇總真會開玩笑。李總和沙總都介紹你是集團公司的老板,生意我也不懂,但集團公司,肯定做的都是大生意。”
“好了,不說這個了。陳小姐平時有些啥愛好?”蘇易雖然是生意人,但卻並不喜歡和朋友談生意上的事。
“叫我陳雪,或者小雪吧。叫小姐,聽著就不像是朋友。”陳雪覺得蘇易叫自己陳小姐,很別扭。雖然當時小姐還不是罵人的話。
“那你也別叫蘇總,讓我覺得就像跟客戶談生意一樣。”
“那我叫你蘇哥。你比我大。”陳雪對著蘇易笑了一下。真好看!蘇易在心裏說。
“那我叫你雪兒吧。”蘇易別出心裁地說。
“雪兒?還從沒人這麽叫過。”陳雪覺得蘇易挺有意思,這麽叫,像是自己跟他關係特殊一樣。
“雪兒,你還沒說你有啥愛好呢、”蘇易還真就這麽叫上口了。
“我以前是學戲的。後來從劇團調到人藝,要說愛好,也就是唱歌跳舞,不過,這是工作。”陳雪還真想不出來,自己除了唱歌跳舞,還有什麽愛好。對了,喜歡吃,要是現在,可以光明正大地說,自己是個吃貨。但在當時,這愛好,好像有點拿不出手。
“巧了。我也喜歡戲。是以前我爸去看戲,有時會帶著我。本來不喜歡,覺得咿唔呀唔的,也聽不明白。不過後來,慢慢也就不那麽反感了,甚至偶爾自己也會聽上一段。”其實,蘇易幾乎沒有自己聽過。這麽說,不過是迎合陳雪而已。不過,很多年後,蘇易還的喜歡聽戲了。
“蘇哥喜歡哪個戲種?”說起戲劇,陳雪就很專業了。
“京劇。雖然從徽班進京到現在才兩百多年,但卻是我國的四大國粹之一。”蘇易說京劇,是因為以前帶海外團的時候,要介紹我國的四大國粹,京劇,武術,書法和中醫。蘇易對京劇算是有比較了解。
“那生旦淨末醜,蘇哥喜歡哪個?”陳雪這麽一問,倒把蘇易給問住了。
蘇易了解京劇的發端和傳承,但並沒有深入到角色分類和流派,畢竟,作為導遊,隻需要粗略地介紹,除非,遇到專業團,需要做專業的功課。
“那個,那個鍘美裏的包公,我比較喜歡。”蘇易隻能把自己印象中的角色給拉出來。
“黑頭花臉,淨角。西皮導板和西皮原板。”陳雪專業的說法,直接把蘇易聽得雲裏霧裏。
“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說著,陳雪還亮開嗓子唱了起來。
這一唱,蘇易算是知道了什麽叫字正腔圓。
當陳雪唱完“咬緊了牙關你為哪樁——”的時候,蘇易情不自禁地雙手拍了起來。
這一拍不要緊,把陳雪給嚇了一跳。還開著車呢。
“蘇哥,手掌好!陳雪甚至伸手抓住了蘇易的手臂。
蘇易不但沒有伸手去抓方向盤,還右手一舉來了個軍禮:“同誌們好!”
這一下,把陳雪笑了個前仰後合。雙手抓住蘇易的手臂搖了幾下。
雖然說是到郊外,但出城的時候,並沒有具體的目的地。蘇易幾乎是習慣性地往沿著東幹道出城,向榕市東郊的一個湖區開去。
榕市東西兩邊,東邊有一片湖區,西邊有一座雪山,所以,東湖西山,是榕市市民近郊休閑的兩個地方。
其實,蘇易在潛意識中,並不喜歡都市的喧囂,而更親近自然。有時候,自己一個人也會開車去東湖或者西山。
有一次,胡彥下午六點約蘇易吃飯,蘇易說,自己在去東湖的路上,胡彥問,一個人去東湖?
蘇易說,我去吃一條魚就回來,參加下半場。
胡彥當時冒出一句:榕市沒魚賣嗎?
蘇易說,沒辦法,就好那口。
“雪兒,你看我們去哪?”和陳雪的關係因了一段鍘美拉近了許多。蘇易在和朋友相處的時候,不管是吃飯還是安排活動,都會先征求對方的意見。
“有一次到演出的時候,到這過這邊,我記得靠近湖邊有一個農家的魚很好吃。”陳雪見前麵有一個東湖的路牌了,當時主辦單位在這邊找了一個農家飯館,那家的魚做得不錯。
“這共同點是越來越多了。我也喜歡吃魚。”蘇易喜歡吃魚是真的,和後來《狂飆》裏高啟強說喜歡吃魚可不是一個意思。
“還記得路嗎?”蘇易問。
“這個不記得了。當時坐車過來,也不用我記路。”
“那總記得名字吧。”
“我想想。好像叫……什麽,什麽二哥。”陳雪一時也想不起來。
“是不是高二哥飯店?”蘇易問。
“對對對,就是高二哥飯店。蘇哥去吃過?”陳雪拍著腦袋說。
“去過幾次。”陳雪不知道的是,榕市市區內和郊區,隻要稍微有點名氣的飯店,蘇易基本都去過。所以,有人開玩笑說,蘇總對榕市最大的貢獻,就是對榕市餐飲娛樂的貢獻。
知道了地方,蘇易很快就開到了高二哥飯店。
說是一家飯店,其實,就是當地農戶修的一個二層小樓,帶一個小院。也沒個像樣的店招,一個木頭牌子,歪歪扭扭地寫著高二哥飯店幾個字。
蘇易在院子裏停好車,剛從車上下來,一個四十歲左右的男人就走過來,看見蘇易立馬加快了步子:“蘇總來了。趕緊坐。”然後對著屋子裏吼了一聲:“趕緊泡兩杯碧螺春,蘇總來了。”一邊還拿出一包箭牌要給蘇易散煙。
“二哥,不用客氣。今天就我們兩人。”蘇易推開高二哥遞煙的手,拿出紅梅煙給高二哥遞了一支。
“蘇總,你們先喝茶。今天吃啥子魚?”高二哥給蘇易點上煙。
“有石斑嗎?”蘇易問。
“有,那就幹燒一個石斑,再來一個鯽魚湯,一個蒜泥白肉,一個花生,配點蔬菜。夠了。”其他菜老板就替蘇易安排了。
“要得。”
“蘇哥跟老板認得?”陳雪有點奇怪,蘇易怎麽跟老板這麽熟。
“吃喝嫖賭,我占兩樣。吃排第一。好吃點的地方,我基本都熟。”蘇易說。
“還有一樣是哪樣?”陳雪問。
“我不沾毒。”蘇易也嘴貧,不直接回答。
陳雪笑了一下,也不猜端起茶喝了一口。
高二哥說的是碧螺春,是因為知道蘇易喜歡喝碧螺春。但這碧螺春不是蘇易辦公室那種三百塊一斤的碧螺春,是在茶葉批發市場買的五十塊錢一斤的碧螺春。
“蘇總,魚還要等一會。要不你和小姐先唱會卡拉ok?”高二哥拿著一個桶過來給蘇易看魚。
當時的飯館,幾乎都會整個音響,然後整兩個話筒,再買點磁帶。有的客人在吃飯的時候,也會來上幾首。
蘇易看著陳雪:“雪兒,要不,亮一嗓子?”
“蘇哥,你是要聽戲還是聽歌?”
“戲剛才聽過了,來首歌?”
陳雪想了想,“那就濤聲依舊?”正好這湖邊偶爾也有點湖水拍岸的聲音,陳雪說這首歌,當時正流行,也應景。
當高二哥把磁帶放上的時候,陳雪卻皺了皺眉,對高二哥說:“二哥,把影響關了。”
高二哥有點不懂地看看陳雪,又看看蘇易。蘇易揮揮手說,關了。
陳雪話筒也不要,直接亮開嗓子清唱。
這一唱,連正在殺魚的高二哥都忍不住轉頭看陳雪。
吃過午飯,蘇易對高二哥說:“二哥,一會你有事嗎?要是沒事的話我們坐船到湖心島去轉轉。”
“沒事沒事。那我去收拾一下船。”高二哥說完,去湖邊收拾那條係在一棵樹上的小船。
蘇易和陳雪吃過飯,稍微休息了一下上了船,高二哥搖著槳向湖心島劃去。
小船晃晃悠悠,把人的煩惱也給抖落到了水中。陳雪伸手在船舷外撥弄著湖水,蘇易則看著陳雪。
蘇易和陳雪的心情都輕快起來。
“你跟沙陽很熟悉吧?”蘇易第一次見陳雪,是沙陽帶過來的,雖然當時陳雪明顯是給蘇易安排的女伴。
“沙總是天河的駐場客戶,有幾次我們拍廣告,沙總也來了,所以就認識了。你呢,感覺你跟沙總也很熟悉。”陳雪看著車窗外的風景說。
“我跟他很熟。以前沒買辦公樓的時候,我就在天河不遠的地方租的辦公室,他的一個朋友胡彥,就是上次和你一起來的那個,和我在一個辦公樓租的辦公室。附近有一個飯館,都愛在那裏吃飯。低頭不見抬頭見,久了也就認識了。”
“還以為你跟他們是生意上的朋友呢。”
“我又不賣鞋。就是吃飯喝酒的朋友。”
“還不知道蘇總做什麽生意,不保密吧?”雖然兩人已經見過兩次,但陳雪並不知道蘇易具體做什麽,沙陽和李興都隻說蘇易是英業集團的老板。
“亂七八糟,啥都做。”蘇易並不太想談自己的業務。
“這麽說,蘇總的生意還是保密的了?”陳雪轉頭看著蘇易。在當時,商人已經取代了知識分子在社會上的地位,開個小雜貨店,都敢在名片上印個貿易公司總經理。
見陳雪這麽說,蘇易也覺得自己有點故作高深了,於是說:“主要是建材、裝修和旅遊。”
“我還以為蘇總賣白粉呢。”陳雪笑了一下,開了個玩笑。
“差不多。掙賣白菜的錢,操賣白粉的心。”當時,毒品在社會上開始泛濫,不少生意人都染上毒癮,有的人,最後的結局非常淒慘。
“蘇總真會開玩笑。李總和沙總都介紹你是集團公司的老板,生意我也不懂,但集團公司,肯定做的都是大生意。”
“好了,不說這個了。陳小姐平時有些啥愛好?”蘇易雖然是生意人,但卻並不喜歡和朋友談生意上的事。
“叫我陳雪,或者小雪吧。叫小姐,聽著就不像是朋友。”陳雪覺得蘇易叫自己陳小姐,很別扭。雖然當時小姐還不是罵人的話。
“那你也別叫蘇總,讓我覺得就像跟客戶談生意一樣。”
“那我叫你蘇哥。你比我大。”陳雪對著蘇易笑了一下。真好看!蘇易在心裏說。
“那我叫你雪兒吧。”蘇易別出心裁地說。
“雪兒?還從沒人這麽叫過。”陳雪覺得蘇易挺有意思,這麽叫,像是自己跟他關係特殊一樣。
“雪兒,你還沒說你有啥愛好呢、”蘇易還真就這麽叫上口了。
“我以前是學戲的。後來從劇團調到人藝,要說愛好,也就是唱歌跳舞,不過,這是工作。”陳雪還真想不出來,自己除了唱歌跳舞,還有什麽愛好。對了,喜歡吃,要是現在,可以光明正大地說,自己是個吃貨。但在當時,這愛好,好像有點拿不出手。
“巧了。我也喜歡戲。是以前我爸去看戲,有時會帶著我。本來不喜歡,覺得咿唔呀唔的,也聽不明白。不過後來,慢慢也就不那麽反感了,甚至偶爾自己也會聽上一段。”其實,蘇易幾乎沒有自己聽過。這麽說,不過是迎合陳雪而已。不過,很多年後,蘇易還的喜歡聽戲了。
“蘇哥喜歡哪個戲種?”說起戲劇,陳雪就很專業了。
“京劇。雖然從徽班進京到現在才兩百多年,但卻是我國的四大國粹之一。”蘇易說京劇,是因為以前帶海外團的時候,要介紹我國的四大國粹,京劇,武術,書法和中醫。蘇易對京劇算是有比較了解。
“那生旦淨末醜,蘇哥喜歡哪個?”陳雪這麽一問,倒把蘇易給問住了。
蘇易了解京劇的發端和傳承,但並沒有深入到角色分類和流派,畢竟,作為導遊,隻需要粗略地介紹,除非,遇到專業團,需要做專業的功課。
“那個,那個鍘美裏的包公,我比較喜歡。”蘇易隻能把自己印象中的角色給拉出來。
“黑頭花臉,淨角。西皮導板和西皮原板。”陳雪專業的說法,直接把蘇易聽得雲裏霧裏。
“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說著,陳雪還亮開嗓子唱了起來。
這一唱,蘇易算是知道了什麽叫字正腔圓。
當陳雪唱完“咬緊了牙關你為哪樁——”的時候,蘇易情不自禁地雙手拍了起來。
這一拍不要緊,把陳雪給嚇了一跳。還開著車呢。
“蘇哥,手掌好!陳雪甚至伸手抓住了蘇易的手臂。
蘇易不但沒有伸手去抓方向盤,還右手一舉來了個軍禮:“同誌們好!”
這一下,把陳雪笑了個前仰後合。雙手抓住蘇易的手臂搖了幾下。
雖然說是到郊外,但出城的時候,並沒有具體的目的地。蘇易幾乎是習慣性地往沿著東幹道出城,向榕市東郊的一個湖區開去。
榕市東西兩邊,東邊有一片湖區,西邊有一座雪山,所以,東湖西山,是榕市市民近郊休閑的兩個地方。
其實,蘇易在潛意識中,並不喜歡都市的喧囂,而更親近自然。有時候,自己一個人也會開車去東湖或者西山。
有一次,胡彥下午六點約蘇易吃飯,蘇易說,自己在去東湖的路上,胡彥問,一個人去東湖?
蘇易說,我去吃一條魚就回來,參加下半場。
胡彥當時冒出一句:榕市沒魚賣嗎?
蘇易說,沒辦法,就好那口。
“雪兒,你看我們去哪?”和陳雪的關係因了一段鍘美拉近了許多。蘇易在和朋友相處的時候,不管是吃飯還是安排活動,都會先征求對方的意見。
“有一次到演出的時候,到這過這邊,我記得靠近湖邊有一個農家的魚很好吃。”陳雪見前麵有一個東湖的路牌了,當時主辦單位在這邊找了一個農家飯館,那家的魚做得不錯。
“這共同點是越來越多了。我也喜歡吃魚。”蘇易喜歡吃魚是真的,和後來《狂飆》裏高啟強說喜歡吃魚可不是一個意思。
“還記得路嗎?”蘇易問。
“這個不記得了。當時坐車過來,也不用我記路。”
“那總記得名字吧。”
“我想想。好像叫……什麽,什麽二哥。”陳雪一時也想不起來。
“是不是高二哥飯店?”蘇易問。
“對對對,就是高二哥飯店。蘇哥去吃過?”陳雪拍著腦袋說。
“去過幾次。”陳雪不知道的是,榕市市區內和郊區,隻要稍微有點名氣的飯店,蘇易基本都去過。所以,有人開玩笑說,蘇總對榕市最大的貢獻,就是對榕市餐飲娛樂的貢獻。
知道了地方,蘇易很快就開到了高二哥飯店。
說是一家飯店,其實,就是當地農戶修的一個二層小樓,帶一個小院。也沒個像樣的店招,一個木頭牌子,歪歪扭扭地寫著高二哥飯店幾個字。
蘇易在院子裏停好車,剛從車上下來,一個四十歲左右的男人就走過來,看見蘇易立馬加快了步子:“蘇總來了。趕緊坐。”然後對著屋子裏吼了一聲:“趕緊泡兩杯碧螺春,蘇總來了。”一邊還拿出一包箭牌要給蘇易散煙。
“二哥,不用客氣。今天就我們兩人。”蘇易推開高二哥遞煙的手,拿出紅梅煙給高二哥遞了一支。
“蘇總,你們先喝茶。今天吃啥子魚?”高二哥給蘇易點上煙。
“有石斑嗎?”蘇易問。
“有,那就幹燒一個石斑,再來一個鯽魚湯,一個蒜泥白肉,一個花生,配點蔬菜。夠了。”其他菜老板就替蘇易安排了。
“要得。”
“蘇哥跟老板認得?”陳雪有點奇怪,蘇易怎麽跟老板這麽熟。
“吃喝嫖賭,我占兩樣。吃排第一。好吃點的地方,我基本都熟。”蘇易說。
“還有一樣是哪樣?”陳雪問。
“我不沾毒。”蘇易也嘴貧,不直接回答。
陳雪笑了一下,也不猜端起茶喝了一口。
高二哥說的是碧螺春,是因為知道蘇易喜歡喝碧螺春。但這碧螺春不是蘇易辦公室那種三百塊一斤的碧螺春,是在茶葉批發市場買的五十塊錢一斤的碧螺春。
“蘇總,魚還要等一會。要不你和小姐先唱會卡拉ok?”高二哥拿著一個桶過來給蘇易看魚。
當時的飯館,幾乎都會整個音響,然後整兩個話筒,再買點磁帶。有的客人在吃飯的時候,也會來上幾首。
蘇易看著陳雪:“雪兒,要不,亮一嗓子?”
“蘇哥,你是要聽戲還是聽歌?”
“戲剛才聽過了,來首歌?”
陳雪想了想,“那就濤聲依舊?”正好這湖邊偶爾也有點湖水拍岸的聲音,陳雪說這首歌,當時正流行,也應景。
當高二哥把磁帶放上的時候,陳雪卻皺了皺眉,對高二哥說:“二哥,把影響關了。”
高二哥有點不懂地看看陳雪,又看看蘇易。蘇易揮揮手說,關了。
陳雪話筒也不要,直接亮開嗓子清唱。
這一唱,連正在殺魚的高二哥都忍不住轉頭看陳雪。
吃過午飯,蘇易對高二哥說:“二哥,一會你有事嗎?要是沒事的話我們坐船到湖心島去轉轉。”
“沒事沒事。那我去收拾一下船。”高二哥說完,去湖邊收拾那條係在一棵樹上的小船。
蘇易和陳雪吃過飯,稍微休息了一下上了船,高二哥搖著槳向湖心島劃去。
小船晃晃悠悠,把人的煩惱也給抖落到了水中。陳雪伸手在船舷外撥弄著湖水,蘇易則看著陳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