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忠臣孝子
開局成了阿鬥,還是個女阿鬥 作者:靈草穀的唐傘小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禪忍不住問諸葛亮,
“父親在信中也沒說清楚,隻說讓諸葛叔父和大哥來荊州助我鎮守荊州。
如今益州形勢複雜,人心未定,父親讓趙將軍過來荊州,就已經算是削弱了益州的力量了,怎麽讓叔父和大哥也過來了。”
諸葛亮笑而不答。
劉禪接著就問,“曹操不日就要攻打漢中,張魯不堪一擊,曹操得漢中後,若以得勝之兵,攻擊益州,益州本來就人心不穩,又沒有叔父坐鎮,豈不危險?”
聽到這話,一向風輕雲淡的諸葛亮露出了詫異之色,內心掀起了驚濤駭浪。
“你如何得知曹操會攻打漢中?”
劉禪心裏說,我如何知道?當然是三國演義說的,不然我到哪裏去知道,真當我是天才兒童麽。
但表麵上理所當然的說,
“這是顯而易見的。曹操所忌憚的,隻有我爹和吳侯,如今我將母親接回來,與東吳重結盟好,曹操畏懼我們兩家並力再來一次赤壁大敗,急切間不敢攻打我們,所以他唯一能打的就是漢中。”
諸葛亮的一雙星空般深邃的眼睛,熠熠生輝,閃爍著光芒,
“這麽說,你去江東接回夫人,不僅僅是思念娘親,也有跟東吳重結盟好的意圖?”
劉禪一個八歲小孩,又對江東沒啥好感,去接孫尚香回來,第一是因為想念母親,不想孫尚香死於非命,第二也有做戲成分,反正知道孫權不會弄死她,幹脆賭一把孫權不會扣留她,贏了直接起飛,孝心聞名於世,就算輸了也不會死。
就是個沽名釣譽而已,哪裏想過什麽跟東吳修好!
但在諸葛亮麵前,她卻承認了,
“如今曹操強盛,荊州與東吳唇亡齒寒,阿鬥想著,還是跟東吳搞好關係比較好,就算貌合神離,騙騙曹操也不錯。”
諸葛亮火眼金睛,一生很難被騙,但麵對劉備和劉禪的時候,卻失去了火眼金睛,似乎也沒有想過劉禪一個八歲孩子會騙人。
對於劉禪的回答,諸葛亮很滿意,隆中對最重要的基礎,除了占有益州,荊州,就是東和孫權。
尤其是劉禪這句‘就算貌合神離,至少也騙騙曹操’,更是深得諸葛亮的心,簡直道出了東和孫權的關鍵核心之所在。
沒想到一年時間未見,劉禪竟然變得這麽聰明了。
隨後諸葛亮笑著說,“你既然知道曹操會去攻打漢中,你又何必給皇後戴孝,何必作出這種禍水東引的事?”
額???
劉禪沒想過這個啊!
曹操不是大人物嗎,不是史上少有的雄才大略嗎,難道真的是罵幾句就會轉移目標的人?
罵曹操的人還少嗎?
諸葛亮看到劉禪懵懵懂懂的樣子,這才給劉禪分析了,曹操為什麽一定會放棄攻擊漢中,轉而攻擊荊州。
劉禪聽得冷汗直冒。
這下子糗大了。
上次賭東吳不會扣留她賺大了,直接賺了個荊州牧。
這次直接輸這麽慘,輸得曹操大兵壓境。
雖然曹操還沒來,但諸葛亮說的話,劉禪肯定是會信的。
有些不好意思,劉禪說道,
“阿鬥年幼無知,沒想到給荊州帶來如此大禍患。
阿鬥從來沒有對荊州的事做過任何決定,一應軍國大事都是關叔父和荊州文武官員們裁決,阿鬥隻從旁學習。
這次也是出於激憤,這才決定為皇後戴孝發喪,遙祭皇後,輕率妄為,叫父親和諸葛叔父失望了。”
諸葛亮輕輕一拍桌案,“好一個出於激憤!
你父親沒有失望,我也沒有失望,你做的很好!
反倒是你父親和我顧慮重重,忘卻了當年的初心。若有國賊殺皇後殺皇子而不敢出聲,我等如何對得起中原翹首盼望正義的無數士人。”
諸葛亮眼睛裏閃著光。
這次來荊州,他真的感覺很驚喜。
他沒有自己的兒子,對於阿鬥,一直如同看待自己的兒子一般。
即使劉禪一直很木訥,也不善於待人接物,諸葛亮仍然在阿鬥身上傾注了很多的心血。
沒想到劉禪竟然進步這麽多。
是個忠孝雙全的孩子!
再聯想起沒來荊州前,關羽多次寫信,說阿鬥勤於學習政務,每天苦練武藝,諸葛亮就越發滿意了。
指著關羽,趙雲,劉封,關平,諸葛亮接著笑道,
“有這麽多猛將在此,有什麽可以擔憂的。
當年你父親隻有一個新野,元直先勝曹仁,再取樊城,後曹操親率大軍,我們在博望坡,新野大勝曹軍。
現在我們有荊州數郡,又有你父親在益州,還有孫權在江東隨時會攻打合肥,曹操不敢大動幹戈的。
他打荊州,必然隻是雷聲大,雨點小,能打下來就打,打不下來就撤了。”
劉禪這才放下心來。
看來這次並沒有賭輸。
出於政治目的,曹操必須打荊州,並發天子詔書,斥責皇後和她父親造反,荊州為皇後發喪,也是造反同謀。
但從軍事上來說,曹操是能打贏就順勢拿下荊州,打不贏就撤軍,完全不會與荊州死磕。
看起來劉禪這次蹦躂作秀是輸了,實際上她又僥幸贏了一次。
讓荊州承擔了一次戰火,卻獲得了中原那些知道曹操弑殺皇後真相的人的好感。
要知道,原本曆史上的劉備,出於軍事目的沒有為伏後發喪,讓中原心係漢室的人大失所望。
……
中原許都。
近一個月來,劉禪的名字響徹了整個天下。
一個八歲的孩童,孤身深入東吳千裏,從建業將自己的後娘接回了荊州。
這樣的驚世壯舉,大大的超過了當年士族的領袖人物孔融。
以至於劉禪八歲就被劉備任命為荊州牧,都沒有引起任何波瀾。
八歲當荊州牧怎麽了?我要有這樣的兒子,而且我還隻有一個兒子,我現在就把家業交給兒子都願意。
而在伏後死後,天下無人敢發聲的時候,又是劉禪第一個站了出來,給伏後發喪遙祭。
天下還有孝子!
天下還有忠臣!
“父親在信中也沒說清楚,隻說讓諸葛叔父和大哥來荊州助我鎮守荊州。
如今益州形勢複雜,人心未定,父親讓趙將軍過來荊州,就已經算是削弱了益州的力量了,怎麽讓叔父和大哥也過來了。”
諸葛亮笑而不答。
劉禪接著就問,“曹操不日就要攻打漢中,張魯不堪一擊,曹操得漢中後,若以得勝之兵,攻擊益州,益州本來就人心不穩,又沒有叔父坐鎮,豈不危險?”
聽到這話,一向風輕雲淡的諸葛亮露出了詫異之色,內心掀起了驚濤駭浪。
“你如何得知曹操會攻打漢中?”
劉禪心裏說,我如何知道?當然是三國演義說的,不然我到哪裏去知道,真當我是天才兒童麽。
但表麵上理所當然的說,
“這是顯而易見的。曹操所忌憚的,隻有我爹和吳侯,如今我將母親接回來,與東吳重結盟好,曹操畏懼我們兩家並力再來一次赤壁大敗,急切間不敢攻打我們,所以他唯一能打的就是漢中。”
諸葛亮的一雙星空般深邃的眼睛,熠熠生輝,閃爍著光芒,
“這麽說,你去江東接回夫人,不僅僅是思念娘親,也有跟東吳重結盟好的意圖?”
劉禪一個八歲小孩,又對江東沒啥好感,去接孫尚香回來,第一是因為想念母親,不想孫尚香死於非命,第二也有做戲成分,反正知道孫權不會弄死她,幹脆賭一把孫權不會扣留她,贏了直接起飛,孝心聞名於世,就算輸了也不會死。
就是個沽名釣譽而已,哪裏想過什麽跟東吳修好!
但在諸葛亮麵前,她卻承認了,
“如今曹操強盛,荊州與東吳唇亡齒寒,阿鬥想著,還是跟東吳搞好關係比較好,就算貌合神離,騙騙曹操也不錯。”
諸葛亮火眼金睛,一生很難被騙,但麵對劉備和劉禪的時候,卻失去了火眼金睛,似乎也沒有想過劉禪一個八歲孩子會騙人。
對於劉禪的回答,諸葛亮很滿意,隆中對最重要的基礎,除了占有益州,荊州,就是東和孫權。
尤其是劉禪這句‘就算貌合神離,至少也騙騙曹操’,更是深得諸葛亮的心,簡直道出了東和孫權的關鍵核心之所在。
沒想到一年時間未見,劉禪竟然變得這麽聰明了。
隨後諸葛亮笑著說,“你既然知道曹操會去攻打漢中,你又何必給皇後戴孝,何必作出這種禍水東引的事?”
額???
劉禪沒想過這個啊!
曹操不是大人物嗎,不是史上少有的雄才大略嗎,難道真的是罵幾句就會轉移目標的人?
罵曹操的人還少嗎?
諸葛亮看到劉禪懵懵懂懂的樣子,這才給劉禪分析了,曹操為什麽一定會放棄攻擊漢中,轉而攻擊荊州。
劉禪聽得冷汗直冒。
這下子糗大了。
上次賭東吳不會扣留她賺大了,直接賺了個荊州牧。
這次直接輸這麽慘,輸得曹操大兵壓境。
雖然曹操還沒來,但諸葛亮說的話,劉禪肯定是會信的。
有些不好意思,劉禪說道,
“阿鬥年幼無知,沒想到給荊州帶來如此大禍患。
阿鬥從來沒有對荊州的事做過任何決定,一應軍國大事都是關叔父和荊州文武官員們裁決,阿鬥隻從旁學習。
這次也是出於激憤,這才決定為皇後戴孝發喪,遙祭皇後,輕率妄為,叫父親和諸葛叔父失望了。”
諸葛亮輕輕一拍桌案,“好一個出於激憤!
你父親沒有失望,我也沒有失望,你做的很好!
反倒是你父親和我顧慮重重,忘卻了當年的初心。若有國賊殺皇後殺皇子而不敢出聲,我等如何對得起中原翹首盼望正義的無數士人。”
諸葛亮眼睛裏閃著光。
這次來荊州,他真的感覺很驚喜。
他沒有自己的兒子,對於阿鬥,一直如同看待自己的兒子一般。
即使劉禪一直很木訥,也不善於待人接物,諸葛亮仍然在阿鬥身上傾注了很多的心血。
沒想到劉禪竟然進步這麽多。
是個忠孝雙全的孩子!
再聯想起沒來荊州前,關羽多次寫信,說阿鬥勤於學習政務,每天苦練武藝,諸葛亮就越發滿意了。
指著關羽,趙雲,劉封,關平,諸葛亮接著笑道,
“有這麽多猛將在此,有什麽可以擔憂的。
當年你父親隻有一個新野,元直先勝曹仁,再取樊城,後曹操親率大軍,我們在博望坡,新野大勝曹軍。
現在我們有荊州數郡,又有你父親在益州,還有孫權在江東隨時會攻打合肥,曹操不敢大動幹戈的。
他打荊州,必然隻是雷聲大,雨點小,能打下來就打,打不下來就撤了。”
劉禪這才放下心來。
看來這次並沒有賭輸。
出於政治目的,曹操必須打荊州,並發天子詔書,斥責皇後和她父親造反,荊州為皇後發喪,也是造反同謀。
但從軍事上來說,曹操是能打贏就順勢拿下荊州,打不贏就撤軍,完全不會與荊州死磕。
看起來劉禪這次蹦躂作秀是輸了,實際上她又僥幸贏了一次。
讓荊州承擔了一次戰火,卻獲得了中原那些知道曹操弑殺皇後真相的人的好感。
要知道,原本曆史上的劉備,出於軍事目的沒有為伏後發喪,讓中原心係漢室的人大失所望。
……
中原許都。
近一個月來,劉禪的名字響徹了整個天下。
一個八歲的孩童,孤身深入東吳千裏,從建業將自己的後娘接回了荊州。
這樣的驚世壯舉,大大的超過了當年士族的領袖人物孔融。
以至於劉禪八歲就被劉備任命為荊州牧,都沒有引起任何波瀾。
八歲當荊州牧怎麽了?我要有這樣的兒子,而且我還隻有一個兒子,我現在就把家業交給兒子都願意。
而在伏後死後,天下無人敢發聲的時候,又是劉禪第一個站了出來,給伏後發喪遙祭。
天下還有孝子!
天下還有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