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祥和清婉聽言,忙起身應了:“汗阿瑪放心就是。”
“嗯。”康熙又和幾人說了會話,才起身道:“朕今日待的時間長了,就回去了,胤祥跟朕走,朕有事吩咐你。”
眾人起身一直送著康熙離開才回屋依舊坐下。
意安道:“可嚇著嫂子了。”
清婉搖搖頭:“皇父其實比我想象中的要和藹一些,我本以為公主所求之事還要多些周折,沒想到皇父就這麽應了。”
意歡也道:“本來隻是想著我自己求求的,之前在院子裏,和十三哥說這事,他還拒了我,不過剛才倒是幫著我求汗阿瑪了。”
原來那會意歡拉著胤祥撒嬌就是為了這事,清婉稍加安慰道:“十三爺許是擔心公主經不住這一路的波折這才沒有第一時間答應公主所求。”
意歡點點頭:“我知道,我在哥哥姐姐眼裏,可嬌氣呢。”
意安輕戳了下她的頭笑道:“汗阿瑪啊,其實對著兒女都是關懷居多的,要不這些皇子也不會一個個的驕縱的不行。”
比如太子,太子的陣仗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再比如很有錢的九阿哥和隻比他差一點的四貝勒和五貝勒。
意安沒發現清婉思緒已經跑偏了,接著道:“以前汗阿瑪出巡的時候,還會在問安折子裏關心幾個姐姐打耳洞有沒有好些了。
再有噶爾丹部的蒙古人主動向咱們大清歸降的時候,汗阿瑪還給太子寫信,說這部的人甚俊雅,男子益美。”
說到這個,意歡也忍不住笑道:“之前汗阿瑪巡視蒙古部落的時候,遇到貧窮的部落,汗阿瑪道,因人俊雅,乃賞社畜五百。
他老人家也覺得九哥不如其他兄弟們長的好,我和姐姐還悄悄說,哥哥這麽得寵,莫不是因為他長的好。”
清婉也有些忍俊不禁:“怪道我覺得十三爺格外講究些,我們那院裏都是美人,我也有眼福。”
許是說起父親,意安難得的多說了幾句:“也不知旁人家的父女是如何相處的,不怕嫂子笑話,汗阿瑪兒女眾多,他老人家也不可能個個都一視同仁,說是對兒女都好,也隻是咱們自己覺得罷了。
對我們來說,哪怕隻是多問幾句,多關心幾句,我們也將汗阿瑪看做慈父了,就好比今日。”
清婉倒是有些認同這話:“其實也大差不差,我們家何嚐不是如此,兄長和弟弟還能有考教功課多和我阿瑪多待一會的時候,但我們做女兒的,也隻有晨昏定省時見一麵,這晨昏定省還不是每天都有的。”
這話一出,幾人不由得相視苦笑。
她又和兩人說了會話才起身回去,一直到太陽落山也沒見胤祥回來,她也沒等,看著時辰自己就先洗漱上床了。
等睡的迷迷糊糊的,感覺身邊有人掀被上了床,她下意識的道:“爺回來了,我起身讓爺睡到裏邊去吧。”
胤祥自顧自的躺下:“沒事,就這樣睡吧,我今兒實在是累了,不折騰了。
過幾日咱們就出發了,宜妃娘娘今日讓人來傳話,說是有話要交待我們,應是為了意安的事,明兒你和我去一趟翊坤宮。”
“好,我知道了。”
胤祥聽清婉話音裏睡意濃重,沒在多說,攏了攏身上的薄被也閉眼睡去。
第二日一早,二人一直用完早膳之後才朝著翊坤宮去,二人到時,意安已經到了,宜妃正拉著意安的手在說話。
二人進門後先向宜妃請安:“給宜額捏請安。”
宜妃讓他們起身,道:“我還叫了你們五哥和九哥兩夫妻,他們住在宮外,想是會慢些,你們夫妻倆再等等。”
“是。”兩人自然沒有不應的。
宜妃見此依舊隻和意安說話,一刻鍾之後,才有宮人回稟:“五貝勒和貝勒夫人還有九阿哥和九福晉都到了。”
親王,親王世子,郡王妻可分封福晉,側室可封側福晉,貝勒,貝子等妻可稱夫人,側室可稱側夫人。
而像五福晉這種又是皇子福晉,又是貝勒夫人的,倒是福晉,貝勒夫人的混著叫,也沒人覺得不妥。
宜妃忙道:“快讓他們進來。”
清婉,胤祥還有意安也起身和進門的四人見禮。
接著幾人才一一落座。
清婉因為昨日意安姐妹的一番話,這會對著見過卻沒怎麽說過話的五福晉他塔拉氏又仔細看了幾眼,五福晉長相清麗,不是第一眼美人,卻越看越有韻味。
五福晉與胤祺在三十五年成親時,她阿瑪甚至隻是筆試貼,近些年才升的內務府員外郎。
若依著她阿瑪的身份,她是萬萬成不了皇子福晉的,所以她也不是靠她阿瑪,而是她瑪法雅努。
雅努曆任陝西巡撫和兵部侍郎,是康熙看重的臣子,再有五福晉伯父也是一方大員,這才挑到她。
不過馬爾漢和她說起皇子福晉家世的時候,當笑談似的提過雅努可是得過康熙一句“俊雅顯達”的誇獎的,所以清婉看著五福晉突然有些好奇她瑪法的長相。
好奇一瞬之後她就把注意轉到宜妃身上,主座上的宜妃依舊拉著意安道:“本來意安的婚事還有一月多,隻是她同母的兄嫂要隨著萬歲爺去塞外,我索性就挑了今日把話說了。”
又對著胤祺和胤禟道:“按著規矩,你們兄弟從出生就不在我身邊長大,好在你們汗阿瑪還把恪靖和意安都送到我身邊。
這些年我倒是多虧了這兩個孩子陪我說說話,隻是沒想到,恪靖去了喀爾喀,如今這孩子也要去漠南。
意安不比溫憲打小養在太後身邊,哪怕隻為了太後,她也嫁在了京中。
所以我心中雖知這是意安身為公主逃不了的命運,但是心中難免不舍。偏這一次萬歲爺還不讓我跟著去。”
說到這,她難免歎氣:“我知道老十三作為哥哥,隻怕也準備了不少東西,隻是你們二人也是兄長,恪靖有的,你們也不能厚此薄彼。”
恪靖就是四公主,康熙三十六年就受封和碩公主嫁到了蒙古,今年年初得了恪靖的封號。
和意安相比,恪靖不僅是她的養女,也是胤祺和胤禟姨母的女兒,再加上年齡差距,這二人對恪靖比之意安總是要親近些。
胤祺和胤禟忙應了宜妃的話,胤禟道:“額捏放心,五哥和我都采辦了不少京中的玩意兒還有藥材,隻等擬了單子就給額捏過目。
想必是不會比十三弟這個同母哥哥備的差的,畢竟十三弟雖然成家了,但還未分府,行事有諸多不便。”
“嗯。”康熙又和幾人說了會話,才起身道:“朕今日待的時間長了,就回去了,胤祥跟朕走,朕有事吩咐你。”
眾人起身一直送著康熙離開才回屋依舊坐下。
意安道:“可嚇著嫂子了。”
清婉搖搖頭:“皇父其實比我想象中的要和藹一些,我本以為公主所求之事還要多些周折,沒想到皇父就這麽應了。”
意歡也道:“本來隻是想著我自己求求的,之前在院子裏,和十三哥說這事,他還拒了我,不過剛才倒是幫著我求汗阿瑪了。”
原來那會意歡拉著胤祥撒嬌就是為了這事,清婉稍加安慰道:“十三爺許是擔心公主經不住這一路的波折這才沒有第一時間答應公主所求。”
意歡點點頭:“我知道,我在哥哥姐姐眼裏,可嬌氣呢。”
意安輕戳了下她的頭笑道:“汗阿瑪啊,其實對著兒女都是關懷居多的,要不這些皇子也不會一個個的驕縱的不行。”
比如太子,太子的陣仗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再比如很有錢的九阿哥和隻比他差一點的四貝勒和五貝勒。
意安沒發現清婉思緒已經跑偏了,接著道:“以前汗阿瑪出巡的時候,還會在問安折子裏關心幾個姐姐打耳洞有沒有好些了。
再有噶爾丹部的蒙古人主動向咱們大清歸降的時候,汗阿瑪還給太子寫信,說這部的人甚俊雅,男子益美。”
說到這個,意歡也忍不住笑道:“之前汗阿瑪巡視蒙古部落的時候,遇到貧窮的部落,汗阿瑪道,因人俊雅,乃賞社畜五百。
他老人家也覺得九哥不如其他兄弟們長的好,我和姐姐還悄悄說,哥哥這麽得寵,莫不是因為他長的好。”
清婉也有些忍俊不禁:“怪道我覺得十三爺格外講究些,我們那院裏都是美人,我也有眼福。”
許是說起父親,意安難得的多說了幾句:“也不知旁人家的父女是如何相處的,不怕嫂子笑話,汗阿瑪兒女眾多,他老人家也不可能個個都一視同仁,說是對兒女都好,也隻是咱們自己覺得罷了。
對我們來說,哪怕隻是多問幾句,多關心幾句,我們也將汗阿瑪看做慈父了,就好比今日。”
清婉倒是有些認同這話:“其實也大差不差,我們家何嚐不是如此,兄長和弟弟還能有考教功課多和我阿瑪多待一會的時候,但我們做女兒的,也隻有晨昏定省時見一麵,這晨昏定省還不是每天都有的。”
這話一出,幾人不由得相視苦笑。
她又和兩人說了會話才起身回去,一直到太陽落山也沒見胤祥回來,她也沒等,看著時辰自己就先洗漱上床了。
等睡的迷迷糊糊的,感覺身邊有人掀被上了床,她下意識的道:“爺回來了,我起身讓爺睡到裏邊去吧。”
胤祥自顧自的躺下:“沒事,就這樣睡吧,我今兒實在是累了,不折騰了。
過幾日咱們就出發了,宜妃娘娘今日讓人來傳話,說是有話要交待我們,應是為了意安的事,明兒你和我去一趟翊坤宮。”
“好,我知道了。”
胤祥聽清婉話音裏睡意濃重,沒在多說,攏了攏身上的薄被也閉眼睡去。
第二日一早,二人一直用完早膳之後才朝著翊坤宮去,二人到時,意安已經到了,宜妃正拉著意安的手在說話。
二人進門後先向宜妃請安:“給宜額捏請安。”
宜妃讓他們起身,道:“我還叫了你們五哥和九哥兩夫妻,他們住在宮外,想是會慢些,你們夫妻倆再等等。”
“是。”兩人自然沒有不應的。
宜妃見此依舊隻和意安說話,一刻鍾之後,才有宮人回稟:“五貝勒和貝勒夫人還有九阿哥和九福晉都到了。”
親王,親王世子,郡王妻可分封福晉,側室可封側福晉,貝勒,貝子等妻可稱夫人,側室可稱側夫人。
而像五福晉這種又是皇子福晉,又是貝勒夫人的,倒是福晉,貝勒夫人的混著叫,也沒人覺得不妥。
宜妃忙道:“快讓他們進來。”
清婉,胤祥還有意安也起身和進門的四人見禮。
接著幾人才一一落座。
清婉因為昨日意安姐妹的一番話,這會對著見過卻沒怎麽說過話的五福晉他塔拉氏又仔細看了幾眼,五福晉長相清麗,不是第一眼美人,卻越看越有韻味。
五福晉與胤祺在三十五年成親時,她阿瑪甚至隻是筆試貼,近些年才升的內務府員外郎。
若依著她阿瑪的身份,她是萬萬成不了皇子福晉的,所以她也不是靠她阿瑪,而是她瑪法雅努。
雅努曆任陝西巡撫和兵部侍郎,是康熙看重的臣子,再有五福晉伯父也是一方大員,這才挑到她。
不過馬爾漢和她說起皇子福晉家世的時候,當笑談似的提過雅努可是得過康熙一句“俊雅顯達”的誇獎的,所以清婉看著五福晉突然有些好奇她瑪法的長相。
好奇一瞬之後她就把注意轉到宜妃身上,主座上的宜妃依舊拉著意安道:“本來意安的婚事還有一月多,隻是她同母的兄嫂要隨著萬歲爺去塞外,我索性就挑了今日把話說了。”
又對著胤祺和胤禟道:“按著規矩,你們兄弟從出生就不在我身邊長大,好在你們汗阿瑪還把恪靖和意安都送到我身邊。
這些年我倒是多虧了這兩個孩子陪我說說話,隻是沒想到,恪靖去了喀爾喀,如今這孩子也要去漠南。
意安不比溫憲打小養在太後身邊,哪怕隻為了太後,她也嫁在了京中。
所以我心中雖知這是意安身為公主逃不了的命運,但是心中難免不舍。偏這一次萬歲爺還不讓我跟著去。”
說到這,她難免歎氣:“我知道老十三作為哥哥,隻怕也準備了不少東西,隻是你們二人也是兄長,恪靖有的,你們也不能厚此薄彼。”
恪靖就是四公主,康熙三十六年就受封和碩公主嫁到了蒙古,今年年初得了恪靖的封號。
和意安相比,恪靖不僅是她的養女,也是胤祺和胤禟姨母的女兒,再加上年齡差距,這二人對恪靖比之意安總是要親近些。
胤祺和胤禟忙應了宜妃的話,胤禟道:“額捏放心,五哥和我都采辦了不少京中的玩意兒還有藥材,隻等擬了單子就給額捏過目。
想必是不會比十三弟這個同母哥哥備的差的,畢竟十三弟雖然成家了,但還未分府,行事有諸多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