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回京後沒幾天就去了南苑狩獵,卻不想幾日之後,又抱疾回了京。
連十五日的南郊大祭都遣了胤禛去,這會子胤禛正為了大祭在齋所齋戒。
清婉也和胤祥說起這事:“皇父這些年身子時好時壞的,倒是今年看著還好些,回京沒多久就去了南苑,怎麽又抱恙趕回園子裏去了?”
“許是之前的病症現在發出來了也說不準,畢竟也是上了年歲的人,哪能真的和十年前一樣。”
說到上了年歲,胤祥先想到的卻是馬爾漢,未告老之前,七十多的人了,哪怕是冬日,禦門聽政的時候還能精神抖擻的站個大半日,若是康熙跟馬爾漢似的活個八十多歲,那奪嫡的人都得換一波。
“倒是四哥雖然在齋所,遣了好幾撥人去問安,汗阿瑪說自己聖體稍愈,不過汗阿瑪雖然說自己身體大好,但老三和老八他們一撥一撥的人都在暢春園外邊圍著打聽,都搬到西郊的園子裏去了。”
“那爺怎麽還有興致在這和我喝茶?”清婉道。
胤祥喝了口茶,道:“我不過一個失寵的皇子,上趕著湊什麽熱鬧?”
清婉頓悟,除了蘇培盛,大約康熙身邊還有什麽重要人物也選了胤禛。
胤祥喝了茶之後,又道:“明昕那裏,你叫人去問,怎麽說的?”
弘昌成親和那拉氏認親明昕都沒回來,幾人都不放心,清婉就叫人去問了,隻說是身上不舒服。
清婉一合計,莫不是有孕了,隻是月份還小不方便往外說,但是也沒道理連家裏都不說,再不濟也該告訴芙靈的。
“說是不舒服,但是我總覺得不對勁,芙靈昨兒個還來和我說,她心神有些不定, 我正想著讓張瑞和我身邊的沉香或是木香去看一眼。”
一個是胤祥身邊的近身內侍,一個是她身邊的貼身姑姑,比其他人更能讓明昕的額駙家中重視。
胤祥道:“要不讓芙靈去?”
清婉白了胤祥一眼:“爺要是不會出主意,可以不說,或者爺立刻上折子給芙靈請側。”
說著她頓了一下,“我差點忘了現在有更合適的人了。”
說著朗聲朝外吩咐道:“叫大阿哥和大奶奶過來,我和爺有事交待他們夫妻。”
就連胤祥都笑道:“我也忘了這夫妻倆了,如今弘昌成了親有些事也能交給他去辦了。”
清婉隻是笑笑,等兩人來了,清婉才把事說了,又囑咐了那拉氏兩句:“你去之後想法子問清楚你大姐姐到底出了什麽事。
再告訴她,有什麽委屈就回來說,我和她阿瑪替她做主。”
胤祥也對弘昌道:“你如今也成家了,該扛事了,別叫你姐姐和媳婦受了委屈。”
“是。”弘昌忙應了。
等弘昌夫妻走後,胤祥突然道:“弘暾若是再年長幾歲就好了。”
清婉沒有接話。
十三日傍晚,園子裏來了一個全身罩在黑鬥篷裏的人說要見胤祥,胤祥將人叫到跟前來一看,卻是常日裏跟著隆科多的侍衛。
那人快速地低聲說了句:“萬歲爺大漸,國舅叫十三爺去西郊的園子裏等候傳召。”
胤祥乍聽康熙不好的消息,一時五味雜陳,但這並不影響他動作,隻讓人叮囑清婉一句,就趕往西郊園子裏。
胤祥急急忙忙地離府,清婉一晚上翻來翻去的睡不著,索性披了衣服叫人點了燈坐起來。
胤祥不在,值夜的是木香帶著一個年紀尚輕的使女。
木香叫那使女離開後,坐在腳踏上道:“我陪福晉說說話吧。”
清婉往裏靠了靠,道:“上床來捂著,外麵冷。”
“這不合規矩。”木香忙推辭。
清婉道:“十三爺今日隻怕回不來,不打緊,更何況,現在我身邊離不得你,你若是生病了,該懊惱的人是我。”
木香聽她這麽說,也上床和她一起,正說著話,聽門外有人道:“福晉,大阿哥過來了。”
清婉猛地起身:“讓他進來,我立刻出去。”
清婉隻來得及隨意穿了一件衣服出門,弘昌在在踱步,聽見動靜立刻轉身,微微躬身後道:“福晉,街上已經戒嚴了,汗瑪法那裏隻怕已經出事了,阿瑪離開時隻帶了一人,可要派人過去。”
“不,”清婉想也沒想就回絕弘昌的這個提議,“現在情況不明,若是著急忙慌的派人去,再落到旁人手裏,得不償失。”
弘昌稍沉吟了會,道:“或者讓兒子去,這些戒嚴的侍衛裏總有人認識我,我去找阿瑪也沒有人能說什麽。”
清婉搖搖頭:“你就更不行了。若是你出了什麽事,我怎麽和你阿瑪交待。”
“那就隻能等了嗎?”弘昌道,
清婉看向濃重的黑夜,道:“等吧。”
胤祥這邊,他進了園子後,發現康熙已經昏迷不醒了,自己守了會康熙,便和隆科多商量了後續發生幾種變故該怎麽處理。
直到已過子時,康熙依舊未醒,胤祥當機立斷,道:“舅舅遣人去讓四哥回來吧。”
隆科多還有些猶豫,遲疑過後道:“四王爺都回來,那其他阿哥隻怕也得進園子,不然就算事成也說不清楚。”
胤祥道:“舅舅考慮的極是,隻是四哥遠在城內,又寒深露重的,不比住在西郊的各位兄弟,舅舅遣人的時候多費心。”
胤祥說完也不多留,自己找了個地方待著,隆科多也不知道他去了哪裏。
直到園子裏鬧了起來,胤祉等人陸續到來,胤祥隱在暗處,找了個空擋插進去,也當自己是剛到。
不一會,除了祭天的胤禛,祭陵的胤祺和遠在西北的胤禎,成年皇子皆在康熙清溪書屋外齊集。
隆科多隻道康熙受不得吵鬧,將眾皇子攔在門外,他是佟家人,既是康熙近臣,又是皇帝的表弟和小舅子,更是諸皇子的嫡親母舅,說話倒有幾分重量。
隻是時間一長,眾人也鬧了起來,要見康熙。
每到這時候,胤祥就會出言說一兩句話,好讓隆科多順著他的話可以往下接著拖延時間。
直到康熙真的藥石無救,直到胤禛到,直到兵到。
隆科多才讓眾人進了康熙的寢宮,此時康熙已經不能說話。
而隆科多也順勢宣了康熙的遺旨,道皇四子人品貴重,承繼大統。
一時間既有胤祥和胤祿這樣覺得局勢已定的,也有胤禩,胤禟等人這樣不能接受,哭喊著叫康熙醒來的。
直到胤禛到來,胤禛才進園子,就已經有人把事情詳細說了,所以他直奔清溪書屋,到康熙床前跪下就開始哭。
大清以孝治天下,胤禛這個操作倒不好讓眾人再梗著脖子了。
隻好也跟著胤禛開始哭,眼淚裏倒真的有了幾分真情實意。
戌刻,這位六歲登基,在位六十一年的皇帝崩逝於寢宮。
大行皇帝殯天,眾人自然要胤禛主持大局,胤禛在幾次推拒之後才在胤祥等人的堅持下受了大禮,
但是誰也沒想到,除了胤祥和隆科多這種早就站在胤祥身邊的人,最先領頭行禮卻是胤祉。
如今胤禔胤礽是康熙下旨圈的,自然是沒了機會,隻有胤祉是既是長,又與胤禛同是親王,自有他的倚仗,現在他帶頭行禮,倒讓胤祥等人鬆了一口氣。
胤禛又快速將康熙的喪事安排給幾人,最後才讓胤祥和隆科多一起護送康熙靈柩回京。
又有眾人身邊隨侍的人報暢春園外麵早讓官兵圍了起來,眾人這會也慢慢琢磨過來,隆科多隻怕早就是胤禛的人了。
隻是大局已定,不管是胤祉還是胤禩等人,對他們來說都是無力回天。
終究要換天了。
連十五日的南郊大祭都遣了胤禛去,這會子胤禛正為了大祭在齋所齋戒。
清婉也和胤祥說起這事:“皇父這些年身子時好時壞的,倒是今年看著還好些,回京沒多久就去了南苑,怎麽又抱恙趕回園子裏去了?”
“許是之前的病症現在發出來了也說不準,畢竟也是上了年歲的人,哪能真的和十年前一樣。”
說到上了年歲,胤祥先想到的卻是馬爾漢,未告老之前,七十多的人了,哪怕是冬日,禦門聽政的時候還能精神抖擻的站個大半日,若是康熙跟馬爾漢似的活個八十多歲,那奪嫡的人都得換一波。
“倒是四哥雖然在齋所,遣了好幾撥人去問安,汗阿瑪說自己聖體稍愈,不過汗阿瑪雖然說自己身體大好,但老三和老八他們一撥一撥的人都在暢春園外邊圍著打聽,都搬到西郊的園子裏去了。”
“那爺怎麽還有興致在這和我喝茶?”清婉道。
胤祥喝了口茶,道:“我不過一個失寵的皇子,上趕著湊什麽熱鬧?”
清婉頓悟,除了蘇培盛,大約康熙身邊還有什麽重要人物也選了胤禛。
胤祥喝了茶之後,又道:“明昕那裏,你叫人去問,怎麽說的?”
弘昌成親和那拉氏認親明昕都沒回來,幾人都不放心,清婉就叫人去問了,隻說是身上不舒服。
清婉一合計,莫不是有孕了,隻是月份還小不方便往外說,但是也沒道理連家裏都不說,再不濟也該告訴芙靈的。
“說是不舒服,但是我總覺得不對勁,芙靈昨兒個還來和我說,她心神有些不定, 我正想著讓張瑞和我身邊的沉香或是木香去看一眼。”
一個是胤祥身邊的近身內侍,一個是她身邊的貼身姑姑,比其他人更能讓明昕的額駙家中重視。
胤祥道:“要不讓芙靈去?”
清婉白了胤祥一眼:“爺要是不會出主意,可以不說,或者爺立刻上折子給芙靈請側。”
說著她頓了一下,“我差點忘了現在有更合適的人了。”
說著朗聲朝外吩咐道:“叫大阿哥和大奶奶過來,我和爺有事交待他們夫妻。”
就連胤祥都笑道:“我也忘了這夫妻倆了,如今弘昌成了親有些事也能交給他去辦了。”
清婉隻是笑笑,等兩人來了,清婉才把事說了,又囑咐了那拉氏兩句:“你去之後想法子問清楚你大姐姐到底出了什麽事。
再告訴她,有什麽委屈就回來說,我和她阿瑪替她做主。”
胤祥也對弘昌道:“你如今也成家了,該扛事了,別叫你姐姐和媳婦受了委屈。”
“是。”弘昌忙應了。
等弘昌夫妻走後,胤祥突然道:“弘暾若是再年長幾歲就好了。”
清婉沒有接話。
十三日傍晚,園子裏來了一個全身罩在黑鬥篷裏的人說要見胤祥,胤祥將人叫到跟前來一看,卻是常日裏跟著隆科多的侍衛。
那人快速地低聲說了句:“萬歲爺大漸,國舅叫十三爺去西郊的園子裏等候傳召。”
胤祥乍聽康熙不好的消息,一時五味雜陳,但這並不影響他動作,隻讓人叮囑清婉一句,就趕往西郊園子裏。
胤祥急急忙忙地離府,清婉一晚上翻來翻去的睡不著,索性披了衣服叫人點了燈坐起來。
胤祥不在,值夜的是木香帶著一個年紀尚輕的使女。
木香叫那使女離開後,坐在腳踏上道:“我陪福晉說說話吧。”
清婉往裏靠了靠,道:“上床來捂著,外麵冷。”
“這不合規矩。”木香忙推辭。
清婉道:“十三爺今日隻怕回不來,不打緊,更何況,現在我身邊離不得你,你若是生病了,該懊惱的人是我。”
木香聽她這麽說,也上床和她一起,正說著話,聽門外有人道:“福晉,大阿哥過來了。”
清婉猛地起身:“讓他進來,我立刻出去。”
清婉隻來得及隨意穿了一件衣服出門,弘昌在在踱步,聽見動靜立刻轉身,微微躬身後道:“福晉,街上已經戒嚴了,汗瑪法那裏隻怕已經出事了,阿瑪離開時隻帶了一人,可要派人過去。”
“不,”清婉想也沒想就回絕弘昌的這個提議,“現在情況不明,若是著急忙慌的派人去,再落到旁人手裏,得不償失。”
弘昌稍沉吟了會,道:“或者讓兒子去,這些戒嚴的侍衛裏總有人認識我,我去找阿瑪也沒有人能說什麽。”
清婉搖搖頭:“你就更不行了。若是你出了什麽事,我怎麽和你阿瑪交待。”
“那就隻能等了嗎?”弘昌道,
清婉看向濃重的黑夜,道:“等吧。”
胤祥這邊,他進了園子後,發現康熙已經昏迷不醒了,自己守了會康熙,便和隆科多商量了後續發生幾種變故該怎麽處理。
直到已過子時,康熙依舊未醒,胤祥當機立斷,道:“舅舅遣人去讓四哥回來吧。”
隆科多還有些猶豫,遲疑過後道:“四王爺都回來,那其他阿哥隻怕也得進園子,不然就算事成也說不清楚。”
胤祥道:“舅舅考慮的極是,隻是四哥遠在城內,又寒深露重的,不比住在西郊的各位兄弟,舅舅遣人的時候多費心。”
胤祥說完也不多留,自己找了個地方待著,隆科多也不知道他去了哪裏。
直到園子裏鬧了起來,胤祉等人陸續到來,胤祥隱在暗處,找了個空擋插進去,也當自己是剛到。
不一會,除了祭天的胤禛,祭陵的胤祺和遠在西北的胤禎,成年皇子皆在康熙清溪書屋外齊集。
隆科多隻道康熙受不得吵鬧,將眾皇子攔在門外,他是佟家人,既是康熙近臣,又是皇帝的表弟和小舅子,更是諸皇子的嫡親母舅,說話倒有幾分重量。
隻是時間一長,眾人也鬧了起來,要見康熙。
每到這時候,胤祥就會出言說一兩句話,好讓隆科多順著他的話可以往下接著拖延時間。
直到康熙真的藥石無救,直到胤禛到,直到兵到。
隆科多才讓眾人進了康熙的寢宮,此時康熙已經不能說話。
而隆科多也順勢宣了康熙的遺旨,道皇四子人品貴重,承繼大統。
一時間既有胤祥和胤祿這樣覺得局勢已定的,也有胤禩,胤禟等人這樣不能接受,哭喊著叫康熙醒來的。
直到胤禛到來,胤禛才進園子,就已經有人把事情詳細說了,所以他直奔清溪書屋,到康熙床前跪下就開始哭。
大清以孝治天下,胤禛這個操作倒不好讓眾人再梗著脖子了。
隻好也跟著胤禛開始哭,眼淚裏倒真的有了幾分真情實意。
戌刻,這位六歲登基,在位六十一年的皇帝崩逝於寢宮。
大行皇帝殯天,眾人自然要胤禛主持大局,胤禛在幾次推拒之後才在胤祥等人的堅持下受了大禮,
但是誰也沒想到,除了胤祥和隆科多這種早就站在胤祥身邊的人,最先領頭行禮卻是胤祉。
如今胤禔胤礽是康熙下旨圈的,自然是沒了機會,隻有胤祉是既是長,又與胤禛同是親王,自有他的倚仗,現在他帶頭行禮,倒讓胤祥等人鬆了一口氣。
胤禛又快速將康熙的喪事安排給幾人,最後才讓胤祥和隆科多一起護送康熙靈柩回京。
又有眾人身邊隨侍的人報暢春園外麵早讓官兵圍了起來,眾人這會也慢慢琢磨過來,隆科多隻怕早就是胤禛的人了。
隻是大局已定,不管是胤祉還是胤禩等人,對他們來說都是無力回天。
終究要換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