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73章 入住
八歲小娃,搬空渣爹庫房跟著外祖一家去流放 作者:狷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前麵那片藍藍的是什麽?”
“是海,我看見海了。”
“真的是大海!”
“大海還美!”
……
對於一直生活在內陸,從沒有見過大海的人來說,這時候是興奮的,大人們倒是不動聲色,但是也一直盯著前麵的海天一色。
而孩子們的童真是最天然的,遠遠看見不見邊際的大海,高興得跟什麽似的,完全忘記了所有的憂愁,都跳了起來,換成是平時,他們肯定越過村長屯長跑到前麵去了,現在雀躍也不敢離開人群。
圍觀的村民不少,大多都是老人和小孩,都跟他們沿途看到的人一樣,身材矮小,皮膚黝黑,看著非常樸實,鮮少對他們評頭論足。
穿的衣服非常樸素,沒有任何裝飾。女子的上衣都是緊身寬袖,褲腿比較長而且寬大。而男子上衣一般都長過膝蓋,幹活的時候為了方便,把前後兩片撩起,在側邊打個結,衣服的顏色都是靛藍色為主。
不出所料他們被分在了甜水屯,另外三家所在的屯子叫馬家屯、豐裕屯和秀水屯。景長鳴、景長度兩兄弟人最少,孩子又多,特意把他安排在四個屯裏最中間的位置,也就是馬家屯,以後跟他們三家都不會太遠。
村長李常德是個矮小的老頭,麵相有點古板,就是甜水村人,分配好犯人所在的屯後就走了,並沒有跟他們交談的意思,連一句囑咐都沒有,臉上也沒見過笑容。
“我四伯是個執拗的人,認死理,你要做的不對,他是六親不認,但是做了二十幾年的村長,村民都服服貼貼。”
知道已經有人先幫他們在甜水村購置了宅院,這個名叫李賢的屯長變得很熱情,跟他們介紹起村子裏的情況。
“崖門整個村本地一共七百多人,分為四個屯,最大的就是甜水屯一共有三十三戶,就占了將近四百人,都是姓李。我們村這麽些年安置的犯人不少,不過現在也就剩下百餘人。現在你們再來,就熱鬧多了。
過兩天會把安置給你們的土地連同契約送過來,每人定額是五畝地,你們可都要好好種,不然真是養不活人的。”
說完這話,李賢遠遠看了看他們買的宅子,又悠悠地放了句話:“不過有親人幫襯,倒也不指望那點收成。”
李賢看著這兩間宅子都有點羨慕,這麽大的兩間宅子也不是什麽人都買得起的,這話是把他們歸到了有錢人的行列。
遠遠看見宅子,但是李賢並沒有讓他們直接進屋,而是又帶著他們繞了屯子一圈,走到村長家和他家門口的時候特意指了一下,告訴他們以後有事可以過來商量,再告訴他們回家的方向,然後就走了。
站在宅子門口一直不敢靠近的王嬤嬤早就淚眼婆娑,看見老將軍和老夫人就跪了下去,同時跪下的還有兩個護衛和一個馬夫。
“秀蘭,你做什麽?你們趕緊的起來。”老夫人連忙上前虛扶了王嬤嬤一把,眼眶也跟著她一起紅了。
其他幾個也被景長寧和大郎扶了起來。
王嬤嬤用袖子擦了擦臉上的眼淚,表情非常難過:“老夫人受苦了。”
又道:“大家都辛苦了。”可是眼睛還是看著老夫人。
老夫人笑裏含淚:“你哪裏看得出我受苦了?”
王嬤嬤這才認真看了看老夫人的臉:“瘦了一些,黑了一些,……倒是……還挺精神。”
惹得眾人都笑了,笑總比哭哭啼啼的好。
老夫人拍拍她:“別杵得跟門神似的,趕緊的讓我們進出,我看看你們選的宅子怎麽樣?”
幾個孩子早就被春桃帶著跑了進去,根本就沒有繞村子,提前來的車夫和護衛也過來把車馬都往裏麵引。
左尊右卑,王嬤嬤把老將軍和老夫人往左邊的宅子引,兩間宅子雖然並排而建,但卻是分開的,原本就是分家後的兩兄弟住的。
宅子不像村子裏的宅院那般矮小,但也比京城一般的宅子起碼矮了兩尺,大門兩扇對開,門板也不算太高,像老將軍這樣的大高個,進門都還擔心會頂著頭。
進了大門兩邊有兩間小小的門房,裏麵勉強可以放張小床。
再往裏就是很通透的一個大天井,天井兩邊長著兩棵不太高,但是樹幹已經有碗口粗的石榴樹,現在樹葉依然是翠綠的顏色,天井裏的青石板上還長著青苔,不像是久沒人住的樣子。
“這宅子的主人應該是村子裏的富戶!”景長寧說。
條石打底,青磚瓦房,整個村子都不常見。
“是的!說是家裏出了個讀書人當了官,早幾年就已經搬到鄰縣去了,這屋子一直空置著由族人打理,我們也是求上門三次,出了高價才同意賣的。”
王嬤嬤說著購買房子的經過:“村子裏可以買的宅子不少,可是寬敞又講究點的實在不多,大多都是土坯房。”
他們剛剛在屯子繞的時候就看到,建房子多用的是石塊、貝殼和沙土混合壘起來土坯房,但是可能多台風的緣故,建的是又矮又窄,頂上壓的除了瓦片還有磚頭,也就是勉強能住人而已,根本就不講究什麽舒適美觀,漁民一年有半年宿在船上,家裏都是老人孩子,哪來那麽多的窮講究!
就是現在買的這座宅子,也就是前院和二院三院的正堂幾間屋子建得比較高,其他的偏房屋子間數挺多,可每間也都是窄、小、黑,不知道是因為要防風還是防賊,窗欞都做得很高,而且方方正正但是很小,采光很差。
前院三間正房最高也最寬敞,幾間屋子都已經擺設有家具,正堂是按著京裏的擺設來,長條案居中靠牆擺放正中央,前麵是八仙桌,扶手椅、太師椅俱全,兩邊下首也有幾張椅子擺放很整齊,家具品質雖然不名貴,但是也中規中矩。
東西兩屋,都是擺了一張大床後再擺一個櫃子擺個箱籠,然後一張小幾兩張杌子,然後回旋的地也不太寬敞。
“老奴自作主張,把老夫人和老將軍,還有三爺三夫人都安置在這邊的前院,就想著你們好商量事情,幾個公子也安置在西宅的二院,三院住的是下人。
大夫人二夫人安置在右邊的宅子,想著妯娌間說個話也方便,幾個小姐自然也要跟著夫人們一起住,幾個姨娘住在東宅的三院。”
老夫人很滿意地點頭:“你費心了,這樣安排極好。”
所有人從前院一直走到後麵的園子,兩邊園子共用一堵圍牆,沒有隔開,園子的側邊還有一口井,原本應該也是共用的。
靠近圍牆的旁邊還有幾棵桃樹和石榴樹,也是老樹了,樹幹已經很粗壯,挺大一片土地,但是荒蕪了。
王嬤嬤:“這裏以前就是種菜養雞的。”她又指著後麵一塊空地說:“這也是跟宅子買了下來的,說是盡管我們用。”
景永誠滿意點頭,老夫人也笑:“倒是便宜了我們。”
“是海,我看見海了。”
“真的是大海!”
“大海還美!”
……
對於一直生活在內陸,從沒有見過大海的人來說,這時候是興奮的,大人們倒是不動聲色,但是也一直盯著前麵的海天一色。
而孩子們的童真是最天然的,遠遠看見不見邊際的大海,高興得跟什麽似的,完全忘記了所有的憂愁,都跳了起來,換成是平時,他們肯定越過村長屯長跑到前麵去了,現在雀躍也不敢離開人群。
圍觀的村民不少,大多都是老人和小孩,都跟他們沿途看到的人一樣,身材矮小,皮膚黝黑,看著非常樸實,鮮少對他們評頭論足。
穿的衣服非常樸素,沒有任何裝飾。女子的上衣都是緊身寬袖,褲腿比較長而且寬大。而男子上衣一般都長過膝蓋,幹活的時候為了方便,把前後兩片撩起,在側邊打個結,衣服的顏色都是靛藍色為主。
不出所料他們被分在了甜水屯,另外三家所在的屯子叫馬家屯、豐裕屯和秀水屯。景長鳴、景長度兩兄弟人最少,孩子又多,特意把他安排在四個屯裏最中間的位置,也就是馬家屯,以後跟他們三家都不會太遠。
村長李常德是個矮小的老頭,麵相有點古板,就是甜水村人,分配好犯人所在的屯後就走了,並沒有跟他們交談的意思,連一句囑咐都沒有,臉上也沒見過笑容。
“我四伯是個執拗的人,認死理,你要做的不對,他是六親不認,但是做了二十幾年的村長,村民都服服貼貼。”
知道已經有人先幫他們在甜水村購置了宅院,這個名叫李賢的屯長變得很熱情,跟他們介紹起村子裏的情況。
“崖門整個村本地一共七百多人,分為四個屯,最大的就是甜水屯一共有三十三戶,就占了將近四百人,都是姓李。我們村這麽些年安置的犯人不少,不過現在也就剩下百餘人。現在你們再來,就熱鬧多了。
過兩天會把安置給你們的土地連同契約送過來,每人定額是五畝地,你們可都要好好種,不然真是養不活人的。”
說完這話,李賢遠遠看了看他們買的宅子,又悠悠地放了句話:“不過有親人幫襯,倒也不指望那點收成。”
李賢看著這兩間宅子都有點羨慕,這麽大的兩間宅子也不是什麽人都買得起的,這話是把他們歸到了有錢人的行列。
遠遠看見宅子,但是李賢並沒有讓他們直接進屋,而是又帶著他們繞了屯子一圈,走到村長家和他家門口的時候特意指了一下,告訴他們以後有事可以過來商量,再告訴他們回家的方向,然後就走了。
站在宅子門口一直不敢靠近的王嬤嬤早就淚眼婆娑,看見老將軍和老夫人就跪了下去,同時跪下的還有兩個護衛和一個馬夫。
“秀蘭,你做什麽?你們趕緊的起來。”老夫人連忙上前虛扶了王嬤嬤一把,眼眶也跟著她一起紅了。
其他幾個也被景長寧和大郎扶了起來。
王嬤嬤用袖子擦了擦臉上的眼淚,表情非常難過:“老夫人受苦了。”
又道:“大家都辛苦了。”可是眼睛還是看著老夫人。
老夫人笑裏含淚:“你哪裏看得出我受苦了?”
王嬤嬤這才認真看了看老夫人的臉:“瘦了一些,黑了一些,……倒是……還挺精神。”
惹得眾人都笑了,笑總比哭哭啼啼的好。
老夫人拍拍她:“別杵得跟門神似的,趕緊的讓我們進出,我看看你們選的宅子怎麽樣?”
幾個孩子早就被春桃帶著跑了進去,根本就沒有繞村子,提前來的車夫和護衛也過來把車馬都往裏麵引。
左尊右卑,王嬤嬤把老將軍和老夫人往左邊的宅子引,兩間宅子雖然並排而建,但卻是分開的,原本就是分家後的兩兄弟住的。
宅子不像村子裏的宅院那般矮小,但也比京城一般的宅子起碼矮了兩尺,大門兩扇對開,門板也不算太高,像老將軍這樣的大高個,進門都還擔心會頂著頭。
進了大門兩邊有兩間小小的門房,裏麵勉強可以放張小床。
再往裏就是很通透的一個大天井,天井兩邊長著兩棵不太高,但是樹幹已經有碗口粗的石榴樹,現在樹葉依然是翠綠的顏色,天井裏的青石板上還長著青苔,不像是久沒人住的樣子。
“這宅子的主人應該是村子裏的富戶!”景長寧說。
條石打底,青磚瓦房,整個村子都不常見。
“是的!說是家裏出了個讀書人當了官,早幾年就已經搬到鄰縣去了,這屋子一直空置著由族人打理,我們也是求上門三次,出了高價才同意賣的。”
王嬤嬤說著購買房子的經過:“村子裏可以買的宅子不少,可是寬敞又講究點的實在不多,大多都是土坯房。”
他們剛剛在屯子繞的時候就看到,建房子多用的是石塊、貝殼和沙土混合壘起來土坯房,但是可能多台風的緣故,建的是又矮又窄,頂上壓的除了瓦片還有磚頭,也就是勉強能住人而已,根本就不講究什麽舒適美觀,漁民一年有半年宿在船上,家裏都是老人孩子,哪來那麽多的窮講究!
就是現在買的這座宅子,也就是前院和二院三院的正堂幾間屋子建得比較高,其他的偏房屋子間數挺多,可每間也都是窄、小、黑,不知道是因為要防風還是防賊,窗欞都做得很高,而且方方正正但是很小,采光很差。
前院三間正房最高也最寬敞,幾間屋子都已經擺設有家具,正堂是按著京裏的擺設來,長條案居中靠牆擺放正中央,前麵是八仙桌,扶手椅、太師椅俱全,兩邊下首也有幾張椅子擺放很整齊,家具品質雖然不名貴,但是也中規中矩。
東西兩屋,都是擺了一張大床後再擺一個櫃子擺個箱籠,然後一張小幾兩張杌子,然後回旋的地也不太寬敞。
“老奴自作主張,把老夫人和老將軍,還有三爺三夫人都安置在這邊的前院,就想著你們好商量事情,幾個公子也安置在西宅的二院,三院住的是下人。
大夫人二夫人安置在右邊的宅子,想著妯娌間說個話也方便,幾個小姐自然也要跟著夫人們一起住,幾個姨娘住在東宅的三院。”
老夫人很滿意地點頭:“你費心了,這樣安排極好。”
所有人從前院一直走到後麵的園子,兩邊園子共用一堵圍牆,沒有隔開,園子的側邊還有一口井,原本應該也是共用的。
靠近圍牆的旁邊還有幾棵桃樹和石榴樹,也是老樹了,樹幹已經很粗壯,挺大一片土地,但是荒蕪了。
王嬤嬤:“這裏以前就是種菜養雞的。”她又指著後麵一塊空地說:“這也是跟宅子買了下來的,說是盡管我們用。”
景永誠滿意點頭,老夫人也笑:“倒是便宜了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