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之後的時間便隻能等待了
重生之腳踢渣男撿垃圾 作者:方湘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越是清楚底細明珠就越是不敢輕易打這個電話,這塊肥肉太大了,明珠覺得就算是姚長福恐怕也得掂量掂量。
另一方麵她清楚自己幾斤幾兩,對機器設備和生產線之類根本就是一竅不通,貿貿然跟人見麵露怯事小,損了張主任的麵子事大。
於是她提前做了三天的功課,覺得心裏有譜了才敢在孟合浦的陪伴下與人相約見麵。
總經理事務繁忙當然沒那麽輕易就能見到,但是人家電話裏麵很客氣,安排了負責舊廠房拆除工作的李工和明珠見麵。
李工四十多歲的年紀,大腹便便穿著一身休閑西裝,人很隨和,直接越過明珠與孟合浦聊了起來。
明珠求之不得,一聲不吭跟在兩人身後裝鵪鶉,將應付人的差事丟給孟合浦,自己則把全副精神都用來探查設備情況。
“還得是國企,別看廠子倒了,你看看這些設備,全部保存完好,有的潤滑油都沒幹。”
“看這傳送軸,傳送帶都老化爛沒了,軸還跟新的一樣。”
“這裏有三相電,要不要通電試一試?”
明珠和孟合浦對視一眼,心裏有些打鼓。這個李工說來說去,怎麽好像在推銷設備一樣,他該不會以為明珠是來選購二手設備的吧?那就搞笑了,二手設備跟廢品之間的價格差的有點多,廢品明珠都不敢保證能一口吃下,二手設備就更別提了。
孟合浦看著李工通電試機,明珠則悄麽聲摸到機器身後去看生產銘牌。好麽,難怪這個大塊頭聲響震天,按照出生日期來算明珠都得叫它一聲哥。
“就算機器還正常也不能用了。”明珠抽出紙巾擦手,匯報一樣對孟合浦說道,“已經淘汰的老機型,早就超過使用壽命最高年限,掉個螺絲都找不到可以替換的配件。”
李工一笑,說道:“就算是老機器,你們也可以拆飛機賣零件嘛,這裏麵的電機、軸承、減速器又是銅又是鐵的,也能賣不少錢呢。”
明珠抬手握住那台粉碎機的進料口一角,幾乎沒怎麽用力老化的鐵片就被她掰下來一塊,隨便一吹油漆和鐵屑就開始漫天飛。
明珠拍拍手,說道:“這種廢鐵不僅不賺錢還得搭路費。”
李工這時才收起心裏的輕慢,不再信口胡謅,“我聽你們的意思,不太像是來看機器的,倒像是來收廢品的。”
“您就當我們是來收廢品的。”孟合浦微笑說道,“您也清楚,這些機器要麽是早就淘汰的機型,要麽都過了報廢年限,根本不可能按照設備價出售,您說是不是?”
李工有些不服,一招手說道:“你們跟我來。”
廠房一角有兩扇對開的鐵門,進去之後是一間稍小一些的廠房,地麵中央放著兩個碩大的包裹,底部的陳列木架已經老化得不成樣子,上麵的尼龍包裝袋卻還完好無損。
“看吧,除了報廢淘汰的機器,沒開封的新機器也有。”
明珠上前將包裝袋一角撕開一個口子,手電光照上去機器表麵的鐵皮確實光潔如新,連外殼螺絲都沒有一點生鏽的痕跡。
“這兩台是什麽機器?”明珠轉了兩圈,沒找到機器的生產銘牌,隻在某一麵勉強看到個商標,還是全英文的。
“製袋機。”李工擲地有聲地回答,“進口貨,據說當年買回來準備給廠子換血的,誰知道還沒拆封廠子就倒閉了,這兩台機器就一直放在這兒沒動過。”
“能全部打開看看嗎?”孟合浦問。
李工剛一點頭明珠就迫不及待拿出小刀,將兩台機器的外包裝一一劃開。這下終於能看到機器的銘牌了,1997年德國造,生產廠家以及額定數據等全部一清二楚。
明珠拿出手機搜了下,沒想到生產廠家還是個百年老廠,如今依然健在。生產廠家沒倒閉是好事,這樣買賣雙方心裏都能多一層保障。
明珠檢視機器的時候孟合浦和李工攀談起來。從李工的嘴裏孟合浦了解到,麻袋廠拆舊這個項目確實很大,絕對不是明珠能夠一口吃下的。
並且麻袋廠的拆舊工作已經正式開始了,廢品回收這方麵正處在你爭我奪的白熱化階段,誰讓狼多肉少呢。
而李工之所以一見麵就把明珠和孟合浦兩個人引到設備停放處,一是因為兩個人的穿著跟那些收廢品的不一樣,另外一方麵自然是上麵交代他要好好接待,好東西自然要留給關係戶了。
明珠設想過回收麻袋廠屋頂的人字鋼,老化生鏽的圈梁,連食堂裏做大鍋飯的鐵鍋她都想過,唯獨沒想過廠裏竟然還有全新未開封的新機器。偏偏從見麵起別人就沒給過她選擇的機會,直接把最大的一塊肥肉端到了她的麵前。
別看那些機器報廢的報廢老化的老化,還能運行的也紛紛發出時日無多的聲音,但是裏邊的機械結構可是實打實的不摻假。
銅就是銅,鐵就是鐵,上個世紀的電機一刻不停運行到現在的也不少見,而現在如果再找這種質量的機械設備反倒難如登天。
就像李工說的,即便拆飛機賣零件也能比那些回收破銅爛鐵的人賺的多得多。
孟合浦禮貌向李工詢問價格,李工沒給出具體數字,隻說了一個六位數的大概,明珠心裏就開始止不住的雀躍。
比她預想的要多很多,但她心目中的價格是根據廠子裏的廢品定的,可不是這些設備。這個價格對於這些設備,尤其是那兩台全新的製袋機來說簡直便宜得不能再便宜。
於是明珠借口回去跟負責人匯報,跟李工要了一周的等待期,一周內她給李工回複要還是不要,如果一周內她沒回複李工可以再聯係其他的購買人。
回去的路上明珠一刻不停在網上查找信息,尤其是那兩台全新製袋機,明珠有預感這兩台機器一定不缺買家。
機械設備方麵她實在沒有半點人脈,如果非要說的話白家偉勉強算半個,但白家偉的知識麵也就僅限於生活電器方麵,對大型機械設備和生產線他跟明珠一樣屬於七竅通了六竅的那種。
而一想到生產線,明珠的第一反應是她的口罩廠裏也有兩條生產線,雖然小得離譜,但同樣叫做生產線。
既然同樣都是生產線,那麽口罩機生產廠家的技術人員會不會懂製袋機呢?畢竟同樣都屬於機械設備,可以觸類旁通嘛。
於是明珠先聯係了口罩機的生產廠商,後來想了想又從網上搜到了製袋機的德國廠家的電子郵箱,發了一封英文郵件過去。
之後的時間便隻能等待了。
另一方麵她清楚自己幾斤幾兩,對機器設備和生產線之類根本就是一竅不通,貿貿然跟人見麵露怯事小,損了張主任的麵子事大。
於是她提前做了三天的功課,覺得心裏有譜了才敢在孟合浦的陪伴下與人相約見麵。
總經理事務繁忙當然沒那麽輕易就能見到,但是人家電話裏麵很客氣,安排了負責舊廠房拆除工作的李工和明珠見麵。
李工四十多歲的年紀,大腹便便穿著一身休閑西裝,人很隨和,直接越過明珠與孟合浦聊了起來。
明珠求之不得,一聲不吭跟在兩人身後裝鵪鶉,將應付人的差事丟給孟合浦,自己則把全副精神都用來探查設備情況。
“還得是國企,別看廠子倒了,你看看這些設備,全部保存完好,有的潤滑油都沒幹。”
“看這傳送軸,傳送帶都老化爛沒了,軸還跟新的一樣。”
“這裏有三相電,要不要通電試一試?”
明珠和孟合浦對視一眼,心裏有些打鼓。這個李工說來說去,怎麽好像在推銷設備一樣,他該不會以為明珠是來選購二手設備的吧?那就搞笑了,二手設備跟廢品之間的價格差的有點多,廢品明珠都不敢保證能一口吃下,二手設備就更別提了。
孟合浦看著李工通電試機,明珠則悄麽聲摸到機器身後去看生產銘牌。好麽,難怪這個大塊頭聲響震天,按照出生日期來算明珠都得叫它一聲哥。
“就算機器還正常也不能用了。”明珠抽出紙巾擦手,匯報一樣對孟合浦說道,“已經淘汰的老機型,早就超過使用壽命最高年限,掉個螺絲都找不到可以替換的配件。”
李工一笑,說道:“就算是老機器,你們也可以拆飛機賣零件嘛,這裏麵的電機、軸承、減速器又是銅又是鐵的,也能賣不少錢呢。”
明珠抬手握住那台粉碎機的進料口一角,幾乎沒怎麽用力老化的鐵片就被她掰下來一塊,隨便一吹油漆和鐵屑就開始漫天飛。
明珠拍拍手,說道:“這種廢鐵不僅不賺錢還得搭路費。”
李工這時才收起心裏的輕慢,不再信口胡謅,“我聽你們的意思,不太像是來看機器的,倒像是來收廢品的。”
“您就當我們是來收廢品的。”孟合浦微笑說道,“您也清楚,這些機器要麽是早就淘汰的機型,要麽都過了報廢年限,根本不可能按照設備價出售,您說是不是?”
李工有些不服,一招手說道:“你們跟我來。”
廠房一角有兩扇對開的鐵門,進去之後是一間稍小一些的廠房,地麵中央放著兩個碩大的包裹,底部的陳列木架已經老化得不成樣子,上麵的尼龍包裝袋卻還完好無損。
“看吧,除了報廢淘汰的機器,沒開封的新機器也有。”
明珠上前將包裝袋一角撕開一個口子,手電光照上去機器表麵的鐵皮確實光潔如新,連外殼螺絲都沒有一點生鏽的痕跡。
“這兩台是什麽機器?”明珠轉了兩圈,沒找到機器的生產銘牌,隻在某一麵勉強看到個商標,還是全英文的。
“製袋機。”李工擲地有聲地回答,“進口貨,據說當年買回來準備給廠子換血的,誰知道還沒拆封廠子就倒閉了,這兩台機器就一直放在這兒沒動過。”
“能全部打開看看嗎?”孟合浦問。
李工剛一點頭明珠就迫不及待拿出小刀,將兩台機器的外包裝一一劃開。這下終於能看到機器的銘牌了,1997年德國造,生產廠家以及額定數據等全部一清二楚。
明珠拿出手機搜了下,沒想到生產廠家還是個百年老廠,如今依然健在。生產廠家沒倒閉是好事,這樣買賣雙方心裏都能多一層保障。
明珠檢視機器的時候孟合浦和李工攀談起來。從李工的嘴裏孟合浦了解到,麻袋廠拆舊這個項目確實很大,絕對不是明珠能夠一口吃下的。
並且麻袋廠的拆舊工作已經正式開始了,廢品回收這方麵正處在你爭我奪的白熱化階段,誰讓狼多肉少呢。
而李工之所以一見麵就把明珠和孟合浦兩個人引到設備停放處,一是因為兩個人的穿著跟那些收廢品的不一樣,另外一方麵自然是上麵交代他要好好接待,好東西自然要留給關係戶了。
明珠設想過回收麻袋廠屋頂的人字鋼,老化生鏽的圈梁,連食堂裏做大鍋飯的鐵鍋她都想過,唯獨沒想過廠裏竟然還有全新未開封的新機器。偏偏從見麵起別人就沒給過她選擇的機會,直接把最大的一塊肥肉端到了她的麵前。
別看那些機器報廢的報廢老化的老化,還能運行的也紛紛發出時日無多的聲音,但是裏邊的機械結構可是實打實的不摻假。
銅就是銅,鐵就是鐵,上個世紀的電機一刻不停運行到現在的也不少見,而現在如果再找這種質量的機械設備反倒難如登天。
就像李工說的,即便拆飛機賣零件也能比那些回收破銅爛鐵的人賺的多得多。
孟合浦禮貌向李工詢問價格,李工沒給出具體數字,隻說了一個六位數的大概,明珠心裏就開始止不住的雀躍。
比她預想的要多很多,但她心目中的價格是根據廠子裏的廢品定的,可不是這些設備。這個價格對於這些設備,尤其是那兩台全新的製袋機來說簡直便宜得不能再便宜。
於是明珠借口回去跟負責人匯報,跟李工要了一周的等待期,一周內她給李工回複要還是不要,如果一周內她沒回複李工可以再聯係其他的購買人。
回去的路上明珠一刻不停在網上查找信息,尤其是那兩台全新製袋機,明珠有預感這兩台機器一定不缺買家。
機械設備方麵她實在沒有半點人脈,如果非要說的話白家偉勉強算半個,但白家偉的知識麵也就僅限於生活電器方麵,對大型機械設備和生產線他跟明珠一樣屬於七竅通了六竅的那種。
而一想到生產線,明珠的第一反應是她的口罩廠裏也有兩條生產線,雖然小得離譜,但同樣叫做生產線。
既然同樣都是生產線,那麽口罩機生產廠家的技術人員會不會懂製袋機呢?畢竟同樣都屬於機械設備,可以觸類旁通嘛。
於是明珠先聯係了口罩機的生產廠商,後來想了想又從網上搜到了製袋機的德國廠家的電子郵箱,發了一封英文郵件過去。
之後的時間便隻能等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