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穆斯林迅速控製了大部分肥沃的土地,但他們仍然是一個明顯的少數群體。


    基督教社區保持了較大程度的自治,但整個奧斯曼時期都標誌著基督教人口從平原遷往山區的現象。


    這導致了山中強盜和叛亂者的興起,同時相應地設立了由政府資助的阿馬托洛伊(armatoloi,武裝部隊)以製止強盜的活動。


    隨著1683年“偉大的土耳其戰爭”的爆發,威尼斯在弗朗西斯科·莫羅西尼(francesco morosini)指揮下於1687年占領了整個半島,並在1699年的卡爾洛維茨條約(treaty of karlowitz)中得到了奧斯曼帝國的承認。


    威尼斯將其省份建立為“伯羅奔尼撒王國”(意大利語:regno di morea),但他們的統治並不受歡迎。


    當奧斯曼帝國在1715年再次入侵半島時,大多數當地希臘人對他們表示歡迎。


    奧斯曼的再征服過程迅速而容易,威尼斯在1718年的帕薩羅維茨條約(treaty of passarowitz)中承認了這一點。


    伯羅奔尼撒半島現在成為了摩裏亞艾亞列(morea eyalet)的核心,由摩拉維阿利(mora valesi)領導,直到1780年他是一級帕夏(pasha,擁有三條馬尾)並擔任維齊爾(vizier)職務。


    1780年後直到希臘獨立戰爭,省長由一位穆哈西爾(muhassil)擔任。


    摩裏亞的帕夏由幾位下屬官員協助,包括一名基督教翻譯(dragoman),他是該省的高級基督教官員。


    與第一次奧斯曼統治時期一樣,摩裏亞被劃分為22個區或貝伊利克(beyliks)。


    首府最初設在納夫普利翁(nauplion),但在1786年後遷至特裏波利察(tripolitza)。


    ---


    伯羅奔尼撒半島的希臘人在俄羅斯的支持下於1770年發起了所謂的“奧爾洛夫起義”,但這一行動很快被奧斯曼雇傭的穆斯林阿爾巴尼亞雇傭軍迅速而殘酷地鎮壓。


    當地希臘人稱這些部隊為“土耳其-阿爾巴尼亞人”,他們在1769年至1770年期間的起義中也摧毀了埃皮魯斯(epirus)許多城市和城鎮。


    伯羅奔尼撒半島在隨後的幾十年裏,遭受了來自不規則阿爾巴尼亞幫派的嚴重侵害,損失遠超過其他希臘居住地區。


    在帕特雷(patras),幾乎沒有人幸存於土耳其-阿爾巴尼亞人的侵略之後。


    米斯特拉斯(mystras)被夷為平地,大主教阿納尼亞斯(ananias)盡管在起義中救了幾名土耳其人的性命,但仍被處決。


    大量當地希臘人被阿爾巴尼亞部隊殺害,兒童則被販賣為奴隸。


    據信,在這九年的毀滅中,大約有20,000名當地希臘人被這些阿爾巴尼亞雇傭軍俘獲並販賣到奴隸市場。


    此外,還有50,000名希臘人離開了伯羅奔尼撒,約占1770年前人口的六分之一。


    奧斯曼政府無法支付阿爾巴尼亞雇傭軍要求的工資,導致他們在鎮壓起義後繼續肆虐該地區。


    1770年至1779年是阿爾巴尼亞不規則部隊在伯羅奔尼撒犯下破壞和暴行的漫長時期。


    1774年,俄土戰爭以庫楚克·凱納爾賈條約(treaty of ku?uk kaynarca)結束,給予當地居民普遍的赦免。


    然而,穆斯林阿爾巴尼亞雇傭軍在該地區的攻擊仍然持續,不僅針對希臘人,也針對土耳其人。


    伯羅奔尼撒的大規模破壞和失控迫使中央奧斯曼政府在1779年派遣常規土耳其軍隊鎮壓這些阿爾巴尼亞部隊,並最終將他們驅逐出伯羅奔尼撒。


    由於這些雇傭軍的入侵,當地人口不得不躲避迫害,藏身於伯羅奔尼撒的山區。


    在此期間,總人口減少,而其中的穆斯林成分增加。


    因此,半島上的希臘抵抗力量得到了增強,紮卡裏亞斯(zacharias)、梅裏奧斯(melios)、佩特梅紮斯(petmezas)和科洛科特羅尼斯(kolokotronis)等家族形成了強大的克雷夫特(klephts)團體。


    那個時代的克雷夫特歌曲描述了抵抗活動。


    然而,隨著庫楚克-凱納爾賈條約所賦予的特權,特別是基督教徒在俄羅斯旗幟下貿易的權利,促進了當地希臘人的經濟繁榮,加上與西歐(現代希臘啟蒙運動)的文化接觸的增加以及法國大革命的鼓舞理想,為希臘獨立戰爭奠定了基礎。


    ---


    伯羅奔尼撒半島的居民在希臘獨立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場戰爭始於伯羅奔尼撒半島,當叛亂者在1821年3月23日占領卡拉馬塔(kmata)時。


    隨著伊普西蘭蒂斯(ypsntis)的使者到達,當地人民在馬夫羅米哈利斯(mavromichalis)的領導下起義。


    希臘和阿爾巴尼亞的叛亂者組織成武裝平民單位,控製了大部分的堡壘。


    希臘叛亂者迅速取得進展,整個半島在幾個月內全部處於希臘控製之下,僅剩少數沿海要塞和的黎波裏(tripolitsa)的主要土耳其駐軍。


    戰鬥十分激烈,雙方都發生了暴行。


    最終,整個穆斯林人口要麽被屠殺,要麽逃入堡壘。


    1821年9月的的黎波裏陷落標誌著一個轉折點。


    叛亂者之間的競爭最終在1824年爆發成內戰,這使得奧斯曼埃及附庸易卜拉欣·帕夏(ibrahim pasha)在1825年登陸半島。


    隨著易卜拉欣的埃及軍隊的到來,伯羅奔尼撒半島成為激烈戰鬥和嚴重破壞的場所。


    部分由於易卜拉欣所犯下的暴行,英國、法國和俄羅斯帝國決定幹預,支持希臘人。


    1827年,決定性的納瓦裏諾海戰(battle of navarino)在伯羅奔尼撒半島西海岸的皮洛斯(pylos)附近展開,由聯合的英國、法國和俄羅斯艦隊擊敗了土耳其-埃及艦隊。


    隨後,法國遠征軍在1828年將最後一支土耳其-埃及軍隊驅逐出半島。


    位於半島東海岸的納夫普利翁(nafplion)成為獨立希臘國家的第一座首都。


    戰爭結束時,新獨立的希臘國家,包括伯羅奔尼撒半島的全部穆斯林人口,要麽被滅絕,要麽逃離。


    在19世紀和20世紀初,該地區變得相對貧困且經濟孤立。


    相當大一部分人口移民至希臘的大城市,尤其是雅典,以及美國和澳大利亞等其他國家。


    該地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希臘內戰中受到嚴重影響,經曆了那些衝突中希臘最嚴重的暴行之一。


    1981年希臘加入歐盟後,生活水平在整個希臘顯著改善。


    科林斯運河(corinth canal)在19世紀末完成,連接了愛琴海和科林斯灣及亞該亞海。


    2001年,裏奧-安季裏奧橋(rio-antirio bridge)建成,連接了伯羅奔尼撒半島西部和希臘西部。


    在2007年8月底,伯羅奔尼撒半島的大部分地區遭遇大規模野火,造成村莊和森林嚴重損毀,77人遇難。


    火災對該地區環境和經濟的影響至今仍不清楚,被認為是現代希臘曆史上最大的環境災難之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海雷丁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強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強魂並收藏海雷丁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