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扶搖直上九萬裏
大明,開局覆滅遼東女真 作者:星辰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太後過世了。
怎麽辦?
當然是風光大辦。
皇宮中除了陳太後外,人人戴孝。
陳太後是隆慶皇帝的正牌太後,身份比李太後高的多,她吊唁過後,安慰朱翊鈞一番,就離開了。
皇宮中的人,有的哭,有的沒哭。
沒哭的是絕大多數,因為死的不是自己親娘,沒人心疼。
倒是潞王朱翊鏐嚎啕大哭,撕心裂肺,因為李太後是他的靠山,如今靠山沒了,他自然是要比其他人更傷心。
朱翊鈞看上去也很沉重,但心裏究竟是高興還是開心,這個就不好說了。
趁著朱翊鈞外出間隙,張鯨走到其身邊,十分恭順的說道:“皇爺,李家的人全都關進了錦衣衛詔獄,太後娘娘隨行的內侍、宮女、隨行的侍衛,也都押到了東廠,具體怎麽處置,還請皇爺您示下。”
朱翊鈞想了想,“李家的人,枉負皇恩,竟陷太後於死境,實乃罪不容誅。不過念在其是太後親眷,故從輕發落。”
“將李家之人,全部發往甘肅充軍,遇赦不赦。”
“慈寧宮的管事內官以及女官,賜死。餘下的那些底層的內侍和宮女,就不要為難他們了。給他們每個人多結兩個月的月錢,內侍發往鳳陽祖陵,宮女放出去嫁人。”
“隨行的侍衛,雖然沒能及時救出太後,可當時火勢太大,他們敢冒死衝進去,雖是盡到了職責,但畢竟失職。”
“這些侍衛,厚葬,按例撫恤,好生安置他們的家人。”
“奴婢明白。”張鯨得了旨意,轉身離開去安排。
朱翊鈞回轉過身,低頭看向地麵,“張宏。”
張宏立刻上前,“奴婢在。”
“地髒了,你和陳炬帶著人,打掃打掃。”
張宏的眼中立刻閃過一絲精氣,“奴婢明白。”
司禮監掌印太監是張宏,禦馬監掌印太監是陳炬,地髒了,讓內廷中的這一文一武,親自帶人打掃,那打掃的就不可能是地麵。
李太後離世,那打掃的,就隻能是李太後在皇宮中留下的殘存勢力。
內閣中,首輔申時行悶悶不樂,這倒不是因為李太後過世的原因,李太後死不死的,不關申時行的事。
申時行鬱悶的原因,是他被言官們罵了。
之前在早朝上,就北直隸能不能種植水稻這事,文官們大打出手。
申時行為人處世十分圓滑,雖然皇帝已經赦免了他們的罪過,可他還是讓百官一同上請罪的奏疏,以顯為人臣子的本分。
言官們罵申時行,倒不是因為這事,畢竟當著皇帝的麵打架,屬於君前失儀,是文官們的錯,他們對上請罪的奏疏,倒不覺得有什麽。
他們罵申時行,是因為在北直隸種植水稻這事,被皇帝否了。
你申時行身為內閣元輔,百官之首,一點擔當都沒有。如此利國利民的好事,你竟然就順從了皇帝的意思,棄之不管。
申時行也解釋了,這是皇帝的旨意,我也實在是辦法。
言官們可不管你申時行這個,他們就一句話,你咋就不敢皇帝吵一架。
說白了不還是你申時行沒有擔當無能嗎。
申時行雖然為人處世十分圓滑,也懂得為官之道,可被言官們這麽罵,泥人還有三分火,他的心裏自然有火氣。
同為閣臣的王錫爵,素來與申時行親近,他見申時行沉著個臉,便明白他心中所想。
“汝默兄,還在為下麵那群言官嘰嘰喳喳的吵鬧煩心呢?”
申時行歎了一口氣,“元馭兄,閻王好鬥,小鬼難纏呐。”
“言官,執掌風憲,聞風奏事,沒事他們都能罵你幾句,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王錫爵看向申時行,“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汝默兄,隻怕不是欲加之罪吧。”
申時行苦笑一聲,“元馭兄,你我二人是同鄉,又是同年,有什麽事我也不瞞你。”
說著,申時行看看四周,確定沒人之後,才繼續開口,“北直隸種植水稻這事,可行嗎?”
“徐貞明早就做過實驗,已然種植成功,目前來看,是可行的。”
“早在萬曆三年,徐貞明就此事就曾上過奏疏,但是被駁回了。為什麽?北直隸哪有那麽多的荒田。”
“那些都是勳貴、駙馬、宦官們的莊田。”
“皇宮中的勳衛、大漢將軍、紅盔將軍,都是由勳貴負責管理。”
“內廷的四司八局十二監,這二十四個衙門裏哪個沒有宦官。”
“三者中最不濟的駙馬都尉,那也是正經八百的皇親國戚。”
“就這種情況,不單單是當今天子,無論是誰坐到那個位置上,都不會同意的。”
說到這裏,申時行不由得又苦笑一聲,“至於那些擔心水稻真的在北直隸種植成功,而會增加北直隸百姓賦稅的人,或許是真的有吧。”
“當年,就連張太嶽那麽強勢的人都沒有點頭同意,著手推行,就更不要說別人了。”
王錫爵默了一下,“張太嶽變法,得罪了太多的人。汝默兄你身為內閣,既沒有延續張太嶽的政策,又沒有清算張太嶽的過失。”
“他們是把事情,都算在了你這個內閣首輔的頭上。”
申時行再次看向四周,確認真的沒人,這才又繼續開口,“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死了,死了,人一死,百事皆了。”
“這是對於普通人來說,可他張太嶽不是凡人。”
“張太嶽死,就這麽死了嗎?要不是陛下維護,他張太嶽都得被人掘墳戮屍。”
“前車之鑒,猶在眼前。”
“那天早朝,元馭兄你也在,右都禦史潘晟那個樣子你也看到了。北直隸種植水稻這事,隻是一個引子,真正促使百官當堂動武的是什麽,陛下和百官,皆是洞若觀火,隻是沒人說出來罷了。”
王錫爵沒有接申時行這番話,而是順著申時行吟誦的那句詩,說出了下一句,“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複誰知?”
“張太嶽再厲害,如今也不過是一個死人。既是死人,就沒什麽好怕的。”
“汝默兄,你隻考慮到了張太嶽的前車之鑒,卻忘了看眼前,你是當局者迷。”
“一個死人,有用便用,無用便扔,無需太多考慮。”
“如今,太後崩逝,陛下頭上再無雲彩。”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王錫爵頓了一下,“便是九萬裏。”
怎麽辦?
當然是風光大辦。
皇宮中除了陳太後外,人人戴孝。
陳太後是隆慶皇帝的正牌太後,身份比李太後高的多,她吊唁過後,安慰朱翊鈞一番,就離開了。
皇宮中的人,有的哭,有的沒哭。
沒哭的是絕大多數,因為死的不是自己親娘,沒人心疼。
倒是潞王朱翊鏐嚎啕大哭,撕心裂肺,因為李太後是他的靠山,如今靠山沒了,他自然是要比其他人更傷心。
朱翊鈞看上去也很沉重,但心裏究竟是高興還是開心,這個就不好說了。
趁著朱翊鈞外出間隙,張鯨走到其身邊,十分恭順的說道:“皇爺,李家的人全都關進了錦衣衛詔獄,太後娘娘隨行的內侍、宮女、隨行的侍衛,也都押到了東廠,具體怎麽處置,還請皇爺您示下。”
朱翊鈞想了想,“李家的人,枉負皇恩,竟陷太後於死境,實乃罪不容誅。不過念在其是太後親眷,故從輕發落。”
“將李家之人,全部發往甘肅充軍,遇赦不赦。”
“慈寧宮的管事內官以及女官,賜死。餘下的那些底層的內侍和宮女,就不要為難他們了。給他們每個人多結兩個月的月錢,內侍發往鳳陽祖陵,宮女放出去嫁人。”
“隨行的侍衛,雖然沒能及時救出太後,可當時火勢太大,他們敢冒死衝進去,雖是盡到了職責,但畢竟失職。”
“這些侍衛,厚葬,按例撫恤,好生安置他們的家人。”
“奴婢明白。”張鯨得了旨意,轉身離開去安排。
朱翊鈞回轉過身,低頭看向地麵,“張宏。”
張宏立刻上前,“奴婢在。”
“地髒了,你和陳炬帶著人,打掃打掃。”
張宏的眼中立刻閃過一絲精氣,“奴婢明白。”
司禮監掌印太監是張宏,禦馬監掌印太監是陳炬,地髒了,讓內廷中的這一文一武,親自帶人打掃,那打掃的就不可能是地麵。
李太後離世,那打掃的,就隻能是李太後在皇宮中留下的殘存勢力。
內閣中,首輔申時行悶悶不樂,這倒不是因為李太後過世的原因,李太後死不死的,不關申時行的事。
申時行鬱悶的原因,是他被言官們罵了。
之前在早朝上,就北直隸能不能種植水稻這事,文官們大打出手。
申時行為人處世十分圓滑,雖然皇帝已經赦免了他們的罪過,可他還是讓百官一同上請罪的奏疏,以顯為人臣子的本分。
言官們罵申時行,倒不是因為這事,畢竟當著皇帝的麵打架,屬於君前失儀,是文官們的錯,他們對上請罪的奏疏,倒不覺得有什麽。
他們罵申時行,是因為在北直隸種植水稻這事,被皇帝否了。
你申時行身為內閣元輔,百官之首,一點擔當都沒有。如此利國利民的好事,你竟然就順從了皇帝的意思,棄之不管。
申時行也解釋了,這是皇帝的旨意,我也實在是辦法。
言官們可不管你申時行這個,他們就一句話,你咋就不敢皇帝吵一架。
說白了不還是你申時行沒有擔當無能嗎。
申時行雖然為人處世十分圓滑,也懂得為官之道,可被言官們這麽罵,泥人還有三分火,他的心裏自然有火氣。
同為閣臣的王錫爵,素來與申時行親近,他見申時行沉著個臉,便明白他心中所想。
“汝默兄,還在為下麵那群言官嘰嘰喳喳的吵鬧煩心呢?”
申時行歎了一口氣,“元馭兄,閻王好鬥,小鬼難纏呐。”
“言官,執掌風憲,聞風奏事,沒事他們都能罵你幾句,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王錫爵看向申時行,“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汝默兄,隻怕不是欲加之罪吧。”
申時行苦笑一聲,“元馭兄,你我二人是同鄉,又是同年,有什麽事我也不瞞你。”
說著,申時行看看四周,確定沒人之後,才繼續開口,“北直隸種植水稻這事,可行嗎?”
“徐貞明早就做過實驗,已然種植成功,目前來看,是可行的。”
“早在萬曆三年,徐貞明就此事就曾上過奏疏,但是被駁回了。為什麽?北直隸哪有那麽多的荒田。”
“那些都是勳貴、駙馬、宦官們的莊田。”
“皇宮中的勳衛、大漢將軍、紅盔將軍,都是由勳貴負責管理。”
“內廷的四司八局十二監,這二十四個衙門裏哪個沒有宦官。”
“三者中最不濟的駙馬都尉,那也是正經八百的皇親國戚。”
“就這種情況,不單單是當今天子,無論是誰坐到那個位置上,都不會同意的。”
說到這裏,申時行不由得又苦笑一聲,“至於那些擔心水稻真的在北直隸種植成功,而會增加北直隸百姓賦稅的人,或許是真的有吧。”
“當年,就連張太嶽那麽強勢的人都沒有點頭同意,著手推行,就更不要說別人了。”
王錫爵默了一下,“張太嶽變法,得罪了太多的人。汝默兄你身為內閣,既沒有延續張太嶽的政策,又沒有清算張太嶽的過失。”
“他們是把事情,都算在了你這個內閣首輔的頭上。”
申時行再次看向四周,確認真的沒人,這才又繼續開口,“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死了,死了,人一死,百事皆了。”
“這是對於普通人來說,可他張太嶽不是凡人。”
“張太嶽死,就這麽死了嗎?要不是陛下維護,他張太嶽都得被人掘墳戮屍。”
“前車之鑒,猶在眼前。”
“那天早朝,元馭兄你也在,右都禦史潘晟那個樣子你也看到了。北直隸種植水稻這事,隻是一個引子,真正促使百官當堂動武的是什麽,陛下和百官,皆是洞若觀火,隻是沒人說出來罷了。”
王錫爵沒有接申時行這番話,而是順著申時行吟誦的那句詩,說出了下一句,“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複誰知?”
“張太嶽再厲害,如今也不過是一個死人。既是死人,就沒什麽好怕的。”
“汝默兄,你隻考慮到了張太嶽的前車之鑒,卻忘了看眼前,你是當局者迷。”
“一個死人,有用便用,無用便扔,無需太多考慮。”
“如今,太後崩逝,陛下頭上再無雲彩。”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王錫爵頓了一下,“便是九萬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