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駙馬人選
大明,開局覆滅遼東女真 作者:星辰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話講,沒出正月都是年。
年剛過完,正月也還沒出,普通人家確實還沉浸在年味中,可大明朝堂上,和民間有一點相同,也有一點不同。
相同的是,都處正月,寒冬未消。
不同的是,朝堂上沒有年味,隻有寒冬未消的冰涼。
去年冬天,整個北方基本上沒有下雪。
瑞雪方能兆豐年。
自漢武帝時期,董仲舒提出天人感應,天人合一後,這天地間的災難,便自然的與帝王本身聯係在一起。
整個北方一個冬天沒有下雪,聯合之前浙江民亂,很快,皇帝無德,以致上天示警的言論,如雨後春筍一般,不脛而起。
明朝的輿論環境極其自由,甚至可以說是過於自由,以至於文官什麽都敢說,什麽都敢罵。
以至於想要找明朝的黑料也容易,隨便找個禦史言官的奏疏,或者是文人寫的一些文章,有意識的截取一段就行。
關鍵是明朝的文官罵皇帝,屬於是正常工作,要是因此將其治罪,反而會成全了他們的名聲。
朱翊鈞得知這個消息後,做出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將以都督僉事掌錦衣衛事的劉守有,撤職。
劉守有雖然也很忠心,但他畢竟是前兵部尚書劉天和的孫子,朱翊鈞用著始終是沒有那麽放心。
錦衣衛是天子親軍,可在明朝中後期,錦衣衛的堂官要經過兵部的會推、考核,文官的子孫中有很多人都做到錦衣衛掌印,成為錦衣衛實際上的一把手。
曆史上,萬曆朝除了這個劉守有外,其餘的錦衣衛掌印也有文官的後代。
如許茂橓,這是許論的孫子。
王之楨,這是王崇古的孫子。
天啟朝的田爾耕,這是田樂的兒子。
據明史記載,田爾耕是兵部尚書田樂的孫子,但並不足信。
根據明實錄等其他史料記載,田爾耕是田樂的兒子。
隻不過前者的流傳度更廣。
崇禎朝的於日昇,這是於謙的五世孫。
等等。
朱翊鈞將來是打算要大刀闊斧的改革,錦衣衛,一定要牢牢的把控在手裏,雖然劉守有也很忠心,但朱翊鈞不敢賭。
麵對外麵的沸反盈天,朱翊鈞也不去管。
你們願意罵就罵去,願意鬧就鬧去。總之,麵對銀礦問題,不可能讓步。
朱翊鈞本人,則是躲進了禦馬監的校場,沒事在這騎騎馬,射射箭,鍛煉身體,順便拉攏禁軍的軍心。
曆史上萬曆皇帝身體就不好,而且還很胖,朱翊鈞便加強運動,避免曆史重演。
嗖的,朱翊鈞一箭射出,可惜離靶心差了一點。
就這,還是引的周邊人一陣叫好。
“好。”
“皇上威武。”
“陛下霸氣。”
朱翊鈞早就已經習慣身邊人的奉承,將弓交與一旁的內侍後,又從另一個內侍手中拿過手帕,擦了擦頭上的汗。
“蕭參將,你看朕這一箭射的如何?”
蕭參將,就是蕭如薰。
蕭如薰原來在神機營第一鎮擔任參將,在提督勇士營總兵官趙崇璧調任宣府總兵後,朱翊鈞便將蕭如薰調到勇士營任參將。
蕭如薰聽著皇帝問話,立刻回道:“回稟陛下,您是真龍天子,此一箭乃天子之箭,龍氣所現。”
“臣一介凡夫俗子,豈敢評判。”
朱翊鈞哈哈一笑,“蕭參將,你現在怎麽也學會這一套了?”
“回稟陛下,臣所言,皆是發自肺腑,句句都是實話。”
朱翊鈞將擦汗的手帕遞給一旁侍奉的內侍,“朕練習射箭也有幾年了,起初是趙崇璧教朕,後來又在京營中和騰衝伯學了幾招,到底怎麽樣,朕心裏有數。”
“你是延安衛人,生在西北,長在西北,世代從軍,對於西北的情況,怎麽看?”
蕭如薰明白,皇帝是有意在考較自己,自己的前途,或許就在今天。
“回稟陛下,西北貧瘠,漢人,色目,蒙古,番人,交錯雜居,情況複雜。”
“番人對我大明,曆來恭順,對付西北的蒙古時,也經常抽調番人作戰。”
“色目人,不算什麽,隻要我大明的兵還在西北,他們就不敢造次。”
“西北的蒙古,隨著俺答及其兒子們的離世,逐漸失去約束,自萬曆十一年起,屢有犯邊。”
“可有良策?”朱翊鈞問道。
蕭如薰精神為之一振,“臣愚鈍,良策談不上,倒是西北之地的將領對此都有所共識,聯合西番諸部,掃蕩西北。”
“隻是,我軍實力雖遠勝蒙古,可蒙古人見勢不好,便策馬而逃,邊陲苦寒,且地域廣闊,我軍也很難追擊。”
“自成化年間,朝廷便多次集結大軍搜套,卻很難取得成果,也多是如此。”
朱翊鈞頻頻點頭,經過大明二百多年的打擊,蒙古早就已經羸弱不堪。
自俺答受封以來,宣府,大同,山西一線,已經沒有什麽大規模的戰事了。
順義王的承襲必須接受大明的冊封,方才為正統,漠南實際上已經處於大明的羈縻統治之下。
很多人認為長城是大明朝北方的國界線,這種看法並不準確。
古代,沒有國界線的概念,也沒有具體的疆域概念。
古代的邊界,是治理邊界,中央政府能管到哪,哪就是我的邊界,不服就打。
當時的世界格局叫做朝貢體係,且是由中原王朝主導的朝貢體係。
隻是清朝後來沒有維持住自古以來的朝貢體係。
至於威斯特伐利亞體係,那是一六四八年才形成的,而明朝一六四四年就沒了,若是非要拿威斯特伐利亞體係套用在明朝身上,屬實是沒什麽意思。
不過如今朱翊鈞來到大明,很多東西,都要變成自古以來。
就在朱翊鈞思慮之際,司禮監秉筆太監張誠走來,“皇爺。”
“有什麽事?”
蕭如薰不知道張誠要稟報的是什麽,他不能也不敢知道,便識趣的退下,“臣告退。”
張誠這才接著說道:“回稟皇爺,太後娘娘差人詢問,延慶公主殿下的婚事,是否要在今年定下來?”
朱翊鈞來到大明後,還有兩個未出嫁的妹妹,一個是瑞安公主朱堯媛,一個是延慶公主朱堯姬。
去年,瑞安公主朱堯媛下嫁給萬煒。今年,延慶公主朱堯姬也到了該出嫁的年紀。
李太後故去,現在後宮中以隆慶皇帝的正牌皇後陳太後為尊。
延慶公主是朱翊鈞的妹妹,由陳太後操持婚事,也是正常。
“那就定下來吧。”
“那奴婢這就去回稟太後娘娘,然後照例挑選駙馬人選。”
“不。”對於駙馬的人選,朱翊鈞早就已經有了打算。
“陝西都司靖虜衛,有一人名為趙率教,讓延慶公主下嫁於他。”
延慶公主,隆慶四年生人。
趙率教,隆慶三年生人。
年紀上剛好合適,而且趙率教也沒有定親。
朱翊鈞可是費了好大勁,才找到這麽一個合適人選。
年剛過完,正月也還沒出,普通人家確實還沉浸在年味中,可大明朝堂上,和民間有一點相同,也有一點不同。
相同的是,都處正月,寒冬未消。
不同的是,朝堂上沒有年味,隻有寒冬未消的冰涼。
去年冬天,整個北方基本上沒有下雪。
瑞雪方能兆豐年。
自漢武帝時期,董仲舒提出天人感應,天人合一後,這天地間的災難,便自然的與帝王本身聯係在一起。
整個北方一個冬天沒有下雪,聯合之前浙江民亂,很快,皇帝無德,以致上天示警的言論,如雨後春筍一般,不脛而起。
明朝的輿論環境極其自由,甚至可以說是過於自由,以至於文官什麽都敢說,什麽都敢罵。
以至於想要找明朝的黑料也容易,隨便找個禦史言官的奏疏,或者是文人寫的一些文章,有意識的截取一段就行。
關鍵是明朝的文官罵皇帝,屬於是正常工作,要是因此將其治罪,反而會成全了他們的名聲。
朱翊鈞得知這個消息後,做出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將以都督僉事掌錦衣衛事的劉守有,撤職。
劉守有雖然也很忠心,但他畢竟是前兵部尚書劉天和的孫子,朱翊鈞用著始終是沒有那麽放心。
錦衣衛是天子親軍,可在明朝中後期,錦衣衛的堂官要經過兵部的會推、考核,文官的子孫中有很多人都做到錦衣衛掌印,成為錦衣衛實際上的一把手。
曆史上,萬曆朝除了這個劉守有外,其餘的錦衣衛掌印也有文官的後代。
如許茂橓,這是許論的孫子。
王之楨,這是王崇古的孫子。
天啟朝的田爾耕,這是田樂的兒子。
據明史記載,田爾耕是兵部尚書田樂的孫子,但並不足信。
根據明實錄等其他史料記載,田爾耕是田樂的兒子。
隻不過前者的流傳度更廣。
崇禎朝的於日昇,這是於謙的五世孫。
等等。
朱翊鈞將來是打算要大刀闊斧的改革,錦衣衛,一定要牢牢的把控在手裏,雖然劉守有也很忠心,但朱翊鈞不敢賭。
麵對外麵的沸反盈天,朱翊鈞也不去管。
你們願意罵就罵去,願意鬧就鬧去。總之,麵對銀礦問題,不可能讓步。
朱翊鈞本人,則是躲進了禦馬監的校場,沒事在這騎騎馬,射射箭,鍛煉身體,順便拉攏禁軍的軍心。
曆史上萬曆皇帝身體就不好,而且還很胖,朱翊鈞便加強運動,避免曆史重演。
嗖的,朱翊鈞一箭射出,可惜離靶心差了一點。
就這,還是引的周邊人一陣叫好。
“好。”
“皇上威武。”
“陛下霸氣。”
朱翊鈞早就已經習慣身邊人的奉承,將弓交與一旁的內侍後,又從另一個內侍手中拿過手帕,擦了擦頭上的汗。
“蕭參將,你看朕這一箭射的如何?”
蕭參將,就是蕭如薰。
蕭如薰原來在神機營第一鎮擔任參將,在提督勇士營總兵官趙崇璧調任宣府總兵後,朱翊鈞便將蕭如薰調到勇士營任參將。
蕭如薰聽著皇帝問話,立刻回道:“回稟陛下,您是真龍天子,此一箭乃天子之箭,龍氣所現。”
“臣一介凡夫俗子,豈敢評判。”
朱翊鈞哈哈一笑,“蕭參將,你現在怎麽也學會這一套了?”
“回稟陛下,臣所言,皆是發自肺腑,句句都是實話。”
朱翊鈞將擦汗的手帕遞給一旁侍奉的內侍,“朕練習射箭也有幾年了,起初是趙崇璧教朕,後來又在京營中和騰衝伯學了幾招,到底怎麽樣,朕心裏有數。”
“你是延安衛人,生在西北,長在西北,世代從軍,對於西北的情況,怎麽看?”
蕭如薰明白,皇帝是有意在考較自己,自己的前途,或許就在今天。
“回稟陛下,西北貧瘠,漢人,色目,蒙古,番人,交錯雜居,情況複雜。”
“番人對我大明,曆來恭順,對付西北的蒙古時,也經常抽調番人作戰。”
“色目人,不算什麽,隻要我大明的兵還在西北,他們就不敢造次。”
“西北的蒙古,隨著俺答及其兒子們的離世,逐漸失去約束,自萬曆十一年起,屢有犯邊。”
“可有良策?”朱翊鈞問道。
蕭如薰精神為之一振,“臣愚鈍,良策談不上,倒是西北之地的將領對此都有所共識,聯合西番諸部,掃蕩西北。”
“隻是,我軍實力雖遠勝蒙古,可蒙古人見勢不好,便策馬而逃,邊陲苦寒,且地域廣闊,我軍也很難追擊。”
“自成化年間,朝廷便多次集結大軍搜套,卻很難取得成果,也多是如此。”
朱翊鈞頻頻點頭,經過大明二百多年的打擊,蒙古早就已經羸弱不堪。
自俺答受封以來,宣府,大同,山西一線,已經沒有什麽大規模的戰事了。
順義王的承襲必須接受大明的冊封,方才為正統,漠南實際上已經處於大明的羈縻統治之下。
很多人認為長城是大明朝北方的國界線,這種看法並不準確。
古代,沒有國界線的概念,也沒有具體的疆域概念。
古代的邊界,是治理邊界,中央政府能管到哪,哪就是我的邊界,不服就打。
當時的世界格局叫做朝貢體係,且是由中原王朝主導的朝貢體係。
隻是清朝後來沒有維持住自古以來的朝貢體係。
至於威斯特伐利亞體係,那是一六四八年才形成的,而明朝一六四四年就沒了,若是非要拿威斯特伐利亞體係套用在明朝身上,屬實是沒什麽意思。
不過如今朱翊鈞來到大明,很多東西,都要變成自古以來。
就在朱翊鈞思慮之際,司禮監秉筆太監張誠走來,“皇爺。”
“有什麽事?”
蕭如薰不知道張誠要稟報的是什麽,他不能也不敢知道,便識趣的退下,“臣告退。”
張誠這才接著說道:“回稟皇爺,太後娘娘差人詢問,延慶公主殿下的婚事,是否要在今年定下來?”
朱翊鈞來到大明後,還有兩個未出嫁的妹妹,一個是瑞安公主朱堯媛,一個是延慶公主朱堯姬。
去年,瑞安公主朱堯媛下嫁給萬煒。今年,延慶公主朱堯姬也到了該出嫁的年紀。
李太後故去,現在後宮中以隆慶皇帝的正牌皇後陳太後為尊。
延慶公主是朱翊鈞的妹妹,由陳太後操持婚事,也是正常。
“那就定下來吧。”
“那奴婢這就去回稟太後娘娘,然後照例挑選駙馬人選。”
“不。”對於駙馬的人選,朱翊鈞早就已經有了打算。
“陝西都司靖虜衛,有一人名為趙率教,讓延慶公主下嫁於他。”
延慶公主,隆慶四年生人。
趙率教,隆慶三年生人。
年紀上剛好合適,而且趙率教也沒有定親。
朱翊鈞可是費了好大勁,才找到這麽一個合適人選。